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三卷 青雲起 第一百五十三章 千里路,今日行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天官 | 作者︰雁九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四月初二,卯初(凌晨三點),世子攜親隨侍衛,往鳳翔宮,跪別王妃。www.biquge001.com

    該囑咐的話,王妃昨晚已經囑咐完,現下只剩下無語淚凝。待世子跪拜,說了離別之語,王妃已經微微顫抖。

    她身體已經站不穩,由三郡主、四郡主扶著,才走到世子身邊。

    她扶起世子,除了流淚,一句字也說不出。

    世子饒是看著再鎮定,畢竟年紀在這里,又是平生第一次離家。見到王妃如此,他也為離別所苦,眼淚滾滾而下。

    三郡主在旁,跟著拭淚。年紀最小的四郡主,已是忍不住嗚咽出聲。

    一時之間,鳳翔殿里都是飲泣之聲。

    王妃拭淚,強笑道︰“雛鷹總要展翅,我兒長大了。快收了淚,北上後我兒要好生保重自己,勿要讓為母牽掛。”

    世子哽咽道︰“不孝子謹遵慈諭。”

    王妃欣慰地點點頭,望向旁邊侍立的範氏,正色道︰“範宜人,殿下就托付給你照看了。”

    範氏鄭重道︰“王妃放心,妾身不敢有絲毫懈怠。”

    王妃又望了望世子身後的道痴、陸炳等人,卻沒有說什麼。雖說京城來的幾位大人沒有隨世子來辭別王妃,可幾位內官都在……

    一行人從鳳翔宮出來時,已經是卯正(凌晨四點)。

    王妃即便心性堅韌,可母子連心,難受的幾乎失態。世子心疼王妃,怎麼能忍心讓她目送自己遠行。三郡主與四郡主也苦勸,最後是姊妹兩個代王妃將世子送到王府大門口。

    世子雖受遺命進京繼皇位,可畢竟沒有登基,出行用的還是全套親王儀仗。

    世子與姊妹作別,帶了道痴、陸炳等人登上象輅。

    從王府門口到城門的官道,早已戒嚴。安陸地方文武官員以及有頭臉的士紳鄉老,都匯集在王府門外,隨著王府儀仗步行到城門外,而後跪送世子離國。

    王家族長王老太爺、宗孫王珍,都在隊列之中。看到道痴穿著素服,站在世子身後,兩人臉上有些怔住。道痴微微點頭致意,而後隨著世子登車。

    車是象輅,六匹白馬駕車。說是車,更像是一間小屋子,高一丈一尺,面闊七尺九分。

    除了道痴、陸炳與虎頭外,世子還帶了黃錦上車服侍。即便車里坐了五人,依舊不顯擁擠,又因是六匹馬駕車的緣故,極為穩當。車中小幾上的茶水,隨著馬車行進,水波微動,卻始終沒有溢出來。

    外頭是“踏踏”的馬蹄聲響,世子還沉浸在離別愁緒中,眾人有眼色,便也沒有吵他。

    道痴坐在那里,眼觀鼻、鼻觀心,想著自己與陸炳隨世子登車時,幾位京城大佬眼中的驚詫。

    黃錦是世子身邊最得用的內官,虎頭早幾日就被世子帶在身邊,自己與陸炳雖之前也在京城大佬跟前露過臉,可是能陪世子登車,他們心中少不得要重新掂量掂量二人分量。

    相信用不了兩日,自己與陸炳的身份,就會被這些大佬查個底掉。

    陸炳還罷,是世子的乳兄弟,又是生在王府、養在王府,是鐵桿中的鐵桿。自己這個三年前入王府的伴讀,落在旁人眼中,怕是有機可乘。

    自己這個身份,又是出繼子,等到“大禮儀”之爭時,別在有人借題發揮。

    自己年幼不入朝,即便有人借題發揮,作用也不大,不過是讓世子心里添堵,最壞的結果是世子厭了自己。不過要是世子與自己交情深些,反而會覺得那些人居心叵測,會更願意回護自己。

    先前欽差們在世子跟前稟告行程時,道痴也听到。計劃是每日四驛,百二十里,從安陸到京城二十三日。

    世子對他的印象本有五分好,他需要在二十二日將這五分變成八分。並且抽個機會將家事仔細說說,省的以後因“過繼”二字,引得世子心里生嫌隙。

    想到這里,道痴開口打破車里寂靜︰“殿下出過安陸麼?今天能走出安陸麼?”

    世子聞言一愣,隨即搖搖頭道︰“孤去的最遠的地方,就是梁王墓。不過藩國國土不過一府之地,今天應能出了安陸。”

    道痴帶了幾分不安道︰“書上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也不知京城到底什麼樣。”

    世子道︰“孤听父王提過京城,皇宮極大極氣派,王府建制雖是仿皇宮,可對比之下,就是雲泥之別。京城人口也多,足有幾百萬。”

    這話說的籠統,他自己想起來,也沒有太大概念,便問黃錦道︰“你不是打京城來的麼?京城到底什麼樣?”

    黃錦苦笑道︰“殿下,奴婢出京時才八歲,對京城記得實在不多。倒是對宮里的生活,依稀記得些。紅牆黃瓦,就是一堵牆也極為氣派。”說話間,語氣很是有榮乃焉的意思。

    王府的建築也以恢弘為主,一時之間,世子與陸炳都有些跑神,似乎在想象紫禁城的宮牆到底有多氣派。

    道痴面上也跟著沉思,心里卻是波瀾不驚。五百年後紫禁城成了故宮博物院,親朋好友進京,陪著必去的景點之一。後宮建築多,有些記不得;前面幾處大殿,他都記得清楚。

    明代親王王府規制,都是太祖朝制定的,對親王已經極為優待。皇宮與王宮的區別,也不能說是雲泥之別。

    沒想到看似淡薄名利的興王,還曾有這種口氣說起過皇宮。

    成化皇帝無嫡子,弘治皇帝得封太子之位,不過是因成化長子早夭,弘治成了實際上的長子。興王只因排齒在弘治皇帝後,成為藩王,可以說離皇位曾經一人之隔。

    世子醒過神來,笑道︰“再氣派也不過是一堵牆。再好的屋子,也只是屋子罷了。”

    話題既提到京城,眾人就圍著京城說起來,倒是沖淡了原本的離愁別緒。眾人都是頭一回出遠門,難免有些亢奮。

    不知不覺,到了午時,隊伍到了驛站。

    從安陸城至此,行了六十里,世子的象輅要換馬,隨行將士也要暫歇一二。

    等到馬車停下時,外頭已供世子小憩的王帳已經搭好。

    谷大用帶了兩個內官,近前恭請世子下車。

    雖說隊伍順著官路而上,是停在驛站處,可這上萬人馬,哪里能進驛站。

    停在驛站,不過是因取水方便。

    王妃雖將照顧世子之事托付給範氏,可範氏並沒有對行程之類的指手畫腳,只是接手世子飲食。除了膳食之外,就是一口熱水,都是範氏親自看著燒開的驗過,才拿給世子。

    即便曉得,不過是以防萬一,可是就是為了這萬一可能,也無人敢絲毫馬虎。

    隨行將士,用的是行軍灶。京城欽差與王府這邊有品級的屬官,用的是驛站小灶。王府其他人,則用的是驛站的大灶。

    陸炳、道痴與虎頭,飯食都是大灶的。因此,午飯時間,驚蟄就將三人的例飯送過來。

    看來一小盆連湯帶水的炒白菜,還有一大盆零星帶了兩塊肥肉的蘿卜湯,世子滿臉嫌棄。

    雖說在出行路上,可世子每餐膳食依有十來道菜。于是,道痴幾個借光,世子發話停了他們三個大灶膳食,陪侍他用膳。

    每日午歇時間不過一個時辰,可世子的膳食並不粗陋。除了幾道小炒之外,每餐都有兩道羹湯,都是在路上就用小爐子煨著。

    等到下午出發時,京城的幾位大佬就得了消息,世子不僅帶幾個少年同車,而且還同食。

    像張國舅這樣腦子不怎麼好使的,則是對世子生出幾分輕鄙,想著小孩子就是小孩子,作甚都需要人作伴。

    幾個內官則驚訝陸家的分量。

    陸松負責王府衛隊,範氏負責世子飲食,連半大小子陸炳都成了世子親隨。世子待乳母一家甚眾,身邊內官反而沒有什麼分量。對于陸氏一家,可千萬不能得罪了。

    禮部尚書則想著,在朝中王侍郎只是平平,在安陸卻是頭一份,難得是與王府關系又好。世子帶著同車的三個侍從,兩個出自安陸王氏。听說王侍郎親佷是三郡主未婚夫,也是世子伴讀之一。王家興起,勢不可擋,等回了京中,兩家也當好生親近一二。

    大學士梁儲老成持重,親眼見證了正德皇帝十數年的荒唐,見了世子選的幾個侍從,未免有些擔憂。

    王鼎山是錦衣衛,是武人;王瑾有生員功名,是文人;陸炳雖年幼,可出身錦衣衛世家,以後也是武職。

    世子三個侍從,兩武一文,這是不是也能顯示世子待文武的態度?

    若是世子也像大行皇帝一樣喜歡舞刀弄槍地愛折騰,那他們這些老臣可是要哭死。

    不過他既是三朝老臣,即便心中有些擔憂,面上也不顯,只是仔細留心世子行事。早晚與世子見面對答時,對這位嗣天子與他的三個侍從也暗暗觀察。

    待兩、三日後,他終于放下心來。

    那三個侍從,身材健碩那個沉默寡言,十二就中秀才的這個沒有少年人傲氣與浮躁,斯文有禮;剩下世子的乳兄弟,即便年紀雖小些,可觀其言行是個老實孩子。

    這三人在世子身邊,即便世子待他們親近些,也生不出禍端。

    再看世子行事,一板一眼,極為守規矩,同大行皇帝少年時的放蕩不羈截然不同。

    隊伍已經到了湖北與河南交界,眼看就要入信陽。

    襄王府使者至,襄王遇帶世子迎送嗣皇帝……

    *

    陪老媽在外頭,這兩日更新時間不穩定,明天回北京開始恢復正常。

    筆趣閣已啟用最新子站︰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新域名(biquge001.com)並相互轉告,感謝支持。</p>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