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北方之卷 第三百七十章 智利南部的老朋友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作者︰孤獨麥客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將最後一批物資也送上岸後,東岸海軍艦隊的船只便在麥哲倫情報站碼頭上巴塔哥尼雇工的注視下,緩緩加大蒸汽鍋爐氣壓,依次拔錨離開了港口,朝外海駛去。www.biquge001.com 章節更新最快

    打頭的是此次太平洋臨時特遣艦隊的旗艦“八月十日”號,緊跟在後面的是新入役沒多久的戰列艦“東岸主義”號、經過蒸汽化技改的原西班牙拉普拉塔艦隊降艦“加的斯岩石”號。這三艘是主力戰艦,也是此次西太平洋作戰行動僅有的三艘戰艦,雖然數量少,不過噸位大、火力強、航速快,西班牙秘魯艦隊的那些小型艦船在她們面前還真不夠看。

    而除了這三艘作戰艦只後,整個太平洋臨時特遣艦隊還有六艘大船,分別是彈藥補給船2艘、食水補給船1艘、運兵船1艘、運煤船1艘、修理船1艘。這些船只滿載各類物資和人員——都是為登陸作戰準備的,值得一提的是,太平洋臨時特遣艦隊的全部九艘艦船都是機帆混合動力的,但就機動性來說是遠超西班牙船只的。

    特別是在風向、洋流多變的麥哲倫海峽,傳統風帆船出事的幾率不低,尤其是從東向西逆風走的時候就更是艱難,一不留神就會因為各種原因擱淺或沉沒。而有蒸汽動力輔助的船只就不一樣了,在危險航段她們可以降下風帆純靠蒸汽動力低速航行,轉向規避的時候也很方便,出現海難的幾率便大大降低。

    因此,太平洋臨時特遣艦隊在挑選船只的時候可謂是煞費苦心。不但大部分是新船。而且全部是機帆混合動力。比幾天後將要從本土出航去歐洲進行貿易的船隊(3艘戰列艦+10艘護衛艦+22艘笛型船,由郭子離海軍上尉指揮)可要豪華多了。火力猛、航速快、機動強,估計能讓西班牙秘魯艦隊的那些小型老舊船只欲哭無淚。

    此番跟隨九艘海軍船只作戰的陸軍部隊也是不少,計有步兵連5個、炮兵連2個、縣民兵大隊2個、學兵團35團全部(500人)、克蘭迪義勇軍一千多人(含部分高喬人),總計約五千人。其中所有部隊在出發前都進行了人員、器械的補充,因此這些部隊此刻都是齊裝滿員,戰斗力不可小視。

    這些部隊出征後,留在本土及鄰近的拉普拉塔地區的還有2個步兵連、2個炮兵連、4個騎兵連、學兵團36團及快畢業的37團、4個縣民兵大隊、一千多名東歐雇佣軍以及數量將近兩千人的克蘭迪義勇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相當可觀,對付西班牙人之余還能將大量部隊撤回本土輪休,基本上可以算是游刃有余的。

    9月15日,東岸共和國海軍第一艦隊太平洋特遣分艦隊在穿越麥哲倫海峽西段後,順利進入了相對平靜的太平洋,然後在孔特雷拉斯島以北海域的島群中找了一處足夠寬敞的避風地下錨停泊。同時,他們派遣了“雜貨商店2號”食水補給船沿著麥哲倫情報站歷時一年時間測量出的一條隱蔽航線前往阿勞坎城(納塔萊斯港),而其余艦只則在避風灣內待命,等待“雜貨商店2號”的返回。

    話說阿勞坎城也建立起好幾年了,如今已經成了智利阿勞坎反抗份子的大本營。這里及近郊的廣大區域內常年生活著數千名阿勞坎人,他們在東岸人的指導下種植黑麥、燕麥、土豆。同時放牧山羊,為游擊隊北上與西班牙人進行戰斗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而至于游擊隊常年戰斗所需的器械、彈藥、藥品和服裝,則大部分由東岸麥哲倫情報站無償提供,少部分由阿勞坎人拿糧食、羊毛、皮革來交換——他們也就只有這麼點可憐的錢物了。

    阿勞坎游擊隊的編制大概有五六百人,正式名稱還是東岸人幫取的,叫“阿勞坎解放軍”。這個組織說實話還是有一點先進性的,其領導人小維森特是第一支阿勞坎游擊隊締造者老維森特的兒子,這個人在東岸麥哲倫情報站內接受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會西班牙語、漢語和阿勞坎土語三種語言,他為游擊隊提出了一個行動綱領,那就是打敗西班牙人、建立阿勞坎人自己的國度,和後世清末革命黨人提出的“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有異曲同工之妙。

    只不過在這個年代,民族主義思想尚未萌發,大家對統治者是不是異族說實話不是很關心。你只要看看奧地利、奧斯曼、莫斯科、瑞典、波蘭、波斯等國家,她們有的國內多民族聚居,有的統治民族不佔多數(奧斯曼、瑞典、波斯等),但只要上層貴族壓榨得不是特別酷烈,基本上大家都能相安無事,都能接受給異族當順民的現實。

    當然了,這個年代智利的西班牙人顯然不是什麼好的統治者,監護征賦制度的存在使得這里成了事實上的農奴制。西班牙白人名義上是阿勞坎人的監護者,是帶領他們走向文明的領路人,但實際上他們都是不折不扣的奴隸主。他們販賣人口、殘酷剝削壓榨土著,尤其在那些礦山,環境惡劣、食物粗陋、工作繁重,大量阿勞坎礦工被折磨致死,剩下的也紛紛反抗,但迎接他們的往往是西班牙人的殘酷鎮壓。

    西班牙人在智利中北部的各個定居點、交通要道上都駐扎了大量來自秘魯的印第安士兵,這些人是西班牙人在南美統治的幫凶,他們唯白人之命是從,殘酷鎮壓與自己同膚色的智利阿勞坎人、拉普拉塔克蘭迪人,所作所為與西班牙白人軍隊別無二致,殘酷程度一樣令人發指。

    他們與巴拉圭的瓜拉尼人一樣,都是耶穌會、聖方濟會等傳教團體的羔羊,是西班牙人開拓美洲大陸的急先鋒、好狗腿,因此靠著這些秘魯人的東征西討,整個智利中北部地區的原住民起義雖然此起彼伏,但都很快得到了鎮壓,一直沒能成氣候。到了後來,隨著阿勞坎人人口數量的日漸稀少,反抗力度也越來越弱,久而久之就再也沒有能夠推翻西班牙人統治的力量了。

    而在17世紀中期的現在,無論是智利地區的阿勞坎人,還是拉普拉塔地區的克蘭迪人(尚未經歷五十年代大起義失敗後的殘酷鎮壓),其人口數量都還不少。尤其是智利,幾十萬阿勞坎人還是有的,因此,小維森特的“阿勞坎解放軍”所朝思暮想的就是聯合大多數被殘酷奴役的阿勞坎人,一同起來推翻西班牙人的統治,然後仿效東岸上國的體制,建立起阿勞坎人自己的國度,讓阿勞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東岸人設立的麥哲倫情報站長期以來一直堅持對小維森特的隊伍提供援助,而這也是他們能夠在不利形勢下堅持到現在的最大原因。不過東岸人也不是什麼散財童子,給了你援助你就得听話,不然以後想再要什麼援助可就沒門了。

    對于東岸人的要求,阿勞坎人是沒有討價還價的權力的。比如4月份時他們得到麥哲倫情報站站長畢拉斯的命令,在智利中部地區策應東岸軍隊在拉普拉塔的攻勢,短時間內連續襲擊了西班牙人11個軍事哨所,使得西班牙人設立的智利將軍胡安.德.索薩暴跳如雷,原定調往科爾多瓦的一千名僕從軍也被臨時取消行程調頭南下,以鎮壓阿勞坎人的暴動。

    這次東岸人再次提出了要求,那就是派出大量熟悉智利內情的精干游擊隊員,為東岸陸軍充當帶路黨,以便更有效率地襲擊西班牙人的各個定居點、物資存儲地和重要礦山港口。除了帶路人員外,阿勞坎解放軍當然也要派出一定數量的得力作戰人員隨同北上,參與對西班牙定居點的進攻,順便解救被奴役的阿勞坎人。

    眼下“雜貨商店2號”食水補給船就是去接人的,同時給當地的阿勞坎人贈送一批物資。小維森特是個明白人,他知道如今單憑阿勞坎人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推翻西班牙人統治的,必須緊抱東岸人的大腿才有那麼一絲可能。因此他很爽快地派出了總計約四百名戰士,由他親自率領,登上了東岸人的船只,並于9月23日返回了太平洋臨時特遣艦隊的錨泊地。

    此次行動的總指揮、東岸特遣艦隊司令官陸銘海軍中校抽空接見了一下小維森特,並與他聊起了與他父親當年在奇洛埃島相遇的往事,對老維森特犧牲在巴里奧斯港(蒙特港)表示遺憾,同時勉勵他好好干,與東岸人一起推翻西班牙人的統治。

    與阿勞坎帶路黨匯合後,東岸共和國太平洋臨時特遣艦隊便不再耽擱,九艘船只再度拔錨,然後轉向正北,朝第一個目標、耶穌會在智利中南部地區的核心傳教區——奇洛埃島而去。(未完待續。。)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