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北方之卷 第一百三十九章 烏江之畔(七)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作者︰孤獨麥客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10月中下旬的烏江流域已經全面轉暖,再等一個月,就是東岸很多誤了秋播地區的最後的機會——春播了。www.biquge001.com不過呢,在烏江之畔新設立的定居點富國堡(後世烏拉圭派桑杜市,因首批居民來自山東富國鎮而得名)、魚兒鄉(卡薩布蘭卡,首批居民來自山東魚兒鎮)、青村鄉(康斯坦西亞,首批居民來自海軍登陸部隊虜獲的松江府青村中前所衛所兵及其家屬)等地來說,今年的春播是注定要延誤了。

    原因也很簡單,他們這個定居點設立才不過區區兩三個月,土地尚未清理完畢,房宅更是沒有一間——好吧,或許有幾間臨時修建的土坯房——能在春播開始前完成一切籌備工作,幾無可能。因此,他們最現實的工作還是等田地被清理完畢後,再補種一茬短生長期的馬鈴薯,以便多多少少收獲一些糧食。

    不過呢,在清理田地的間隙,他們這些從大明遠道而來的泥腿子,還得接受烏江地區警備司令部安排的民兵軍事訓練。這是每個東岸成年男子都要接受的義務,立國之初就已經定下,基本沒任何可能能躲避過去——即便是穿越眾的子孫,也要定期接受軍事訓練,在這一點上,政府幾乎對所有人都是一視同仁,因為這是東岸共和國的立國之基,不容違逆。

    老實說,民4☆兵的軍事訓練還是很正規的,至少實彈射擊次數很頻繁,更不用說那些紀律養成訓練了,軍官們手里的鞭子揮舞得 里啪啦作響。讓每個人都心驚膽戰。其實。在這個年代的歐洲。常備軍的概念才剛剛興起,其規模也非常小,君不見三十年戰爭中各國大量招募雇佣軍作戰麼?因此,這就使得歐洲士兵往往臨戰才會得到充分或不充分的軍事訓練,且烈度和頻次也無法和不惜血本的東岸人相比。

    也就是說,如果單從訓練強度和次數上面來說,東岸民兵其實是超過歐洲大部分軍隊的,實彈射擊訓練更是堪比那些常備軍(歐洲的常備軍和平時期訓練也很少)。如果一旦開戰。東岸人一定能夠動員起數量讓歐洲人瞠目結舌、且紀律和訓練程度也相當不錯的戰斗人員,其數目很可能在3-4萬之間——這是一個令任何跨海而來的敵對勢力都無能為力的數字,更別提他們還有充足的後勤、遍布全國的堡壘以及漫山遍野的騎兵了。

    明國移民們在進行軍事訓練,那麼土地的清理、基礎設施的建設,就只能拜托從對面買來的大量河間奴以及一些歐洲移民了。河間奴先不去說他——他們本就是買來的奴隸——那些歐洲移民一般都是與東岸人合作密切的勞工經紀人瓦倫蒂諾、門德斯二人的“杰作”。

    這兩個人做了七八年的移民生意,如今資本日漸雄厚,在舊大陸與新大陸的關系網也日漸穩固。因此,他們移民的數量也越來越龐大——多半來自意大利和甦格蘭地區。其中,瓦倫蒂諾在意大利中部地區設立了多個移民搜集點,專門搜羅人口過剩的意大利地區的乞丐、破產者、餓殍以及家里兄弟姐妹過多而活不下去的人;葡萄牙經紀人門德斯除在本國境內搜羅外。還利用自己獨特的關系網跑到甦格蘭,忽悠那些苦哈哈的甦格蘭人到東岸人做工——這個年代的甦格蘭人口同樣過剩。你在荷蘭的大街小巷上到處可見到打工的甦格蘭雇工。

    這兩個人合起來每年差不多能為東岸共和國帶來2000-3000名意大利、甦格蘭外來勞務工,有力支援了東岸國內的各項建設。他們與這些所謂的勞務工基本上是你情我願的關系,即把他們弄來的經紀人將他們未來數年的所有權轉讓給東岸政府,而他們則需為東岸政府工作(期間能領到一些微薄的薪水),直到還清所欠移民費用為止。這種償付關系基本上不存在賴賬的可能性,雙方之間的合作可謂各取所需,公平無比。

    勞工經紀人帶來的白人勞務工、南非方面輸送來的黑人勞務工、東岸人自己搞來的印第安奴隸、東岸政府買來的波蘭戰俘,這幾方面加起來,其數量怕不是已經有七八萬人了(這些人目前都是“非國民”,不計入人口總數之內)。這些活躍在東岸國內各處的勞務工、契約奴們用自己近乎無償的勞動(他們的工資極低,有些人根本沒工資),半農奴性質的生活待遇,艱難支撐起了東岸共和國在全國範圍內展開的瘋狂的基礎設施建設,並極大降低了東岸社會、經濟的運營成本,可謂功勛卓著。

    當然他們也不是沒有盼頭,黑人勞務工一般都是黑八旗征服的部落民,他們在東岸工作3-5年不等後,回到南非立刻就被授予合法的八旗旗民身份,同時還有牛羊賜下,從此成了“高貴”的旗人;印第安人的未來則在南非、新華夏和澳洲殖民地,他們同樣在干完數年的重體力活後——因不耐重活,一般死亡率在四成以上——就可以被授予東岸殖民地居民的身份,然後到各海外殖民地拓荒分地;白人勞務工、波蘭戰俘的待遇差不多,同樣需要工作數年,然後才能獲得自由,進而依據《宅地法》里的條款為自己申請華夏東岸共和國國民的身份。他們之間唯一的區別,大概就是那些意大利、甦格蘭勞務工們一般只需工作3-5年就能償還完債務,平時自由度也較高,而波蘭人則基本是戰俘待遇,自由度有限,且普遍需工作5-7年才能獲得自由。

    而在除了這些勞務工之外,東岸境內還存在著一個特殊的群體,即自由移民。他們一般來自立窩尼亞地區,與東岸境內最大的白人群體立窩尼亞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比如里加的一些立窩尼亞人就經常收到由東岸船只或拉普拉塔銀行匯來的款項,然後這些人就用自己收到的錢,呼朋喚友湊出足夠雇佣一艘海船(一般是漢薩同盟的船只)的費用,然後自行前往東岸謀生。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人一般都是拖家帶口的,抵達東岸後,只要學會漢語日常對話就能申請正式國民,上頭審批他們的入籍申請一般也比較快。因此,在東岸,立窩尼亞人比起那些來自別的地方的歐洲白人,其實是有著一種深刻的優越感的。雖然在歐洲被鄙視是蠻子,且還因不信仰基督教而被歧視,但在東岸人眼里,後者卻是非常可貴的“優點”,因為這意味著極低的同化成本。

    不知道是不是歷史原因還是什麼的,立窩尼亞一直是女多男少,因此來東岸的立窩尼亞人中,女性數量也要超過男性,這在各國移民史上都是很奇葩的。不過想想其實也不奇怪,華夏東岸共和國設在里加的商站常年出資資助一些立窩尼亞女性前往東岸,道教教會也一直在干這種事情,也許這才是導致大量立窩尼亞女人前往東岸的根本原因。

    自由移民的待遇,自然和契約奴、勞務工們差別很大,畢竟他們基本沒擠佔東岸政府的資源——無論是金錢還是運力——而是自行包船前來的,所以他們從一開始幫東岸人干活的時候就可以領到幾乎不遜色于東岸普通國民的工資(一般是80%工資),因此他們積累財產的速度相當快,往往在國籍批下來後,就已經能夠湊出購買房屋、土地的部分費用了,人生道路比那些波蘭人、意大利人、甦格蘭人不知道要平坦多少。

    不過,從數量上來說,這些自由的立窩尼亞移民只佔了外來勞務工中一個極小的比例,絕大部分的勞務工仍然是領著低工資甚至沒有工資可領。這些人雖然生活待遇超過舊大陸(交通部下轄的各建設局會提供充足的谷物、蛋白質和脂肪供應),但工作極為繁重(多是工地重體力活),且受東岸本地人的仇視——因為他們的低工資間接妨害了普通東岸人工資的增長。

    但好在很多所謂的東岸“本地人”幾年前其實也多半是一些不文一名的苦哈哈,他們對這些外來勞務工的仇視情緒還算克制,有時候也能相互理解,倒也不是什麼大問題。此刻在富國堡等地工作的近千名外來勞務工中,自由的立窩尼亞移民只有約20%左右,因此國家開拓總局只需要支付很小的一筆費用,就能夠驅使這些人飛快地忙活起來,且效率還相當不低——內務部警察和民兵們的監督可不是吃素的。

    畢竟“明人大爺”們(部分東岸官員戲稱)要進行民兵軍事訓練,那麼建設之類的辛苦活計就只能勞煩這些外來勞務工了。反正他們只要辛苦干上幾年,就也能夠享受東岸國民的正式身份了。至于說雙方之間的待遇不平等,那就只能怪這里不歸上帝統治,而是一個男性中絕大部分都是黃種人的異教徒國家,認命吧!(未完待續。。)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