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第三十七章水漫金山(上)
戰爭是什麼?戰爭是屠殺和毀滅。
www.biquge001.com戰爭是什麼?戰爭是英雄的舞台,平民的墳墓。戰爭是什麼?戰爭是人性的劫難,社會的倒退。————瓦西里耶夫《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
守衛卡拉季水電站伊朗士兵驚訝的看著從山下公路上一路開上來的長長車隊,車隊上伊朗的國旗迎風飄揚。這支部隊的裝備非常齊整,甚至還擁有“酋長”主戰坦克。要知道,這種坦克可是伊朗6軍的王牌裝備,只有最優秀的部隊才能有資格裝備。
手打說網,提供最新文字版小說閱讀
薩;馬吉德有些心驚膽戰的看著盤山公路兩側陡峭的山壁,他又抬頭看了一下山頂上伊朗炮兵陣地上那閃閃光的炮管和前方公路盡頭處的高射機槍陣地,不由的心中又是一陣寒。伊斯梅爾命令他去帶隊進攻水電站,他就懷疑這個任務不好完成,現在看來果然十分危險。
通往卡拉季水電站的道路環繞著大山而建,宛如一條細細的帶子。公路兩邊就是削壁千仞、陡峭無比的山壁,伊朗守軍的炮兵陣地就坐落在山頂,監視著整個地區。這種險要的地勢上,如果伊朗人現了他們的身份,那麼居高臨下進行射擊時伊拉克人的這支車隊簡直就是活靶子。
薩;馬吉德的心砰砰跳著,不住的向上打量著。雖然他也想象伊斯梅爾那個冷血的家伙一樣,面對危險依然臉上沒有絲毫表情。但是這是很難做到的,他用盡自己的全部毅力也控制不住,只好不斷的用望遠鏡向上觀察。
好在他們的扮相比較的正規,所以直到車隊的前鋒逐漸接近高射機槍的陣地時,伊朗人也始終沒有開火。看著領頭的酋長坦克已經開到了陣地之前;馬吉德的心才漸漸放下來。如果這個時候伊朗人翻臉,他的部隊大可以直接用酋長坦克為先導沖進水電站的防衛陣地去。據觀察,這里的伊朗守軍並不多,恐怕還不到一個營,以他手下的這支強悍的力量,擊敗他們並沒有什麼困難。
他擔心的就是那個位于高處的炮兵陣地,那些火炮的位置實在是太有利了,實實在在的對他的部隊構成了巨大威脅。
車隊停下,伊朗人開始查問車隊的身份;馬吉德只好下車走到前面去與之交涉。畢竟伊拉克突擊部隊中不是每個人都會波斯語的,他這個精通波斯語的長官必須得站出來解決問題。
薩;馬吉德走過車隊,向伊朗軍隊的檢查哨走去,前方沙包工事旁黑色而森然的重機槍口正面對著他,讓他心中不由的有幾分凜然。但他沒有遲疑,走到了正面對著領頭的伊朗軍官問道︰“真主在上,我是賈勒米;迪納麥耶少校,有什麼問題嗎?”
那個伊朗軍官是個三十多歲,面色黝黑的漢子,他看了一眼薩;馬吉德身上嶄新的革命衛隊軍服,問道︰“你們是那支部隊,我怎麼沒有接到你們來到這里的通知?”
薩;馬吉德並不驚慌,遞上金古特別偽造的由伊朗最高指揮部簽的臨時機動命令,用略帶伊朗南部地區口音的語調再次問道︰“你們沒有接到我們前來協助你們防守水電站的通知嗎?要知道這個命令可是最高指揮部直接下達到卡拉季地方指揮官手中的!”
那軍官狐疑的看著他,顯然對此一無所知,但薩;馬吉德的態度讓他產生了一絲惶恐,畢竟伊斯蘭革命衛隊的人可不是好惹的,國防軍面對他們必須得低調一點才行。對方是個少校,而自己卻只是個上尉,所以得小心處理。此時伊朗各城市並沒有接到有關伊拉克部隊已經深入伊朗腹地的消息。
薩;馬吉德嚴厲的說道︰“我們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第1軍團的部隊,奉最高司令官的命令前來協助守衛卡拉季水電站。據報告有一股伊拉克軍隊已經竄出了大不里士開始向我內6地區滲透,我們必須加強這些重要地點的防御力量。上尉,在真主面前,我不願指責你的低警惕性!你看看你的士兵,紀律多麼的松弛?我命令你立刻整理好士兵,作好戰斗準備!整個卡拉季的人民的生命安全都在我們的手上,你到底听懂了沒有?”
他生色具厲的訓斥讓那名可憐的上尉臉色白,他立刻立正向薩;馬吉德敬禮,心中暗罵著這些囂張的伊斯蘭革命衛隊。罵歸罵,但這些人是上尉惹不起的,他立刻回頭呼喝手下列隊,迎接薩;馬吉德等人的到來。
薩;馬吉德惡狠狠的一把搶過對方手中的特別命令,大吼道︰“我的部隊可以進入了嗎?上尉先生!”
上尉渾身打了個哆嗦,連忙說︰“當然可以,請進!少校先生—拉季水電站歡迎您!”
薩;馬吉德沒有答理他的恭維話,而是直接沖身後大喊了一聲︰“進入水電站!給我排好隊,按次序依次前進——”
隨著伊朗士兵移開當在路中間的路障,酋長坦克轟轟的動起來,向水電站中開去,它後面的裝甲車和卡車緊緊跟上。看著“伊斯蘭革命衛隊”士兵手中精良的武器和冷峻的目光,這位上尉不由的暗暗感嘆,伊斯蘭革命衛隊的實力果然不同凡響啊!
薩;馬吉德悄悄擦拭了一把頭上的汗水,看了一眼遠處的水庫湖面,只見湖面波光粼粼,面積廣大。大量的湖水被高大的堤壩所擋住,落差有上百米高。“如果這里決口了,那下游的卡拉季也就完了!”想到這里;馬吉德不由的暗中為伊斯梅爾的冷酷而有些心驚……
第三十八章水漫金山(下)
作為戰術或戰略的屠殺在戰爭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其心理威懾力,其目的在于使敵方的抵抗意志崩潰,盡快臣服。————《關于大屠殺的非正義性和非正當性》。
*********************************************************************
那輛革命衛隊的酋長坦克轟鳴著向高處的炮兵陣地方向開去,坦克龐大的車身越過水電站的控制區,開上了旁邊泥濘的小路。看著兩棵樹木接連被坦克碾倒,那名伊朗軍官塔布里終于忍不住叫了起來︰里沒有路了,坦克開不上去!”
他話聲未落那輛坦克的炮塔橫移了一點,突然轟的一聲開火了,一炮彈帶著尖嘯重重的撞在了炮兵陣地上光飛起,土木橫飛,炮兵陣地上立刻升起了火雲,猛烈的爆炸聲劇烈的震顫著塔布里的耳膜。塔布里和他身邊的伊朗士兵幾乎是目瞪口呆的看著這一幕。
他突然反應過來,敵襲————兩字還沒叫出口布里的身子一晃,趔趄了一下,低頭看著自己的胸口,臉上是一幅不敢相信的神色。只見鮮血從他胸口處汩汩流出,而對面的那位“賈勒米迪納麥耶少校”正手持一把手槍對著他。
在塔布里倒下的瞬間,他耳朵中听到了戰車上的重型機炮的吼聲和密集的機槍射擊聲,好像無數道火線從他的上方飛過,向他身後的伊朗士兵撲去。他仿佛听到了一聲他熟悉而又憎恨的聲音︰“伊拉克萬歲——”
沖進營地的伊拉克士兵猶如下山的猛虎一般沖向毫無防備的伊朗士兵。酋長坦克的炮幾就將那個小小的炮兵陣地炸上了天,而戰車上的機槍和機關炮的密集火力立刻將伊朗士兵們撕成碎片。短短十幾分鐘時間,就有60多名伊朗士兵被打死打傷。
“停止射擊————”看著前邊已經千瘡百孔的營房中打出的白旗,薩馬吉德高聲叫道。所有的射擊停了下來,伊拉克士兵小心翼翼的向營房逼近了過去。大約伊朗士兵投降做了俘虜……
薩馬吉德走到山坡的中心,看著那些安放完炸藥的伊拉克工兵正在撤退。看著山坡下那波光粼粼的水庫湖面和那座宏偉的大壩,薩馬吉德心中有些顫抖,炸掉這所大壩,這里的大水就會淹沒下游的卡拉季城,雖然20多公里後水勢會大大減小,但洪水仍然會給這座城市帶來相當的損傷。
炸不炸呢?薩馬吉德想起了那座城市中生存著的無數老幼婦孺;炸不炸?他想起了在巴士拉犧牲的戰友和至今仍在大不里士浴血奮戰的伊拉克官兵;炸不炸?薩馬吉德痛苦的低下了頭……
“長官,工兵已經全部撤出,時間已到!”旁邊的一名上尉干脆的遞過起爆控制盒。薩馬吉德的面目抽搐了一下,接過了盒子,他的手微微顫抖著,心也微微顫抖著。他低頭看著這個方方正正的綠色盒子,突然感覺無比沉重。
“長官,時間已經到了!”上尉在一旁提醒道,薩馬吉德猛的轉過頭來,狠狠的看了這個人一眼,但那年輕的上尉卻毫不退縮,坦然的看著薩馬吉德,說道︰“長官,我們要抓緊時間!”
薩馬吉德用力的按下了起爆按鈕,十幾秒後,遠處的大壩上突然升起了一團黃灰色的煙霧,隨即他們听到了沉悶的爆炸聲,無數泥沙石頭從大壩上傾瀉而下,然後安放的炸藥依次起爆。巨大的爆炸聲一聲接一聲的傳來,有如天邊不斷響起的悶雷,最後爆炸的聲音和回聲幾乎匯成一體,化做浩大的巨響在山間不斷的回蕩著。
隨著這些巨響,只見幾十噸上百噸的石頭和水泥飛上了天空,大量的石土伴著煙霧滾滾流下,罩住了整個大壩。突然就听轟的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恐怖的雷霆般的聲音震顫著人們的耳膜,所有站在山頂上的人都感覺到自己的腳下的大地在猛烈的顫動著。只見先前平靜的湖面好像突然被揉碎了,洶涌的洪流立刻沖出大壩,向下游涌去,卡拉季大壩崩潰了。
薩馬吉德緩緩舉起手中的起爆控制盒,用力的將它扔向山下。他轉過身來,那名上尉仍然站在他的身後,看著他對他說︰“您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長官!”(本書于文網,不得!期待更多精彩,請登6
,請支持作者!)
正確嗎?薩馬吉德有些茫然,也許伊斯梅爾上校說的對︰“我們是在進行戰爭,我們在流血,這才是戰爭的本質!”
…………
公元月2拉克突擊部隊炸毀伊朗卡拉季水電站的大壩,水庫中的洪水撲向卡拉季市區。由于河床地勢的原因,洪水在卡拉季市外突然被一條干涸的小河道分流,這使得洪水的威力減小,但即使是這樣也導致了卡拉季市過在水災中喪生,全市被洪水淹沒萬民眾受災。
這件事情還沒有來的及傳到世界上,伊拉克突擊部隊就開始進攻伊朗都——德黑蘭。由于洪水擋住了所有追兵的去路,所以伊拉克部隊直接面對德黑蘭,不用再擔心有後顧之憂,但這同時也斷了他們自己的退路。這次進攻可以說是破釜沉舟,在此一舉了。
歷史考驗伊朗政府的時候到了,在剛剛接到卡拉季水災的同時,伊拉克部隊猶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現在了德黑蘭城下,這種心理上的震撼力不是一般的強大。伊朗政府突然現自己的國家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德黑蘭,是伊朗伊斯蘭***都,它位于伊朗中部偏北,坐落在遼闊的伊朗高原北緣的厄爾布爾士山脈南麓,市區分布在一片平原上,城郊東三面為厄爾布爾士山脈和成弧形狀的丘陵環繞,地勢易守難攻。
它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早在公元9世紀初期,這里已成為居民住宅點,是當時的著名城市雷伊的郊區,為古代世界著名商道“絲綢之路”往來的歇腳之處。公元13世紀,德黑蘭興起成為一座中等規模的城市和貿易中心。到了伊朗愷加王朝才把這里定為都。
20世紀60年代以後,由于伊朗石油財富劇增,這座城市也獲得了空前的展,並成為一座規模龐大、繁華熱鬧的大都市。目前,它不僅是伊朗最大的城市,也是西亞最大的城市,擁有人口作為一個伊斯蘭國家的都,德黑蘭還擁有一千多座清真寺,每到禱告時間,各清真寺的宣禮之聲彼此應和,壯嚴肅穆,是伊朗僅次于庫姆的宗教中心。
西北方面由卡拉季方向進入德黑蘭的道路入口處位于厄爾布爾士山脈的丘陵地段,守衛十分森嚴,強行進攻損失會很大。不過伊斯梅爾非常狡猾,他沒有讓自己的部隊強攻這里,而是不斷派出營級規模的部隊沖擊這些區域,並使用遠程火炮向德黑蘭城**擊。
雖然這些襲擾行動沒有什麼效果,炮擊除了摧毀郊區的幾間民房外也幾乎沒有造成損失。但是這些行動卻引起了伊朗人巨大的恐慌,因為伊拉克人已經打到了家門口。霍梅尼的威望沒有人敢于挑戰,但此時伊朗政府的腦哈梅內伊則面臨著空前巨大的壓力。作為主戰派和政府總統,讓伊拉克人使用洪水毀掉了自己的一所城市,人民掙扎在洪水中得不到救援,而且又讓人打到了家門口,實在是奇恥大辱。
德黑蘭市內立刻組建了10個人民革命師,加上先期駐扎在德黑蘭的守軍,此時該地區的伊朗武裝力量過了30萬人,上至霍梅尼,下到哈梅內伊和各級伊朗官員,都下令嚴守德黑蘭——“將德黑蘭變為侵略者的地獄!”,就連德黑蘭學校中的學生也都了**與炸藥,準備與伊拉克人決戰。這架勢可不是伊斯梅爾的小小部隊所能招惹的起的。
但是伊朗人同樣也有問題,就是這些部隊基本上都是步兵,且普遍缺乏重武器。伊斯梅爾的裝甲部隊就活動在卡拉季和德黑蘭之間的區域上,利用自己的機動性不斷的襲擾德黑蘭。伊朗部隊離開自己的防地,則怕在開闊地形中無法抵擋伊拉克的裝甲部隊,更怕削弱了德黑蘭的防守力量。于是30萬大軍就龜縮不出,誰也不敢擔負責任,眼錚錚的看著伊拉克兩萬士兵在德黑蘭前四處橫行。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