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美國的法律有一條明確的死規定,那就是電影制作公司不能擁有院線,而院線不能擁有摻于電影的制作和發行。
www.biquge001.comΠ Π 點Π 小Π 說,..com
夢工廠在成立之初,在產權關系上,就跟萬達院線沒有任何的關系,表面上看是兩家不同的公司,在法律上看起來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趙曉芸知道凌世哲投資電影的最終原因,是想進入利潤豐厚的電影工業的時候,首先就想到的是,夢工廠必須跟萬達院線徹底的脫離關系,而萬達院線又必須跟安布雷拉系完全脫離關系,這有這樣在將來的某一天才不會陷入被動。
現在夢工廠只是一個殼公司,投資的都是華語電影,只在北美華人社區放映,不在主流院線上映,大家還不會關注這麼一家小的不能再小的公司,可是一旦《侏羅紀公園》出現以後呢?如果這部電影真能像凌世哲所說的那樣,震驚了全世界呢?夢工廠必然會引起全世界的關注。
媒體深挖下去,就會發現安布雷拉居然變相的同時擁有了院線和電影制作發行的三大塊,到了那個時候可就糟糕透頂了。
面臨重罰不說,安布雷拉還將面臨著被肢解的危險,歐美的反壟斷法可不是開玩笑的,多少歐美大企業都栽在這上面。
如果萬達院線的注冊地是在香港在亞洲,情況就不一樣了,美國的電影公司擁有一家大型的海外院線,美國佬只會開心。
因為美國沒有那條法律規定,美國的電影公司不能在海外國家擁有自己的院線,相反他們還積極鼓勵自己國家的電影公司在海外擁有院線,以方便把美國的文化輸出海外,特別是亞洲。
可惜萬達和夢工廠的注冊地都是在美國,這樣一來,美國的法律就會像一道緊箍咒一樣,死死箍在夢工廠和萬達院線的頭上,對它們未來的發展會極為不利。
因此趙曉芸必須趁著現在,從新調整他們之間的產權關系。
她向凌世哲提出的第一個建議是,把萬達院線從新變回香港院線,這樣一來,日後人們就算發現夢工廠跟萬達院線的關系,美國司法部也不會說什麼,因為我們完全合法的。
但是凌世哲想都沒想就把趙曉芸的第一個提議給否了,理由是萬達院線主要有兩大板塊,北美板塊和東南亞板塊。
北美板塊贊不去說它,就說東南亞板這一塊,我們不是西方白人是華人,東南亞國家對待華人一直都是持排斥態度,當初他之所以從名義上把萬達院線變成一家擁有海外院線的美國院線公司,是存著用美國這張虎皮為自己在東南亞的院線提供一道保護傘。
有了這道保護傘,東南亞的國家就不敢對我們在南洋的影院亂來,如果他要亂來,我們可以名正言順的要求駐當地的美國大使館提供保護,否則美國電影就別想在東南亞放映,因為美利堅在東南亞的院線沒了,所以放不了美國電影了。
如果這種情況出現,是美國絕不願看到的。向全世界輸出美國的價值觀,讓全世界的人們心向美國,是美國最最重要的外交戰略之一,萬達院線願意站到美國這一邊,但這有一個前提,必須給我們提供必要的政治保護。
因此,萬達院線必須是一家美國公司,不能是一家香港公司。
見凌世哲反對,趙曉芸沒在繼續堅持,她心里也非常的認可他所說的,凌家必須要有所站隊,不是西方陣營就是紅色陣營,紅色陣營是不可能的,凌家的性質就決定了不能站在那一邊,那麼剩下的就只有站在西方國家這一邊了,凌世哲選擇了美國。
商量來商量去,凌世哲還是覺得第二個方案好,讓萬達院線跟安布雷拉脫離關系,它的所有股權全部放在避稅天堂注冊的幾個殼公司里面。
至于夢工廠就沒必要搞的這麼復雜,讓他繼續掛在安布雷拉下面就成,因為凌世哲出版的所有漫畫和動畫片的片頭,都打上了夢工廠的標志,人們早就已經清楚夢工廠與安布雷拉的關系,與其隱瞞還不如大大方方的告訴大家,夢工廠就是安布雷拉的子公司。
見這個問題談妥,兩人接著又開始商量,華語片和西片每年的放映比例的問題。
凌世哲明確的告訴他,華語片每年的放映最多不要超過15部,剩下的全部放映歐美片,並以好萊塢影片為主。
“每年最多只放映15部華語片,這對多廳影院來說也太少了吧?”
多廳影院跟單廳影院最大的不同就是,多廳影院每年對影片的需求量是單廳影院的好幾倍,但競爭也更加激烈。
好的影片有極高的排片率,表現不好的影片只能隨便在一個小放映廳里放映,如果新片在三天之內票房沒有起色,放映廳還處于虧損狀態,那麼影院方就會毫不猶豫的把該片強行下檔,沒有絲毫的人情可講。
這就是**裸的商業社會,一起以金錢為中心,談不上公平,但絕對冷酷。
凌世哲笑道︰“每年15部已經很多了,15部的華語影片就已經佔了很大的資源,剩下的好萊塢西片已經沒有多少資源給他們了。別忘了,多廳影院只在商業足夠發達的地方才搞的起來,不發達的地方只有單廳影院才有市場,我們在東南亞有超過6成的影院,目前還處于比較落後的貧困地區,這些地方雖然未來的發展潛力巨大,但也是10年、20年以後的事情了,現在嘛只要這麼將就了。
你說有這麼多單廳院線,我那來這麼多資源給他們排片,15部已經是我給他們的極限了,不然我從哪里拿出資源來放西片?”
趙曉芸咬了咬嘴唇,說道︰“真要放西片嗎?”
“必須放,既然是美國院線就必須放西片,而且比例還不能低,我的意見是64開,6成放映華語片,四成放映西片,然後一切以票房說話。”
“好吧,就按你說的來吧。”見他堅持,趙曉芸只好讓步。
看到她情緒有點不高,凌世哲安慰她道︰“好了別一副喪氣的樣子,你希望影院里全都放華語片,難道我又不希望?可是這麼做不行,其中的道理我已經說過很多回了,就不再說了,就算你想放華語片,我們目前也拿不出幾部來,雖然跟港台的很多小電影制作公司簽訂了放映合同,可是差不多兩年過去了,他們有幾個把影片拿給我們放的?根本就沒多少影片,很多影片根本都沒拍出來,也拍不出來,都是騙錢的居多,現在不放點西片怎麼行,難道天天讓影院這麼空著?”
說起這件事凌世哲真是哭笑不得,自從邵氏和嘉禾收購二哥手里的院線失敗以後,就開始有意識的抵制萬達院線,兩年時間超不多過去了,整個萬達院線放映的華語片加起來都還不足10部。迫不得已趙曉芸只能拿西片來補。
邵逸夫是一個小氣到極點的人,一點都不肯把自己的影片拿萬達來放映,只在自己的影院放映,見他這麼小氣,凌世哲只好把商業植入廣告從邵氏電影中撤出。
而皺紋懷也不是個省心的主,71年的時候他還願意跟萬達合作,把自己制作的影片拿到萬達來放映。
可是從72年下半年開始,嘉禾有了自己的院線後,就斷然毀約,一部影片都不拿到萬達來上映,做得可真夠絕得。
就是從哪個時候開始,凌世哲心里就有了圖形工作站的計劃,以圖形計算機為突破口進入電影工業領域,用電影工業的利潤來扶持自己的電影事業,接著再用自己的電影來反哺電影工業的發展,最後依靠戰略制高點擠走邵氏跟嘉禾。
這一招是跟德國佬學的,大家別看德國電影被好萊塢電影給打得七零八落,但德國電影在歐洲任然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他的訣竅在那里,就是利用電影工業的利潤來養育德國的電影產業。
拍電影總要有設備吧?德國就是全球著名的電影制造設備提供商,比如說電影攝影機和放映機,全世界最好的就是德國貨,特別是德國的鏡頭,在全世界都是響當當的。
美國、日本、英國、意大利等國家自己生產的電影攝影機和放映機,其使用的鏡頭很多都是德國貨。
而且電影拍攝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燈具,有不少都是來做德國。
數字化的非線性剪輯系統,雖然是美國的卡梅隆發明的,但玩得最好的還是德國佬,後世的棒子就是他的忠實用戶。
總之一句話,德國的電影工業是極其發達,別看德國的電影公司每年都是在虧損,但它背後的電影設備制造商,每年都會投入大筆的金錢來扶持導演和新人。
就是靠著電影工業一項,德國養活了自己的電影。
邵逸夫和皺紋懷斷了我的片源,就以為我的院線會活不下去,哼哼,他們想得太簡單了,香港跟大陸一樣,只有電影產業沒有電影工業,香港電影產業看似繁榮,其實卻是危機四伏,早晚有一天他會沒落,但電影工業卻不一樣了,無論何時它都不會衰落。
道理很簡單,任何國家和地區,其經濟發展起來以後,老百姓都會有更高精神文明需求,電影就是最好的精神文明商品,但是要拍電影就得有電影制作設備,只要他有需求,電影設備制造商就擁有都不愁沒生意可做。
日本的電影沉沒了,可以到香港和台灣去;香港和台/灣的電影死了,可以到韓國去;韓國的電影死了,又可以到大陸去;電影設備昂貴技術難度非常高,不是一般人能夠進入的,要買都要提前定制,其數量非常少,不可能像大眾商品一樣鋪的滿大街都是,然後又全部滯銷,只要人們要看電影,哪怕就是戰爭期間,電影工業都不會發展停滯。
凌世哲不像其他穿越者是電影行業的專家,電影他是不懂,但他卻知道電影的發展離不開工業技術的支持,以邵氏和嘉禾為代表的香港電影,他們沒有自己的工業技術,這就是他們最大的弱點。
是,現在的夢工廠還很弱小,工業技術也還在慢慢培育之中,但總有一天他會發展壯大,到了那個時候,凌世哲就會對他們發動的致命一擊,拿回屬于他的一切。
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克服一時的困難,著眼未來,著眼大局,沉下心來發展自己,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此乃王道也。</dd>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