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390章 兩手都要硬2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大哉大明 | 作者︰風中枯藤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除此之外,還有邊關的綏靖、南部沿海的海盜,還有境內作亂的宵小……這些等等方面,無不需要一支強大的軍隊。www.biquge001.com

    更為重要的是,若是想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間,確保漢人的江山不墜,僅靠溫文爾雅的“說服”工作,不僅達不到目的,空惹別人的恥笑,恐怕甚至還能誘發更多的覬覦之心。

    實際上,對于那句“***里面出**”,皇帝陛下地極端認同的,尤其是經過了這麼一段時間的體驗,內心對這句話甚至到了推崇的地步。

    沒有過硬的拳頭,蒼白無力的說理根本就是一個笑料……建立一支戰之能勝、戰之必勝,並且完全可控的新式軍隊,才是皇帝陛下最關心、最急迫的事情。

    只不過皇帝陛下的這個心思,是不能夠對外透露的,他只有一步一步地扎實地、堅強地走下去,直到取得成功的那一天。

    大明王朝到了這個地步,是非得進行一些改變的了,有些地方小打小鬧已經無用,甚至要進行脫胎換骨般的徹底改觀,才能對有益于大明王朝的長治久安。

    如此,勢必要觸動一些人的利益,勢必要與某個勢力集團、或者某個社會階層,發生不可調和的沖突。而若是真的到了那一步,皇帝陛下是不打算做絲毫退讓的,因為一次退讓不要緊,可會令本方的某些人或某些勢力產生動搖,讓對方勢力甚囂塵上,更加的不利于下一次的交鋒。

    因此,若是真的到了那種地步,皇帝陛下是準備不惜以武力做為最後的解決問題的手段的。

    這,就是皇帝陛下欲要建立一支強大軍隊的一個“做得說不得”的原因。

    目前大明王朝所豢養的軍隊,總數應在百萬以上。

    在這個年代,“百萬級”足可稱為偌大的數字了。擁有如此“強大”的軍事力量,本來應該讓皇帝陛下感到雄心勃勃才是。但他確切感受到的,不是十足的底氣,不是手握百萬兵直可氣吞山河般的豪情萬丈,而是“百姓何其無辜,要喂養這些禍害地方的玩意兒;朝廷何其無能,既無法擺脫又無法駕馭……”的慨嘆。

    當然了,也不能一概而論,其中還是有些是可以驅策使用的,但絕大部分是“食之無味,棄之也不可惜……可就怕他們鬧事兒”的“雞肋不如”的東西。

    若要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一方面無非是槍,就是武器,另一方面無非就是人,就是兵士,就是將官。

    槍,或者武器方面,經過孫元化和畢懋康、以及泰西來的一些人的精心研制,有劉宗敏和劉敏政這些能工巧匠的傾力打造,目前可說是已經逐漸走上了正軌。雖然囿于材料提煉方面的低水平,和熟練工匠缺乏的限制,目前還不能大規模量產,但應該說是正在走在正確道路上,此後隨著朝廷的投入不斷加大,這些難題肯定會被一個個的克服,一個個的缺陷也會被不斷的彌補,大規模量產或許算是奢望,可小規模的量產卻並非可望不可即。

    因此,目前最緊要的問題,就是人的問題了。

    建立普通軍校,從目前的軍隊中招收有一定作戰經驗的老兵、或下層校官,經過一個階段的培養,使他們的文化水平和戰略素質都有一個提高……最關鍵的是,要通過集中的學習,將他們在原有軍隊中養成的不良習慣,進行徹底的根除。

    除此之外,也可以面向整個社會,敞開招收一些有志于為國效力,又有一定文化基礎的、而又無法通過科舉登堂入室的落地學子。

    說實話,這些人,才是皇帝陛下心里想的,以後大明王朝軍隊中的主干力量。

    但是,可惜的是,依照目前的現狀,皇帝陛下的這個願望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究其原因,一個是“好男不當兵”的思想根深蒂固,而且要改變全社會的這種思想,短時間內看不到希望。另一方面,有明以來就存在的軍戶制度,也是大規模建立新式軍隊的一大障礙。

    太祖皇帝平定天下以後,采用了“軍民分籍”的辦法,不僅安頓了兵士、酬庸了軍官,而且保存了龐大的軍事力量、維持了一支國防軍。

    這在當時,對于維持一個嶄新王朝的統治,是很有貢獻的。

    所謂軍民分籍,是把老百姓分為兩種︰一種是“軍”,每家世世代代要有一個人當兵或軍官。另一種是“民”,世世代代均免除兵役,明朝的戶籍因此也有軍戶和兵戶兩套。

    太祖皇帝朱元璋所創的這套制度,綜合了漢朝的屯田、唐朝的府兵、宋朝的尺籍等特點。他因此感到非常自豪,也非常得意,曾經說過︰“朕養兵百萬,不費國家一錢”。

    而事實是,他不是“不費國家一錢”,而是“國家沒一錢可費”!

    據史料記載,元末明初數十年的征戰,民生凋敝不堪,百廢待興孔急……甚至有一年,整個大明王朝的所有賦稅,加起來僅僅才有十萬兩之數。

    若是按照後世“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說法,這十萬兩白銀,只是能夠填滿一個知府的欲壑,而且僅僅是三年,還不是終生……遑論大明王朝的整個官僚機構都要分一杯羹了。

    因此,太祖皇帝當初的這種“軍民分籍”的做法,多半還是無奈之舉。

    在軍戶中,又分為兵士和軍官兩類。

    兵士每人賞官田五十畝,條件是當兵到老(六十歲),每代只需有長子一人服役,次子以下作為“余丁”作為補缺。

    這五十畝地,也要納糧,標準是每畝二斗四升,作為軍糧軍餉。

    軍官每人封一個“世官”,最高是指揮使(正三品),下面依次分為九等︰指揮同知、指揮僉事、衛鎮撫、正千戶、副千戶、百戶、試百戶和鎮撫,各有官階。

    這就是所謂的“世襲某某官”的由來。

    抗倭名將戚繼光是憑借“世襲指揮僉事”,而以十六歲的年紀,榮任登州衛指揮僉事之職。

    指揮僉事,那可是正四品,而且是“實職”,不是空有無用的“世襲”大帽子……十六歲的年紀,嘖嘖!

    所有的軍戶,都居住在遍布全國、指定地區的“衛所”內。

    指揮使是衛所的最高指揮官,每個“衛所”通常有五千六百名世襲的官兵,衛下面有五個千戶所(設正副千戶)、每個千戶所轄十個百戶所(設百戶、試百戶)、每個百戶所轄兩個“總旗”,每個“總旗”含五個“小旗”(設鎮撫)。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