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汪孚林自己高興的時候,當然也沒忘了往汪府去報信,同時讓人去程乃軒的岳父許國那兒打探消息。
www.biquge001.com他可沒想往好朋友心里戳刀子,特意囑咐人見機行事。就算自己是倒數的,好歹得到了殿試機會,穩穩當當一個進士撈到手了,就別刺激了別人。
然而,汪道昆和汪道貫汪道會原本就對他寄予厚望,後兩者甚至硬生生放棄了此次參加會試,老早就派 不平蹲點看榜了,竟是比他還早得到消息。盡管對于名次並不滿意,可想想汪孚林不過十八歲,兄弟三人就都釋然了。
總不能好事全都給自家人佔了,回頭殿試的時候如果不出意外落到三甲,那就三甲吧!
坐在主位上的汪道昆長舒一口氣,隨即突然若有所思地問道︰“對了,今科會元是誰?”
一提到這個,那親自去看榜的 不平就笑著說道︰“老爺,是余姚孫公子,孫 。”
“余姚孫家……”汪道昆輕輕吸了一口氣,“對了,一定就是那個死難在寧王叛亂中的孫忠烈公的孫子,果然,那可是余姚赫赫有名的書香門第。”
汪道貫和汪道會對于各地書香門第,世家大族,自然不如汪道昆了解全面,但被這麼一說,也都立刻想了起來,因為余姚孫氏實在是太赫赫有名了。所謂的孫忠烈公,就是當年的江西巡撫孫燧,他察覺到寧王朱宸濠的逆謀之後,曾經七次上書朝廷,奈何一直都被置若罔聞。最終自己被害。嘉靖皇帝登基之後就將其追贈為禮部尚書。謚號忠烈,江西不少地方都為這位巡撫建起了忠烈祠。
最可貴的是,他三個兒子聞听父親被害後,挾刀赴南昌準備去刺殺朱宸濠復仇,正值王守仁擒下朱宸濠,這才扶柩回鄉。這還不算,長子孫堪因為悲傷過度,雙耳一度失去听力。卻還憑著善騎射和不俗的膂力,最終奪得了嘉靖五年武狀元,一路當到了管前軍都督府的都督僉事。孫堪之子孫鈺也中了武進士,如今已是都督同知,孫子孫如津亦在武職。
孫燧次子孫墀官至尚寶卿。三子孫升則是嘉靖十四年榜眼,官至南京禮部尚書。三人均已過世,子孫卻大多成才。
“這才是真正的書香門第,世家氣象。最難得的是家中文武雙全,遠遠勝過某些顯赫名門。什麼武將鄙俗,還不都是家中子弟不屑為之的偏見。”
汪道貫感慨完之後。突然有些後悔年少的時候也好過武藝,怎麼就沒想過好好學下去。說不定也能當個武將光耀門庭?他這無稽的思緒很快就被汪道會打斷了,只見這位汪氏二仲中的小仲突然驚呼道︰“等等,如果是大哥說的那個孫家。我記得已故孫升孫尚書家中一共四個兒子,孫 應該是最小的,他前頭三個哥哥都已經中了進士。”
“光是孫尚書這一支,祖孫三代六個進士,再加上長房一支兩個武進士,余姚孫氏如今是毫無疑問的浙東第一家。”汪道昆臉上又是羨慕又是向往,畢竟,哪怕松明山汪氏如今人口眾多,不少支脈也還算豪富,可在讀書上卻根本別想和余姚孫氏這樣的世家大族相比。
這時候,蹲點看榜的 不平又補充了一句︰“孫會元今年才三十一歲。”
三十一歲的進士並不算最年輕,但也稱得上年富力強,更何況其前頭兩位兄長都比其年長十幾二十歲,足可在官場上替其遮風擋雨。因此,汪道昆少不得因此而鄭重告誡了一番兩個頗有文名的弟弟。這一屆會試給汪孚林讓路算是卓有成效,下一次會試卻要上場一搏了。
“對了,孚林的好友程乃軒呢?”
說到程乃軒, 不平的臉色頓時有些微妙,隨即恭恭敬敬地說︰“程公子也上了榜,只不過是……第三百名。”
此話一出,汪家三兄弟彼此對視一眼,最終全都笑了起來。所謂三百名看上去是會試所有進士的倒數第一,但取中的卷子都是同考官薦上去給正副主考斟酌名次的,三甲的卷子其實說不上多大差別,但能夠放在末位,在誰看來那都是頂尖的運氣。汪道昆因此說笑了一陣,這才突然想起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立時正色問道︰“那首輔張閣老的長公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