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ps︰第二章在下午,求月票!
“蓋聞天子之牧夷狄也,其義羈縻勿絕而已!”
馴馬雲羈、馴牛雲縻,這意思是,中夏對待四夷,就如牛馬受人羈縻一樣。
www.biquge001.com所以羈縻算是一個帶有歧視性質的貶義詞,但趙無恤用起來,卻沒有任何心理障礙,翟人們听著,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因為這個時代的華夏,是東亞大6上閃耀的唯一古典文明,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
當趙氏政權勢力展至邊疆,將代、河間、上地等戎狄之地納入統治之後,先接觸到的是這樣一個歷史事實,那便是戎狄蠻夷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與中原地區很不一樣,游獵采集,畜牧遷徙,刀耕火種,他們一些地方落後于中原,同時也各有特點。若是無視這種差別,依然用趙氏內部那一套來統治,只怕沒幾年這些地方就會受不統治造反,趙氏將陷入漫長的平叛中。
歷史上如秦、漢,都采用了先附庸化為屬邦、屬國,再慢慢移民郡縣化,算是一種溫水煮青蛙,效果還算不錯,隴右、蜀、新秦中,這些地區都逐漸被同化。
于是趙無恤便博采他所知的各朝代經驗,在代、河間設郡縣的同時,也夾雜“道”,目標是慢慢將戎狄編戶齊民,進而華夏化。
至于他打算在陝北設置的“上郡”,情況更特殊些,這里遠離趙氏的行政中心,只能通過幾個大河渡口溝通,趙氏暫時也不想派兵進入強行征服耗費力量。于是在上郡之下,按照各部族分地設置的“羈縻縣”便應運而生。
在政治上,任用白翟君長進行統治,經濟上讓原來的生產方式維持下去,滿足于征收貢納,同時也要求他們交出部分青壯,組建附庸軍隊並形成建制,為趙氏戍守邊防,這就是“羈縻制度”的實質。唐朝的經驗被照搬過來,等條件成熟,再土流並設,最終讓上郡與內地的差別消失。
面對這種統治方式,翟人們頓時感覺更能接受一些了,紛紛下拜附從,在“少梁 ”和趙氏鐵騎的威脅下,沒有人願意與之為敵,他們那可憐巴巴的木柵城寨,怎麼可能抵擋得住如此可怕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