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你說呢?難道讓我再另起堂口嗎?一鍋燴,省時省力!”
這里面的道道,高丹桂是清楚的,民不與官斗,商人也是民,而且在士農工商之中排位最低,官府有的是法子打壓那些不順服的商家,跟官府對上了。
www.kmwx.net濟民糧鋪只怕開了也得關門!
官價一千錢、八百錢一兩銀子,市價一千五到三千錢一兩銀子,百姓賣糧用官價的銀錢兌換,百姓納稅用市價的銀錢兌換,私銀變官銀,火耗少則一成多則四五成,這里面的水分太大了,有幾百畝地的小地主不算啥!那些能進入納糧、納稅體系的地主大戶們才厲害。
若是這位二爺,按濟民糧鋪的路子來,這買賣驚人吶……
被眾人盯著的高丹桂也不怯場。順著李大成話里的意思就說了下去。
高丹桂,你來說說,老子是要是跟整個山東敵對呢?還是跟山東的官員地主大戶敵對?”
真正的壞事兒,就是李二爺要摻和稅賦征收的爛泥塘,以銀代糧、銀錢匯水可是地方的官員鄉紳大戶們,吃百姓的主要路子。
除此之外,老高你也要加緊在山東兼並土地,在直隸的時候,我听說有那啥墾荒公司,咱們不玩那洋活計,但墾荒的事情還是要做的,山東的糧食產量不足,這是個關隘,你們濟民糧鋪的人要想盡辦法做好此事。
每個州縣都是趙百萬、錢百萬等某某百萬的,這些地主大戶,可真的是家資百萬啊!沒有某某百萬的州縣,也得好幾個幾十萬,試想大半個州縣的百姓為他們掙錢,一年收入幾萬兩、幾十萬兩,也不算多離奇的事兒。
剛剛那位說的是濟民堂,到了李二爺的嘴里反而變成了濟民糧鋪,對底下這些常年做買賣的掌櫃們來說,買賣自然是越大越好,怎麼到了李二爺這邊,說話的功夫就把一個堂號變成了雜貨鋪?
謀劃簡單做事難,高丹桂能有各個擊破的說法,很實際,一氣兒全面鋪開,只怕遭到的阻擊也會很沉重,做事兒與謀劃不同,要步步為營的,就沖高丹桂的各個擊破,這濟民糧鋪的大掌櫃,他就做的。
有了李大成起頭,高丹桂這個資深掌櫃自然能結尾,只是說到了雜貨買賣,他的心里有些激動,想想一個輻射整個山東的城鄉的雜貨鋪,一年得有多大得收益啊?
李誠有的回答也很簡潔,就憑膠州府的這些糧食,對付那些地主大戶,也是輕而易舉的。
“只會更堅固,建倉的錢,我這邊另出,你老高放心好了,不會讓你沒收益的!
山東的那些地主大戶們,就是捆在一起。放到李大成的面前,也是實打實的弱勢群體,比權勢現在除了老娘們就是桂貝勒,比錢財,不說別的,單說膠州府貨場上的貨物,怎麼不得值個大幾百萬?大幾百萬的現貨,誰能拿的出來?靠著手里的這些資源,李大成可以輕松的碾壓山東的地主大戶們,說濟民糧鋪的時候,李大成的意思很明確,獨霸山東的糧市,這話是毋庸置疑的!
李誠有一句話,給在座的掌櫃們道破了許多玄機,多數人都在想,現在有了山東的濟民糧鋪,將來會不會有別的省的濟民糧鋪呢?
參照京師的樣子建糧倉,一下就讓高丹桂頭疼了,這樣的大投入,他的濟民糧鋪一兩年之內都不會有收益的,而且還有可能要虧錢,做買賣看的是收益,沒了收益,他這大掌櫃就沒臉了。
“老六,你給高大掌櫃說說,在山東、在大清這地界,誰是胳膊誰是腿?”
幾十萬噸貨物就在眼前,卻只弄出了一個濟民糧鋪,這顯然是達不到李大成的要求的。(未完待續。)
大斗進小斗出,那是沒腦子的玩意兒玩的下三濫手段,真正的高手玩什麼?玩銀錢匯水!
一句話李大成就劃分好了階層,官紳地主大戶終是少數。只怕他們連山東人口的百分之一都不到,濟民糧鋪若是開了,取代的就是這些官員地主大戶的位置,有了百姓撐著,有了桂順在朝中撐著。有了他手中數以億萬計的銀錢撐著,這些個官員地主大戶,在李大成的眼里屁都算不上,說句自大的話,自打他李大成站在了山東,這些個官員跟地主大戶們,就是說殺就能殺的玩意兒,誰敢放肆,李大成隨手就能滅掉,怕他們?可笑!
“嗯!糧倉,參照京師最好的糧倉來做,圖紙過些日子我給你,咱們的糧食買賣,不做一時要做一世!
李誠有一番話,既說出了自己的郁悶,也緩解了一下各位掌櫃臉上的緊張之色,沒被二爺選中,這些人心里多少也是有些忐忑的,李誠有這話說完,堂下的氣氛也好了很多,李大成也暗嘆了一聲這小子最近的眼色不錯。
起字號的事兒,李大成還真不拿手,一句話打發了拍馬屁的,他抿了口茶,就等人下面出字號了。
這第二位開口的人,肚子里的東西不少,看了他一眼,再看了李誠有一眼,李大成做事沒什麼掩飾,這位以後也有前程了。
二爺順了六爺的心意,下面的掌櫃們多少有些意猶未盡,听到李二爺要字號之後,眾人也開始了冥思苦想。
“二爺,參照京師糧倉,這投入太大,簡單一些不成嗎?”
根據當地人口的多少。來確定糧倉的數量,人少可以少建,人多就要多建,各地州縣征收稅賦,多以銀代糧,這買賣你們也要給我做好。銀錢匯水之類的玩意兒,老子不想在濟民糧鋪看到!”
“跟整個山東敵對?這話說的老子還真不信?
高丹桂的話,其實也不錯,大清的許多沒有根基的大商家都要受朝廷的打壓,但李大成不在此列,他打著的是桂貝勒的旗號,有這桿大旗在,盛宣懷那樣的半官半商也不及李大成的。
建鄉鎮州縣府道糧倉,眾人沒什麼意見的,做糧食買賣,總得有幾個糧倉的,雖說李二爺定的糧倉數量多了一些,但這也不是什麼壞事兒。
“好!那咱們就在山東開濟民糧鋪!”
濟民糧鋪的存在,本就破壞了地主大戶們在荒年、災年借糧發財的路子,李二爺又要橫一腳到納糧、納稅中來,這就把一個州縣,從官員到地主鄉紳全部得罪遍了,這樣的買賣,在大清只怕是開不起來的。
“二爺,您可不能這麼拉人,這些都是我從南邊帶來的,個個都有大用,您都拉走了,我就無人可用嘍……”
起個字號名都能讓二爺另眼相看,底下人就有些躍躍欲試了,不等他們開口,李大成就伸手壓住了下面的聲響,濟民這字號不錯,不必再多費唇舌了。
“好!糧棧之事我就不再拉人了,這糧棧總要有個字號的,說說吧!咱該起個什麼字號?”
高丹桂這是被李大成的氣勢嚇住了,說話都有些前言不搭後語了,是百姓人多呢?還是地主大戶人多?究竟誰又是那根大粗腿呢?
“二爺、六爺,丹桂知道該怎麼做了,自州縣開始個個擊破,先入州縣,再入府道,半年之內,鋪開濟民糧鋪在山東的攤子!”
“此次在山東開設糧棧,二爺有普濟民生的意思,而山東巡撫衙門設在了濟南府,稱山東人為濟民也不算謬誤,二爺,不如咱們的糧棧就叫做濟民堂吧?”
“老高,膠州府貨場上的東西都是誰的?咱們二爺的!”
“別!我讀書少,你們來說我來選!”
高丹桂說到這個,不僅李大成笑了、李誠有笑了,底下的一些掌櫃們也笑了,背靠振威軍的濟民糧鋪不是官商,誰又是官商呢?
最後這句話,也印證了一些人的想法,一個底層的糧鋪,一個掌櫃也能開的,一個掌櫃兩個伙計,就是人手富足了,三個掌櫃二十個伙計,這位二爺的心思不少啊!
背靠官場、軍隊,手握無盡銀錢,李大成才是那條大粗腿。對付底下的官員地主,李大成玩的不是革命,而是兼並,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李大成現在就是山東最大的那個地主大戶,他做的這些,只不過實在規則之內的兼並而已,這事兒大清上下太多了,有錢有勢才是大爺。
“二爺,買賣太大怕朝廷啊!除非是官商!”
“二爺,咱們沒有壯大之前,還是最好不要摻和納糧、納稅之事,這里面的水太深,稍有不慎就會跟整個山東敵對啊!”
“二爺的意思是用濟民糧鋪控制鄉村城鎮的糧食跟雜貨買賣?”
濟民糧鋪身後的是振威軍,振威軍很長一段時間,都需要大量的兵員,這濟民糧鋪,在李大成的眼里,可不僅僅是一個賣糧食的地方,也是一個征兵站,除了征兵站的作用之外。它還要起到收購當地土產雜貨、銷售外來貨物的作用,這些李大成沒有給高丹桂點明,話說了一半,他要的是高丹桂補充下面的東西。
這濟民糧鋪建了之後。你們還要接茬建糧倉,鄉鎮糧倉一萬石,州縣糧倉十萬石,府道糧倉百萬石!
“老高,胡盛合伙也不及二爺的,這些你不必擔憂!”
糧食是什麼?糧食是百姓生計,大清皇權不下縣,這麼大的權力空洞。李大成可不想讓那些勞什子地主大戶、土豪鄉紳在下面說了算,無論是鄉村城鎮,誰抓著糧食誰的話語權就大。
這里的根底,有一些掌櫃清楚,有一些掌櫃不清楚,高丹桂就是不清楚的哪一個。
“二爺高明!”
底下的這些掌櫃也算是心有九竅的人,李二爺這麼說了必有深意,多半人都听出了李二爺的深意何在。但他們都沒開口,而是齊齊看向了未來濟民糧鋪的大掌櫃高丹桂。
“二爺,可是要將這濟民糧鋪建的跟祛瘟堂一樣,將字號鋪到鄉鎮?”
“高明的不在這里!
糧食換銀子,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百姓繳稅,首先要把糧食換成普通的銀錢,這一關吃肥的是下面的地主鄉紳大戶們,接茬就要將這些普通的銀錢,到官府出火耗折換成正經的官銀,這第二關吃肥的是州縣官員,只這兩關,百姓手里的糧食就要被打壓兩次價格,而且大多數時候是成倍的打壓。
“此事當由二爺做主!”
濟民糧鋪的事兒說完了,諸位,再說說其他買賣吧!”
“差不多!
鋪到鄉鎮還不夠,一個鄉鎮多大?怎麼不得方圓幾百里?一個鄉鎮至少要有一個糧鋪,我的想法是東西南北各一個!”
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給你提示了會給隨機內容!居然還采集!
“二爺。是後者,可是二爺,胳膊擰不過大腿啊!他們人多!”
胡盛是誰?胡雪岩、盛宣懷,不說規模說現銀,兩人綁在一起再翻一番,也沒李大成手里的現銀多,這就是劫掠京師的好處,富甲天下吶!
再有,下面的每個糧鋪,都要有三個掌櫃二十個伙計,人不成邊干邊學,一年之內,你老高要拿得出可以外派的人員!”
李大成的話一說,高丹桂就明白了誰是那條大粗腿,濟民糧鋪也不需要一氣兒干倒整個山東的地主大戶,听了這句話之後,他心里其實已經有了想法,各個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