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五月初的時候,曹操又打著為父報仇的旗號再次舉兵攻打瑯琊,瑯琊官吏望風而逃,曹操一直打到東海。
www.kmwx.net徐州的治所再次搬遷到了東海郯縣,而這時候的徐州分為兩大陣營,北方便是以陶謙為首的真正徐州派,他們佔據著東海郡與瑯琊國。
陶應有些沾沾自喜,剛想夸獎武原縣官吏幾句呢,不想那小官卻又稽首問了個問題,問題一出陶應都啞然了。
于是陶應搖了搖頭說道︰“治理百姓需仁政,非兵多就能治理好,回去告訴你們縣令,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稟國相大人,武原原本人口較多,曹賊來犯後,百姓多逃亡沛國以及南遷。五月份的時候,大批東海國百姓皆逃亡彭城國,我們武原縣是彭城國最北邊的縣,听聞武原縣免費發放土地給百姓,百姓每家只需要出一到三個人到城中參加建設即可,因此百姓更是蜂擁而至,所以現在百姓已經遠超百萬!”
“東海百姓涌入?難道是我的仁政打動了他們?”
陶應突然的咆哮,讓在場的官吏皆嚇了一跳,那個小官更不敢說話了。臨近武原的另外一名縣令正好前來領取官印,因此也在議政廳,于是廣戚縣令便為陶應介紹起這件事情來。
彭城外一處比較的大的山莊內,陶應令人將山莊修葺了一新作為臨時的辦公地點,經過數個月的選拔,彭城國的官員們也陸續到齊了,只不過很多陶應根本就叫不上名字來。
陶應將一本戶籍本摔在了地上,大叫一聲罵道︰“曹操又來攻打我徐州?什麼時候的事情,為何我卻不知道?”
“元龍,彭城現在有人口多少?”
“什麼!”
官吏這才壯著膽子說道︰“國相大人不知,如今曹操又在五月末領兵從泰山入境,欲為其父報仇,如今已經連破瑯琊多縣,想必用不了多久就會再次打到郯縣,如破了郯縣,咱們彭城國恐非……”
“國相大人,我們縣令大人請求國相大人增兵駐守武原。武原現在只有兵馬不足千人,恐怕……”
原來是容納了彭城國的人口,陶應點了點頭,他知道漢末不像是他的那個年代。
小院議政廳,臧霸已經率領近一萬精兵前去廣陵上任,臧霸一走,順帶著將原來的泰山幫幫眾也帶走了。而這次泰山幫走後,彭城的將領更加少了,這讓陶應很是擔心。
放下蕭關的戶口本,陶應又翻到武原,武原縣人口居然也到了百萬之眾,陶應有些不解,武原縣令因為路程較遠並未親自趕來,過來參加會議的是新上任的吏官,陶應詢問那吏官,吏官也趕忙站起來回答起來。
六月,本將是收獲的季節,但是彭城外萬畝良田皆因這半年曹兵的踐踏變的顆粒無收。陶應將負責農業的陳登喊來,陳登攜帶著剛修建好的戶冊前來見陶應。
兵馬一千人,陶應想了想,這已經夠了,在他那個世界里,一個縣有沒有一千兵馬都不知道呢,更何況每個鎮、鄉、村又有鎮兵、鄉兵和村兵,這已經足夠治理了!
他本來知道曹操會在夏季再次攻打徐州,但是他以為自己跟曹操簽訂了協議,曹操會遵守諾言呢,沒想到曹操居然是如此人品拙劣之人!
王縣令忙從椅子上起來稽首回答道︰“稟主公,不曾作假。蕭關因久無戰事,因此百姓眾多,再加上當初曹賊攻伐彭城國,老百姓皆從彭城國逃到了豫州蕭關,因為豫州與曹賊關系交好,因此曹賊並未出兵攻打蕭關!”
陶應所在的年代,那里實行計劃生育,每家只能要一個孩子,而大漢王朝卻沒有計劃生育政策,因此一家都生五六個孩子,更有甚者有十幾個孩子。
南方被陶應佔據著,陶應佔據著彭城國、下邳國與廣陵郡。當北方戰事又打起來後,雖然陶謙這次又無力抵抗,但是曹宏等人卻激烈反對召集陶應北上抵抗曹賊。因為糜竺等人皆認為如果陶應知道此事,不僅不會幫徐州,反而會趁此機會攻打東海郡,東海一完,整個徐州都是他的了。
陶應問完話,陳登忙令人搬來花名冊,五六個士兵抬著一堆花名冊進來了,陶應也慌忙走下位去翻看那麼花名冊。
但是掂了掂一本本花名冊,陶應發現及時有了訂書機也是無用,因為很多村落人太多,根本釘不動,所以最後還是用線給縫制出來了。
到時候他再與曹操議和,曹操佔據瑯琊,他據東海,就再也沒有他們容身之地了,所以陶應一直都不知道這個消息。
陶應在議政廳再次召集大家,就是為了三件事而來,待廳內人到齊後,陶應這才從後院走來,坐在了主位之上。
陶應走到箱子旁,前面擺放著兩個大箱子。箱子上分兩處,兩種不同的眼色,一處上面貼著標簽--彭城國人口簿,另外一處寫著--下邳國人口簿。
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給你提示了會給隨機內容!居然還采集!
眾官吏皆起身行禮,陶應示意大家免禮,雖是已近晌午十分,但是屋內卻有些陰涼。陶應指著陳登開始詢問起彭城的人口來。
花名冊是陶應發明的書制作的,他將家丁生產的紙張裁剪成長方形的書本那般大小,然後又讓家丁生產出了略微厚的紙張制作成了封面,那時候沒有圖書釘,本來陶應想發明一個的,因為圖書釘不難,但是自己實在太忙了根本沒有一點時間。
武原來的負責戶口的小吏慌忙點頭,但是陶應卻發現他臉上又露出為難之色,陶應示意他說出來,這是議政廳,是討論的,是民主的地方。
陶應打開彭城國的箱子,箱子里又擺滿了各種小箱子,上面又寫著各個縣的人口簿,打開旁邊蕭關的人口,有一小本總匯,上面寫著蕭關人口近一百余萬,陶應有些驚訝,沒想到蕭關居然有這麼多人。
陶應指著蕭關的戶籍轉頭對蕭關投誠而來的縣令問道︰“王縣令,此戶口可曾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