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三百零九章 意外(18)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鐵十字 | 作者︰月影梧桐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海軍飛機眾多,陸軍同樣不甘示弱,拿到英國格羅斯特和德-哈維蘭有關技術後,洛克希德臭鼬工廠的xp-80項目快馬加鞭,已完成樣機制造與9次試飛,阿諾德要求本年年底量產,機型正式代號為f-80(注︰歷史上也稱為流星,但英國流星是雙發噴氣,美國流星是單發噴氣)。www.biquge001.com

    此外,在德國用噴氣群轟炸後,美國陸航司令部比歷史提早半年多對噴氣轟炸機提出正式需求。發布的招標要求很明確︰航程大于5500公里,實用升限超過13000米,最大時速高于875公里/小時,全程載彈量不低于5噸——隱隱約約也是曼哈頓工程載具的要求。

    以前美國將載具定位為b-29,但現在德國噴氣機已可以輕易攔截b-29,飛機必須用更高的高度和更快的速度突防才有把握。航程也成為一個問題,原本有英國基地依托,5500公里可覆蓋整個歐洲大陸,現在沒有橋頭堡,威懾力就減少很多。

    但參聯會認為問題也不大,確有需要大不了招募敢死隊進行單程攻擊,從紐芬蘭島起飛可覆蓋整個西歐!重賞之下勇士總是有的,最起碼可以招募猶太裔。

    北美公司、康維爾公司、波音公司和馬丁公司據此分別拿出了設計圖,獲得單獨合同進行第一階段研究,型號分別為xb-45、xb-46、xb-47和xb-48,又以波音速度最快,已在b-29上用4台噴氣引擎展開試驗。

    歷史在這點上顯然保持了強大的慣性,霍夫曼並未料到美國人對戰略遠程轟炸的執著追求——有噴氣式仍然第一時間想到4發遠程這種大家伙,而不去研究雙發中型轟炸機走閃電轟炸的“示範之路”。

    空襲英倫三島並展示先進武器除有示威的想法外,還有消耗美國國力、抵消敵軍優勢的念頭。在常規航空軍備領域,德國雖有獨特優勢,但整體實力(無論數量還是質量)均弱于美國,之所以目前暫時能佔便宜,一方面是德國集中精力發展有限的飛機型號,特別不太裝備耗資巨大的4發轟炸機從而節約了巨大的經費開支;另一方面是德國飛行員多年戰爭積累下來的巨大優勢,同性能水平、同數量時美軍根本不是德軍同行對手。

    但這種優勢遲早都會被抹平,必須搞新裝備強制升級來實現彎道超車。在霍夫曼未穿越的年代,中國非常執著于搞電動汽車的原因就是因為該國認為自己在內燃汽車領域已追不上了,搞全新的電動汽車才能實現彎道超車殺出一條血路。

    展示新裝備強制升級的套路是霍夫曼根據冷戰經驗總結出來的暗招。冷戰中軍備升級就是一層套一層的反復裝備刺激,但冷戰的局限性在于很多先進武器不能實用,讓人沒有直觀感受或切膚之痛。美甦代理人戰爭中代理方的不成熟又讓展示效果大打折扣,以中東戰爭為例,甦聯坦克真像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這麼弱麼?當然不可能,之所以表現差是因為甦聯出口貨都是水貨或猴版,再加中東一群糙哥來使用表現好才有鬼。精良的武器在合格軍人手中才能發揮出100%甚至120%的水準。別的不說,這次外高加索的土耳其軍如換成使用同樣裝備的20萬德軍在防御,怎麼可能這麼快崩盤?

    冷戰軍備升級雖有壓力,但緊迫感沒那麼強,完全可以等和熬,現在可是在打世界大戰,任何武器都會直接影響戰場表現,從而壓迫對手跟上。這一壓迫就會逼迫對手進入本方的節奏與軌道,直接打亂對方開發歷程。

    如果說航空裝備美方還能保持自己的慣有節奏,那重型坦克開發歷程卻能看出美國的裝備節奏亂套了。

    兩個黨衛軍美國師交代得十分清楚,為對抗虎式坦克,美**方迫不及待把m6重型坦克這種不成熟的殘次品拿來使用,听說還生產了上千輛之多。結果在佛得角慘敗,看過實物的德國設計師對其根本不屑一顧——除了那門90mm坦克炮,其他全是垃圾!

    倒是謝爾曼一直被設計師們認為不錯,至少地盤和機械性能比本國4號坦克更有潛力,認為美國人完全本末倒置。如果按德國套路,一定是仿效4號g的升級方式給謝爾曼打補丁,如將其前裝甲從51mm升級到80-90mm,並換裝新坦克炮。如此改造後的新款謝爾曼穩吃4號g,能達到豹式90-95%的水平。

    設計師們甚至還親手改造了幾輛謝爾曼,先用35mm勻質裝甲給謝爾曼前裝甲打上防御補丁,然後再把豹式炮塔直接嫁接到謝爾曼身上,再適當優化一下懸掛,德版謝爾曼改造後總重量不過33噸出頭,效果非常不錯,火力、機動、防御達到相對平衡狀態——得了“九折豹”的諢名。

    該技術水準再結合美國坦克生產能力是很可怕的,因為豹式德國自身產量不到700輛/月,而謝爾曼如果美軍開足馬力,月產量至少能達到豹的3倍。

    美國類似的謝爾曼魔改同樣有,標準代號m4a3e2,昵稱小飛象。即在普通謝爾曼坦克基礎上大幅增強防護︰車體下半部分正面裝甲加厚為114-140mm,傾角34度-90度,側面38mm;車體上半部分正面裝甲厚度102mm,傾角43度,側面加厚為76mm;炮塔正面火炮防盾以外部分及側面、後部裝甲厚度152mm,炮塔正面火炮防盾厚度178mm,得益于能提供500匹馬力的福特v8液冷引擎,小飛象雖重達38噸,但機動性還差強人意。

    當然38噸的小飛象顯然改造過頭——太重了。與同為38噸的豹式相比,火力弱(小飛象還是短管75mm炮)、機動肉、防御略強,但88/l56坦克炮照樣穿,就算這樣魔改也擋不住虎式,本來很好的創意被德國人帶歪後就出現了奇特的場景,美方沒去重點發展小飛象改進而是加速搗鼓42噸的m26(潘興),甚至還把主意打到is-1身上。

    m6的表現雖從佛得角前線得到的回饋不多,但各方面都反映不好,參聯會直接宣布放棄轉向m-26,馬歇爾下了死命令,9月份之前必須造出1000輛,偏偏m-26身上各種坑,工程師、部隊和工廠全都叫苦不迭。

    這時候斯大林老爹又急人所急送來2輛is-1及全套圖紙,工程師為其裝備了美國瞄準儀和相關內部設備,試驗對比後發現居然還是is-1性能更穩定,後來甚至還換裝了潘興炮塔和火炮,這下更凌亂了,同樣40噸出頭級別的坦克,潘興炮塔版is-1各方面表現穩穩壓倒m-26,而工程師表示如果美國來生產,很多細節不會像俄國人這麼毛糙,甚至拍著胸口表示,is-1上那台柴油發動機可換成同樣500馬力的汽油發動機。

    于是在4月18日,美國陸軍部下達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命令,讓通用方面根據生產圖紙技術要求仿制生產10輛美版is-1(裝備潘興炮塔)進行全面測試,內部配件能用美國貨就用美國現有產品,時間限定3個月,m-26繼續制造改進,執行兩條腿走路的方針。

    德國設計師看不上m6,但is-1坦克他們同樣認為頗有可圈可點之處,起碼比豹式實力強。除了霍夫曼,所有人都以為is-1是甦聯最新的重型坦克,而霍夫曼知道斯大林老爹肯定還藏著is-2,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拿出來(朱可夫怒吼︰你等著,馬上拿給你看!),所以一面加快虎2的制造,一面催促虎3(虎王)的終極改進。

    設計師們拿出虎2設計後便開始琢磨豹的改進。當年4號能從a改進到h,豹自然同樣可以。在is-1刺激下,一種給豹式安裝hl230p30發動機(700匹馬力)、正面主裝甲加厚到100mm,同時加裝紅外大燈夜視裝備的豹e型改進方案火速獲得通過,代價是豹式從38噸增重到40.5噸,好在馬力同步提升,機動性不降反升。

    新的虎2坦克也全部安裝700匹馬力發動機,甚至研制中的虎王也暫時先使用這種發動機進行樣車試驗。在試驗過程中,發現擬裝備的105/l68坦克炮性能沒有預期中好(海軍炮,陸軍不熟),設計師試探性地提出是否換裝128mm口徑火炮,該口徑與電動雙聯128mm高射炮系出同門,算是繼承了第三帝國改高射炮為坦克炮的優良傳統。

    當時有128mm/l61與128mm/l55兩種供選擇,試驗後認為l55坦克完全可以承受,如將來使用hl234+發動機,或許l61也可以承受。霍夫曼顧慮到is-2與is-3的威脅,同意坦克炮性能調整,順帶把狂暴者(虎式坦殲)上的那門火炮也換成了128mm口徑。

    到1944年中期,各種歷史上不存在或未出現的武器因各種各樣變故意外出現了。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