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尚書台,以尚書令為,尚書僕射輔佐之。
www.biquge001.come Δ小 說wwom
    秦漢之時,尚書台為九卿之一的少府所統領,不過一下屬機構,主管收和保管文書,最初只有六七個人。
    漢武帝之後,尚書台的地位日益提升,到了東漢時期,形成了六曹尚書,與尚書令、尚書僕射合稱“八座”。
    八座之下,哈有尚書侍郎三十多人、令史二十人左右。
    尚書台自崛起之後,權柄時而大,時而小,東漢之後,三國時期,南北三國都受世家九卿的影響,不得不另尋他法,往往一國有招,他國立刻效仿。
    于是,將尚書台從少府中獨立出來,就成為了其中的一環。
    隨著尚書台的職能擴大,慢慢變成了政務中心,其中的政務人員,也是不斷增多,增加了職位和人數,因而實力膨脹迅。
    不過,尚書台亦有分割,如那中書省、門下省,就算是從尚書台中分權出去。
    這整個過程,其實就是一種官制的迭代變化,是九卿權柄朝著諸曹尚書轉變的過程,整個過程中,尚書台除了權柄的提升和擴張、管理範圍的不斷擴大之外,還伴隨著內部職權和結構的調整和逐步完善。
    可以說,掌握了尚書台,對整個王朝的控制,就可以達到一個很高的地步,近似于丞相了,東漢之時,那尚書令更是在朝會時與司隸校尉、御史中丞一樣專席而坐,號為“三獨座”,可見一斑。
    如今,這尚書令亦有三品之格,秩千石,冠進賢兩梁納言幘,五時朝服,佩水蒼玉,銅印墨綬,而位在端右,策命受拜。
    從規格上,這個過去少府下屬機構的長官,其地位已經與九卿相當,品階相同,而論站位和實際的權柄,在三國後期就已經是事實上的最高政務官了。
    不過,新漢的尚書令往往還有掣肘,這就是為了在尚書台權柄擴大的同時,出現尚書令專權,所以在尚書令的上面,往往設有一位錄尚書事的位子。
    這個錄尚書事,嚴格來說,其實不是尚書台的官職,是給予尚書台之外的官員,代表皇帝總領尚書台事物的權利,屬于一種兼職,往往由外人兼任。
    如今的錄尚書事,自然就是那位權傾朝野的廣漢王劉出了,有這麼一個太上長官,尚書令的日子也可想而知,可即便如此,這依舊是一個讓人眼熱的職位,權柄受到的限制,也只是相對而言的,大體上依舊是權柄通天的,若是根基穩固了,就連那位錄尚書事的廣漢王,也要顧忌幾分,畢竟那位王爺還要抓兵權,無法全心全意的經營尚書台。
    “所以,自東海王始,尚書令都有變化,幾乎無有定人,乃至還有空懸之時,如今我為尚書令,當先避廣漢王之鋒芒,順其之意,先穩固己位,待得尚書台上下同心,皆知我之威嚴,再圖其他,到時與廣漢王也可從容相對。”
    張府之中,張家當代的權柄脊梁張應,正在和自己的心腹幕僚王布交談,關于任命其人為尚書令的消息,已經傳入府中,真正定下來,也就是這幾日的事了。
    籌謀了這麼久,至此才可以說是塵埃落定,對這位世家掌舵而言,也是時候暫時松一口氣了,但他亦深知,後面還有諸事,因此這幾日時常招人過來,吩咐內外之事。
    王布卻笑道︰“恩主不正是這麼做的麼?假尚書令以來,便事無巨細,皆請示了廣漢王之後,才做出裁決,若是廣漢王對哪里有所不滿,就立刻廢止,重新擬定。”
    這張應為尚書令之前,做過假尚書令的事,這當然不是說,他當了假的尚書官,而是指的臨時、暫時署理,一般而言,假某個職位,就是真正升官的前兆。
    果不其然,他的謙恭終于打動了廣漢王,讓這位實權郡王認定張應是真心歸順,可以倚重,于是才會放心將他扶正,而不是像之前的幾個假尚書令一樣,被撤換掉。
    “權宜之計啊,都是權宜之計,這般逢上,其實不利于威嚴,但威嚴總要在真正穩固了之後再養,我張家被打壓許久,若不這般行事,又如何才能再起?”張應無奈的搖搖頭,“其實也是之前的尚書令,更換的太過頻繁,難免讓政事不穩,也讓世家大族有了不滿,所以我恰逢其會。”
    王布則道︰“然恩主如今抵定位子,今後便可徐徐圖之了,廣漢王為人看似溫和,其實剛愎自用,他養著一堆謀臣,但只是用來彰顯自己能納賢,卻不會納策,我看非長久之相,或許”
    “休得如此言,”張應擺擺手,壓低了聲音道︰“小心隔牆有耳。”
    王布了然,于是話題一轉︰“如今恩主得位,很多過去不好謀劃的、放下的事,就可以重新提上日程了。”
    張應點點頭,說道︰“不錯,我正要立威,沒有什麼比將過去做不了的事,如今輕而易舉做到,更能讓人敬畏的了,你可是有什麼想法,可以說來。”
    王布就道︰“現在有三事,可以為之。”
    “哪三事,你且說來。”
    王布伸出一根手指,說道︰“其一,半年之前,江左周家侵張家土,又誣告張家子弟為禍鄉里,那位陪都留守,本就親近周家,于是許之,是以恩主的兩位佷子,現在還被關押,周家時常以此事自得,小輩常在街巷宣揚,不若解之?”
    “王生,你這是要試探我啊,我豈能只有這點胸襟位格?”張應听過之後,卻哈哈大笑,末了又搖頭說道︰“此乃家事,豈能用公器平之?若是為之,旁人不會敬我畏我,反而要笑我公器私用,濫用權柄,還只是為小輩爭權,若要打壓周家,無需這等手段,如今蜀地新亂,李賊復叛,有周家將駐守漢中,調動即可,哪里需要多少麻煩。”
    王布立刻做出一副認錯的態度︰“恩主英明,家族子弟爭執,不過小事,打壓周姓方為大事,是屬下目光短淺,找錯了方向。”
    張應搖搖頭,隨後就道︰“不用拿這些話來多言,說說第二件事吧。”
    王布點點頭,伸出第二根手指,又道︰“朝廷與匈奴商定,雙方和而不戰,隨後拉攏了匈奴之中的幾部,又聯絡鐵弗匈奴,又與那拓跋鮮卑許諾,以此來分化和打壓匈奴,但那劉聰著實有能,加上有劉曜相助,半年而已,那之前勢力最大的兩王,一個被逼的造反,被劉曜擊破,倉皇而逃,另外一個則被削弱了許多,眼看就無威脅了,此二王去,則匈奴穩固也,若是恩主為政,何不統轄邊疆所屬,以資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