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萬馬奔騰,帶起大股煙塵,遠遠望去如同一條巨大的土龍自山間沖出,張牙舞爪撲向戰場。
www.biquge001.com
這八百騎兵乃是玄甲騎起家根基所在,個個弓馬嫻熟,于牆式戰法掌握的也最為熟練。
哪怕是經歷了急行軍之後,也能在高速的奔馳中維持陣型,隨時可以進入戰斗狀態。
全軍以徐樂、韓約、宋寶等人為箭頭,如同一枚尖錐,狠狠地楔向瓦崗軍陣。
自從脫離大隊獨走之後,徐樂和他麾下的玄甲騎這段時間一直于深山中間道而行。
也多虧老徐敢一生大小戰陣經歷無數,見識過各種險惡環境,積累了豐富的戰斗經驗。
又把這些經驗毫無保留教授給孫兒,否則即便是徐樂也沒把握帶領部下成功穿越山間小路。
瓦崗的斥候主要注意力都放在潼關關口,他們心中認定李唐兵馬如果想要援助洛陽,必然是六萬兵傾巢而出,是以全都盯著大軍動靜,對于只能走小股部隊的羊腸小徑並未加以提防。
再加上徐樂身邊有步離這個獵殺斥候的行家,三五個精銳斥候根本來不及送出消息就先被步離奪去性命。
因此玄甲騎實現了戰場的信息遮蔽,直到此時才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現。
近二十萬人的戰場上,區區八百人很可能連個水花都砸不出來就煙消雲散。
但是這支人馬追隨徐樂轉戰各處,各種惡仗見得多了,早就練就了過人膽量,不管對面是十萬還是百萬,都不會讓他們生出怯懼之意。
自家主將一個人就敢堵玄武門,四個人能大鬧江都,如今以八百人對十幾萬,又算得了什麼!這八百人雖然一路急行而來,人困馬乏肚內無食,並非巔峰狀態。
但是當听到戰鼓聲,看到沙場的情形,所有人都變得興奮起來。
所有的疲憊與辛勞都忘記得無影無蹤,就像是痛飲了一壇烈酒一般,周身熱血沸騰,心中只想著廝殺。
翟讓和他的部下,便是在此時迎了上來,成為阻擋玄甲騎兵鋒的第一道防線。
這支人馬總數也有一千余人,上至軍將下至士卒,都是東郡韋城人,也就是翟讓的鄉黨。
翟讓出身為東郡法曹,翟家亦是當地頗有名望的豪強,在民間很有些勢力。
楊廣橫征暴斂盤剝百姓,韋城百姓苦隋已久。
等到翟讓于瓦崗高舉義旗,便有很多有勇力不怕死的後生主動上山來投。
翟讓照單全收,于鄉親多有照拂。
這些人也就組成了翟讓統治瓦崗的基石,不管戰事何等凶險處境如何艱難,他們總會跟在翟讓身邊不離不棄。
也正是靠著這支兵馬,翟讓才能屢敗官軍,破滎陽攻殺名將張須陀這些輝煌戰績背後,也少不了這些鄉黨效死。
瓦崗寨能有今日的規模,這些韋城子弟居功甚偉。
由于他們和翟讓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是以李密組建內軍之初,就把這些韋城人排除在外。
等到翟讓退位讓賢,這些韋城人依舊跟隨翟讓,成了他的私人部曲。
從名義上看,他們自然是要算在瓦崗軍範圍內,實際上則是翟讓私人武裝,除了翟家人誰也指揮不動他們。
這些子弟算是瓦崗的老底子,經過的戰陣多,臨敵經驗豐富,弓馬武藝也很是了得。
于戰場交鋒上,算得上是一支勁旅。
尤其他們對翟讓忠心耿耿,見頭領沖陣,自己就跟在後面沖鋒,也不管對手到底是何方神聖。
這些瓦崗騎兵有自己的戰法,和普通官兵的騎兵陣相比,他們的騎陣更為單薄也更加松散,騎兵之間距離更遠,看上去松松垮垮似乎一沖就能被沖得四分五裂。
但是另一方面,同等兵力下,瓦崗騎陣的寬度更大,覆蓋的範圍也就更廣。
而且這種陣法有利于士兵施展個人的弓馬武藝,對于彼此之間的配合以及軍陣變化的要求則降低許多。
這些綠林好漢個人武藝出色,但是缺乏大戰經驗,也沒受過太多軍陣操練。
讓他們排開密集陣型和官軍對沖,顯然是以短搏長。
再說綠林人的紀律不能和官兵相比,兩軍對沖一命換一命,前排士兵成排倒下,後排士兵繼續挺進對著拼死這種打法,綠林人也接受不了。
是以他們的打法更接近胡人,強調靈活以及變化而不是硬踫硬。
依靠這種松散隊形,讓官兵的軍陣也變得松散,隨後進入捉對廝殺階段,優勢便會轉到瓦崗軍這邊。
換句話說,這種陣法的意義就是逼迫對手跟自己打爛仗,讓戰爭變成自己熟悉的模樣。
如果對方不上當也沒關系,反正自己控制的戰場寬度更大,多迂回包抄幾次,不怕官兵不上當。
再說這些人也不是單純沖鋒而已,隨著沖鋒還不停地朝對手放箭。
固然這種高速移動中的拋射殺傷力和準頭都有限,但是總歸還是會有人倒霉。
再說這種攻擊威力不大挑釁味道極強,很容易就能激起對手的火性。
一旦被攻擊的人發作起來,不理會軍令約束,直接去找對手算賬,也就達到了他們的目的。
依靠這種戰法,他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強大的對手,也曾令號稱名將的張須陀授首。
如今他們再次使出同樣戰術,向玄甲騎發起攻擊。
弓箭如同飛蝗在空中掠過,落向玄甲騎陣。
伴隨著弓箭而來的,還有陣陣呼嘯聲、口哨聲乃至喝罵聲。
這些綠林漢子運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向自己的對手挑釁,只求讓對方怒火升騰與自己拼命。
由于瓦崗軍陣型稀疏,是以他們的箭雨攻擊也不算密集,落到玄甲騎身上的箭並不算多。
且這些人為了追求射速使用的是輕騎兵常用軟弓,威力並不算大,對于滿身披掛的玄甲重騎而言,基本沒什麼殺傷力。
與之前的對手不同,玄甲騎並沒有選擇用弓箭回應,更沒有開口回罵或是縱馬沖過去廝並。
自徐樂以降,所有的士兵都沒有言語,也沒有回敬攻擊的打算,只是攥緊了手中的長矛,手控韁繩保證陣型不亂,運起丹田氣,準備對沖!與瓦崗軍的松散隊形相反,八百玄甲騎按照每隊二十騎前後四十隊的規模組成了人肉甲牆,就這麼朝著面前的瓦崗軍狠狠地撞過去!位于正面的瓦崗騎兵避無可避,只能抄起長矛對刺,隨後就毫無懸念的被打落馬下。
但見徐樂手中馬槊揮舞,或刺、或掃、或挑、或崩。
面對他的瓦崗騎兵便如同下餃子一般,紛紛從馬上跌落,慘叫聲此起彼伏。
被打斷或是挑飛的長矛此起彼落掉了一地,隨著長矛一起落下的,便是瓦崗騎卒的死尸。
玄甲騎幾乎沒費什麼力氣,就把瓦崗軍本就單薄的騎陣鑿了個對穿。
等到雙方的軍陣交錯而過,地上已然多了幾十具瓦崗軍尸體,玄甲騎卻是毫發無損,最多就是在幾個玄甲騎兵身上,多了些許箭桿。
那些中了箭的玄甲騎毫無察覺,連輕微的身體顫抖都不曾有,讓人不禁懷疑那些雕翎是否忘了裝箭頭。
饒是翟讓見慣廝殺,性情也悍勇無比,卻也不由得為玄甲騎的表現而贊嘆。
哪怕是當日的驍果軍,也不見有這份血勇。
這玄甲騎果然不尋常!“孩兒們隨我來!”
兩軍交錯而過,接下來便要各自圈馬回身再來一輪交鋒,翟讓也是個不肯吃虧的性子。
方才這輪對沖自己人落了下風,便要在下一輪找回場子。
他大聲呼喝著,讓兵士準備下一次沖鋒。
可是徐樂和他的部下並未按照慣例回馬逆戰,而是一路向前,朝著洛陽軍的營寨沖去。
他沒把自己當對手?
翟讓只覺得一陣熱血上涌,無名怒火席卷周身。
在戰場上這種不予理會是最大的輕視,遠比方才瓦崗軍那些動作損害大得多。
只有當一方認定敵手對自己無法造成損害,殺他們只會耽擱自己事件的時候,才會采取這種不理睬的態度。
自從瓦崗軍出陣以來,又有誰敢如此輕視自己?
難道真當中原綠林小霸王是徒有虛名?
本就性如烈火的翟讓,此時被徹底激怒。
一聲斷喝手中鐵槍高舉,緊接著催動坐騎向著玄甲騎追過去。
他的部下更不怠慢,從後催動坐騎緊緊跟隨,以餃尾之勢從後襲殺。
這些瓦崗騎兵的馬不如玄甲騎的坐騎出色,可是勝在都是輕騎。
除了翟讓等少數軍將滿身披掛外,這些草莽漢子大多是一身皮甲,或是半身鐵甲。
至于戰馬更是不會披掛馬鎧或是鋪氈,因此在速度上並不比玄甲騎來得慢。
而且玄甲騎在前進中還要保持陣型,于速度上就更加吃虧。
很快翟讓的前鋒已經接近玄甲騎後軍,而在玄甲騎前方則是柴孝和統率的一千余名步兵。
大軍前後夾擊之勢已成,眼看接下來只要一擊,就能把玄甲騎殺得人仰馬翻。
翟讓心頭狂喜,高舉長槍就待下令沖鋒。
可是就在他即將傳達總攻命令之時,玄甲騎陡然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