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大明之崇禎大帝 | 作者︰檀芸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崇禎十九年的華夏大地似乎要比往年平靜了許多。www.luanhen.com

    在大明境內,朱由檢在崇禎十八年向各部下達的指示已開始執行。

    松江府上海縣這個時代還不為人所知名的小縣城已被正式劃分為大明的一個經濟特區,並在此成立市舶提舉司,松江府府治移駐上海縣。

    戶部郎中吳佳胤調任為松江府尹兼市舶提舉司提舉。

    上海縣縣治臨近黃浦江,而從黃浦江北上便可以從吳淞口進入東海。

    雖說現在還不過是荒野之地,但在後世這里是全世界最繁華的地方之一。

    而此時也開始陸續有應天府與松江府以及甦州府等大明最繁華地帶的商船開始泊靠于上海縣新建的港口碼頭。

    甚至每天都能看見無數大型福船出沒于此,這些俱是內地從甦州直接衍生到徽州乃至武昌的大商戶和皇商即將出海貿易的船只。

    除了江寧織造韓家與甦州織造楊家這樣的皇商巨頭運載著大批物美價廉的紡織品準備海外,也有打著鄭氏商行旗幟的民間商船雲集而來。

    皇商與官商自然要在市舶提舉司交割出口稅,而鄭氏商行只需登記後便可直接出口貿易。

    盡管民間商戶因為鄭氏商行的庇護而使得松江市舶提舉司只能收到皇商與官商以及部分不願意打著鄭氏商行旗號的民間商戶的稅,但稅銀依舊每天如流水一般淌進了市舶提舉司的銀庫里。

    不僅僅是出口,如今也開始陸陸續續有荷蘭與佛郎機等西洋商船開始雲集于上海港。

    松江府已按照戶部之令在上海縣黃浦與吳淞江交匯處一直到吳淞口,即現在黃浦江與甦州河交匯處到吳淞口,允許本國商戶與外番于此長久居住甚至可以開設商鋪與作坊。

    皇莊已按照朱由檢的旨意在這里搶先購置下了土地,甚至提前修建了許多商鋪,一開始只有皇莊獨自經營,但慢慢的因為大量人流聚集于這一帶,且隨著皇莊的利潤越來越豐厚,使得大批商戶也開始來這一帶購置土地開設商鋪或者從皇莊手里租借商鋪。

    一時間,隨著這一帶的貿易越來越發達,這一帶的商鋪也開始飛速火爆了起來,利潤猶如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到崇禎十九年十月芳時候,朱由檢已經單靠皇莊在這一帶的租金收入與商貿收入而有三四百萬銀元的利潤。

    也有外番商鋪開始雲集于此,或租或直接購買,一時間昔日不過是荒野小山村的黃浦一帶已正式成為了大明最為繁榮的商埠之一。

    據松江府知府吳佳胤上報,等到崇禎十九年年底時,松江府市舶提舉司已收稅銀達八百萬銀元之巨,甚至吳佳胤直接在奏疏里感嘆,如果沒有鄭氏商號的出現讓大部分民間商戶逃脫了關稅,那大明朝廷的關稅收入將會直接翻倍。

    朱由檢對于在上海縣開商埠後所取得的巨額稅收並不感到驚訝,畢竟這里在後世就已經證明他是一塊聚集財富的寶地。

    雖然滿清佔據著北方和關外之地,但朱由檢沒有禁止大明對滿清的商業貿易,而滿清朝廷自己也忽視掉這個商業的禁令。

    畢竟滿清朝廷也知道北方離開不了南貨的支持,也禁止不了民間官紳與大明商戶間的商業往來。

    不過,因為如今從揚州一直沿著大運河到保定都成了軍事重鎮,漕運已經中斷,因而無論淮揚的大明商戶北上還是滿清統治區的商戶南下,此時都只能在上海縣中轉,然後走海路。

    這就使得昔日漕運一帶的商業繁華也移嫁到了上海縣。

    在上海縣吳淞口南北兩岸甚至內河黃浦,都是商船雲集,來往不絕。

    而從上海縣吳淞口一直到山東登萊的東海與黃海是大明海軍的實際控制區,雖說大明的商船北上去此時的大清國做生意,只要有在上海港繳稅明證或者打著鄭氏商行的旗號,帝國海軍是不會阻止的,但大清國的商戶此時要想南下做生意自然是要給大明海軍交保護費的。

    此時的大明海域中,東海與黃海的制海權控制在大明海軍手里,而在此時的南海以及整個東南亞則控制在鄭氏海軍手里。

    這是朱由檢和鄭氏家族達成的默契,鄭氏集團自然不會越過台灣而冒犯大明帝國的海軍,而大明帝國的海軍也無力南下越過台灣,去鄭氏集團手里奪取南海的控制權。

    大明帝國海軍在黃海與東海一帶佔據所有島嶼收取清國商船的保護費,而鄭氏集團則在南海,準確地說是從今天的台灣島以南的外番商船收取保護費。

    當然,大明帝國海軍不會收取大明朝廷皇商與官商乃至民間商戶和鄭氏商號的保護費,而鄭氏集團也同樣不收,且都有保護本國商船的義務。

    這也是彼此的默契之一。

    到崇禎十九年底,據劉孔昭稟報,大明帝國海軍靠此保護費在崇禎十九年十二月底已收取保護費達三百萬銀元。

    這還是此時的北方還未完全恢復經濟秩序的時候,等再過幾年,北方的大清國商戶甚至能每年為大明海軍帶來的收入當不止三百萬銀元。

    這無疑是讓大清國幫著大明國建立更強大的海軍。

    當然,朱由檢不禁止兩國通商不僅僅是不想阻礙本國的商貿和得罪本國的士紳商戶還有更深層次的目的,如今大明已經改革了錢法,銀幣成了通行的貨幣,而銀幣在大明帝國因為大明中央銀行的金融管控而能得到大明帝國本國內民間的承認,自然也會得到大清國的承認。

    甚至為促進銀幣在滿清統治區流通,大明海軍也只收銀幣作為保護費。

    為此,一旦銀幣在清廷內部開始大範圍流通,甚至成為清廷主流貨幣,那樣整個北方的白銀與黃金將會大量流入南方的大明,讓此時的大清國在未來出現銀貴錢賤。

    那樣無疑可以激起其國內矛盾,甚至導致其通貨膨脹產生,而且朱由檢以後還會慢慢地將銀幣變成紙幣,一旦紙幣也在此時的大清流通起來。

    朱由檢就相當于用白紙將清廷統治區的白銀與黃金賺到了大明,甚至直接可以利用經濟手段操控清廷,如果他開始下令大肆印刷紙幣或者是印制銀幣,那麼白銀與黃金儲備足夠的大明可以不受到大的沖擊,而清廷則無疑會因為自己的經濟手段而先陷入經濟奔潰。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