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六十六章 暴發機會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重返1977 | 作者︰瓖黃旗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實話實說,其實在洪衍武看來,這位水產公司的周副總的出發點還是好的。www.kmwx.net

    雖然不乏有個人沽名釣譽之嫌,可他本意也確是想把海參價格降下來,讓老百姓獲得些實惠。

    但可悲的卻是他是個極其不懂業務,但又挺自以為是的人。發布的這個命令純屬典型的“拍腦袋”政策,天馬行空的想當然,完全脫離了實際情況。

    事實上,濱城的海參根本就沒有實施降價的基礎。就這道降價命令,不但恐怕難以實現周副總的初衷,最後適得其反,導致海參價格異常飆升的可能性倒是大大地存在。

    為什麼這麼說呢?

    洪衍武在這給“海踫子”們普及了一點今天所共知的市場經濟學觀點。那就是商品真正值錢與否,根本就不是人為定價所能夠決定的,而是由供需關系決定的。

    說白了就是“物以稀為貴”,並且這一點,對任何商品來說都是一樣。

    有句話說得好,“要知海上事,須問打漁人”。

    其實這幾天通過在庫房的調查,洪衍武還順便搞清了一組真實的、已經發生的數據,那就是濱城近幾年來海參的年產量。

    他跟幾位資格頗深的老庫管都討教過,知道了濱城在“運動”前,漁業產量最高的時候無非是每年萬噸左右的鮮海參,換算成淡干參那就是三四百噸。

    “運動”之後,由于各行各業生產荒廢,海參產量也逐年遞減,迅速降至到每年兩千余噸的左右,近年的淡干參也就只能出不到百噸了。

    那麼今年,即使是按水產公司預計的產量倍增,也無非就是二百噸的淡干參罷了。

    至于濱城“海踫子”們,雖然人數眾多,大致有數千人左右,但水平又參差不齊,采捕方式也相當落後。即使按四千人,每人五十斤淡干參的均量計算,頂天了,也就是全年一百噸淡干參的撈捕量。

    這樣一來,今年濱城海參最大的總量也就能估算的差不離了。濱城官方、私人加在一起,也超不過三百噸淡干海參。

    並且實打實的說,濱城的海參供應其實就從沒有充足過,若以本地城市人口算,漁業狀況最好時候,產量也就夠每人分到二兩淡干海參的。

    同時淡干海參卻是不多的、能夠長期保存的海貨,每年濱城都要向全國各大城市的知名酒樓飯莊大批供貨。

    再說濱城本地經營海鮮的飯店有多少呢?來濱城出差的流動人口又有多少呢?就更別說濱城這個海濱城市因為風景秀美,每年還要接待不少來療養的高官領導和外國賓客了。

    所以水產商店和各大飯館才會常常斷檔,即使水產商店有海參,也難以見到到三十頭的頂級貨色。

    而這一點,正是洪衍武一開始就決定要炒賣海參的基礎,同樣是他一直以來,能把海參迅速推銷給濱城往來旅客的根本原因。

    那麼既然已經談過了洪衍武自己研究和推敲的數據。也就有必要再談一談周副總依仗的那些調研結果和預估數據了。

    照洪衍武看,周副經理實在是不應該把這些玩意太過當真。

    因為第一這些數據還未曾發生,與洪衍武調查過去實在發生的數據不同,中間存在的變量太多。

    第二就是咱們官方的估算方式本身也太有特色了,基本屬于報喜不報憂一類的,像多年前的“放衛星”事件帶來的這種風氣猶未散去。

    唯一肯定的倒是這種估算和數字肯定有水分。設想一下,基層通過層層領導上報,其中總有人會行博領導歡顏之舉,只不過是問題多少罷了。

    更何況換句話說,即使這些數字的確是真實的,那也不能忘了“天有不測風雲”這一說呢。

    海參可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不是工廠里生產出來的,也不是農民一揮鋤頭隨便就刨出一大筐的玩意。

    那完全是靠大海自然孕育出來的,生長周期緩慢,對生長環境要求也挑剔。還得靠人潛入海下一把把撈出來,撈出來後還得做好後期加工。

    而這些環節,哪一步都存在著不可控的因素,也與天氣和環境變化息息相關。萬一哪一個環節要出了問題,都能讓海參產量產生重大損失。

    所以周副總這麼干,風險絕對大于把握,百分之九十九是要出狀況的。

    既然這樣,那麼無論怎麼看,怎麼說,海參這玩意也是“供不應求”四個字。

    而只要這一條不產生根本性的逆轉,那海參就永遠會是市場上的搶手貨,價格根本就不可能只靠一個官方定價,就實在地降下來。

    與之相仿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市面上的那些緊俏商品的代表——“三轉一響”了。

    由于我國目前工業水平有限,產量不能滿足全民的需要。這些本來很普通的輕工業商品不僅價格居高不下,要買還得憑票。

    而老百姓要弄到這些商品,光湊齊工業券就得額外費一番心力,甚至花上一筆費用,那還都趨之若騖、心甘情願呢。

    這些產品最緊缺的時候,還得買禮物搭人情。可無論付出多少代價,只要能買到手就謝天謝地了,根本沒人覺得虧……

    洪衍武是洋洋灑灑說的挺痛快,可他講的東西盡管邏輯清晰,有理有據,終歸超越了這個年代的認知。

    “海踫子”們的文化水平又都不怎麼高,其實听了半天,大多數人還是半懂半不懂。于是有人就忍不住開始表示質疑了。

    比如“蝦爬子”就說,“那‘三轉一響’可和海參可不一樣,那都是能反復使用的生活必需品,不買你就沒的用。海參可是吃了就沒了呀?老百姓就算不吃它也能過日子。而且‘三轉一響’的官價本身就高,海參的價錢現在可是降了呀,它們之間又怎麼能做比較呢?”

    他的話讓許多人都跟著點頭,顯然這也是大多數人的看法。

    只是這個問題在今天看,卻顯得有點幼稚可笑了。洪衍武當然沒被問住,坦坦然又舉了一個例子。

    “不是必需品又怎麼啦?官方定價低又怎麼了?你們難道忘了茅台酒了嗎?”

    確實,要這麼說,茅台酒應該是一個更恰當的實例。

    因為茅台同樣是比較奢侈的消耗品,老百姓的日常對這個東西很少有需求。並且官方定價才十元錢左右。誰家踫到值得慶賀的喜事,要真想買個一瓶兩瓶,也幾乎人人都買得起。

    但實際情況卻又不是這樣的。正因為茅台酒產量有限,雖然官方定價不高卻絕對無法惠及大眾。

    對身居高位有門路的人,它當然就是十塊錢。可沒這路子的老百姓,你就只有找能弄到手的人乖乖加錢了,二十是它,三十是它,四十、五十也是它。

    像前一陣,洪衍武為了“大將”婚禮,通過招待所謝經理買到的茅台就是二十塊一瓶。

    那還是商業系統內部的友情價呢,而且再想多買也沒有了,一箱12瓶就是謝經理最大的能力了。要不怎麼還送了謝經理兩瓶呢?

    沒辦法,官價定的再低,買不到貨一切瞎掰。

    實際上在這個年代,社會上的所有商品一直就存在“雙軌制”,國家後來正式發現這個情況嚴重,不得不發布相關管理政策時,那早已經是後知後覺了。

    這個例子一舉出來,“蝦爬子”就沒話說了,他不得不承認這是真實的客觀存在。

    可“巴蛸”想了想,還是有一個挺關鍵的問題不明白。他就問,要是按照洪衍武這個理論,海參的價格也應該像茅台一樣,遠比水產商店的價格要高出一大截才對呀?可為什麼現實中卻是截然相反呢?

    這個問題,洪衍武也沒為難,他想了想,很快就切中要害地做出回答。

    “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茅台這種東西,民間可沒法自行生產,能搞到的渠道必定要通過官方。但能撈海參的‘海踫子’可就多了。從產量上看,‘海踫子’每年的一百噸,基本可以撐起濱城海參產量的半壁江山了,絕對是最有效補充貨源。”

    “再加上‘海踫子’私賣海參屬于閑散交易,難以形成規模,在交易價上缺乏共識,一旦著急用錢就急著低價出售,最關鍵是交易對象還找錯了。價兒要能賣的上去才怪呢。”

    “不過要說其中沒人靠賣海參發財也不盡然,那些每年旺季跑到海邊成批收購的主,就是懂得海參真正價值,能夠高價再倒手賣出去的精明人。”

    這幾句話一說,再沒人有疑問了。洪衍武講述的道理既符合邏輯又符合人情,還有實證,完全是天衣無縫的讓人信服和敬佩。

    盡管“海踫子”們的理解能力參差不齊,有些理論上的東西,很多人還消化不了。可話說到這份上,各人覺得耳目一新的同時,多少都理解了一些經濟道理和經濟現象。

    至少很多人都開始感到這次海參降價,並不像表面上那樣來勢洶洶。海參的價錢,也似乎的確應該往上走走才對。

    甚至像“蝦爬子”這樣腦瓜靈活的人,還隱隱覺出里面,像是真有些說不出的好機會。便忍不住沉默地琢磨起來,想再細細咀嚼其中的道道兒。

    這時,一直沒言聲的“大將”可旁觀得有點不耐煩了。

    他不但是听得最明白的人,也是最信任洪衍武的人,就直接對洪衍武說,“你是我們的財神爺,也是我們的頭,這里面的事兒更沒人比你整得明白,不听你的還能听誰的?依我看,別這麼麻煩了,你就直接告訴我們該怎麼辦就得了!一切還是由你安排,我們信你!”

    “大將”這句話效果明顯,當時就讓怔楞了半天的人醒悟過來,口口聲聲地隨之附和起來。

    不用說,經過的那些事兒早就讓他們對洪衍武的賺錢能力無法質疑,誰沒事還非較勁跟人家比這個呢?

    沒了“飛蟹”,又有“大將”帶頭鼎力支持,這個小團體很容易就達到了完全一致。

    但說的口干舌燥的洪衍武也沒因此得意忘形,他喝了口水,仍舊是一副和和氣氣,不溫不火的態度。

    他說在這種事關大家利益的事兒上,不能有半點馬虎,總得盡量解釋清楚,才能讓大家放心地支持他。而他說剛才跟大家說了這麼多,主要就是為了說明以下幾點。

    一,他能保證,即使是最差的結果,大家的利益至少絕不會比現在少。

    二,由于海參降價毫無實際基礎,貨源很難保證供應。他判斷持續時間應該不會很長,而且水產公司堅持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三,這種情形下,他還能斷定,海參降價空間相對有限,反倒漲價的空間無限。

    在他看來,哪怕官價真是一降再降,“海踫子”私下交易的價錢因為本來就不高,再低個一兩塊也就到頭了。

    因為海參畢竟不是茄子,一畝地就能收好些,賣不掉就會爛掉。價格要真低到一定程度,相信只要不急需用錢,“海踫子”們是寧可砸手里,也不會賤賣掉的。

    至于說存在漲價的契機。這一方面是由于降價導致官方庫存會迅速消耗掉。另一方面“海踫子”也會因價格走低,不再熱衷于撈海參,同時在價格還能接受的情況下,也會更著急把存貨出清。

    但無論怎樣,這些都會直接導致市面上現貨減少,如果最後周副總指望的貨源真出了問題。恰逢需求旺季,那濱城的海參價格掉頭是必然會出現。

    物極必反,像這種強壓下的價格反彈,相信其上漲速度和程度都會加倍迅猛夸張!也是絕對無人可以阻止的!

    所以要這麼看,誰還能說這次降價不是一件好事呢?

    最後這一番話,絕對是定盤星,給“海踫子”們又全听傻了。

    “蝦爬子”就問,“你的意思是,海參價格很快就能上漲?那現在賣的人豈不是虧定了?我們應該趁價低多收才對呀!”

    “三戧子”也說,“還能比以前更高嗎?那這位周副總不是幫了咱們的大忙嗎?這……可能嗎?”

    洪衍武篤定地說,“我也沒別的意思,就一條,咱們暴發的機會,恐怕已經到手邊兒了!”

    (本章完)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