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見到杜中宵出來,莊浪師道認得官服,急忙起身行禮。
杜中宵道︰“坐下說話。不知員外姓名,在莊浪部是何身份?”
莊浪師道落座,听了問話急忙拱手︰“小的莊浪師道,部族里專管對外,貿易之類。”
杜中宵點頭︰“哦,原來如此。——長話短說,你說黑山監軍司莊浪刺史欲要獻城于朝廷,不知有什麼條件呢?我這里有話直說即可,不必虛言客套。”
莊浪師道猶豫了一下,拱手道︰“回經略,莊浪刺史是本部首領,獻兀刺海城,不過是為部族求一條生路而已。莊浪部在黑山北,貴國如果得了黑山和狼山,有秦漢長城隔絕,便失了黑山依靠。北邊白韃靼是我們宿敵,沒有依靠,日後必然艱難。刺史希望獻城之後,經略能照拂莊浪部一二。如果白韃靼越境來攻,莊浪部獨力難支,以經略威名嚇退他們。”
杜中宵道︰“僅是如此?你們首領過于謙虛了。”
莊浪師道道︰“如果經略能賞以官職,給些糧米,那自然更好!”
杜中宵道︰“你不敢說,那便由我來說吧。合不合適,你們回去商量。我話說在前頭,告訴莊浪刺史,他的時間不多,三二日內沒有答復,便就要開始攻城了。只要炮打進兀刺海城里,答應你們的就一切作罷。軍國大事不是兒戲,讓莊浪刺史考慮清楚,盡快給我答復。”
莊浪師道急忙拱手道︰“經略放心,刺史是真心想為部族謀條生路。”
杜中宵點了點頭︰“只要莊浪刺史獻城,我保你們莊浪部無憂。官職會給的,我會上奏朝廷,具體官職自然听朝廷旨意。現在正是春天,你們游牧最難的時候,獻城之後我會從軍糧中拔一些粟,暫定三百石吧,給你們部族,渡過難關。白韃靼不需擔心,朝廷佔據黑山和狼山之後,會在附近建幾座城池,以駐守衛兵馬。黑山以北,同樣會建一座城池,以莊浪刺史為城主。是由你們部族兵守城,還是由河曲路兵馬守城,以後再議。現在從天德軍通到兀刺海城的道路,會延伸到黑山以外,直到新建城池。”
莊浪師道听了這話,臉色陰晴不定,一時沒有說話。
道路延伸到黑山以北,還要在那里建城,就把莊浪部納進了宋朝統治範圍。是防住了白韃靼,可莊浪部也失去了自主性。這到底是好是壞,一時說不清楚。
考慮再三,莊浪師道道︰“不瞞經略,黑山北地瘠民貧,已近大漠,如果設城駐軍,地方實在無法供應糧草。若苛征于民,則小民生存艱難。”
杜中宵道︰“駐軍不必地方供應,你們不必擔心。鐵路通到東勝州了,中原的糧食會源源不斷地運到河曲,哪里還要地方供應。不但軍糧不依靠地方,以後牧民的糧食,也可以依靠朝廷。你們的馬匹、牛羊,可以換糧食,不必像從前,一到冬天,人畜忍餓受凍。”
听了這番話,莊浪師道一時愣在那里,不知說什麼好。他走南闖北,見多識廣,但範圍是在黑山周圍,杜中宵說的這些是他沒有見過,甚至很少听過的。鐵路听說過,但通了意味道什麼,心里卻沒有明確的概念。這路一通,河曲從此就不缺糧食了?這話听著太過不現實。
整個河曲路,包括新佔的土地,人戶不過內地一大州,有鐵路運糧,全部養起來都養得起。沒有便利的交通做後盾,杜中宵幾萬兵馬,怎麼敢佔這麼多地方。內地糧食到河曲路,作用不下于數萬大軍,這里的經濟格局徹底改變。鐵路通到的地方,糧價便宜,跟以前完全不同了。
莊浪師道這些本地土著,還意識不到即將到來的變化,跟不上日新月異的形勢。
見莊浪師道沉默不語,杜中宵笑著道︰“把我的話說給莊浪刺史听,任他自己選擇。他能獻城是最好的,及早結束戰事,少殺傷人命。不獻城,我們不強求,無非就是開炮打進去嗎。這一帶重新回到朝廷治下後,跟以前不一樣了,不要再想著像以前一樣。為你們部族百姓計,現在獻城以後都是好日子。如果你們還想裂地為王,不服王化,只怕不行。這里朝廷兵馬所到,不再羈縻,你們三思而後行。”
見杜中宵說得斬釘截鐵,絲毫沒有商量的余地,莊浪師道只好拱手道︰“但听經略吩咐。”
看看時間,杜中宵道︰“夜已經深了,我在後衙備了便飯,為你們接風。今夜好好歇息,明天一早回兀刺海。你們自己商議,盡快回信。還是那句話,拖一天莊浪刺史獻城的功勞就減一分。”
說完,站起身來,對莊浪師道道︰“員外,後衙請。”
莊浪師道連道不敢,起身隨著杜中宵,到了後衙。
此時天已不甚冷,酒筵擺在院子里,周圍掛了幾盞油燈,調到最亮,顯得亮堂堂的。
此時飲宴,喜歡在外面,而後圍圍設大幔,整個全部圍起來,跟帳篷似的。杜中宵不喜歡,要麼就在房里,外面就要寬寬敞敞,通風明亮。
莊浪師道好奇地看著這一切,心中有震撼。過慣了游牧生活,這種場景是他們不敢想的,這里大多數東西,在游牧民那里都是天價。
各自落座,杜中宵對莊浪師道和十三郎道︰“你們趕了一天的路,著實辛苦,想來也餓了。先吃碗面墊墊肚子,免得空腹飲酒,對身體不好。”
說完,士卒給兩人端了兩大碗面,放在他們面前。
莊浪師道看碗里,寬寬而潔白的面條,看起來分外扎實。面泡在濃濃的羊湯里面,上面蓋著幾塊肥美的羊肉,還撒了翠綠的香菜和蔥花,看起來就格外誘人。
見十三郎拿起筷子就吃,莊浪師道說聲得罪,拿起一邊的筷子,吃起面來。還好在莊浪部里他負責對外貿易,見識廣博,用得慣筷子。若是部族的其他人來,不會用筷子,豈不鬧笑話。
面香美無比,吃在嘴里細膩軟滑,加上羊湯的濃香,香菜和蔥花的清爽,莊浪師道吃得暢快無比。
不一會把面吃完,莊浪師道放下筷子,對杜中宵拱手︰“謝經略湯餅。”
杜中宵道︰“味道還過得去嗎?這些漢人吃食,怕你吃不慣。”
莊浪師道道︰“經略客氣,如此好物,怎麼會吃不慣?唯有一點,肉略嫌多了些,再多些面就十分好了。河曲這里,或許我見識少,以前從沒見過這種面食。”
一邊的十三郎道︰“這面有什麼稀奇?火山軍以南各州,哪里都吃得到。沒幾塊肉入口,豈不是淡出鳥來!你是部族長老,吃慣了肉,才說這話。平常牧民,一年不知吃幾次肉,必然不會如此說。”
莊浪師道道︰“將軍誤會。河曲路雖然地瘠民貧,不管什麼人,肉總是吃過。但如此精美的面食卻不同,這里很少地方產麥,哪里有如此精致面食?”
十三郎愣了一下,問坐在主位的杜中宵︰“經略,這里很少產麥嗎?”
杜中宵點頭︰“只有極少灌溉的農田,才會有人家種麥子。在黨項吃面食,只怕只有幾座大城。”
莊浪師道拱手︰“經略明見。不過似這般精細,興慶府里也見不到。”
小麥不是中國原產作物,生長季節跟中國的氣候條件不太一樣,不是什麼地方都能種。只有在水利方便,能夠灌溉的地方,才適合大規模種植。地方不對,產量遠不如粟。黨項境內,產粟的地方還是有一些,小麥則只在興慶府周圍的灌溉農業區,才有種植。而且黨項的技術水平不行,磨不了細粉。沒有比較看不出來,一與宋軍的麥面比,就顯得又黑又粗糙。
莊浪師道說的是實話,在這個地方,這樣的面比羊肉貴多了。
杜中宵的印象中,北方哪里都能種小麥,無非是種不了冬小麥種春小麥罷了。其實不是如此,小麥必須配合澆水,不然產量下降厲害,遠不如粟適應地區廣。北方民間常見的食物是小米,面食不管是包子還是饅頭還是面條,大多都是在城市里才能見到。
黨項境內平常的主食,連小米也只有富裕人家才能吃上,普通牧民基本不可能。很多人一生,吃的都是各種雜糧,什麼大麥青麻,野草籽,中原地區不是渡荒的年月,都是做馬料的。
杜中宵並不是故意上了這面,見莊浪師道感興趣,便道︰“以後通了火車,這些食物都可以從中原運來,不值什麼錢。比一般的黃米自然是貴,但比肉還貴就過了。”
莊浪師道點了點頭,一時說不出話來。火車听人提過,但到底是什麼物事,卻不知道,也想象不出來。听杜中宵話里的意思,通了之後,中原的東西就可以源源不斷地運來,而且價錢不高。那是怎樣的一番景象?中原的物事,哪怕是最平常的,在這里都要花大價錢,以後不是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