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十八章 戰局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寵妃 | 作者︰愛貓咪的小櫻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上官璃深受皇恩,日子也越發快活。www.399xs.com林媛與趙昭儀仍然握有宮權,皇帝並沒有放權給皇後的意思,不過就算沒有足夠的權勢,上官璃這皇後做得已是羨煞天下人,百年之後史書工筆,亦有乾武朝帝後舉案齊眉、琴瑟和鳴的濃墨重彩。

    後宮中唯皇後與淑妃最為得勢,這二位一個是正宮,一個是東宮之母,就算已晉位珍妃的雲丹也不能奪了風頭。因著這兩座大山威壓,嬪妃們中的紛爭少了許多,就算有,也都是低位妃子爭風吃醋罷了。

    上官璃不再針對林媛了。她似乎喜歡上了安逸而甜美的生活,日日膩在皇帝身旁做嬌妻,貪圖著眼前的享受。沒有煩惱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快。

    林媛在這樣的安穩中並不心安,她不知皇後心中打得什麼譜。她的兒子已經成為東宮了,難道皇後就不會覺得焦慮麼?難道她會甘心看著拓跋弘百年之後,天下被林媛母子收入囊中?

    不過倒不是全然無事。太子年歲漸長,文武都顯出出色來,他的五哥哥吳王不落人後,面上不敢與東宮爭鋒,私下卻埋頭苦讀。林媛看在眼里心中震顫,卻苦于吳王行事謹慎、面上恭敬,一點錯漏都抓不著,只能眼睜睜看他臥薪嘗膽一般地努力下去。

    時光如綢,太後在乾武十五年的冬日病重,皇帝听從御醫所言,準備將母親挪去環秀山莊養病。

    彼時恰逢長寧出嫁,太後為了她在宮中多留了一個月,呆到了乾武十六年的元月才離宮的。長寧的婚事堪稱十里紅妝,拓跋弘愛女心切,破格加封她為長帝姬,食邑兩千戶。她的生母,在半年前受封莊妃的趙氏,因著女兒的喜事受皇帝加恩,撫養了張氏所出的七皇子。

    因著莊妃與淑妃交好,七皇子記在莊妃名下後,東宮太子的地位更加穩固了。而七皇子竟在同一日改名為“”,同“翊”,意為輔佐。

    北疆戰場中,拓跋弘的擔憂在不久之後變成了現實。老將上官越因病回京後,新上任的年輕統領開始顯露出弊端來。

    乾武十六年一整年中,前線捷報如常。然而匈奴重鎮、北疆險關靖邊城久攻不下,致使秦軍戰線推進速度緩慢。

    乾武十七年八月初一,在舊夏都城西平府第四次易主時,為了爭奪它,蒙古國撕毀了與秦國的盟約。兩國戰亂終起。

    蒙古的毀約使得秦國措手不及。原本兩國只是在爭搶夏國國土時會有所爭端,面對匈奴人卻是聯合一致。然而這一次,撕毀盟約的消息還未曾傳開時,蒙古人便在匈奴邊境線上突襲秦軍後方。秦軍前有匈奴,後有偷襲。

    在絕對的逆境中,沒有了戰神上官越做統帥,年僅二十七歲的年輕將領陳秀連同三十萬大軍,長眠在北疆厚重的風沙中。

    蒙古人早有準備,勢如破竹,而秦軍毫無防範。短短半年之內,燕薊十六州失守。

    消息傳入京城,病中的皇太後怒極攻心,吐血駕崩。

    太後仙去之時,帝後漏夜趕至環秀山莊,跪在太後病榻前。太後回光返照,指著皇帝道︰“你太貪心……”

    前線慘敗,太後薨逝,整個秦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中。

    乾武十八年五月初十,皇帝親率重兵,北上征戰。

    京城中太子監國,左右丞相攝政。

    後宮女眷再也沒有了爭斗的心情。人人關起門來過日子,沒了皇帝無須爭寵,這些女人們竟是一下子失去了支柱。不少嬪妃年紀輕輕便開始入住重華宮,日夜誦經焚香,不問世事。

    皇帝親身涉險,外患如狼似虎,大秦國是在進行一場豪賭。上官皇後生平中第二次下中宮箋表,命令上官族中叔伯重新領兵,隨聖駕出征,卻遭全族以血書上奏,抗旨不遵。她的父親,曾經的戰神上官越跪地求她︰

    “功高震主,皇後,您難道不懂得這一點麼……秦國是中原霸主,乾武一朝前十年積蓄的強盛,足夠承擔任何戰爭的後果。就算這一次我們輸了,至多是割地賠款,卻不會亡國。我們仍然是朝中大族,地位利益並不受損。然而若是上官族再次參與了戰爭,在最危難的關頭拯救了這個國,我們,會有什麼好下場呢!”

    皇後盛怒中將傳國玉璽砸在地上。秦國國璽,正是上古遺物和氏璧,在千年前的朝代中代代傳了下來。上官璃砸玉璽,玉璽缺角,後以赤金彌補。1

    皇後有心無力,最終上官族中的將領們沒能上戰場。

    這一年,太子拓跋琪堪堪九歲。

    這是注定的多事之秋。乾武十八年十月,江南暴發貪污大案。以齊州九門提督為首的官吏私吞了江南富庶之地運送往西北前線的大批糧草、財資,涉案人數眾多,史稱“鸞倉案”。

    太子臨危不亂,欽點賢禹王與馮清明兩人為欽差,前往江南巡查。兩月之後,欽差回京復命,將一眾貪官盡數押送進京,在早朝之上向太子奉上厚厚一摞宗卷。太子首先下旨,派遣京城先鋒軍,將被私吞延誤的糧草緊急押送上北疆,萬事以前線為重。隨後,他再次頒旨,將涉嫌貪贓的一百二十名大小官吏,全部抄家問斬。

    這其中,巨貪的、按律當處死的不過寥寥幾人,剩下的,罪不至死。尤其大部分的官員,他們不過是跟著上司撈了點油水,所得甚少。而太子鐵腕處置,將所有人一刀切,也不管誰該死誰不該死。

    在江南貪官被連根拔起的同時,太子處死大批官員引來朝臣反駁。許多臣子上書道︰“國家內憂外患,太子又掀起血腥風雨,恐會造成更深重的內亂。”左丞相則勸誡他,問他當年提出的“仁義最重”,是否出爾反爾。

    太子堅持己見,回答道︰“寬恕並非是仁義,殺戮也並非是不仁。”

    隨後,太子頒下第三道旨意。從罪臣的府邸中抄出的巨額財物,平分三份,一份用于囤糧鑄兵,應援北疆。兩份充盈國庫,全國減免半年賦稅,蜀州、甘肅、通州等地減免一年。

    因著連年征戰,賦稅的高攀越發令百姓難以承受,民間雖不至于爆發起義,怨聲載道卻是真的。而如今前線戰況惡化,賦稅也不知會高到什麼地步,長此以往,最後真的逼得百姓造反並不是不可能,那時候就真的完了。太子旨意一下,舉國歡騰,秦國子民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對皇族的怨恨果然少了許多。

    百姓們齊聲稱頌太子治國有方。

    前線的消息,接連不斷地傳進宮中。

    拓跋弘御駕親征後,將士們的士氣果然大增,挽回了先前頹勢。乾武十九年三月,燕州收復。

    這一年的端午節,宮中難得地辦了大宴。自從與蒙古決裂後,秦軍在戰場上一敗涂地,太後病逝雪上加霜,宮中兩年不敢舉辦喜宴。如今皇帝親征收復了些城池,上官皇後和淑妃兩個商議著,終于做主辦了一回端午節,添點喜氣。

    然而就在夜宴當晚,吳王拓跋無視宮中禁令,漏夜離宮。

    皇後當天晚上就急瘋了,派出暗衛滿京城地尋找吳王,生怕他是被敵國的刺客給擄走甚至暗殺了。屆時皇帝回來,她交代不了這個事,後位也別想再坐下去了。皇後找了兩天渺無音訊,太子和淑妃都給嚇著了,結果第三天的時候京城守軍中傳來消息,道吳王從木蘭圍場的兵營中領了三萬精兵,騎馬往北征戰去了。

    宮中人都傻眼了。皇帝離宮,端旭王幾位皇族隨駕出征了,留在宮廷里的除了太子,就全是女眷。上官璃又急又氣,吳王就是個十歲的小屁孩,他能懂什麼?還領兵北上助戰?他一個皇子,身份亮瞎人眼,莫說在半路上被刺客截殺的幾率非常高,到了西北他是助戰還是添亂呢?

    皇後立即命人帶了她的鳳令、鳳印快馬加鞭地去追吳王。當然她追不上了,吳王雖然年幼卻很能吃苦,兩天兩夜不眠不休,領著手下將領們翻山越嶺,早走出了千里地。

    監國的太子對此事也沒有辦法,最後他和皇後兩人一同寫了折子,奏稟給北疆的皇帝,囑咐了人去接應吳王,若是接到了就快送信回來報平安。

    在面子上,皇後是吳王的嫡母,太子是吳王親弟弟,但他們都是各懷心思的。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皇後不再理會了,淑妃與太子則心中惱恨。

    吳王為什麼要領兵北上?難道他不明白戰場的殘酷嗎?難道他不知道自己年紀尚小、武學不精,在亂軍中並沒有足夠的能力自保嗎?難道他不怕死嗎?

    皇族都是最貪生怕死的,吳王冒這麼大的險,當然是為了獲取戰功以備將來奪嫡。

    眼睜睜看著自己六弟穩坐東宮位,將來理所當然地接手大秦江山,他不甘心。

    但如今東宮地位穩固,太子與他年紀相仿,才華勝于他,他除了兵行險招沒有別的辦法。他需要用賭命的法子,讓父皇看到他的出色,給他希望與機會。

    備注︰1春秋戰國之際,和氏璧幾經流落,最後歸秦,由秦始皇制成玉璽。秦滅後,此玉璽歸于漢劉邦,成為漢朝國璽。公元九年,王莽篡位登基後,向自己的姑母,漢元帝皇後王政君索要國璽。王政君痛哭大罵王莽,將國璽砸在地上,國璽從此缺角,用金子彌補。

    這個史料後來遭到反駁,有學者提出和氏璧和漢朝玉璽並不是一個東西。

    本站訪問地址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