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季夏,伏中,天驕似火,四野無風。
www.biquge001.com
對大秦的農人來說,若論起最忙碌的日子,一年之中當數孟春與仲秋。
此二月一為春耕,一伺秋熟,各十數日光景,都是絕對不能錯過的重要農時。
但那畢竟只是忙碌而已,收種皆是欣喜之事,論起難熬,遠不如三伏夏秋。
三伏就在五六七月。五月初伏佔一旬,七月末伏又佔一旬,六月中伏獨佔兩旬,先後總計四十余日,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
伏日之中,田疇如爐,禾苗在烈日當中渴飲難耐,稍有一日懈怠,便是滿地枯槁的景象。
農人們甚至不能如往常般在白日灌溉。
暴曬中的禾苗如此脆弱,若是壓著地熱澆水上去,冷熱交替之下,不出兩日,禾苗立枯。
秦人覺得,這是天爺在發怒。
他們小心翼翼地避著天爺,只敢在他最為倦怠的晨昏兩刻出里澆灌,腳步務必輕,行動務必快。太陽和月亮是天爺的兩只眼楮,所以待到日出月落之時,非得要回里不可!
伏日的農活是極具喜感的,一種充滿悲涼色彩的,無知且無奈的喜感。
他們每日大概有兩個時辰可以避開天爺,大致平旦過半有一個時辰,舂日過半又有一個時辰。
每到那時,閭門內側便聚滿了人,鄉里們全家齊出,輕車小桶,每人背著兩只瓜瓢,只待日月落盡,便會以趕著投胎的姿態,疾步奔向田間地頭。
他們甚至總結出一套誆騙天爺的澆灌法子,曰︰兩瓢齊動,雨露均沾,晨昏遍灑,地不留痕。
照著翻譯過來,就是兩個瓢同時取水,整片田全要澆遍,早晚各澆上一次,千萬別澆得太透……
不過北境之民從不需要關心最後一句,因為田渠無水,短短兩個時辰,他們本就連田畝最基本的需求都很難滿足。
每當入伏,他們會收攏起家中所有能用來儲水的容器,不分晝夜地搖井汲水,再趁著晨昏,用大車推去田地,盡其所能讓自家的田畝能沾上些水。
日夜汲水,晨昏灌溉,終日為之操勞,疲病不敢怠慢,只有做到如此地步,他們才能堪堪保住禾苗不死,田畝不枯。
至于秋收時會有多少谷穗無粒,又有多少顆粒不夠飽滿……這般艱深的問題,早已超出了他們所能關心的極限。
所以田嗇夫囿才會說,北地生民寒苦,操勞一歲,溫飽不敷!
李恪和墨家聯手打破了這樣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