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四七九章 人行于道,有犬吠聲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大秦鉅子 | 作者︰暗夜拾荒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位權交替,首訓明言。www.biquge001.com

    大秦對各個層級的權責交接向來重視,便是里典率敖得勝,依律也要在全體鄉里面前發表一下對前景和工作的展望規劃。

    這是一種儀式。

    可在實際當中,由于大秦官吏分明,晉升渠道狹窄等原因,好好的儀式往往會演變成一種毫無儀式感的合家歡。

    比如屠厲當年在苦酒里率敖得勝,前景規劃就是大碗食肉,大秤分金,苦酒里沒有被他帶成響當當的土匪村,真心得感謝李恪和呂丁提前做了工商業啟蒙。

    里典少有入鄉,鄉嗇夫無路為佐史,佐史一生為吏,擇優而成縣官,卻又止步于縣牙,便是軍功也很難令他們再進一步。

    這種升遷結構導致交接往往發生在官員的天花板上,既然此後再無晉位可能,何必勤政,又何必去得罪同僚?

    世之勛貴是唯一重視交接儀式的官吏群體,因為別人的終點對他們而言不過起點,就像李泊頂著隴西李氏旁系的名頭,學室畢業後只象征性做了一年的令史,轉年就升為縣令,然後一任數載,輕松跨過普通中級官吏窮盡一生也跨不過的檻,轉入中央,晉為朝臣。

    公平,在任何時間來說,都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所以李恪升任也格外重視儀式感,因為趙郡李氏敗落了,他只有首先把自己當作勛貴,旁人才會以勛貴視他。

    且在訓令之時,他放棄了更有墨家風味的《尚賢》,《尚同》,而選擇了南郡太守騰的《為吏之道》,也是為了給墨家仕士們做個榜樣,淡化墨家的學派背景。

    秦之一世,百家尚存。百家以政為基,凡出仕之士子,大多都是學派中不弱于人的精英。

    但學派不是萬能的靈藥,那些學派特征突出的士子往往在官路上沒有太多的選擇權。

    農家以農學為基,兵家以士伍而存,名家只有論議之功,陰陽唯有祭儀之法……

    墨家也是如此。

    墨者最為人所重的就是機關之道,但在秦朝的大環境下,機關之道卻只可為從輔,不可為主令。

    想要突破這層桎梏,墨家的仕士唯有淡化學派背景,在更多方面,體現出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李恪身上墨家的背景就很淡。

    他雖是世上公認最擅長機關之道的人,但同時在軍略,議辯,農事等方面也不落人後。始皇帝說他能文能武,有商君之才,說的其實就是他與商鞅相似,不僅本家學派格外突出,其他方面也同樣能堪大任。

    李恪不求墨家的仕士們能做到他這個程度,但以墨家的底蘊,在彰顯他們機關優勢的同時,多少突出些墨學、墨武方面的長處,讓秦廷拓寬一下用人的眼界,多給墨者們一些機會,這總歸是做得到的。

    畢竟墨家是顯學啊!

    世上讀《墨子》的人不知凡幾,從中領悟出墨家不止有機關的,也絕不會太少。

    李恪只需要做出表率,讓墨者們知道該如何去做,這便行了。

    小小的一場交接儀式就有這許多考量,李恪覺得頗有些心累。

    交接之後,他任性了一把,隨手將近六十個與會的官吏丟給田榮交道,獨留下離任的張遷,縣尉王風,主吏掾牟定遠,緊臨陽周城的西谷鄉鄉嗇夫任銳,以及位在上陽鄉的東亭亭長仲闌五人,齊去後堂。

    誰也不知道他究竟要說什麼,可是和王風一道被留堂,對在場諸人來說,感覺終歸不好。

    相比之下,王風的感覺更糟糕。

    前日他還在家中擺宴,宴上佐史們推杯換盞,口口聲聲墨家無用,陽周還需王公扛鼎。

    誰知人竟能變得如此快!

    王風心里有氣,旁人一少不免失態,才到後堂,便甕聲甕氣搶先發話。

    “尊上,下官手頭尚有不少瑣事未結,若尊上事非緊要,且容下官告退!”

    眾人盡皆愕然,王風此舉已經算不上爭斗,而是斗氣了。

    打定主意斗氣的王風就是只燙手的山芋,食不成,丟不得,只能擱在懷里,等著皮開肉綻。

    他們不由立住腳,想看看李恪如何處置。

    李恪挑了挑眉毛,也不動怒,只慢條斯理說︰“听听吧。過幾日你去職回了王將軍處,便是告狀,也多少得說些言之有物之事,才不會顯得無能。”

    王風怒目圓睜︰“你敢去我官職!”

    “你我同為縣三官,我可沒那本事去你的職。”李恪失笑,搖著頭坐上主位,輕聲說,“放心吧,此事我會找王離談,不會讓自己難做的。”

    王風的臉色慘白一片。

    人行于道,有犬吠聲,則人當何從?

    是吠犬耶?亦或是尋主耶?

    他有種強烈的感覺,王離絕不會為了他的前程和李恪正面沖突,也就是說,他去職的結局已定!

    高高在上的李恪就如神祗,目中無他,卻不容有點滴抵侮,他犯了禁,便要受懲處。

    這就是大秦的勛貴之尊!

    李恪沒有再搭理他,自顧抬手招呼眾人落座,那些人邁著步繞開王風,就如他染了麻風,絕不敢沾染上一點。

    他們大氣也不敢出。

    李恪笑了笑,說︰“叫大伙來,是因為有一事需得你們操辦。”

    “尊上請講!”

    “你等知道,我主職不在陽周,而在直道。直道將建,貫四縣,歷兩載,總指揮部……就是將作營,會立在陽周遠郊,大約西南四十余里。”

    張遷恍然︰“月前有一墨者名憨夫,帶著尊上之令前來,原來是為了此事!”

    “就是此事。”李恪笑了笑,說,“各中繁雜,當時私信也說不明白,全賴遷君幫襯,工期才不曾遷延。”

    “尊上說笑了,皆為國事,分所應當。”

    李恪對張遷拱了拱手。

    “將作營既立,常駐有三千兵卒。此外機關雖不在那處打造,但補給,修繕皆在那處,屆時庫房連片,工坊成堆,往來的人流必定不小,少說又是三四千數。”

    主吏掾牟定遠鼓起勇氣,正聲詢問︰“尊上,那將作營中豈不是常有近萬人口?幾要與陽周縣城相當了。”

    李恪對牟定遠的反應很滿意,能從陌生的消息中直接抓到李恪想傳達的內容,正如田榮所言,不愧是精干之輩。

    “定遠君說得不錯,近萬人口,而且是近萬外人,家眷生計皆不在陽周,光是每日休沐出營,小小的陽周官市便不足敷用。”李恪有一搭沒一搭地敲著幾案,“我決意,在陽周城西,營寨左近的白羽山南麓,仿雁門臨治亭立一新亭,亭名,便叫白羽亭。”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