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烈祠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甦廚 | 作者︰二子從周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第六百七十五章忠烈祠

    “故為君之道,以教令為先,誅罰為後,不教而戰,是謂棄之。www.biquge001.com

    如今被圈養慣了的這幫子人,要放出去適應自力更生的生活,還得訓練之後才行。

    等到這幫人學會了修路造城,荊湖那邊經過發展,建築需求又該起來了。

    雖然大宋如今利好連連,但是兩浙路的水災,還是讓人揪心。

    于是王安石命呂惠卿判軍器監,讓沈括闢官,相度兩浙水利。

    趙頊問王安石︰“此事一定能成嗎?”

    王安石說道︰“沈括乃士人,習知其利害,性亦謹密,應該不會妄舉。”

    趙頊心有余悸︰“事當審計,不要再像郟那般妄作,最後中道而止,為害不小。”

    這種說法,對郟其實有些不公平。

    這人是如王韶一般的人物,不過兩人一重軍事,一重農事。

    出生于農家,自幼酷愛讀書,識度不凡,嘉二年考中進士,授睦州團練推官,知杭州于潛縣。

    然而和王韶一樣,他沒有去上任,終日跋涉于野外,從事農田水利的考察和研究,深究古人治水之跡。

    實地考查了太湖地區治水的歷史,考察了太湖周邊二百六十多條河流,結合自己治水的親身體會和設想,撰寫成了《吳門水利書》四卷。

    熙寧三年,朝廷詔書天下,征集理財省費,興利除弊的良策。

    此時,郟已任廣東機宜文字,建議治理甦州水田,認為“天下之利莫大于水田、水田之美莫過于甦州。”

    並指出了營田必須和治水相結合,“辨地形高下之殊,求古人蓄泄之跡。”向朝廷獻上《甦州水利六失六得》和《治田利害七事》,分析“甦州五縣,號為水田,其實昆山之東,接于海之岡隴。其地東高而西下,常熟之北,接于江之淤沙,其地皆北高而南下。”

    “是二處皆謂之高田。而其昆山岡身之西,抵于常州之境,僅一百五十里,常熟之南,抵于湖秀之境,僅二百余里,其地低下,皆謂之水田。”“驅低田之水盡入于淞江,而使江流湍急。”既可沖刷河床,又可加速排水,最後化澤為田。

    應當說,分析和論述都是相當精闢的。

    王安石大為賞識,任命其為司農寺丞,提舉興修兩浙水利。

    結果水利未成,水害已至,兩浙路發生洪災,之前的工役廢于一旦,郟被罷免。

    甦油知道後,讓四通商號將他接到昆山,繼續實踐其治水理論,而且給他配備了專業地理測繪小組,總之一句話,要人給人,要錢給錢,打造那片價值窪地。

    郟感激不盡,在太倉重起爐灶,取名為“大泗”,開圩崖、溝澮,場圃,大搞水利開發。

    沈括搖頭嘆息︰“天不時,人不和,郟也是夠倒霉的。其理論其實沒有大錯,不過浙西諸州水患,久不疏障,堤防川瀆,多皆堙廢。”

    “全靠增加徭役來承擔,必然怨聲載道,民力窮竭而難以成功。”

    說完對甦油拱手︰“明潤,能否請皇宋銀行,給我提供一筆貸款資金?我用興利所得的田地來償還。”

    甦油說道︰“這事情是司農寺的正管,你不找相公,卻跑來找我?”

    沈括嘆氣︰“你別哄我了,你看如今國朝水利,靠司農寺,都水監,疏浚黃河司搞的河北,兩浙;與靠銀行支持搞的陝西,荊湖,汴京,哪一邊更加可靠?”

    “我不怕做事,我怕被人拆台拖後腿,我自己沒關系呀,但是兩浙可是我的家鄉。”

    甦油交給他一封信︰“你不說我都不好意思拿出來,這是給大甦的信,你去找他,如今的杭州市舶司,收市舶稅收得手軟。”

    沈括大喜接過,對甦油長施一禮︰“那可多謝了,臨行前陛下還特意召見,要我訪問子瞻,須善待之。”

    甦油看著碼頭邊上新起的一座四方高樓︰“去吧,下次再回來汴京,你會看到這里有一座巨大的鐘樓!里邊也有你的血汗!”

    沈括抵達浙江後,去杭州拜會了大甦,送上甦油的信件。

    大甦召來在杭州皇宋銀行的負責人張藻,貸給沈括一百萬貫專項資金。

    沈括有了這筆錢,一邊開倉賑兩浙、江、淮饑饉,一邊以工代賑,募民興利。

    臘中,原東窯務舊址上,一棟佔地數十畝,里外數進的莊嚴建築群首先落成。

    門外兩株巨柏,還是東窯務的老樹,甦油廢了好大的力氣,才將兩棵樹移到了如今的門前。

    巨柏的前面,有一座高大的白石牌坊,上面是趙頊親書的四個大字——萬古流芳。

    牌坊旁邊有一塊石碑,同樣是趙頊親筆︰“鑾儀駕仗,至此步行。”

    門首匾額上,是王安石親書的八個大字——皇宋昭忠褒烈祠堂。

    今日趙頊,王安石,兩府兩制以上官員,在捧日軍和神機三班護送下,來到這里。

    昭忠祠是傳統三大殿結構,正殿之上,端坐著兩尊塑像。

    塑像是當代最著名的畫家文同和李公麟親自擬稿,主持塑造,和如今的普通畫像神像不同的是,這兩尊塑像力求真實,肌理,頭發,膚色……就如同兩個真人坐在那里。

    兩人滿臉威嚴,一身正氣,一文一武。

    文的是介子推,武的是蠰拳。

    塑像兩側和身後,從屋頂到兩廂,密密麻麻,是歷朝忠烈死事名臣的神位。

    而兩側牆上靈牌神位的中間,有兩面規制較大,居于正中,一面上寫著“歷朝無名死事忠烈之神”,一面上寫著“皇宋無名死事忠烈之神”。

    神位下方,是一列列櫃子,櫃子上寫著年表,是宋代開國以來,死難烈士人員名錄小傳。

    種誼蹲下身,抽出熙寧三年的冊子,翻到記錄著兄長種詠那一欄,不由得淚流滿面,怎麼忍耐吞聲,都哽咽不住。

    祠堂里的人員都是甦油從各地尋找出來的百戰老軍,不少如郭隆那樣,從慶歷廝殺到熙寧。而且都是功勛卓著。

    宋代軍人的地位,實在太低,很多因傷病退役的軍人,處境淒涼。

    這樣的老軍光開封城里就不少,甦油尋出來幾位典型代表,安置在了這里。

    趙頊看了甦油送來的老軍訪談錄,一時熱血又上頭了,大筆一揮,忠烈祠老軍,功勛昭著,侍奉的又是列代英靈,許效Q州風俗,哪怕是天子面前,也只須平禮。

    老軍端上銅盆,讓趙頊淨了手,然後取過三支香來。

    趙頊將香插到介子推和蠰拳的像前的香爐上,待再轉身,三百羽林孤兒,已經泣不成聲了。

    趙頊面色沉重︰“你們的父兄從小就拋下了你們,讓你們沒能體會到父親的慈愛,兄長的關懷。”

    “今日,就是帶你們這里看看他們,並且由我在他們的靈前,替他們,與各位,說一聲抱歉。”

    “不是求你們原諒,只是求你們理解。他們拋下你們,不是為了一己之私,是與歷朝歷代忠烈一樣,是為了華夏的綱常,與皇宋的安危!”

    “他們用生命捍衛了皇宋的尊嚴,所以,他們當然有資格坐在這里,接受大宋所有人的頂禮。”

    “你們應當驕傲,因為你們的父兄,就是其中的一員。”

    “將你們召入軍中,是希望你們能繼承父兄的血脈和意志和足跡,克紹箕裘,有一天去完成他們沒有完成的事業,去顯耀他們尚未綻放的榮光!”

    “去殺死那些讓他們犧牲的敵人,去征服那些讓他們倒下的土地!用自己手里的刀劍,去告訴那些人——‘九世猶可以復仇乎?”

    種宜等人以手捶胸︰“‘雖百世可也!’”

    趙頊厲聲問道︰“斯何誓敢立?”

    三百神機班衛士握拳右胸,慷慨宣示︰“家國仇讎,未伏其辜;明犯強漢,雖遠必誅!”

    趙頊厲聲問道︰“斯何人可任?”

    種誼等梗著脖子︰“懸頭槁街,以示萬里!命駕長驅,光丕先緒!”

    趙頊虎目含淚︰“你們現在雖然只有三百人,但是很快,就會變成三千人,三萬人!朕等著你們,為皇宋建功立業!萬里橫行!”

    眾人齊聲響應︰“願為皇宋效死!”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