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614章 再遇淳空
以先天灵骨为底,再由魔门之法铸炼而成的这根拂尘,无疑是符合“双源相济”这个条件的。
www.399xs.com
因此,在黄东来想到了这一点,并将拂尘塞入门口的“衔管”后,那石门便由中间一分为二,朝着两侧平移开启了。
而如此的开门形式,也刚好让那拂尘又从分开的管内掉了出来,并没有损坏。
随后,孙黄便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火折子,点亮了两根简易的火把,步入了眼前这山洞中。
石门后的那段道路稍有一定的起伏,不过再走一段就出现了一段平缓的、向下的台阶,且一直朝顺时针的方向延伸下去。
如此“螺旋缓降”了片刻,到台阶的尽头,便又出现了一洞口。
这个洞口后方的空间可就大了,跟篮球馆相似,不过其整体呈圆柱形,除了中间的一块大平台外,四周还有不少石台高耸环绕……这么说吧,跟某个平行宇宙里名为“传火祭祀场”的地方大差不差,最大的区别是这个洞窟中有光源,白天时是可以清晰见物的。
踏入这个洞窟的孙黄,第一眼便看到……远处的一个石台上,坐着个人。
这人为什么那么显眼呢?
一是因为那石台本就比地面高出一大截,二则是因为此刻有一道从洞窟穹顶上的空隙照进来阳光,刚好射在了这人的光头上。
孙黄再是定睛一看,只见此人身着僧袍、头顶戒疤、眉清目秀、齿白唇红……不正是他们当年在少年英雄会上的老相识淳空小师父吗?
与此同时,本来坐在那儿运功调息的淳空,这一瞬也是转头看向了从洞口进来的二人。
“阿弥陀佛……”淳空一看是他俩,当即便轻诵佛号,再念道,“真没想到,师父所说的‘机缘’……竟会是你们二位。”
他这话,孙黄听来虽是没头没脑,但列位看官应该是有点头绪的。
且说那日“风雪少室山”,孟启在突袭寂尘大师和白道长所在的禅房时,意外发现那一僧一道皆已内力全无,且白道长也明确说了,他们二人都把内力渡给了某个人、且那人已经走了。
想必不少人当时就猜到了,那个得了两位高人全部内功的人,正是淳空。
当然,他得到的也不仅仅是内力,还有两位师父的嘱托。
寂尘大师自不必说,他与淳空虽无半点血缘关系,但他们的感情却比许多真正的父子更加深厚;而那白道长呢,一生直内方外、高风亮节,也是让淳空敬佩不已。
这两位师父说的话,淳空自然要听,他们让淳空办的事,淳空自然也要办。
所以,即便当时的淳空完全不明白为什么两位师父要把内力全都渡给他,更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他立刻启程去武当,并溜进人家后山的某个石窟里“等机缘”……但他还是照办了。
直到他走到半路,听闻了少林逢难、以及两位大师都已遇害的事,这才恍然大悟,悲痛不已。
但冷静下来后,淳空还是在后知后觉中想明白了:以两位师父的修为,想必他们都已算到了自己大限将至,也算到了很多更为深远的事,才会做此安排。
事已至此,淳空自是选择相信两位师父,继续执行他们的遗愿。
这之后的事儿就很简单了,以淳空现在的武功,不借助任何工具从这后山绝壁爬上来也是不难的,而同时具备佛门和道门两种内功、并且识字的他,开那石门也不在话下。
此处咱顺便也提一嘴,为什么淳空年纪轻轻(永泰十八年秋天的那届少年英雄会上,淳空仅十六岁,现在是永泰二十二年春天,他二十岁生日还没到)就可以承受两位高人那么多的、且不同性质的内力呢?
这就得从两方面来说……
其一,咱前文也提过,禅宗武学的修行多与“佛法”挂钩,用游戏来比喻的话,就是禅宗弟子需要通过精进佛法来扩充武功技能栏和蓝条的上限。
而淳空在佛法这块的天赋,那可是堪比金蝉子转世啊——他对武功的兴趣本来也不大,只是他研究佛法的进度过快,很小的时候就把上限提太高了,所以师父让他把武功也顺带也练一下,不然浪费了。
加上他自幼练的就是与“倒转乾坤”同级别的禅宗上乘内功“楞伽阿跋多罗宝心法”,底子也早就打好了,所以寂尘大师的禅宗内力他是完全收得下的。
其二呢,就是白道长那边……
由于白道长这一辈子99%的时间都很头铁,所以他几十年来就只钻研了一门内功——无奇功。
而我们也都知道,无奇功不是江湖门派的道门内功,而是玄奇宗的“道门”内功;玄奇宗大家是了解的,这种门派的入门功夫主打一个“自然而然”,只要你身上的其他内功性质不是太邪性,一般都不会起什么冲突。
那么看到这儿估计有人要问了:那按照这么说,黄东来不是也从小练过黄门的内功吗?那他是不是也可以用黄门内功和后来所练的无奇功来达到“双源相济”的条件呢?
很可惜,不能。
原因一句话就能概括——那黄门的内功,单拎出来看,有点菜。
您想啊,要不是因为菜,何必要跟“轻功”、“暗器”、“使毒”这些技巧型的科目绑定去发展呢?你直接刚正面不就完了?
书归正传,还说那山洞之中。
在我跟大伙儿唠淳空来此的经过时,淳空那边也已与孙黄二人聊了片刻。
这三人之间,那是有过命交情的,淳空自不可能因为那些江湖流言就怀疑双谐,双谐也不会去提防淳空,所以双方都十分坦诚地交换了彼此所掌握的情报。
双方也都认定,寂尘大师和白道长所谓之“机缘”,就是让淳空在这里等候并配合双谐一同去对付袭击了少林的那伙人。
但……还是有一个问题。
“诶?那为什么非得让你在这儿等呢?”黄东来疑道,“要是他们能掐会算,完全可以让你在别的地方早点跟我们会合啊?”
“嗯……”淳空想了想,便回过头,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其身后的一块石壁,“多半是因为这些经文吧。”
“哦?”孙亦谐闻言,顿时又两眼放光,他一边看了看石壁上那堆不认识的字,一边就问道,“难道是这些经文里藏了什么绝世武功?”
他这刻板印象也是改不了了,反正他就觉得人家门派的“禁地”里面绝逼藏着至少一门绝学。
“这……”淳空想了想,再答道,“这些经文,皆是道家之学,且深奥晦涩,所幸小僧也曾从白道长那里学到过一些皮毛,加上我已在此钻研了多日,这才看出里面确实蕴含了一些武学之理,然……依小僧之见,此经所含之武学,实不是什么绝世武功,而是一种独特的呼吸之法。”
“哦?怎么个独特法?”孙亦谐又问道。
此处呢,其实孙黄都没意识到一件事——即便这是道家经文、并非佛经,但淳空这种天才肯定是能触类旁通的,然而,他依然说其“深奥晦涩”,得“钻研多日”才能看出些东西……那就表明这玩意儿若换个常人来看,要看出“经文里藏着武学”可能得花个一年半载。
也就是说,这种“呼吸法”即便不是某种绝学,也应是一种相当重要的东西。
“嗯……怎么说呢……”淳空挠了挠脑袋,“就好似是教人如何一点一点的……把自己体内一部分的杂陈之物伴着内力一起化去。”
“什么意思?”孙亦谐闻言,当时就转头看向了黄东来,“用内力治便秘?”
“你说‘便秘’看我一眼干嘛?”黄东来反应也快,立马吐槽道。
“呵……”孙亦谐笑得那叫一个不怀好意,“不是……我就问问你呀,感觉你知道。”
“毛!我不知道!也没有兴趣!”黄东来道,“有治腹泻的我可能还考虑一下。”
当然了,事实肯定和他俩聊的那点消化系统的破事儿没关系。
这里的经文里藏的“呼吸法”,其实就是云大侠生前想出的“化解天蚕功副作用”的方法,只是当时的他身体已经开始变异,再用这套已经晚了。
云大侠那样的人,肯定是不会萌生出阿孝那种“拿别人来承担代价”的点子的,他想的都是最“正”的路子。
在他的设想中,未来继承天蚕神功的人,得是为了拯救武林浩劫才去修炼的,而在那人把危机解决后,武当掌门才会找上此人,告诉他天蚕神功的副作用和这后山石洞中的秘密,然后那人才会来到此处,日夜参悟壁上的经文,并在这个过程中被经文影响,悟出放下执着才能解脱的道理,最后自愿修习经文内的呼吸法,一点一点化尽体内的天蚕功。
不过我们也都知道,他的诸多想法,因为没能在死前跟友人再见上一面、把信息交代完、传出去,故而并没有落实……
再者,话又说回来了,哪怕当时真传达出去了,后世的人和事,真就会按照他的想法去走吗?
不可否认云大侠是位义薄云天的真大侠,但他同时也是一位悲情的理想主义者,跟阿孝正相反……云大侠恰恰是太愿意去“相信人”了,所以他们的人生也相反,一个总是牺牲别人,一个总是牺牲自己。
阿孝得到了许多,却得不到哪怕一个真正的朋友,而云大侠失去了无数,却有着愿意生死相随的朋友,且死后也有无数人会记挂他的情义。
他们谁对谁错,他们的人生又孰悲孰喜,这个不好说,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下人们会有不同的看法。
反正眼下列位要注意的是:如今天蚕功已经落到慕容孝手里,而“化去天蚕功”的法门,则已被淳空知晓了,这两点……在后文书中可是大有用处。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