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467【正德新歷】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夢回大明春 | 作者︰王梓鈞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豹房。www.biquge001.com

    孩子們在嬉戲,皇貴妃親自沏茶,王淵與朱厚照對坐。

    “這就是新歷?跟舊歷也沒啥區別啊。”朱厚照翻著剛送來的歷書說。

    王淵解釋道︰“正朔誤差大概一天。”

    朱厚照笑道︰“誤差一天而已,何必勞師動眾更改歷法?”

    “初此之外,還有一些小的修正,”王淵說道,“雖然只誤差一天,卻也關系重大。陛下不覺得,這些年的災異有些多嗎?何不趁此改歷,圖個新歷新氣象。漢武帝開創新局面,也有太初改歷之功,他的很多新法都是依據新歷來推行的。”

    這話對朱厚照的口味,他點頭說︰“圖個新氣象也可以。”

    王淵又說︰“此歷以正德十八年冬至為歷元,可稱‘癸未新歷’,也可稱‘正德新歷’,亦可沿用舊名為‘大統新歷’。”

    朱厚照很喜歡“正德新歷”,不過為了顧及大臣,他還是說︰“便叫大統新歷吧。”

    明代的歷法就是大統歷,算法沿用授時歷,並參考西方的回回歷。

    郭守敬編訂的授時歷,可謂中國古代歷法之巔峰,不但吸取歷代精髓,而且全憑實測數據。不像太初歷,假托黃鐘之數;也不像大衍歷,牽強附會于易象——這些都跟政治有關,而元代制定歷法則不講政治。

    清代歷法,不是中國人主編的,主要編撰人是湯若望。而且乾隆修歷時,采用了牛頓的歲實數據,已經不算純粹的中國歷法——民國和新中國的農歷,還在沿用這套歷法,到21世紀歲差很可能已經超過一天。

    嗯,咱們平時使用的農歷,是傳教士湯若望主編的。

    如果不考慮朝臣反對,王淵甚至想采用《十二氣歷》。即以十二節氣定月,屬于百分之百的陽歷,跟月亮圓缺和季節都沒關系。

    這種歷法,跟後世的公歷大同小異,且跟實際天象配合更好,更加便于農業生產。

    沈括提出十二氣歷之後,遭到北宋朝臣的集體反對。因為這種純粹陽歷,否定了中國的傳統農歷(陰陽歷)。沈括雖然備受打擊,但他還是堅信,自己的這種歷法,將來有一天肯定會被采用。

    可惜,沈括的這一天,得等到辛亥革命之後。

    中國古代天文學,僅從數據來說,可以稱得上非常牛逼。

    《尚書》記載,堯舜時期,就已測出一年為366天。堯舜究竟是什麼時候,已經無法考證,但從《尚書》記載的星象來看,那時應該是公元前2000多年。

    到漢武帝時期,太初歷測算更加精密,一年為365.2502天(現代數據為365.24219……天)。

    至于農歷使用過久,就會出現歲差現象,這在東漢時期就發現了。並且,賈逵和李梵在改歷時發現,出現歲差跟月亮行進速度變化有關,並且還測算出月亮運動速度變化的規律。用科學語言解釋,便是月亮軌道近地點的進動——只是他們不知道,地球受太陽和月亮引力作用,也會發生進動現象,也會造成農歷歲差。

    因為顧忌朝臣反對,王淵不敢改用陽歷,卻可以往農歷里面加東西。

    比如湯若望主編的清朝歷法,就各種往里面扔西方科學數據。

    中國農歷是陰陽歷嘛,是陰歷和陽歷的結合,扔起東西來太方便了。歷朝歷代,修編歷法時都在干,把各種新發現往里面扔,如此才有了集大成的授時歷。

    王淵又說︰“推行新歷的同時,請陛下推行時制與分制。今後,官府與軍營點卯,甚至是各地科舉,都按照某時某分來計算。”

    朱厚照不解道︰“為何如此麻煩?”

    王淵笑道︰“陛下可以開設鐘表工廠,制作鐘表賣給各地官府和民間,所獲利潤皆歸內庫。”

    朱厚照頓時拍手︰“此法不錯!”

    王淵提醒︰“別賣得太貴。”

    工部改進的鐘表,比歐洲更先進,已經有了分針,正在琢磨著如何添加秒針。並且,鐘表已經推廣到府一級,由各府的陰陽正術管理時間。

    王淵想要借著頒布新歷,把“分鐘”徹底推向全國——大明早就有24小時概念,不需要王淵進行推廣。

    這種推廣,看似沒啥用,其實跟推廣農作物一樣重要。

    早期人類認識時間,以天為單位。漸漸有了月,有了年,又有了時辰,再有了小時。每一次有新的時間概念誕生,就以為著人類社會的新發展,“分鐘”的誕生將使人類活動變得更精細。

    ……

    朝會。

    禮部尚書毛澄率先反對︰“大統歷乃誠意伯(劉伯溫)所創,由太祖皇帝欽定,怎可貿然改之?”

    王淵手持笏板,不疾不徐道︰“大統歷沿用授時歷,並無多大改動,至今歲差已有一天。毛先生身為禮部尚書,肩負祭祀之責,你祭祀的時間誤差一天,難道就不怕宗廟先賢和山川神靈怪罪嗎?”

    毛澄瞬間愕然,這事兒不該他反對,他應該鼎力支持才對。

    閣臣毛紀出列說︰“頒布新歷,勞民傷財,請陛下謹而慎之。”

    新歷的頒布,並非說完就了事兒。就像後世更換市縣級名稱,所有的公函、公章、相關公司和機構,全都得跟著一起改名字。新歷也一樣,全國相關活動和文件都得改,民間的歷書還得跟著改。

    並且,古代信息傳播速度遲緩,有可能新歷頒發一兩年,許多偏僻山村還不知道。若是村里有個秀才,按照老歷去參加鄉試,躺客棧慢悠悠復習,搞錯了一整天怎麼辦?

    王淵冷笑︰“毛閣老明知歷法有誤,卻阻撓新歷頒布,放任禮部祭祀出錯。究竟,是何居心?”

    毛紀反問︰“王侍郎怎麼肯定大統歷就一定有誤?”

    王淵笑道︰“看來毛閣老不懂天文。東漢之時,天文官就已經發現,歷法每沿用三百年左右,就會出現一天的誤差。大統歷沿用授時歷,從授時歷頒布至今,也差不多有三百年了吧。”

    “古人的說法就一定準嗎?”毛紀還在嘴硬,主要是這玩意兒推行起來很麻煩,毛尚書不想勞民傷財、驚動百姓。

    傳統官僚就是這樣,一切都要求穩,最好一潭死水,整個社會都保持不變。

    王淵說道︰“古人不一定準,但欽天監多年的觀測,卻肯定是準的。而且這部新歷,是禮部郎中鄭善夫,與欽天監官員,還有南北各地陰陽官,花了六年時間一起編訂的。毛尚書的天文學識,難道比這麼多陰陽官更高明?”

    毛紀默然,難以反駁。

    王淵又說︰“而且我記得,毛閣老在做禮部尚書時,還因欽天監推算日食錯誤,上疏進行彈劾,導致欽天監正被罰俸三月。欽天監推算日食錯誤,便是由于歷法歲差造成的。你不準別人修改歷法,又要別人精準推算日食,這是不是有點強人所難了?”

    毛紀一言不發,直接回到自己的班次,他卻是因為日食推算錯誤,把欽天監正彈劾的罰俸三月。

    沒辦法,每逢日食,都要提前準備,這跟禮儀有關。

    而且有明文記載,應該如此應對日食︰“天子救日,置五麾,陳五兵、五鼓;諸侯置三麾,三兵、三鼓。大夫擊柝。凡有聲,皆陽事也,以厭陰氣也。”

    這玩意兒得動用軍隊,並且由禮部進行安排。日食一旦推算錯誤,從皇帝到大臣再到小兵,全都得白忙活一場。毛紀當時擔任禮部尚書,怎麼可能不因此彈劾欽天監?

    王淵環顧大殿,朗聲問道︰“誰覺得祭祀山川社稷,就算錯了一日也無妨,那就站出來跟我理論吧。”

    這大帽子扣下,還有誰敢反對?

    若是現在反對,今後出現天災,那就不是皇帝的責任,而是反對修歷者的責任。

    正德新歷,就此順利通過。

    而“分鐘”概念,也隨著新歷推行全國。漸漸的,就連朝中重臣,都不問什麼時辰了,而是問現在幾時幾分。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