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1990年10月8日,上午十点一刻,京城城东区交道口南锣鼓巷59号。
www.biquge85.com
随着司机把一辆虎头奔驰停靠在路口,车上后座和副驾驶一共下来了两男一女三个人。
打头的,是从副驾驶位置上下来的一个圆头圆脸的主儿。
“您二位下来看看吧,咱到了,就这院儿。”
说着这话,他几步走上台阶,拿出身上带的一大串钥匙找了一把,打开了小院儿的锁头。
紧随他其后的,是带着身穿银灰色西服,脸带墨镜,不苟言笑,手拿大哥大,就跟港城黑社会一样打扮的罗广亮。
他的身后,还有一个一身白色职业裙装,脚踩白色高跟鞋,帮着拎包,秘书模样的漂亮姑娘——米晓卉。
不过等到走进了这个小院,根本就没容罗广亮和米晓卉怎么好好看房。
圆脑袋就迫不及待,甩开了腮帮子,开始了一通卖力的忽悠。
“罗总,您就看这院子,一进胡同第一家,坐北朝南四四方方的一个四百平米的院子。东西北房,严格说这不叫四合院,因为所谓四合应该是东南西北房。不过这北房,高大豁亮,冬暖夏凉,前出廊子后出厦,进身就有八米,那叫一个漂亮。而且这房主也大有来历,并不是籍籍无名之辈。这是当年曾经的一品大员,洪承畴的故居。您想想,咱就不说这房怎么样了,就说这彩头吉利不吉利?讨喜不讨喜?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待的地方,住这儿肯定升官发财啊。我也不跟您多要,三十八万,您看这价儿实在不实在……”
这个报价的数字听得米晓卉就是心头一跳,差点叫出来。
没辙,这丫头才刚大学毕业,还没怎么接触过社会,虽然有姐姐在美国,但也是苦苦挣扎,勉强求存罢了,已经不大往家里寄钱了。
留在米家的儿子,其实都是靠米家老两口养活的。
所以原本今天就是为了给罗广亮充门面才当临时演员的她,一听一个院子的价格相当于父母两个人工资加在一起一百年,她自然不能淡定了。
“洪承畴?”
不过罗广亮的注意力却在其他方面。
他对历史不算很了解,听着这个名儿还真的耳生,忍不住把征询的目光投向了米晓卉。
还别说,米晓卉不愧当代大学生,知识储备方面很是过硬。
一点没让罗广亮失望,马上给出了更详细的解释。
“洪承畴是明朝降将,清朝开国功臣。他在明清两朝都当过大官。明朝他当过兵部尚书,和蓟辽总督。清顺治帝对洪承畴也极为器重,拔擢他为大学士,负责南方战事。当时洪承畴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进军策略,以较少代价替清朝平定了江南。这人死在了康熙朝,康熙帝颁布御诏,赠少师,谥文襄,赐葬京师车道沟,立御碑。说白了,他对清朝是功臣,对明朝却是个汉奸。”
结果这下,倒是给罗广亮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压价契机。
“汉奸哪……”罗广亮不满的抱怨了一声,立刻得着理了。
“孟经理啊,你说得天花乱坠的,我以为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合着就这么个民族败类?您这玩笑可开大了,这价格您觉得合适吗?”
圆脑袋孟经理这时也多少有点尴尬了,不过嘴上却不让步。
“话不是这么说啊。历史人物存在争议很正常,但洪承畴的学识和能可是实打实的。而且再怎么说,大臣也和太监不一样,严嵩臭不臭?六必居的招牌照样以他题字为荣。我要说卖个李莲英的故居给您,那是坑您,史书上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名人终究还是不一样?”
不得不说,这家伙嘴上有点工夫,知道六必居的典故,专门拿严嵩题字说事,这事儿还真算让他遮过去了,罗广亮真不好再做文章。
不过,罗广亮毕竟是个常年跟社会上混的主儿。
三教九流,地痞流氓,噶咋子琉璃球,无论多各色的人,他都打过交道。
改革开放后,他又一直跟着宁卫民做事,在耳濡目染下懂得了不少商业道道。
尽管为人老实厚道,不善言辞和算计,但社会经验可不是虚的,他已经算是这个时代相当有素质的草莽英雄了。
对商场上的讨价还价的套路早已经熟悉的他,此时口才已经练得不错了,仍然能接得住。
“好好,就算您说的有道理,可这房子我看着可有点不对路啊……”
“不对路?怎么不对了?”
“这不明摆着嘛,要按您说的,洪承畴是两朝大官,那以此来推测,洪宅不应该是几跨几进,这才衬得起他两朝重臣的身份呀。可这院子什么样啊?门小而简陋,推门进来,院内狭小不堪,没有花园,没有游廊,没有层层进深的院落,没有任何高官府邸的迹象。只有非常实用的起居室和厨房,红砖墙,和一个灰色小楼,使得那三间北房的红柱绿瓦显得格格不入。都是干这个的,您不会认为我什么都不懂吧?不瞒您说,我们在史家胡同有个籍籍无名的皇叔住过的小院,那是闲散四品宗室的规格,还有三进两跨呢。就您这院儿,满打满算四百平米,这差太多了吧。哪儿具有庞大规模的任何痕迹?还有这院门,一看就是如意门,这是偏门啊,一品官员的正门怎么也得占据一间房的位置,来个金柱大门或者广亮大门吧?最后还有一个关键的破绽,清入关以后就开始实行满人居内城、汉人居外城的政策。从身份上来说,洪承畴是汉人,应居外城啊。这儿可是内城,就是明朝购买老宅,怕也得迁居出去。这没错吧?所以就这,您居然还敢开口三十八万,您好意思的吗?”
得,这下算是戳在麻筋儿上了。
就罗广亮这极具干货的一席话,别说孟经理的脸色晴天转多云,立马局促起来。
就是大学毕业的米晓卉也目显异彩,流露出了惊喜之色。
谁都没想到罗广亮这么懂行,不但在房屋规制上找到了突破口,在历史典故上也不是纯粹的白丁。
“哎哟,瞧您这话说的。”孟经理赶紧找补,“罗总,您的确慧眼如炬,您说的这些的确内行。不过我老孟也不是满嘴跑火车的主儿,绝对没跟您胡说八道。是这样的,洪宅的大门原开在方砖厂胡同,当初应是跨越了整个黑芝麻胡同,规模还是很大的,甚至旧时洪宅门口还曾有两个元代铁狮子,可后来二百年的历史变迁,家族逐渐没落,这房都不知道过几手了,全是拆吧着给卖了。另外,清入关以后虽然实行满人居内城、汉人居外城的政策。但万事都有例外,洪承畴因功绩赫赫,被皇帝赐属镶黄旗,他实际是上可以内城,外城随意居住的。而且有两处宅邸。我们知道这里是洪承畴的老宅,是从史料而知的。虽然关于洪承畴的生平,史料并不丰富,但我们在《清史稿》和《清史列传》中的记载,还是找到了相关资料,完全能确定这一处的确是他的故居。这房的来历您大可放心。当然,院子不完全也是事实。要不这样,价格上我再给您优惠优惠……给您降两万,这总行了吧?”
孟经理挺圆滑,先是完美解释了罗广亮的怀疑。
毕竟芸园就属于这种情况,原本的马家花园正门,连同一个两进院落被切分走了。
现在芸园只能从后门进出,院子挺好,就是门楣规制配不上套,这个情况罗广亮是了解的。
而且这个孟经理最精明的就是解释清楚后,又主动退了一步。
这么一来,他以区区两万的降价就彻底封死了规制上的毛病,反而让他显得“高风亮节”了起来。
于是并不满意的罗广亮沉默了会儿,又转移目标,再度在房屋质量上开始挑刺儿。
“您这么说倒也合理,我承认,按您的说法,这个院儿倒像个意思了。不过三十六万,还是太贵了点。因为您这结构可改动不小,您看看,这廊子您都改成房子了。是吧?还有这树,半死不活了,当不当,正不正,我得给他刨了吧?这儿,带这么个小院,门也烂了,我得加个门吧?还有这,小楼算什么玩意啊,这一看就是自建房,我得全拆了啊。葡萄架倒还行,我可以保留……”
跟着挑剔够了,他又是一声叹息。
“我说您也替我想想,我要买下来,就这么一动,等于重新翻盖,没个十四五万的行不行?咱们实打实说,您这院子太旧。我修葺的话,太费钱啦。”
这下又中命门,孟经理也抹不开面子了,“其实这院儿到我们公司手里也没多长时间,都是以前那些人给弄得……”
可他刚想解释,就让罗广亮给拒绝了,这次压根不让他把后面的话说出来。
“哎,咱们买院儿就说买院儿当前的事儿。其他的都没用,咱们甭谈好不好?”
“那,您的意思是……”
“您给我好好弄个实在价。”
“三十五万……”
“是这价……”
“还不行?您财大气粗的,不差这点吧?我这价可是算过的,这数儿可是不高,要不是冲您直接给全款,四十万我也不卖。”
孟经理的脸色已经彻底转阴,眼瞅着就要下雨了。
罗广亮看样子也知道差不多了,不过他还有变通的办法。
“我是不差,可我也不是只打算跟您买这一套啊。我还想和您这边长期合作呢。您把价再压一压,让我一道,咱们痛痛快快的。怎么样?”
“真的假的?其他的房您也要?我们公司石景山那边还有几十套住宅楼商品房呢,跟关系户弄的,您要不要买几套?一平米就按一千六算。”
“地儿太偏了点儿吧?”
“不远,就三环路边上。几百米就是地铁站……”
“再怎么说也是郊区了。都能看见田了。我还是喜欢城里的四合院,你有四合院吗?最好是这样的院子。甚至更大也可以……”
“您还甭说,西城区广宁伯胡同,我们还有个刚拿下的院子,比这儿房屋质量好,面积大一倍……”
“算了算了,咱还是谈谈石景山的房吧……”
就这样,最终罗广亮以六十万的价格,拿下了这个四百平米的洪承畴故居,外带石景山的几套三居室。
这份财大气粗的手笔终于让孟经理乐了,觉得今天不虚此行。
而米晓卉则内心里平添了许多好奇与疑惑,恨不得赶紧问个明白。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