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很多地方有大年夜守夜的習俗,呂家村這邊也不例外,但隨著時代發展,堅持守夜的人越來越少,呂冬放過零點爆仗就去睡覺,畢竟初一下午還有會要開。
www.biquge001.com
凌晨三點多,就有人開始放爆仗, 里啪啦響聲不斷。
呂冬熬到四點多,天寒地凍的,真不想離開被窩。
斜對門建設叔家鞭炮響起來,院子里傳來胡春蘭吆喝聲︰“冬子,起床了!”
大年初一,要起五更。
呂冬爬起來,洗漱放鞭炮換新衣服,上午要出去拜年。
胡春蘭看到呂冬穿著新衣服出來,點點頭︰“長大了,啥時候領個媳婦回來?”
呂冬這身裝扮顯成熟,板正的厚夾克,里面是圓領毛衣,下身一條合體的休閑褲,腳上穿著黑色皮鞋。
頭過年,他買了好幾身衣服,大集上只要會還價敢還價,東西一般不貴。
考慮到過完年,正式場合可能有不少,呂冬買的衣服都偏穩重。
胡春蘭穿上嶄新呢子大衣,雖然是大集上的貨,但呂冬專門挑的,質量還可以。
呂冬說道︰“媽,我才19,著啥急?咱得響應國家號召。”
家里條件好了,胡春蘭有底氣,也不再擔心找不上媳婦,說道︰“行,由得你。”
呂冬根本就沒往這上面考慮,畢竟手頭邊要做的事一大攤子。
胡春蘭看看時間,說道︰“去你大伯那吧。”
“曉得。”呂冬應道。
村里沒出五福的兄弟姐妹,大年初一都是結伴拜年。
去大伯家前,呂冬特地在大門口鋪上兩掛千響滿地紅, 里啪啦的鞭炮聲過後,門前多了一層紅地毯。
放完鞭炮,呂冬看到呂建設出門,笑著說道︰“建設叔,過年好,起的早不?”
“好!好!”呂建設笑︰“四點就起了。”
說了幾句過年吉祥話,呂冬往南去,許多人家門前都有爆仗皮,放完的煙花筒子歪七扭八堆在路中間。
按照老習俗,破五之前不能打掃爆仗煙花皮。
拐上集街,幾個五六歲的小孩穿著新衣服跑過去,嘴里還念叨著童謠。
“大年初一頭一天,俺和胖子去買煙,胖子抽俺就點,燒了胡子別怨俺。”
集街上人多,一路過去,呂冬不停跟人打招呼,說過年好。
呂冬在大伯家匯合呂春和呂夏,開始滿村轉悠著拜年。
大年初一街上走。
叔伯輩的,爺爺輩的,都得去。
好在呂家村不算很大的村,那種三千多人的村里,初一跑一天很正常。
就算是這樣,一上午下來也得五公里。
關系較為近的都得進去坐坐,說幾句過年吉祥話,喝杯水拉上幾句。
村里老一輩的,比如二爺爺這樣的,沒事還在街上轉悠,看看各家貼的對聯,時不時把街上遇到的人提留出來說兩句。
主要上下聯貼反的太多。
這種情況越來越常見,年輕一輩的都悶著頭往上貼,根本不管上下聯。
老一輩對這些很講究,比如拜年這事,誰來可能記不住,誰沒來記得一清二楚。
今年過年,拜年除了吉祥話,說得最多的就是村里的食品公司。
新創,起步穩,村民享受到實惠。
比拉鏈沒拉好的美國總統值得討論多了。
所以,呂冬這個提議做鹵煮,並且拿出一系列實地建議的人,也成為老一輩們夸獎的重點。
呂冬則默默觀察,不難通過雙眼雙耳得出一個結論,本就比較團結的呂家村,在村集體有錢以後,凝聚力更強了。
誰也無法否認,金錢會衍生出各種問題。
但更不能否認,金錢能帶來很多積極因素。
像呂家村這種積弱積貧的村莊,沒錢啥事都做不了。
孩子們都得在危房教室里挨凍上課。
滿村里轉一圈回來,不到十一點,呂冬去大隊打電話,主要給有手機的打。
先是大學城管委會的楊文烈和趙干事,公安系統的陸所和張隊,工商上的老魏,縣團委的王錚等等。
還有大伊萬、杜小兵、趙娟娟、錢銳、秦雅、牛哥和唐維等等。
有過比較多的人際交往,又有手機的,呂冬全都挨著打了一遍電話拜年。
禮多人不怪,何況是滿嘴吉祥話的拜年。
打完電話,呂冬從大隊辦公室往外走,想著下一步他個人要花錢的地方,首先就是手機和駕照。
隨著結識的人越來越多,業務來往越發繁忙,手機正在成為他的必需品。
1999年了,估計手機入網費該降了。
駕照的話,這不是以後駕校遍地開花,全青照就倆地方能學駕照,其中一個是交通技校,已經搬到了大學城南邊,隔著中心路口不算遠。
呂冬專門問了下呂春︰“听說能買到駕照?”
“是,能買到。”嚴格算起來,也是一個系統的,呂春有所了解︰“總有做事不規矩的人。”
呂夏說道︰“沒有系統學習,就亂開,很危險。”
呂冬開玩笑︰“二哥,我又不去開飛機。”
呂春明白呂冬問這話的意思,強調道︰“你別去買,學車就認認真真學,上路無小事!不考試就拿到駕照,萬一將來某天算總賬,給你弄個終身禁駕,你哭都沒地方哭。”
呂冬說道︰“我安安穩穩去考。”
他會開車,曾經從來沒跟別人踫過,新手期倒是自個踫過幾次,比如小胡同拐彎蹭到牆上,倒車入庫後視鏡磕下來之類的。
但過了新手期,技術也算可以。
不過,會開車和駕考兩碼事,跑十萬公里安全無事故的老司機,未必能過得了駕考。
到時報名去熟悉下這年頭的駕考很有必要。
呂蘭蘭從南邊蹦蹦跳跳過來,喊了呂春和呂夏,跳到呂冬面前︰“冬哥,過年好!”
比起呂春呂夏,她跟呂冬熟多了,拜年的同時還伸出來一只手。
呂冬掏掏口袋,摸出塊巧克力,放在呂蘭蘭手上︰“早知道你就得這樣,準備好了。”
呂蘭蘭看到長方形的巧克力,眉毛都笑彎了︰“謝謝冬哥,冬哥最好了。”
中午都要去老街上老宅子里吃飯,三個人一起去老屋幫忙。
酒菜都現成的,做起來很快。
兄弟仨拉開八仙桌,邊擦桌子搬凳子,邊聊天。
基本上呂冬和呂春在說,呂夏在听。
話題很快轉到呂春的個人問題上,呂冬問道︰“大哥,過完年你哪天去方姐那?”
呂春說道︰“過了十五。還沒走開,頭十五不好去。”
呂冬想到在白雲大集上的所見所聞,問道︰“方姐家里干啥的?有弟弟?妹妹?”
呂春隨口說道︰“跟咱這邊條件差不多,她爸中學里面當老師,她媽在家務農,有個妹妹念高中。”
“你去過之後,要不要找個中間人?”呂冬又說道︰“听說那邊自談的,也興找個媒人。”
有些事找個中間人去談最好,雙方家長面對面談往往是最差的,一個說不好,連緩和的余地都沒有。
呂春擺好椅子,說道︰“去完第一趟再說。”
呂冬覺得,當老師的家庭,應該會好一些,雖然這年代拖欠老師工資屬于普遍現象,但當老師的家庭條件一般不會差。
家庭條件不差,尤其有個妹妹而不是弟弟,會少很多麻煩。
北河和青照北部很多家庭,也不是完全不講理,而是所謂的習俗逼的,家里有個弟弟,姐姐嫁出去時不多要點東西,弟弟結婚時咋辦?
估計不少家長都這樣的想法。
最終演變成惡性循環,要的多的地方越要越多,男的越來越難取媳婦。
呂建國到後,一大家子開始上桌吃飯,雖然很多人都從初一醉到十五,但呂夏不喝酒,呂冬和呂建國下午要去村委開會,也不喝酒,呂春吃完飯去值班,干脆就沒動酒。
吃過飯,呂夏要去同學那里,呂春回大學城,呂建國先去了村委大院。
呂冬幫著胡春蘭和大伯母收拾一番,才出家門。
剛到街上,七嬸從北邊過來,後邊跟著的釘子,拿個放完的響天雷長筒子當大寶劍在舞劃。
呂冬問道︰“七叔呢?”
七嬸嘆口氣︰“從昨晚上就喝,到今中午連著喝四頓了,喝醉了,我把他鎖家……”
“我爸過來了!”釘子手里的長筒指北邊。
呂冬和七嬸轉過頭去看,呂建仁穿著身新衣裳,晃晃悠悠從北邊走過來。
七嬸氣的牙根子疼︰“又翻牆跳出來!”
呂冬知道,一般的院牆,哪能擋得住七叔。
呂建仁是海量,也不知道喝了多少酒,走路都不穩當,中午頭正是化凍的時候,老街水泥路不好走。
他腳底下一滑,人撲通摔在地上,還是摔在路中間。
村里大街上的老式水泥路,中間都有排水的淺溝,中午大化凍,溝里全是泥巴。
呂冬沒去管,七嬸站著不動,釘子興致勃勃的看好戲。
呂建仁爬起來,臉上手上身上衣服上,沾滿黑泥巴。
七嬸是真無奈︰“大年初一就這樣,這一年啥時候是個頭。”
“七叔好多了。”呂冬幫呂建仁說好話︰“人轉變總得有個過程。”
七嬸回頭想想,認真干了小半年活,拿到縣里表彰,賺了幾萬塊錢,比往年長進太多了。
“冬子,多虧了你。”七嬸不迷糊。
呂冬說道︰“咱先把七叔送回去,來回晃蕩也不是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