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正文 第2771章 报答平生未展眉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赤心巡天 | 作者:情何以甚


 热门推荐: 雪鹰领主 完美世界 武极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贴身校花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2771章 报答平生未展眉

    就在天隙裂开,浊浪奔流,仙帝睁眼的瞬间。m.biquge85.com

    紫极殿前的管东禅二话不说,提刀便走。弃登天未得的满朝文武于不顾,一步跨长阶,再一步,已至长乐宫外!

    孝带缠额,是祭先君。右臂缠白,是为国诛贼。

    今日站在浩荡人潮中的青紫之辈,态度也不尽然相同。

    对身为“天子家奴”的丘吉来说,这当然都是一种对抗。

    但在镇国明王管东禅的视野里,这两种态度界限清晰。后者可以宽容,前者能够争取。

    李正书在太庙被放回,今又来祭先君。定远侯在重玄祖祠被释放,如今还留在重玄族地。这也是两种态度。

    前者怨先君而忠先君,后者忠于家族,忠于活着的大齐天子姜述。当皇帝变成先君,他会守着世家的本分,不再轻易站队……重玄家吃够了站队的教训。

    姜无量在法理上并不正确,但在血统上毋庸置疑,在力量上冠绝天下。

    当时在重玄族地,祂若是杀了姜无华,今天紫极殿前对抗新君之朝臣,至少要走一半。

    因为长乐太子姜无华,是大齐霸业托底的一种选择,名分、能力,全方位无缺。

    养心宫主姜无邪已死,华英宫主姜无忧几乎道心崩溃,失去了为君的志气。杀了姜无华。所有心向国家者,就没有别的选择。

    可新皇没有这样做。

    就如先君从头到尾都不愿分裂国势,最后选择以阴天子相搏。

    当姜无量坐上那张龙椅,祂也戴上名为社稷的枷锁。

    祂若不能承社稷之重,不能顾全国家,祂就没资格与先君相较,不可能成为更胜于先君的帝王!

    祂有绝对的信心赢得胜利,也要预期失败后,国家仍然能有的未来。

    黎国皇帝洪君琰,有“红尘枷锁堕超脱”的设想,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帝王,他理解至高权力的意义。

    这种顾全,这种为国家利益而做出的让步,而导致的自身局限,就是“红尘枷锁”的一种。

    诸如此类的枷锁,在达到某一个限度之后,在力量的表现上,完全可以牵坠超脱。

    这就是坠杀超脱的原理。

    先君以社稷自锢,新君亦如是。

    事实上姜望亦如是!

    今日缠白伐君,他理当举先君遗诏,奉长乐之旗,哪怕高举华英宫……而不是仅仅自己一马当先,说一句“愿从诛逆者缠白”。

    这样他都有足够的退路可言,免于所有非议。

    但无论长乐太子抑或华英宫主,事实上都在新皇手中,随意一念即折旗。

    他不愿去赌姜无量的格局,不愿置长乐太子于风险中。

    管东禅完全明白,无论先君新君,乃至今日提剑缠白的姜望,都是深爱齐国的人。

    可他管东禅,信仰新君胜过大齐,信仰极乐胜过天下。

    在阿弥陀佛毋庸置疑的胜利已经动摇的此刻,他必须寻求一切压倒胜利天平的可能。

    所以他要斗杀姜无华,让紫极殿前的人潮分流。虽不能动摇姜望的剑,却可以动摇齐人的心。

    长乐宫里并不冷清。

    虽然国家易鼎,长乐一夜变冷宫,人心惊惧难安……但真正弃宫而去的人,却并不多。

    今日是新君的登基大典。

    今日也是先君的祭礼。

    长乐宫里,人人素衣冷食。

    管东禅驾刀来此,却于宫门,一见凤颜——

    大齐帝国何太后,在几位忠心太监的拱卫下,亲为儿子守门。

    长乐太子说姜无量绝不会来杀他。

    何太后却固执地握持凤簪在此。

    她并不是有着算到了一切的智慧,但作为一个母亲,她无法不顾念儿子的安危。

    “管东禅!哀家记得你!乱臣贼子,敢闯宫门!胆敢上前一步,哀家必簪裁此衣!”她握簪并不触颈,而是扎在肩窝,扎进里衣,已见殷红。

    姜无量若要抹掉长乐宫后患,应当再背上一个弑母的骂名。

    她是先君的皇后,是姜无量必须要承认的母亲。

    而不动明王辱其母!

    君天下者,不可不杀此乱王。

    哪怕这些对于姜无量无关紧要,于她已是最沉重的筹码。

    正在宫内跪灵祭祀的姜无华,披着孝服匆匆赶来。

    见到管东禅,反而眸光一挑,一边把母后往身后拽,一边翻出眉刀往前走:“宫门深锁隔千秋,朕还以为要终老此生——看来外面的时局,已经发生了变化。”

    管东禅这样的人物,都如此急切地杀上门来,公然违背新君旨意,说明新朝局势已然崩坏!

    以大局而论,此时此刻想尽一切办法拖延时间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他的母亲正在做这件事情。他大可以跪坐灵前,佯装一切都不知,躲到最后一刻。

    但志为天子,岂能失之担当?

    今日怯家者,他日必怯国!

    太子妃攥着一把剪刀,还在宫内往外飞奔,靴子都跑掉了一只。

    那些惊惶不安的太监宫女,回过神来也都涌近。

    长乐太子待人极厚,人心亲近可见一斑。

    管东禅并不废话,走过去的同时已抬刀——

    倏然人间见明月!

    明明是青天白日,此刻却有巨大的明月高悬于天。

    不同于昨夜的青石明月,给人安宁的感觉。此时的这轮巨大明月,却让人感到芳华和浩渺,而真正的强者,能看到随之涌来的引力潮汐!

    明王戒刀落下来,一斩为空。

    眼前所见为碧海。

    在无边无际的浩瀚海面,白衣飘飘的重玄遵,踏浪而来。

    管东禅挑眉:“我以为重玄家已经做出选择了。”

    “谁告诉你的?”重玄遵施施然问。

    管东禅握正戒刀:“你的堂弟默认一切发生,你的叔父还好好地在重玄族地。”

    “关我什么事?”重玄遵一手提着酒壶,一手提着刀,步履从容:“我们都分家了。”

    他抬起手来,将这壶酒,倾在身前,如同当年,言必“饮甘”——

    “紫极殿前站岗者,不独姜青羊。”

    “难道只知武安,不闻冠军?”

    ……

    ……

    朝闻道天宫初开之日,包括原天神在内,曾有一再的追问——天上是否有仙。

    仙的确存在。

    仙帝沉眠在深海。

    额披雪,身着紫,臂缠白。

    这样的姜望悬停在仙帝睁开的眼眸中,像一轮永不能磨灭的晕影。

    无数个姜无量都被剑锋抹去了,余者都归于金身璀璨的阿弥陀佛。

    这样的长相思横掠过长空,留下一抹深刻的白——

    那是真正的“空”。

    其中有大片的色彩,如决堤溃涌,在佛境的裂口奔流。

    它是极乐世界的失血。

    更是被硬生生拔出来的、已经填入极乐世界的极乐仙宫!

    姜无量借极乐仙宫来填补极乐世界,欺的不过是仙师死,仙帝沉眠。

    今仙帝归来,自要物归原主。

    两种因果纠缠,两种超脱层次的力量拉扯……这极乐仙宫的部分,几乎被撕裂!一部分已经彻底融进了极乐世界,一部分却被扯裂出来,形成虚幻的仙宫。

    这座仙宫的本貌,呈黑白二色,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桃红艳紫,当然也并不呆板肃重。虽则主体建筑只见黑白,却不显单调,诸气混转,五行协调。

    其间男男女女,妙舞欢歌,绝不是三分香气楼里那般纵情声色,而是舒适自然,由衷喜悦。

    极乐仙宫的“极乐”,并不是什么艳色的想象。而是阴阳,是天地,是一种和谐的状态。

    姜无量正是以这种世间万有的和谐,来填补极乐世界的基础,希望众生都生活在一个万分和谐、无不融洽的理想世界。

    而今仙帝落于此世,取走了它的“和谐”!遂见时空缝隙,无处不有的撕裂。

    姜无量所求众生平等而后极乐,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众生的“不协”,不同种族,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命运,不同个体……时刻发生、无处不有的矛盾。

    仙帝这一剑,动摇的是整个极乐世界的根基。

    但这只是开始。

    大片大片溃涌的色彩,让无限光明的极乐世界,多出一份光怪陆离的瑰奇。

    忽然时空冷。

    色彩亦结霜。

    那一尊无穷高岸的阿弥陀佛,一只佛眸被斩碎了眼皮,金瞳之上印住赤金的一横,仙佛两意无休止地厮杀。另一只佛眸……眼睫如冬枝,竟然挂上了几许冰晶!

    姜望额上所戴的雪,不知何时已飞了满天。

    那一道道留在佛境高空的“白”,是这个无边世界不能愈合的伤口。

    而在色彩河流之外所涌出的寒潮,刹那间席卷禅境。令钟声都迟缓,叫菩提都结冰,佛莲也如冻塑,灵山都成雪山。

    无所不在、无所不显的寿光,也在这刻被冻结。

    阿弥陀佛有无量寿。

    仙帝有凛冬仙宫亦曰长寿宫!

    对于寿数的理解,二者都站在历史的高点。

    凛冬一剑天地改。

    此世无不死之树,此世无永生之花。代表阿弥陀佛至高理想的极乐世界,两剑之后就已面目全非!不见旧风景。

    就连昨夜不断破灭又再生的东华阁,此刻也静寂。朽即曰朽,残即曰残,再不可寿无量。

    仙帝视于阿弥陀佛,没有握剑的那只手遥遥一按——

    正在山腰同弥勒侍者大战的护法天龙……遍身龙鳞都逆张,一霎金归为紫。

    天子龙气所化的龙,佛性不见,威严不见,却有呼之欲出的灵性,溢满在龙眸,而竟踏云便走,一霎夭矫在高天。

    龙行紫云,雨落灵山。驭兽仙术,独步人间!

    “驭兽”作为曾经横世的仙宫,是切实传下了大道。阿弥陀佛却还没有真正走到众生极乐的境界……举凡极乐世界里的飞禽走兽,没有一头能够逃离仙帝的驭使。

    便于此刻,被姜望推走的知闻钟,轻轻一晃作铃响,如念珠悬挂在永德禅师的脖颈间。

    身前无龙,身后无人,迎着骤雨上山巅,雨珠在他的光头上滚落。

    他一如既往地咧嘴笑着,笑得实在欢畅:“憾甚!弥勒未生,吾教不兴,此生枯待无果。幸甚!弥勒未生,末法未来,众生未有穷途!”

    “南无弥勒上生!”

    他忽然明白——弥勒的慈悲是永不降临。

    禅光沐浴他的道身,胖乎乎的肚子仿佛能够容纳一切,就此欢笑,合掌下拜!

    无尽虚空有菩提树,上下无穷,根系因果,枝蔓时空。

    阿弥陀佛的修业,是时时刻刻都在生长的禅枝。

    永德禅师深拜之,敬颂之,他所期待的充满希望的未来,如同沉甸甸的道果悬在枝头,也切实有虚幻的弥勒禅果的体现……竟叫无边菩提树都摇晃起来——

    佛陀金身晃动根因,立见不稳。

    钟声连响。

    我闻钟此刻也飞回命运菩萨的腰间,妙高幢从佛陀华盖又复收回为伞剑。波涛汹涌的命运,推着他走向叵测的未来。

    他立睁双眸,如悲似叹:“命运翻覆苦乐多,愿加一羽见鲸落!”

    在“我闻”的钟鸣声里,这支伞剑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华光,竟然往前推动,刺破了阿弥陀佛的指尖!

    在无穷广大的佛陀金身,这一点剑创实在微渺。

    但由此荡漾开的伞剑华光,像是将这座阿弥陀佛的金佛身,洗去一层金粉,又撕去了一层金箔。

    梵钟未绝。

    广闻钟坠在了三宝如来的耳垂下,像一枚天青色的耳坠,在风中轻轻一摇……广闻天下之道,映于琉璃佛眸。

    净礼的泪珠就没有停下过,此刻一颗颗载着复杂的信息流坠落,折射出诸般幻彩。

    三宝如来的拳头往前推,一下子掀翻了阿弥陀佛!

    纵然世间绝顶者,相距超脱也甚远。

    他们是浮云,是尘埃,是阿弥陀佛根本不需要过多在意的蚂蚁。

    可一旦把他们放到胜利的天平上,它们也成为真正的砝码!

    在诸天万界无数持诵阿弥陀佛之善信的骇然感受里……

    岿然永恒的佛陀金身,竟然向后倾倒!

    再无永伫的山河,再没有永远的传说。

    向后仰倒的阿弥陀佛,已经遍身披雪,眉眼结霜,凛冬仙气结成缠身的锁链,冥冥之中降临一座辉煌的仙棺——

    它简直是一座宫殿!

    高阔,威严,霜冷。是永恒的冰雪,雕刻成的寂灭之棺,要于此刻,埋葬窃居君位的佛。

    阿弥陀佛向后仰倒的过程,亦是仙棺筑造的过程。

    当祂跌进这仙棺,便会迎来最终的埋葬——将以极寒凛冬,冻杀无量寿。

    而祂不见悲喜。

    时间在这一刻被无限地拉长。

    祂和仙棺之间的短暂距离,这一刻竟然不断延展。

    无边的佛光都被仙帝推到世界角落,无量的寿光都被凛冬冻结,佛陀的金身也被剐掉了几层……可祂眼中仍有光。

    一点光,便是无量光。

    这不过一次跌倒的距离,已建立广阔的时空。广阔的时空里,光亮无穷。

    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无量寿佛永远不会彻底倒下,那么祂跌倒这件事情就不曾发生。

    凛冬寿棺无限远。

    “无量是我根本义,是究竟、是圆满、是不可限量。”

    “非无量不可含摄一切功德,非无量不能无憾。

    “无量佛乃一切佛,见我如见十方一切佛,拜我如拜十方一切佛。”

    “如来!”

    祂颂声:“此亦众生,众生有仙——”

    祂竟以无量根本义,含摄所有,要将仙帝所留下的一切创伤,都包容都消化,要将仙道,也合进极乐世界里!

    却只闻天风呼啸,那声音暴躁到切断了禅声。

    极冷冽的尖啸声里,礼玉的敲声十分清脆。

    仙帝之袍飘荡在无穷的时空里,携日月星辰,带风霜雨露,仿佛要在这段匆匆掠过的旅途里,创造无比丰富的新世界。

    无穷的时空被强行归纳为一瞬间、一寸远。

    仙身近佛身。

    那临世而斩剑的仙帝,此时却是提起了膝。一记居高而下的凌空膝撞,压在佛陀的胸膛。

    叫那金的变成泥,叫那不朽的都凹陷。

    佛陀金骨塌陷时,也如天雷作惊声。

    此时也!

    阿弥陀佛那为赤金所横的左眼,倏然化出一尊赤金色的剑仙人,仙姿飘逸,进而斩剑。

    本该阻截它的佛眸,却持剑自返,化成了金色的目仙人,带头杀向那无尽的眼窟,如同杀进茫茫无际的宇宙黑洞。

    那如冬枝挂冰雪的右眼,亦飞出一尊雪仙人,飘飘挥袖,茫茫多的冰雪仙术如飞瀑倾海——仙术飞瀑前,亦是金色的目仙人轰隆冲锋。

    从仙帝膝撞的那一处为起始,仙光在佛陀金身上蔓延,一尊尊仙人在阿弥陀佛的金身上成就,全都跳杀出来,反伐本尊。

    恐怖的万仙之术,再一次重现人间。

    一人即为万万仙。

    非止于自我,亦可施加于他人。

    也唯有真正的仙帝,可以“帮”佛陀这样的超脱者……遍身成仙。

    这当然是一种帮助,慑服万仙就意味着力量的跃升。

    但仙帝赋予的灵性太足,让这些仙人有了真实的自我。

    阿弥陀佛要含摄所有,要将仙道也融进极乐世界,也将仙人视为众生。

    那么祂首先要普度的,是自祂佛躯所诞生的众仙。

    因为此刻……万仙逆佛!

    这一幕实在惊悚,紫极殿前视阶而待的丘吉,都裂开了眼睛,血色为泪,悲从心来。

    佛光普照、望之祥和的金佛,此刻有扭曲怪诞的恐怖形显。祂的身上铺满了仙,本该餐霞饮露、仙风道骨的这些仙,这时却是疯魔一般,都向佛躯更内疯狂冲杀,毁灭他们所见的一切血肉,甚至这些血肉也都渐次成仙——

    只要真正杀死了阿弥陀佛,他们就可以成为真正的仙,脱离佛躯,真实而存在!

    根本不需要仙帝再操纵什么。

    对于自我的渴求,对于生命的本能,就足够让这些刚刚诞生的“仙”,成为阿弥陀佛最坚决的敌人!

    要如何让他们也极乐呢?

    这些佛尸仙的自我,和阿弥陀佛不可并存!

    姜无量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又抿唇。

    祂并不彷徨,也并不矛盾,无非如姜望先前所言,斩掉这些跋山涉水路上,不得不斩掉的荆棘,而后继续前行。

    怀菩萨心肠,亦要有金刚手段。

    只是祂想得更多……

    如今仿佛大势至,祂是那个逆行大潮的人。

    天下缠白、极乐裂土、诸梵伐宗之后,又迎来万仙逆佛。

    从国家,到极乐世界,到佛门,再到自身佛躯。

    祂咀嚼到的是一种独行末日的感受——

    没有人相信“众生极乐”的理想。

    不止于现世,不止于所有已知的诸天。更在于所有听到这个故事,看到这个故事的人。

    祂在做一件所有人都不认同的事情。

    寥寥无几的支持,如狂风骤雨中的萤虫。

    也就是祂在这里迎风雨,那些微光才没有被瞬间扑灭。

    不朽的佛陀金身,迅速膨胀起来,没有变得更广大,而是丑陋又狰狞。狞恶乃魔相,金皮之下隆起的鼓包,全是反伐佛躯的佛尸仙!

    祂倒弓着身体,终于在仙帝的膝撞之下跌落,半身都已过了棺沿。

    而祂倒弓着……合掌。

    永恒只是一瞬间。

    “生老病死离别苦,恨爱贪嗔求不得。”

    “我所梦者如悬月,摊碎水镜一场空。”

    “仙亦众生也。”

    “众生当知怜!”

    祂那只已经被斩碎眼皮,徒留幽幽眼窟的眼睛,竟然落下一滴滚烫的金泪,在灿金的佛面蜿蜒。

    这具不朽的佛陀金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削瘦”,飞速地“削瘦”!

    祂加速了佛躯万仙飞升的过程,视他们为茫茫时空里的众生,予他们以真正的灵性和自由。

    以身饲仙!

    “仙之不存也,道求一真。”

    “我求广大,我求极乐……理想极乐国,与众生同赴。”

    这一刻祂的悲悯真实无虚,这一刻祂的奉养确切存在。

    把不朽的养分,奉予这些佛尸仙。

    让仙道有进一步广扬的基础,让已然诞生的他们,可以摆脱生存的焦虑,真正考虑自己的一生。

    使其仓廪足,而后问礼,问禅心。

    那簌簌摇摇的佛躯,一时竟悬伫。

    佛躯之上数不清的佛尸仙,不少泣涕如雨。许多当场便合掌持诵,奉佛奉尊。他们毕竟源生于佛,虽已各怀自我,不免对佛有本能亲近。

    佛陀如此奉养,他们岂能没有感怀?

    姜无量的理想世界,还未真正成就。

    祂的灵山,祂的净土,本来颇为空乏。

    此刻诸多佛尸仙都奉礼皈依,立见众菩萨!

    佛陀形销骨立,而灵山声势更甚。

    膝压佛陀的仙帝,只是以掌下按,覆其金面。

    “既然水月镜花,不必对我垂泪!”

    掩其泪而推佛身。

    正如姜无量没有用神通强夺万仙灵智,而是用奉养来争取,因为祂的理想,不能通过剥夺自我的手段来实现……众生极乐是自发的极乐,不是傀儡般无知无识而后自欺的极乐。

    仙帝的理想,也不会通过行尸走肉来实现。

    姜望驾驭仙帝之身,更不会做掠夺心智的选择。

    一众佛尸仙,有奉礼皈依者,亦有决心叛佛不回头,有并不信任阿弥陀佛唯恐秋后算账,有生来憎佛、厌恶诵经声,有野心滋生、想要食佛而长,更有生性自由者、一世不朝君……

    相较于同心同理的皈依者,这复杂的才是众生。

    随着仙帝掌覆金面,那悲悯的注视也从一众佛尸仙的世界里消失。

    那些纷纷扬扬从佛陀身上洒落、不肯皈依的佛尸仙,在这一刻为仙光所统合。

    极乐世界里的异兽灵禽,也都飞来灵山,

    仙光一动,兵煞冲天。

    无边阴云如伞盖,遮藏灵山。

    为护道故。

    佛陀有金刚手段。

    仙帝有兵中之仙!

    曹皆是“将百万者”。

    创造兵仙宫、超脱于道外的仙帝,掌军无穷极。

    和异兽灵禽一并结成兵阵的佛尸仙,瞬间相合,仿佛已经有千万年训练……反伐那些皈依者,简直势如破竹。

    佛陀之身,血肉如蚁,皆脱骨而去。

    眼见不朽成黄泥。

    最后便只剩一具金灿灿的骷髅,被仙帝一掌按进了仙棺!

    骨头和棺材的碰撞,就是一记擂鼓声。擂响了对于无量寿佛的最后战争。

    而后金披白,棺覆雪,仙棺内部仍被无限拉扯的时间与空间,被无限蔓延的冰晶所填补。

    凛冬霜雪,极致冰寒。

    最后是一具冻在冰晶里的金骷髅。

    永隔时空,永绝红尘,是为“永寿仙”。

    但姜无量并未就此瞑目,祂在永远静止的仙棺里,以骷髅之中仅燃的梵火,注视着将祂推进仙棺的仙帝——

    或者更具体,是落在仙帝眸中的晕影,着紫缠白的姜望。

    此刻没有多余言语,他们之间也只剩下最纯粹的道争,当然也唯有最根本的手段——

    就在仙帝推佛入棺的同时,虚空之中蔓延出无数条色彩斑斓的因果线,如桥梁将两尊相连。

    因果之大,莫过于生死。因果之重,莫过于路歧。

    姜望已自剔佛缘因果,但在争杀绝道的此刻,新的因果又建立。

    茫茫多的因果之线交织为洪流,跳出仙帝的阻隔,扎进仙帝之瞳里,姜望的道身。浓重的色彩将紫衣染成了青衣,仿佛要将先君的赠予全都抹空。

    回到最初……他还是那个万里赴临淄的单薄少年。

    两者是同时发生!

    姜无量落棺为冰晶,姜望被因果洪流吞没。

    如若姜望身死,自然倒果为因——仙棺不复存在,仙帝也要回到天海沉眠。

    可也是在同一个时间,耳目尽血的姜望,胸膛处五轮天光旋转。

    悬停在五府海上空的五座秘藏府邸,竟然骤显于外——五府相合为一殿,如那永恒的高堤,恰恰迎上因果洪流的冲击。

    五府神通为“天府”。

    极致内府为“霸府”。

    既昭于天,且霸于仙。

    霸府仙术是对人身内府的极限探索,追求的是“纳天地于府中”。

    姜望驭使仙帝的力量,以霸府纳因果。

    却见巍峨霸府之中,明月照,朱阁转,一道仙影映其间,翩翩如游龙舞。

    霸府之中有如意仙!

    如意仙宫的仙术核心是“以意为术”,独具一格地以意念为战斗手段,对“意”的开发,冠绝天下。

    此刻仙意闪烁,遁于霸府,逃于茫茫,已经摆脱了因果洪流的锁定。

    仙帝之身却半蹲在冰封的仙棺上,一剑横抹,削断了灵山,又一掌下按——

    此掌介于虚实之间,而飞出数不清的因果之线,如万蛇出窟,“咬”上了仙棺。与此同时,姜望藏身的霸府,也飞出无数条因果之线,正面迎上姜无量所推动的因果洪流!

    仙道九章,其五曰“因缘”。

    在“因果”这件事情上,仙帝的造诣亦不曾输给谁人。

    此刻无穷因缘接因缘,姜无量放出的每一条因果之线,都被仙帝的因缘咬住。

    这佛陀的因果洪流,是杀也是藏。

    姜无量既是要击杀驾驭仙帝道身的姜望,倒果为因。也是要借此遁身于因果——在佛躯飞仙、凛冬冻杀无量寿的此刻,于无限的因果里永生。

    极乐世界正飞雪,灵山已断……身不能脱,道不能移,故逃因果。

    在无尽的时空深处,有一颗无穷广大的菩提树。

    姜无量在树下坐禅。

    佛陀是树,因果是由此蔓延的、深植于时空深处的根须。

    在每一个关键的因果节点,祂都有机会逃出永恒死寂的仙棺!

    无穷的因果根本无处寻觅,可仙帝是以无穷逐无穷。

    属于仙帝的因果之线虚实幻变,属于佛陀的因果之线色彩斑斓。

    在这时空深处的因缘地,无数条因果之线都接驳。

    像两只刺猬撞到了一起,每一根刺都撞向对方的刺。

    礼玉敲响,仙帝飘身而至。

    菩提树下,姜无量睁开了眼睛!

    无量光明好比落日,日落并非光明死,而是光明归藏。

    礼敬阿弥陀佛,应向落日处。故而以西为尊,极乐世界称“西天”。

    祂闭眼既是日落处,睁眼即是日出时。

    仙帝寻因而来,先接祂的果——祂在仙帝追来之前,就已经斩出闭眼的一剑,其为光明藏,仙帝寻来即受斩。

    辉煌的仙帝道躯,立时陷于无尽黑暗中,不免迷失瞬念。

    而阿弥陀佛睁眼即奉剑,此剑名为无量光!

    祂注视着仙帝,寻找着姜望,一似往日宫廷深似海,麻雀掠过树梢,寂寞地看着那个……行走在宫中的少年。

    无穷的光线瞬间杀穿了霸府,钉住了仙影,将那尊不断闪烁、跳出五行外的如意仙,钉杀在霸府高墙!

    祂真正的杀招藏在这里,在姜望驾驭仙帝道身,追寻因果而至时。

    但是……

    倒果为因未能成!

    阿弥陀佛没能回到祂的灵山。

    那僵直的如意仙,映照在姜无量的眼眸里——

    仙身迅速枯萎,青衣如残叶褪去。

    分明一具千疮百孔的臭皮囊,再不能成就苦海的渡舟。

    可是祂眨了一下眼睛。

    姜望还好好地站在那里,一片片黑色的甲叶,在虚空中凝现,仿佛本该如此,嵌为他的甲身。

    那是深不见底、吞噬一切光明的黑色,黑色的甲胄将这具挺拔道躯完全覆盖,只露出一双眼睛——

    自斩之后流干了血泪,只剩幽幽的眼窟。

    此处跃起金赤白三色的火!

    这是独属于姜望的光明。

    “了其三昧而后焚之。”

    现在他已深刻地了解了姜无量的一切,也被姜无量深刻了解着。

    轰!

    仙帝已经挣脱那瞬念的黑暗,斩破迷失的长夜,以身为槌,撞向坐禅的姜无量,把他撞定在无边高大的菩提树上,撞出一个深不见底的树洞。

    一身黑甲的姜望,静伫于仙帝的眼眸。

    生时青衣,死时黑甲。

    枯荣有时,生死禅功!

    姜望毕竟藏在仙帝的道躯里,有超脱层次的护道手段。无量光觑机杀进仙帝体内,杀破霸府与天府,钉住如意仙,已经是极限。

    无法抹掉生死禅功的一次枯荣。

    这意味着祂在当下已不可能彻底地杀死姜望,仙帝是祂必须面对的结局。

    姜无量又叹一声。

    已记不得这是今天的第几次叹息。

    正是齐武帝把枯荣院引入齐国,借助枯荣院的力量,在东域站稳脚跟。

    也正是齐武帝将极乐仙宫送予灯意师太,开启三分香气楼的历史。

    今日姜无量所拥有的一切,可以说都跟齐武帝有关。

    可也同样是齐武帝,在那一次的天海战争里,将《生死禅功》隐秘地赠予姜望。

    他看到了什么,防的又是谁呢?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有关于今日紫极殿里坐朝的新君,关于祂的君位和理想。

    齐国历史上功业最著的两位君王……先君不许,武帝不认。

    齐国历史上最卓越的雄杰,都不相信“众生极乐”可以实现。

    太遥远的理想,是太孤独的前路。

    因果菩提树上的人形树洞,似也无穷深。

    姜无量的叹息结成一个实质泡影,轻轻炸响,散进无边黑暗中。

    仙帝就停在树洞外,顺手将长相思扎在了树干上,发出“笃”的一声闷响,但见五光十色的因果树液,沿隙而下,是这菩提树的血。

    仙帝的另一只手却张成了爪,好似笼盖天穹,虚实变幻不定,探进了幽幽树洞中。

    古往今来无穷处,枯荣起而灵山归……无量的因果都被捕捉!

    在最初的枯荣院,武帝和天妃坐而论道,禅房外众僧静待论禅的结果,禅房里两只手却合在了一起。

    在极盛的枯荣时代,尚为太子的姜述,手转念珠,轻敲木鱼,与众僧论禅。旁边轻纱遮颜的殷祧,抚着隆起的肚皮,看着自己的郎君……满眼都是他。

    在伐夏前的紫极殿,大齐天子姜述,披甲在龙椅前,剑指西南,时为圣太子的姜无量昂首百官之前,一场激烈的风暴即将来临……

    最后的最后,在白骨神宫——

    阿弥陀佛与阴天子对峙,诸殿阎罗皆在。

    提因推果的手段已经完成,真地藏降临神宫,带来阴天子不可回避的道争。

    在无数的因果根系里,黑甲覆身的姜望,都以三昧真火照视着姜无量。

    仙帝笼抓着已然登帝的阿弥陀佛的脖颈,杀入此间来。

    时间于此不可计,但战场已经辗转了很多个因果。

    在姜无量试图离开的每一个因果节点,仙帝都杀死了祂!

    姜望并没有转眸,尽管他明白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看到先君,目睹先君和地藏、姜无量的战争。

    他在这个因果时空里,与已然登帝的姜无量交手,并不能影响白骨神宫里正在发生的一切。

    两者之间有因果上的联系,但却是时空错迭的状态。

    像是一根枝头的两片叶,系于一脉,却并不相干。

    姜望驾驭的仙帝道身,和已然登帝的姜无量,其实还在正常时序的时空里,只是杀到了因果树上的又一枝。

    他并不能改变过去的结果,但他要杀死逃奔至此的姜无量!这是姜无量最重的因果。

    把逃到这些因果节点里的姜无量都杀死,灭无量光,湮无量果,杀无量寿……才能真正杀死永恒的阿弥陀佛。

    结束这场战争。

    姜无量却转眸。

    祂看着白骨神宫里的自己,刚刚走出青石宫,刚刚成就超脱……昨夜的自己。然后看向阴天子。

    其实昨夜祂没有如此认真地注视这个男人,或是不能,或是不敢,或是不忍。

    祂从来没有如此观察这位霸业天子的眼睛。

    小时候不敢对视,长大了不便对视。

    在“父子”之外,祂们必须面对的关系,是“君臣”。

    君心难测,祂从来没有真的懂过。

    慧觉只能把握已有的知识,不能帮祂感受另一颗人心。

    祂立誓要和父皇不一样,不以君威凌下,常怀仁恕之心。

    祂发愿要做到父皇做到的,也要做到父皇没能做到的,要成为一位更好的君王。

    但从什么时候开始,祂们如此遥远,就像此刻,相隔于因果的两端。

    或许生下来就是这样,这就是帝室的宿命。

    宿命?

    长相思带来的灿白,再一次覆盖了白骨神宫。

    死寂的凛冬,冻杀了姜无量的视线!

    今日姜无量和昨夜姜无量之间的“和谐”,被仙帝以极乐仙术取走,这一刻因果错流。

    如意之念遍布时空,仙帝的又一次膝撞,精准撞上不断闪烁的姜无量,将之撞上那张白骨神座!

    霸府竟为笼,将其座上囚。

    这张幽冥世界的神座,白骨曾静坐于此,眺望现世多少年。

    奈何桥上姜无量曾与白骨错身,一赴东海,一入东华。

    白骨神座上,祂们也算是鬼门关前的重逢!

    从始至终姜望都专注于这场厮杀,驾驭仙帝道躯跪压姜无量于白骨神座,双手握持长相思,自上而下,贯通了佛陀天灵!

    金身见白,而后见裂,簌簌劫灰,和白骨神座一并混为骨粉……点燃了三昧真火。

    一身黑甲的姜望,驾驭着仙帝道身,仍以跪压的姿态,虚滞在半空。

    虽是与此错迭的因果时空,是已经发生过的故事。

    但他竟然……无法回头看。

    霜风撞甲,系着霜白长披的耳仙人,坐于耳窟中——

    地藏王菩萨的声音在此巍巍响起:“冥土恕不奉主,陛下请退冠冕!”

    阴天子一拂袍袖,已将殿中诸阎罗、殿外诸鬼神,尽都卷走。

    其身后是缓缓凝聚佛形的地藏王菩萨,身前是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的后面是白骨神座。

    伫立在殿堂中央的阴天子,深深地看着前方,悠悠道:“朕履极以来,无日不朝……”

    相系的因果已经被焚尽,仙帝的道身慢慢消失。

    “……或诏梦熊为剑斗,或读无弃之书……”

    姜望隐约听到了一句——

    “或罚青羊之俸。”

    但细察耳仙人,却又什么都没有听到。

    时空交转,因果弥散。

    在无尽的时空和空间里,回想起先君的声音,他只记得一句——

    “你做得很好。”

    感谢书友“小贰”成为本书盟主,是为赤心巡天第982盟!

    感谢书友“这很符合我的气质”成为本书盟主,是为赤心巡天第983盟!

    ……

    周五见。

    (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强烈推荐给您以下精彩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飘天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856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