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九十二章 心情(續)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亂世棟梁 | 作者︰米糕羊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寒山城南,遠郊,大片苜蓿田里,李笠帶著薛氏姊妹漫步其間。www.399xs.com

    薛氏姊妹第一次見到如此規模的苜蓿田,仿佛身處紫色的花海之中,姊姊薛月嫦高興得翩翩起舞,仿佛在花從中飛舞的蝴蝶。

    妹妹薛月娥則吹起笛子,為姊姊伴奏。

    姊妹倆從小接受歌舞訓練,基本功扎實,兩人產後身材恢復得不錯,所以薛月嫦舞姿依舊優美迷人。

    薛月娥吹著笛子,並不是呆呆站著,同樣隨著旋律輕輕起舞,讓李笠看著看著,只覺心情大好。

    再看看眼前一片紫色,漸漸入了神。

    馬吃草,這是常識,但牧草也分種類,其營養含量高低,決定了馬匹的生長速度。

    草原上的馬,走到哪吃到哪,有草就能活,但要承擔“重任”,還得喂精飼料。

    被人役使的馬,無論是戰馬、馱馬、騎乘馬,因為負擔大幅增加,所以隨便吃草只能確保“餓不死”,卻不能保證“有力氣”。

    道理和人一樣,一個人若每日喝稀飯也能活,卻干不了重體力活。

    無論是下地干活還是扛大包,重體力勞動者的飲食總是要盡可能的好。

    戰馬也是如此,畢竟要托著兩三百斤的負重(人和人身上穿著的鎧甲)在戰場上疾馳,亦或是大範圍迂回,本身必須強壯有力,且有耐力。

    那麼,戰馬吃的牧草(飼料),搭配精飼料,必須富含營養才能長得膘肥體壯。

    所謂的營養,其中就包括蛋白質,如此方能長肉。

    蛋白質指的是植物蛋白,而苜蓿的蛋白質含量在牧草之中屬于較高水準,紫花苜蓿則是苜蓿之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少數品種。

    這是李笠那一世從閑談中知道的知識。

    同樣吃一斤草料,馬從苜蓿里攝入的蛋白質,要比尋常野草高得多,正如人同樣吃一碗飯,吃稀飯和吃干飯的效果完全是兩碼事。

    如果馬吃的是野草,即便整天都在吃,攝入的營養也很少,雖然不至于餓死,卻很難長得高大健壯。

    但馬若全用精飼料喂養,成本過高,大規模養殖根本養不起,所以折中的辦法,就是大量種植優質牧草——苜蓿,確保馬吃得好。

    據說在漢時,苜蓿自大宛傳入中原,有黃花苜蓿、紫花苜蓿等種類,數百年過去,苜蓿作為牧草在中原地區廣泛種植。

    所以李笠組織人力物力,開闢荒地,引種紫花苜蓿,作為戰馬的主要口糧。

    富含植物蛋白的大豆(菽),同樣也在種植,作為精飼料使用。

    李笠這麼費盡心思種植牧草,為的就是確保戰馬能有充分的蛋白質攝入,經過鍛煉,能夠明顯長肉,力量自然就會隨之增加。

    又喂粟米,讓戰馬攝入更多的碳水化合物,能夠快速長膘(脂肪),耐力自然就會增加,關鍵時刻熬得住持續作戰。

    這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光靠種田是辦不到的,而繁殖魚苗獲取的暴利,在養馬的巨大開支面前,也顯得黯然失色。

    想著想著,李笠覺得有些煩躁。

    本來這該是朝廷馬政該解決的事情,如今他一個徐州刺史,‘自籌資金’種牧草而不是種糧食,這叫什麼事?

    朝中袞袞諸公,對馬政根本就不上心。

    這也怪不得朝堂“大佬”不上心,畢竟馬政是朝廷的事,是皇帝的事。

    而皇帝...皇帝倒還算正常,繼位以來的所作所為,李笠認為總體上還是不錯的。。

    既沒有沉迷酒色、荒廢朝政,也沒有屠戮大臣、士大夫,更沒有什麼倒行逆施,很少大興土木、濫用民力。

    即位後,接連平定叛亂、收復失地,雖然沒能收回益、梁,卻新得沔北及淮北徐州。

    雖然連年用兵,但不算是窮兵黷武,大體上來說,也不怎麼折騰百姓。

    當今天子從先帝手中接過的風雨飄搖的江山,如今六年過去,算得上‘風波平’。

    按照傳統眼光來看,當今天子稱得上守成之君。

    可問題是,這位守成之君接過的是個爛攤子,爛得要散架的那種。

    光靠守,可守不住,得改革,剔除腐肉、剮掉爛瘡,國家才會恢復生機。

    之所以如今表面光鮮,全靠這幾年一連串的軍事勝利來續命,但當年先帝遺留下來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遲早還會發作。

    這不是李笠胡思亂想,他仔細觀察過如今時局,發現侯景之亂爆發前梁國存在的問題,現在大多數依舊如故,並沒有得到解決。

    就和開車一樣,一個年逾八旬的老頭,開著一輛故障重重、隨時都會失控的汽車,行駛在險峻的山路上。

    駕駛員突然腦溢血,前方是連續幾個急轉彎,稍有不慎就會墜落山崖。

    其子坐在駕駛座,握著方向盤,都不知該怎麼辦。

    多虧突然冒出來個“金牌代駕”幫忙開車,勉強躲過一連串“奪命彎道”,進入一段相對平直的路段。

    雖然看上去這輛車開得很穩,能一直開下去,可車上的毛病依舊存在,總有一天會出事。

    所以,得趕緊下車修車,而不是湊合著開下去。

    現在,皇帝就如同裱糊匠,拼命裱糊著先帝留下來的爛攤子,以至于攤子看上去光鮮,其實依舊破爛。

    難道皇帝沒有意識到問題所在麼?

    李笠覺得餓自己能看出來的問題,皇帝肯定能看出來,但這幾年的施政表現說明,皇帝卻無力改變什麼。

    先帝當年開國時正直壯年,當時都感慨“朽索馭六馬”,選擇糊弄了事,那麼兒子即位後,除了繼續糊弄了事,還能做什麼?

    所以子承父業,繼續大力崇佛,能糊弄一天是一天。

    有銅鑄佛像,沒銅鑄錢練兵。

    李笠越想越煩躁,他明明知道鄱陽樂安有一個超級大銅礦,很容易開采,且已經探明礦脈,並為大規模開采提前做了多年準備,卻遲遲不能付諸實施。

    原因是朝廷不靠譜,皇帝一心一意做裱糊匠。

    皇帝真要有了這個大銅礦,產出的銅只會變成各種補丁,去裱糊已經破破爛爛的攤子。

    譬如變成以萬斤為單位的佛像,或變成富貴人家醉生夢死的金銀珠寶,卻未必能成為國家財政支柱,引發一連串變革。

    想到這里,李笠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若超級大銅礦開采了,哪怕只是初期的年開采量,也必然大得驚人,用來制錢,可以建立國家貨幣信用。

    辦法他都想好了,用水力機械來‘壓制’銅錢,即銅錢是壓制成型而不是鑄造成型。

    如此,制幣成本就能明顯降低。

    這種壓制銅錢,同樣是五銖錢,但含銅量要適當降低,確保大規模水力制幣時,每一枚銅錢的制幣成本低于其面值(一文),從而改變千百年來的兩個現象︰

    其一,朝廷鑄錢,鑄得越多,虧得越多。

    其二,好錢的面值(譬如一千文),比這些錢熔化後作為銅料出售時的售價低(高于一千文)。

    問題就在于制幣成本,李笠覺得自己有辦法讓鑄幣變成賺錢的行為,至少不會虧。

    然後通過一系列措施,確保新銅錢的信用為百姓接受,盡可能減少“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發生。

    財政理順了,干什麼事都輕松起來。

    簡而言之,朝廷有了超級大銅礦這棵搖錢樹,財政收入必然大漲,接下來可以做很多事。

    然而,這需要一個銳意進取、有決心進行改革的皇帝,用雷霆手段橫掃一切攔路虎。

    還需要一個祭品,即犧牲。

    因為改革必然觸動既得利益者們的利益,而這些人非富即貴,且不會少了宗室。

    眾怒難犯,最後,皇帝或者繼任新君必然把“改革先鋒”扔出去,作為犧牲,平息眾怒。

    李笠不想變成犧牲,所以,除了裝聾作啞,還能如何?

    皇帝只能做個裱糊匠,那麼超級大銅礦給國家帶來的不是脫胎換骨,而是苟延殘喘。

    笑聲將李笠拉回現實,他看著歡呼雀躍的薛氏姊妹,看看四周一片苜蓿,揉了揉太陽穴。

    多好的超級大銅礦,難道就這麼埋沒了?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