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九十四章 開端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亂世棟梁 | 作者︰米糕羊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午後,多雲,建康,秦淮河畔,嶄新的朱雀大橋上,便服出宮的李笠,看著這座灰白色的石拱橋,不由得想起趙州橋的雄姿。www.biquge001.com

      趙州的行政區已經有了,在河北,但目前沒有十分聞名的“趙州橋”,李笠記憶中的趙州橋,是後世所知的古橋。

      他看向秦淮河上游,那邊也有一座跨河大橋,不過橋的風格十分特別,為桁架式鐵橋,即二十世紀早期那種“網箱結構”橋梁。

      再看向下游,遠處也有一座跨河橋,為一座石拱橋。

      陪同出巡的張鋌介紹起來︰“如今建康共有十八座橫跨秦淮河的橋,南北兩岸居民往來十分便利。”

      “橋梁設計時,就考慮過豐水期船只通行的需求,所以,這十八座橋,並未對秦淮河航運造成不便。”

      李笠看著一艘吃水很深的貨船從橋下經過,往下游而去,發問︰“各橋的設計通行量,現在最高達到幾成?”

      “最繁忙的朱雀大橋,也就達到六成通行量。”張鋌回答,“其他各橋,目前很難突破五成的通行量。”

      李笠很滿意這結果,看著朱雀大橋中間擺放的欄桿,說︰“市政建設,要考慮未來一定時期之內的人口發展,所以要有余量。”

      “等海貿大興,建康作為江、海貿易的中轉樞紐,人口不可能少。”

      “哪怕將來遷都,建康不再是京城,但繁榮的工商業,一樣會讓建康成為一流大都會,所以市政建設一定要有前瞻性。”

      他一邊說一邊向南走,張鋌緊隨其後,不遠處又有幾個便衣侍衛跟著。

      朱雀橋,又稱朱雀航、朱雀桁,是一座浮橋,一直是建康的知名“地標”。

      而現在落成的朱雀大橋,不僅變成“永固橋梁”,而且橋面寬了不少。

      即便橋面中間設了欄桿,分為南下、北上兩個通道,但橋面上單一通道的寬度,就大過原來的浮橋橋面。

      前不久,楚國朝廷在建康舉辦了獻俘之禮,當時隊伍就從撤掉了中間欄桿的朱雀橋上經過,沿途聚集了大量百姓觀看,好不熱鬧。

      之後不久,皇太子娶親,迎親隊伍載著新娘從朱雀橋過,也引來建康百姓沿途圍觀,熱鬧至極。

      李笠在建康辦完了兩件大事,讓齊國降官感受了建康的氣勢,等過了重陽節,就會返回淮陰,所以抓緊時間在城中走走看看。

      雖然中樞已經搬到淮陰,許多富貴人家也常住淮陰,建康城內常住人口略有下降,卻依舊是戶數十余萬的大都會。

      趁著中樞轉移到淮陰、大量既得利益群體離開建康的好機會,建康官府開展“舊城改造”工程,把大量貧民聚居的各大棚戶區一一拆除。

      官府新建大量“廉租坊”,清理現有排污水渠,又擴建、新建“市政污水管網”,讓貧民有干淨的房屋居住,並有養家糊口的工作。

      而棚戶區的消失,使得火災、瘟疫爆發的隱患得以解決。

      如此一來,建康城面貌煥然一新,各處平民(貧民)聚居的“街區”,不再是污水橫流、腥臭沖天的污穢之地。

      治安也得到極大改善,如今的建康,雖然沒了常駐的中樞,少了許多富貴氣息,卻愈發“親民”。

      尋常百姓安居樂業,到處都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樣子。

      李笠看著秦淮河邊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听著喧囂的日常生活噪音,體會著不一樣的成就感。

      改變建康的不止是我,還有千千萬萬的人。

      但變化還會繼續,即便將來,建康不再是國都,也一樣會熱熱鬧鬧的。

      李笠的感慨,並不是臨時起意,他決心推進海貿發展,讓本就存在的沿海航線以及海貿,正大光明發展起來。

      這其中,建康和廣陵要承擔貿易中轉港的責任,依靠海路,加強與南方交廣以及北方青、幽的聯系。

      如此一來,建康會作為海運與內河航運的中轉港,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這種中轉貿易,會讓建康維持繁華,城里的大量手工業作場,其產品也可以依靠海貿,銷往更遠的地區,拓展更大的市場。

      有了這些手工業的巨大用工需求,加上商業發展,建康的人氣不會衰落。

      李笠走到橋南,上了馬車,沿著秦淮河南岸寬闊的大道西行,很快便來到秦淮河入江口處“工坊區”。

      這里,比起數年前繁華許多,曾經的“廉租坊”,規模也已經擴大了不少。

      很快,他來到“工坊區”南面江邊。

      此處,有新落成的造船場,內有五個大型“干船塢”,不僅建造江船,還建造大型海船。

      從上游各地運來的大型木料,在船場里陰干、烘干,然後制作成各類船材,慢慢制成大船。

      之後,作為官方貿易船隊的船只,由長江駛入大海,往返于建康、廣州番禺之間。

      將本就存在的民間航海、貿易活動,漸漸推上一個新的台階。

      李笠看著正在建造的大海船,想起《後漢書》中的一段記載。

      後漢(東漢)時,桓帝延熹九年(大概是四百多年前),有大秦王安敦派出的使者,經海路抵達中原,獻象牙、犀角、玳瑁。

      當時的“大秦”,指的應該是歐洲的羅馬帝國。

      “大秦”的使者,到底是真的還是海商假冒的?真假暫且不論,但由此可見,連接東西方的海上航線,漢時就已經存在了。

      但是,魏晉以來,從沒有哪個朝廷組織大規模的官方海貿船隊,利用現有航線開展海貿為國庫增收。

      原因有不少,主要一點,“重農輕商”的歷代朝廷,不可能重視海貿這種高風險、高回報的商業行為。

      而海貿會造成沿海地區人口的大量流動,官府掌握不了這種人口流動,也擔心勞動力流失造成土地無人耕種,所以,重農的朝廷,不可能重視海貿。

      對于南方朝廷來說,晉時的孫恩、盧循之亂,導致朝廷對發展海貿顧慮重重。

      孫恩盧循作亂,聚眾數萬,浮海攻破會稽郡,殺官吏,又時不時躲到海島,逃避官軍追擊。

      這“海賊作亂”幾乎要改朝換代的事實,使得南方朝廷對大海不是很放心。

      北方的朝廷,自馬上得天下,在河里乘船都受不了,又哪里會關心大海呢?

      且朝廷無法控制以海為生的“船民”,從事海貿的人,基本上不太可能是“良民”,必然聚眾、擁有武裝力量,並不听官府號令。

      所以,從統治者角度來看,大量不受控船隊在海上“神出鬼沒”,對于沿海地區的州郡縣是極大地威脅。

      稍有不慎,就會有孫恩、盧循之亂這種“海賊作亂”事件再次發生。

      不過,這種問題對于李笠來說,不是問題。

      作為“現代人”,他明白發展海貿的重要性。

      即便他沒有能力拉開“大航海時代”的帷幕,也可以先從鼓勵海貿做起,讓海貿成為朝廷財政收入的一個新來源。

      只要官府出頭,將現有航線“合法化”,並建設沿線港口、燈塔,保障後勤,既有的民間航海力量,就能立刻讓海貿活躍起來。

      然後用官方船隊帶頭進行海貿,鼓勵沿海居民合法的參與其中,人們逐利的本能,就能打開海貿的新局面,有一個好的開端。

      如此,既能加強南北之間的聯系,以及建立新的“物流通道”,也能讓朝廷的收入大幅增加。

      當天下太平之後,和平時期的人口劇增,會導致人地矛盾愈發突出,那麼,用海貿“分流”一部分勞動力,也是不錯的選擇。

      李笠指著面前這艘正在建設的大海船,對張鋌說︰“商業大興後的建康城,不適合做一國之都,但作為海貿中轉樞紐,是很合適的。”

      “我們這代人開個好頭,讓航海事業蓬勃發展,或許過了三四代人,近百年後,大航海的時代就會降臨。”

      “那時,中原的遠航船隊,一定能在遙遠的大海彼岸,發現一片新天地!”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