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六百六十二章 這算不算開疆拓土啊?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規則系學霸 | 作者︰不吃小南瓜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在月球表面建造基地的好處實在太多了。www.399xs.com

    月球是沒有大氣層的,待在月球表面,就像是待在宇宙中,科研的角度來講,月球表面放著大型的望遠鏡,就可以用來進行更深入的天文研究,能夠觀測到更清晰、更多的現象。

    另外,還可以建造大型的z波發生裝置,z波發生裝置是以傳輸太陽能為能量來源,建造在環地球軌道,並不是很好的選擇,主要是因為地球的大氣層覆蓋範圍太大。

    哪怕是在幾百公里的太空中,對比宇宙來說,依舊存在大量的粒子,會直接影響到z波的覆蓋範圍。

    同時,想要增加z波衛星的功率,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因為太空中充滿了危險,物理性的危險是最為致命的,單晶 薄片的覆蓋範圍,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換做是月球表面,情況就不一樣了,月球表面的打擊稀薄到可以忽略不計,同時,月球是存在引力和地面的,月球的地面就是天然的散熱裝置,而地面可以大量排列單晶 薄片,完全不用考慮佔地面積問題。

    在不考慮佔地面積的情況下,空間光能傳輸轉化技術提供的動力,甚至要比核聚變裝置還要好,最主要的優勢就是成本低廉,並且不用‘更換燃料’等復雜操作。。

    核聚變裝置使用一段時間後,是需要更換燃料的。

    在地球上更換原料,已經是有些復雜的工作,放在月球上難度就可以想象了。

    另外,不考慮技術授權等復雜問題的前提下, 核聚變裝置的制造成本也非常高昂, 提供百萬千萬電能動力的建造成本, 就達到兩百億人民幣以上,再考慮到燃料成本和使用年限等問題,核聚變裝置的供能成本, 每百萬千瓦超過兩百五十億人民幣。

    這還是不考慮月球更換燃料難度的前提下。

    現在的環太陽聚能衛星,每一台能夠傳輸三十萬千瓦以上的光能功率, 只需要三台就可以提供百萬千瓦功率, 衛星的制造、發射成本, 大概在七十億人民幣左右,後續很快就能下降到六十億人民幣。

    一座大型的光能接受裝置, 最高可以接收兩萬瓦功率,百萬千瓦就需要五十座,每一座的制造成本, 大概在一千萬人民幣左右, 五十座就是五億人民幣左右。

    壓縮單晶 薄片的成本相對要貴一些, 但大致接受百萬千萬功率, 砸下三十個億也足夠了。

    每一項仔細的加在一起,利用光能接收轉化裝置, 來制造百萬千瓦功率,成本也只有一百多億人民幣,最多也不會超過核聚變裝置的一半。

    當然了。

    光能接收轉化技術來充當能源, 也有個非常不好的地方,就是裝置總重量肯定要比核聚變裝置高出很多。

    “大概是二十倍?差不多——”趙奕仔細的計算一下, 就得出了個預估的數字。

    光能接收轉化技術需要大量的壓縮單晶 。

    這種材料本身就非常的重,大量加在一起的重量, 遠遠的超過了核聚變裝置。

    如果是在地球上使用,重一些當然沒什麼, 但是用在月球建造基地,重一些也就意味著,需要的‘運送路費’會大大增加。

    好在增加的費用,比起‘百億’單位的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

    當然,一切的前提還是,能夠運送大量的裝置、物資到月球表面, 並且人員能夠到月球表面開啟工作。

    這會是一個持續性的大工程,肯定需要很多的人手。

    很多的宇航員?

    當然不可能。

    “如果想要在月球表面建造基地,首先必須要建立一個人員活動的地方,就需要一個大型的抗壓裝置, 就像是個大房子一樣,把東西都罩起來。”

    “這樣就可以讓工作人員在里面自由的活動,而不是只能穿著宇航服呆在月球上。”

    宇航服當然能夠抵抗月球的惡劣環境,可正常人不可能一直穿著宇航服工作,短時間還能夠接受,時間太長就不可能了。

    所以類似于房子的大型抗壓艙,也就是人類能正常生活的區域,才是最為關鍵的。

    “那麼研發就有兩個方向——”

    “一個是找出適合的主材料,制造大型抗壓艙。”

    “另外,就是制造出運輸功能的太空飛船,可以源源不斷的運送物資到月球。”

    趙奕做出了決定,還專門寫了一份報告,準備回去以後,就召開公司會議進行決策,同時,還找機會和高層領導溝通了一下。

    高層領導听到他的計劃,頓時驚得張開嘴,好半天都不知道說什麼。

    建造月球基地?

    火星探索任務還沒有結束,就已經準備開啟宇宙殖民時代了嗎?

    高層領導感覺有點跟不上思路,但他還能有什麼意見?

    當然沒有。

    奕星公司是正常運營的公司,同時他們也是正常的國有控股公司,每一次太空探索的任務工作,也都是和航天局進行合作的。

    所以,奕星的太空探索計劃,也能算是國內進行的工作,一切技術、任務過程,對高層都是全部公開的,區別在于奕星是市場運營機制。

    這也有很大好處。

    市場運營機制的公司,都是自己掏錢去做項目的,國內不用掏一分錢,就能夠完成高難度的航天任務。

    如果拿航天局來做對比,航天局的每一項任務,可都是要很高支出的,用的都是納稅人的錢。

    一個是完全不用花錢,還能收上一定的稅。

    另一個,花了大筆的經費,完全沒有任何收益。

    在兩者之中閉著眼選擇,都知道該怎麼去選,正因為如此,奕星的太空探索計劃,才不會受到任何的限制,甚至還會得到絕對的支持。

    現在趙奕說起‘月球基地’的計劃,等于說是奕星下一步,就會專心做‘月球基地’項目。

    對此,當然是支持了!

    到時候,國內可能會多出一片國土?就在月球上!

    “這算不算開疆拓土啊?”高層領導仔細思考著,都開始期待起來。

    于此同時。

    火星-1飛船依舊在環繞火星運轉,馬上就要劃入了z波衛星航道。

    伴隨著地面指揮的命令,環火星z波衛星開啟航道,火星-1飛船在兩秒後,順利的劃入太空航道,並在七秒後成功抵達地球軌道。

    當火星-1飛船出現在地球軌道,並被國內空間站的雷達成功捕捉後,航天局的指揮中心頓時歡呼一團。

    “成功返回了!”

    “現在飛船已經回入了軌道,並被空間站的雷達捕捉。”

    “準備鏈接!”

    “通訊鏈接成功!”

    航天局的指揮中心接通了火星-1飛船的控制艙,就看到宇航員們臉上都帶著激動的笑容,因為他們從玻璃窗外已經看到了地球。

    剛才的這次穿梭,是他們非常期待的,尤其是作為工程師的林生,去往火星的太空穿梭,他嚇得尖叫了好半天,而這一次的穿梭,當周圍的環境變得一片漆黑,他的心里甚至出現了興奮的情緒。

    因為,那有很大概率代表,穿梭已經開始,他們馬上要回到地球。

    雖然還處在地球軌道的太空中,但能用雙眼看到地球,而不是那顆橙色星球,感官就已經完全不同了。

    現在他們可以開始期待返回地面了。

    航天局馬上對外發布了火星-1飛船的返回進展。

    這條消息的發布影響非常大,火星-1飛船回到地球軌道,也就代表返回地面,就只剩下計劃中的時間問題,即便他們不急著返回,或者飛船出現了一些小故障,飛鏟也可以對接國內空間站,宇航員們也就可以進入到空間站內,再被反重力飛船接回地面。

    總之,宇航員們已經安全了。

    這次的火星探索任務讓國際看到了國內宇航局以及奕星公司的太空探索領域實力。

    之前還有好多的國家和機構,不能正視和國內的航天技術探索差距,一直拒絕和國內進行相關的合作談判,當然了,結果就是國內也根本不合他們進行相關談判。

    對于國內來說,國際合作最多就是降低成本,並不存在技術上的補充,也就不是必須的。

    現在所有的國家和機構都必須正視和國內的差距,同時,一些國家和機構也改變了看法,他們認為應該積極主動的和國內進行航天領域的合作,否則以後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同時,奕星公司的實力也展現出來。

    一些國家和機構也開始考慮起,要對奕星公司示好,來加強雙方的關系,在航天局發布最新消息短短十二個小時內,就接連有六個國家,快速完成了無限動力汽車的進-口審-批。

    在拿到了相關的進-口審-批後,奕星就可以把無限動力汽車,售賣到這些國家的市場。

    當然了。

    問題也是存在的。

    好多國家之所以卡主無限動力汽車的審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認為,無限動力汽車存在技術壟斷嫌疑,空間功能傳輸技術,無疑就是個壟斷的技術,其他公司根本就沒有。

    所以,本土的汽車廠商,在‘無限太陽能動力汽車’領域,就根本無法和奕星公司競爭。

    這就是不正當競爭。

    現在他們審-批了無限動力汽車的進-口,也以‘壟斷’以及保護本土汽車企業為由,對每一輛進口汽車,收取了非常高昂的關-稅。

    奕星公司得知相關的審批以後,馬上就針對各個出-口的國家,進行了相關的定價。

    無限動力汽車,肯定是要大量出-口的,因為不同經度國家銷售汽車,並不會佔據太多的傳輸能源,就能夠大大增加汽車的產量。

    在定價的問題上,當然和關-稅直接掛鉤。

    無限動力汽車確實存在‘技術壟斷’,也正是因為壟斷的技術,產量也是有限的,根本就不擔心售賣的問題,所以關-稅的壓力,就很容易轉移到各國消費者身上。

    很快。

    奕星公司發布了無限動力汽車最新的海外銷售定價。

    海外市場最低的定價大概在兩百一十萬人民幣左右,最高的則達到了五百二十萬人民幣,其中有一大半都是繳納的關稅。

    同時,奕星無限動力公司內部,也修改了未來一年的計劃,發射聚能衛星的數量提升五台,制造的無限動力汽車數量,也提升到了三十七萬台。

    這是一個不影響汽車動力性能的制造數量。

    如果在繼續提升數量,聚能衛星傳輸的能源就會不夠用,或者是影響到了其他領域,比如,高功率z波衛星的運作性能。

    ——

    火星-1飛船返回地球軌道後,選擇了最安全的著路方式。

    首先就是慢慢的減速,直到和地球自轉速度一致,並接近航天局基地附近的正上方,然後就開啟反重力系統,並在微弱重力牽引下下落。

    最快的下落速度是每秒兩百米,進入到距地面百公里範圍,就開始慢慢的減速,一直到降落到地面為止。

    這是擁有反重力系統的情況下,最為安全、穩定的著陸方式。

    即便中途反重力系統出現問題,飛船也擁有應急系統,可以在進入大氣層後,開啟應急的降落傘來減速。

    當然了。

    降落傘的效果肯定比不上反重力系統,使用降落傘著路也會導致,飛船會與地面發生相對劇烈的踫撞,進入應急艙的宇航員們,生命安全應該可以保障,但飛船受到劇烈踫撞後,能剩下的就只有應急艙。

    不管怎麼說,不發生意外是最好的。

    火星-1飛船的著陸也非常順利,因為飛船還剩余一些固體燃料,進入大氣層後,都可以直接收回太陽能接收裝置,也就是樹葉狀的單晶 薄片,過程中沒有發生任何危險。

    一切順利!

    飛船著陸的時間是下午一點鐘,好多人等在了空曠的場地里,就看到天空中出現了小黑點。

    黑點慢慢的接近、慢慢的放大,終于完整的出現在所有人眼前。

    火星-1飛船的著陸地點,並不是空曠的地面,而是中心的超大型玻璃間,因為剛從太空返回,飛船周圍肯定帶有一定的輻射。

    所有人也只能隔著玻璃,看著飛船慢慢的著陸,再看著艙門被打開,幾個宇航員從中走了出來。

    “呼啦”大片的掌聲。

    高層領導對著站成一排的宇航員們招手,並對著麥克風喊話道,“歡迎你們回家,去往火星的英雄們!”

    “鄒永成、盧小偉、林生——”

    高層領導以此喊出了宇航員的名字,隨後繼續道,“你們是第一個踏上火星的人類,你們是人類偉大的先驅,你們的名字會載入史冊!”

    “這一刻,所有人都為你們驕傲,為你們自豪!”

    “——”

    高層領導的講話還是很有帶動性的,尤其是在飛船返回的時刻,更加令人感到激動。

    幾個宇航員的臉上都非常的激動,他們堅定的站在原地,臉上不由得都帶上了淚光。

    其他人也都很激動,有些人的眼中也出現了淚水。

    這一刻的畫面感動了很多人,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忍不住流出了淚水。

    那是激動的淚水,是感動的淚水,同時也是驕傲的、興奮的淚水!

    現在是屬于宇航員們的時刻,屬于鄒永成、張麗萍等人的時刻,火星探索任務完成,而他們就是去往火星完成任務的英雄!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