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235章 莫須有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新書 | 作者︰七月新番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差一點,只差一點!

      陳崇才剛剛得知,自己的黨羽已經將大司馬董忠的僕從、國師公的賓客在里巷逮捕,正在嚴刑拷問,最遲明天早上,就能讓他們吐出東西來。www.biquge001.com

      豈料先被人登門緝拿的,竟是他自己!

      “我何罪?”

      風水輪流轉,過去都是陳崇派人將別人家屋舍一圍,將人逮入大獄。而今夜,卻是他的居所被一群隸屬于五威中城將軍的士卒看住,明火執仗,晃得陳崇眼楮花。

      火光中,有位熟悉的面孔一身甲冑,朝他靠近,卻是陳崇的老朋友、說符侯崔發親自登門,表示要奉詔,請陳崇進宮中詔獄走一趟!

      陳崇大駭,知道是有人先下手一步,他斷了腳不能走動,只由僕從攙著,紅著眼說道︰“此乃奸佞構陷,我要見陛下!”

      崔發便是與執金吾一同分管常安城防治安的“五威中城將軍”,王莽命他重門擊柝,以待暴客,管著十二城門,相當于後世的“九門提督”,與陳崇也是合作多年的老伙計了,關系還不賴。

      但二人畢竟不是一黨,崔發不理會陳崇的質問,只笑道︰“統睦侯,五威司命緝捕的規矩你難道忘了?越是大聲嚷嚷自己冤枉的,就會被打得越疼。”

      皇帝之所以派崔發而非王涉來,是因為此事還有很大疑點,王莽不太相信王涉一面之辭。

      但正如陳崇先前得意洋洋與孔仁所說的……

      皇帝判斷一個人有問題,不需要十分確鑿的證據。

      “也許有,就足夠了!”

      ……

      “予不想見陳崇。”

      這不是王莽第一次遭到親信故舊背叛,最早還得追溯到他長子王宇,在自家府邸上潑的那一缸黑狗血,既然兒子這麼拎不清,他也只好大義滅親,讓他自殺。

      這之後,甄豐父子以開國元勛的身份謀逆,也讓王莽傷心了好一陣。

      可陳崇的“叛變”,還是讓王莽心傷不已。

      但卻又不感到十分意外。

      陳崇是王莽被漢哀帝排擠,狼狽離開朝堂,退往新都之國時投效的當地士人,以其聰慧,為王莽擔任五威司命十余年,一次次針對他的叛逆,都是陳崇嗅到並出力鏟除的。

      但人皆有私心,王莽也覺察到了,陳崇在針對自己兒孫王臨、王宗叛逆時太過于上心,王莽在震怒時勒令兒孫自盡,冷靜下來後也有反思和一點點後悔,陳崇羅列的種種證據,簡直是逼著他二人非死不可。

      最有可能承繼嗣君之位的二人死了,最有可能上位的,就變成了在新都長大的兩個庶子……陳崇的意圖,昭然若揭,故而今日有人舉報陳崇欲政變行廢立之事,王莽竟也覺得合情合理。

      雖然只是一封匿名信,但更讓王莽在意的是,在接到監軍之職時,陳崇這腿怎麼就這麼巧,斷了呢?

      不管是他心存邪念想要留在常安搞政變,還是害怕第五倫公報私仇,陳崇都讓王莽大失所望,對偏執的皇帝而言,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

      至于陳崇先前力薦極有能力的田況擔任南征之將,王莽也記著此事,看似一心為公,可是……身為出入禁門的腹心之臣,而外與封疆大吏交私如此,這難道不是漢武帝時大臣莊助的死因麼?

      對曾經號稱要兼兩州之權,替皇帝掃平赤眉的田況,王莽雖然召到身邊來看著,贊賞其才干,卻一直沒完全放心任用過。如今既然傳出他參與叛逆的消息,雖然尚未坐實,但這個人也得召進都城軟禁起來了。

      “關閉十二城門,封鎖常安消息,派使者召師尉大夫探湯侯田況入京,就說是予欲賦予九卿之任。”

      接下來才是最麻煩的,舉咎信中,聲稱有“北軍數校”也參與了謀逆,但又沒有詳細點出是哪一校,王莽只連夜秉燭,盯著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射聲六校的名單,左看右看,竟是覺得誰都可疑!

      要不,統統換一遍?

      王莽說做就做,遂召來自己最為的親信郎官九人,當場拜為“九虎將軍”,令其中六人連夜分赴六校,取代各校尉統領北軍,其余三人則分別作為副手,分管一部分禁中、宮中、城中的防務,以保萬無一失。

      倒是最早揭發大奸的衛將軍王涉,他無權干涉王莽對北軍新校尉的任命,派去的“九虎”都不是他們的人,但驟然更換領軍者,將不識兵兵不識將,足以讓諸校戰斗力大打折扣。

      他心中一喜,決定乘勝追擊,又提了一個意見︰“陛下,既然師尉有隱患,在田況奉詔入京前,駐扎于鴻門的第五倫就不便離開。”

      這確實提醒了王莽,鴻門就在東渭橋附近,是從師尉南下常安的必經之路,萬一田況這次不如上回那般老實,第五倫尚能阻其作亂。

      京師的水被攪得極其渾濁,王莽一宿沒睡,已經有些昏頭了,仔細一想確實有理。

      “準衛將軍之奏。”

      遂下了一通詔令,讓左中郎將攜帶本定于明日在城南九廟,由皇帝親自授予第五倫的斧鉞,前去鴻門大營,讓他暫時不必入朝,盯緊師尉!

      遇上這一趟可疑的謀逆,看來第五倫的南征時間,又得挪後幾天了。

      但有件事,卻是萬萬不能耽誤的!

      大長秋張邯和中黃門王業小心翼翼地問皇帝︰“陛下,出了這等大事,後日的大婚,是否要改期?”

      為了湊足和祖先黃帝一樣的一百二十女,一向不好女色的王莽,在當了皇帝十多年後,才規定了宮中嬪妃等級。

      除了皇後外,備和嬪、美御、和人三位,位比上公;嬪人九位,與卿同等;美人二十七位,位同大夫;御人八十一位,地位如同六百石元士︰凡百二十人,皆佩印綬,執弓(g ng),不知道的,還以為王莽要學吳王,拿嬪妃們操練行伍學兵法呢!

      畢竟皇帝這幾天,日日夜夜都在惡補兵書。

      二十五日那天,其所籌備迎親車馬,多于鴻門載糧之輜車;其敲打賀喜之管弦,多于行伍軍列之鼓吹;其彩禮黃金兩萬斤,奴婢、雜帛、珍寶以巨萬計,更多于給三軍將士的犒賞!

      已經準備了那麼久,為了讓天下覺得新室依然穩固,皇帝身體健康,王莽甚至還將全白的頭發用墨炭染黑,仿佛一夜返童,一如這即將枯朽的王朝,重新煥發了生機。

      南征之日能改,大婚卻決不能改,一改就不吉利了!

      事情就這麼定下了,安排完這些,王莽才想起,舉咎信中的,陳崇欲立為新皇的“功公”王興。

      “且先看管起來,若是徹查後事情屬實……”

      王莽能在嫡親兒孫里來個四殺五殺,難道對庶子,就會下不了手麼?

      群臣告退時,天色即將大亮,王莽也不去睡覺,只靠在案幾上假寐,但閉上眼楮後,卻仿佛見到了血光閃閃,復又睜開來,只在殿中踱步不止。

      而就在這時,說符侯崔發緊急求見,上殿後,奉上了一份血書。

      “陛下,臣已審訊了陳崇,除卻其供詞外,陳崇不惜自扼傷口,以衣為帛,以血為墨,述其情狀,稽首痛哭,暈死過去,唯望陛下一觀。”

      王莽沒有搭理,只在負手緘默良久後,嘆了口氣,讓崔發將血書送上來看看。

      這一瞧不打緊,王莽的倦意,被陳崇揭露的內容,全都驚走了,明明是大清早,竟嚇得滿身大汗。

      “王涉、董忠、劉歆,還有……第五倫!?”

      ……

      陳崇也是病急亂投醫,他如今被關在宮中詔獄,與黨羽消息斷絕,只能胡亂編排,將自己懷疑的種種線索串起來,一口咬定這四人在醞釀叛亂,他被第五倫搶了先手,只能寄希望于後發制人。

      王莽雖然被這血書上的荒唐之言嚇了一大跳,亦下意識地認為,此乃陳崇困獸猶斗之下的亂咬一通,可信度尚不如他與田況謀逆來得實在。

      但亦如陳崇之所以被緝捕,對一個多疑的皇帝而言,不需要確鑿的證據,“也許有”的可能性,就足夠了。

      比如其血書中所言,大司馬、國師公私從賓客密會一事,確實值得注意,王莽對劉歆已經不信任多時,只是看在知己老友面上,一次又一次讓他逃過制裁。如今听聞國師公病臥在榻仍不老實,遂讓五威中城將軍崔發立刻徹查此事。

      又考慮到王涉掌握宮中一半防務,暫時不可暴露,且讓人將負責禁中宿衛的五官中郎將,國師公的兒子劉疊召來問話。

      不曾想,劉疊入了溫室殿後,不等王莽發問,竟自己拜在皇帝面前,淚流滿面,這讓王莽疑心大起。

      “卿為何涕淚?”

      雖然第五倫早就對國師等人處事不秘,覺得遲早要壞大事,但即便是他,只怕也萬萬想不到,最終出了大漏子的,居然是劉歆僅存的親兒子,劉疊!

      盡管劉疊的弟、妹皆因卷入謀逆案,先後被王莽誅殺,兩個弟弟尸體還被砍成好幾段。但與父親不同,劉疊對王莽,卻無半分怨言。

      他見到的,是自己家族一次次卷入謀逆案,先是二甄,然後是廢太子王臨。但皇帝都高抬貴手,讓他家免遭滅頂之災,哪怕各地人心思漢,南陽漢帝復立,王莽也沒對劉歆喊打喊殺,而是想給他一個好下場。

      劉疊更是頗受王莽愛信,封為伊休侯,奉帝堯之祀,希望他能與國同休。

      不管天下人如何看,不管父親如何想,在劉疊心中,對王莽感恩戴德,依然視他為聖天子。

      可如今,劉疊卻面臨著忠孝兩難全的難題,遂稽首哭道︰“敢問陛下,君父各有篤疾,有藥一丸,可救一人,當救君邪?當救父邪?臣亦面對這難題,不知該如何是好。”

      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按理說先祖應該排在君主前,新室因為不太好提“忠”,遂大力宣揚孝,遵循儒家“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的原則,將親親得相首匿寫入律法。

      所以,當劉疊終于從父親口中得知,他們在醞釀一件大陰謀,要他在宮禁中加以配合時,才會驚愕不已,陷入這兩難之境。兩種道德相悖時,好似要將他整個人撕扯開來。

      但這話一說,王莽頓時就明白了,心中是憤怒不已,只盯著面前的劉疊,語氣卻緩和了下來。

      “汝身為兒子,以父立政,不孝也;又身為予之臣,五官中郎將,廢法縱罪,非忠也。如此兩難,不必你來選,更不必言說詳情,予早已知曉!”

      “予與子駿相識數十載,長一輩的恩怨,就交給吾等,汝這小兒輩,便不必摻和了。”

      劉疊松了口氣,再拜︰”陛下赦罪,上惠也;伏誅而死,臣職也,臣願死以贖父罪!”

      王莽無力地擺了擺手,讓郎衛們將劉疊帶下去妥善看管起來,劉疊的態度,坐實了其父劉歆確實在醞釀陰謀,陳崇看似亂咬一通的血書,也許全是真的!

      日頭高升,這短短一晝夜,王莽就體會到了,被所有背叛的感覺。

      宗族、親信、老友,予以厚望的年輕小將。

      此也是叛逆,彼也是叛逆,這大新,還有忠臣麼?

      劉疊退下後,王莽只無力地坐在陛階上,看著這郎衛宦官們退避後,空無一人的大殿,一時間茫然四顧︰

      “予的心腹,都在哪里?”

      ……

      Ps︰第二章在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