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接下來,後宇多天皇設宴款待宋使,且邀宋王同車赴會。
www.biquge001.com
和一個大男人做一輛車,趙維沒這個嗜好,便打發趙曄去應付。
走之前還囑咐他,“該說的說,不該說的別說!”
把趙曄氣的,“本王比你有見識,何需多言!”
送走趙曄,這邊謝中原也為趙維安排了單獨的車駕。
不過,又不是去百里之外的天皇皇宮,問過謝中原,宴會就設在得宗家府宅,離此不遠。
趙維便以在船上憋悶許久為由,拒絕車駕,步行前往。
至于為什麼?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看見北條時宗也是步行。
而北條時宗見宋王放棄用車,也已經走了過來。
二人于迎典之時已經見過禮,如今更不生疏,寒暄幾句,便結伴同行。
好吧,不和男人坐車,卻是改成和男人散步了。
一眾幕府武臣,還有趙維這邊的人,也是自覺落後一段距離,給二人留出空間。
“早聞時宗執權大名,今日得見,果然不凡。”
對于趙維的客套,北條時宗依舊淡然一笑,用流利的漢話回道︰“上邦寧王也非凡人,時宗亦心馳仰慕啊!”
“哦?”趙維挑眉,這話客套的過了。
結果,北條時宗向趙維比了個大拇指,示意他剛剛在迎典之時也向他比過。
趙維明白了,哈哈一笑,“什麼不凡,維自幼頑劣,不懂禮教罷了。”
“寧王謙虛了!如今元賊猖獗,上邦遣寧王出使東瀛,可見一斑。”
“客氣,客氣了。”
趙維不想再說車 轆話,轉移話題,“對了,我朝听聞,元人舉數十萬大軍,征役征糧,欲渡海侵犯東瀛,不知可有動作?”
北條時宗聞言,搖頭苦嘆,“唉,.時宗正在苦惱此事。”
“本來元賊欲于今夏借高麗之便舉軍渡海,可惜連月黑風大作,海路不通,只得作罷。”
“探卒回報,亡我東瀛之期定在初冬。時宗再劫難逃了啊!”
趙維听罷,只當是北條時宗在客氣,笑道︰“執權言重了!東瀛孤懸海外,佔盡地利,又多悍勇之士,元人未必攻得下,何必如此悲觀?”
北條時宗眉頭緊皺,可不是跟趙維客氣。
“寧王不知,時宗絕非謙言,這次凶多吉少!”
愁苦地看著趙維,一點不似作假。
“上邦自知我東瀛的情況,地貧人苦,蠻荒之所。若元人無心決戰倒還有一線生機,可若用心攻伐,敗亡也只是早晚之事。”
“”
說的聲情並茂,趙維都有點可憐他。
北條時宗說的是事實,元朝若真心想拿下東瀛,區別只在早晚。
“唉!”趙維一嘆,“可惜,我大宋亦是喪家之哀,無力援手啊!”
北條時宗聞言,連連擺手,“不說這些,時宗知上邦為難,遂不敢勞煩上邦馳援。我東瀛武臣,能守一天,就是一天吧!”
說著話,加快步伐,讓出正位,“寧王,這邊請。”
趙維自然客隨主便。可是,眉頭卻微微皺起,老覺得哪不太對呢?
回想二人對談,相互諒解,熱情歡快,沒有半點不妥。
但是,趙維直覺上就覺得別扭。肯定有不對的地方,卻是怎麼也想不出個所以。
直到宴會落座,趙維才猛然驚醒。
這特麼哪是不對啊,這是根本就沒聊到點子上!
從下船開始,一直到與北條時宗對談,東瀛人就沒問過趙維從哪里來的?要干什麼去?為什麼到了這兒?更沒問過,遠走海外的大宋在哪?
這顯然不合常理。
而且剛剛,趙維只是無意之間把話題引到了大宋身上,北條時宗馬上就不聊了,顯然有意回避。
這又是什麼情況?
好吧,趙維想不通了。
直到宴會完了,與坐在後宇多天皇身邊的趙曄回到館驛,“東瀛天皇可問過大宋的情況?”
趙曄咧嘴,“還問沒問?上車就抓著本王的手不放,該問的不該問一股腦問了個遍,本王差點以為那個勞什子天皇有龍陽之好。”
“”
趙維一听,更是雲里霧里。
天皇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大宋的情況,可是北條時宗卻有意回避這又鬧的哪一出?
干脆將北條時宗今日的反應,和趙曄細說。
趙曄也沒懂,“按理說,東瀛這個時候不是最需要盟友的嗎?而大宋無疑是最堅定的同盟了吧?北條時宗為什麼避而不談?”
二人都想不通,也正在這時,館驛之外,謝中原求見。
趙維正需要自己人解惑,趕緊讓謝中原入內。
結果。
“見過兩位殿下,圓覺寺法尊正念禪師听聞有宋使前來,又正好是兩位殿下,回想起當年在臨安講經之時曾與二位殿下有過一面之緣,特遣小人前來相請。”
“請二位移駕圓覺寺,一敘舊念。”
趙維︰“”
趙曄︰“”
趙維敢打包票,他兩輩子都跟和尚扯不上關系。
茫然看著趙曄,“你有嗎?”
趙曄搖頭,“沒有!正念禪師?听都沒听過。”
帶著疑問,二人隨謝中原前往圓覺寺。路上才知道這個正念禪師是何許人也。
簡單來說,正念是漢僧,十二年前,來到東瀛宣揚佛法,被天皇以及得宗家奉為上賓。
事實上,正念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北條時宗的授業恩師。在東瀛,尤其是鐮倉幕府,地位超然。
北條時宗拒不降元,抗爭到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正念的影響。
至于什麼‘一敘故舊’,完全是借口,正念只是單純的想見趙維、趙曄。
而從正念那里,趙維終于知道北條時宗為什麼有意回避了。
“他以為大宋要在東瀛落腳?”
趙維有點懵,“沒事兒閑的,跑他的地頭兒來干什麼?”
“”
“”
正念和謝中原一听,也有點懵,“難道不是嗎?”
趙維、趙曄對視一眼,苦笑出聲,“這是個誤會。”
細想之下,趙維才明白,從北條時宗的視角,乃至正念和謝中原的視角來看,大宋落魄遠逃,兩年不到又遣使折返,這極不合常理。
再加上,越往北越寒冷,荒無一片,哪有大宋棲身之所?
最好的選擇,就是借友邦之地暫且偷生,而這個友邦便是東瀛。
北條時宗一直回避不談趙維來處,也不問出使目的,就是不想開這個話頭兒。
而且,言語之中處處透漏東瀛艱難,地貧民苦。也是讓大宋明白,他們自己都活不好,就別開這個口了。
“其實”謝中原道,“其實在兩年之前,大宋北航之時,我等臣僚便極力建議執權將大宋留于東瀛,也不失為抗擊元賊的助力。”
“但是,東瀛內憂外患,正值天皇一族有奪權之象。執權恐怕大宋一來,抗元雖有希望,可萬一聯合天皇一脈與得宗家不利,卻是自取艱難。所以,臣柬皆不采納。”
“如今兩位殿下忽然駕臨,時宗執權也是不得不防。”
“哦!”這回趙維徹底懂了。
難怪天皇拉著趙曄不放,問東問西,其實也是打著這個主意呢。
不等搭話,謝中原一臉急切,“兩位殿下與小人說句實話,大宋此時處于何地?若有暫居東瀛之意,那一定要打消時宗執權的顧慮,讓他看到大宋的誠意。千萬不要被天皇一族蠱惑。”
“現在東瀛軍政大權皆在時宗手中,不可妄判!”
趙曄一听,滿面感激,向謝中原和正念深施一禮。
“難得兩位離鄉這麼多年還心系家國,請受小王一拜!”
拜完,才要說起大宋當下之情。
要知道,天皇在車上都快使美男計了,趙曄都只字未提。如今面對自己人,自是言無不盡。
“大宋當下”
話說一半,卻是趙維高聲搶白,“大宋當下,居于北地。雖有艱難。但還沒有要依附東瀛的打算。”
“啊!?”
正念與謝中原一愣,“沒沒有南歸的打算?那兩位殿下此回是”
趙維正色,“實話實說,我二人是要回宋土,領義民抗元的。”
“”
“”
謝中原、正念和尚再次語塞,“抗抗元?”
就憑兩個少年、十艘海船、三千宋卒?。
感謝“東風南渡”的萬賞。
感謝所有打賞的書友。
過了十二點又是周一了,求一波打賞和投票可以嗎?
有能力的,幫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