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正文 第3073章 让大家少吸点烟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大国军垦 | 作者:大强67


 热门推荐: 雪鹰领主 完美世界 武极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贴身校花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2869章 让大家少吸点烟

    车驶过底特律河时,叶风看到对岸加拿大的温莎市轮廓模糊。www.399xs.com

    十年前他第一次来这里,老郑指着河面上飘着的油花说:

    “叶总你看,这水三十年没清过了。咱要是把固态电池搞成了,起码能让孩子们少吸点油烟。”

    那时老郑的咳嗽还不重,说话时总带着笑,蓝工装上的油渍像幅抽象画。

    叶风掏出手机翻到老郑昨天发的朋友圈,是张病房窗外的照片,配文:

    “今天太阳挺好,适合搞研发。”

    “老郑的治疗方案定了吗?”叶风把手机揣回兜里。

    “联系了梅奥诊所的专家,下午远程会诊。”

    王楠楠转动方向盘避开一个坑洼,“医疗组说费用全报的消息传过去后,老爷子在病房里哭了半宿,说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好的老板。”

    叶风望着窗外掠过的废弃厂房,那些锈迹斑斑的流水线曾是底特律的骄傲,如今像群垂暮的巨人。

    他忽然想起父亲说过的话:“实业不是赚快钱的买卖,是给后人铺路的。路铺得平不平,得看你心里装没装着走这条路的人。”

    车在州政府大楼前停下时,雨刚好停了。叶风抬头看了眼花岗岩门柱上的浮雕,上面刻着密歇根州的座右铭:

    “如果你寻求一个可爱的半岛,向这儿看。”

    他忽然觉得,所谓可爱,或许不是风景,而是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活得更体面的可能。

    听证会的会议室里弥漫着咖啡和雪茄混合的味道。

    叶风推门进去时,三个穿着定制西装的男人正围着州议员耳语,其中一个抬头看他,嘴角勾起抹嘲讽——

    那是能源财团的法务总监,三年前在零部件法案的听证会上,曾当众说战士集团的技术是“实验室里的玩笑”。

    叶风没理他,径直走向证人席。张启明已经带着文件袋等在那里,额角渗着汗:

    “技术参数备份好了,安全报告做了三份,连电池回收方案都附了详细流程图。”

    “紧张什么?”叶风拍了拍他的肩,“咱们是来给州议员上课的,不是来吵架的。”

    下午两点整,听证会准时开始。州议员敲下木槌时,叶风注意到他胸前的徽章别歪了,领带沾着点咖啡渍——

    这是个常年被游说集团包围的中年人,眼里的疲惫藏不住。

    “战士集团的环评报告被投诉存在安全隐患。”

    议员推了推眼镜,“霍夫曼教授,您能说说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在环境风险上的差异吗?”

    霍夫曼清了清嗓子,调出PPT:

    “固态电池的电解质材料在高温下可能释放有毒气体,而传统燃油经过百年验证,环境影响是可控的……”

    叶风忽然笑了,笑声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

    他起身走到投影幕前,调出底特律河近五年的水质报告:

    “教授可能没见过凌晨三点的炼油厂排污口。这是去年环保局的检测数据,苯含量超标17倍,而我们的电池生产线,排放物只有水蒸气。”

    他切换到下一张图,是老郑戴着防毒面具在实验室工作的照片:

    “这位是我们的工程师郑建国,在电池实验室待了十年。他上周查出肺癌晚期,而他的父亲,是底特律炼钢厂的退休工人,死于尘肺病。”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叶风的声音不高,却像锤子敲在每个人心上:

    “传统能源的‘可控’,是建立在无数个老郑这样的人用健康换来的。他们说新能源有风险,可最大的风险,难道不是让下一代继续呼吸被污染的空气吗?”

    传统能源财团的律师立刻站起来:“叶总这是在煽动情绪!科学需要数据,不是故事!”

    “数据在这里。”

    叶风点开另一份文件,屏幕上跳出密密麻麻的检测结果:

    “我们的电池经过72小时高温灼烧测试,释放物达到食品级安全标准。这里有第三方机构的认证,还有……”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战士集团研发中心的实时监控画面,现在,我的工程师们正在进行公开测试。”

    投影幕上出现实验室的直播画面,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将固态电池扔进燃烧炉。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着屏幕里的火焰烧了十分钟,电池外壳裂开,却没有爆炸,只冒出少量白烟。

    “那是水蒸气。”

    叶风的声音平静,“就像您早上煮咖啡时冒的气,唯一的区别是,它能让汽车跑五百公里。”

    州议员的喉结动了动,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口。叶风注意到他水杯上印着“清洁能源倡议”的字样,边缘已经磨掉了漆。

    听证会休会时,王楠楠在走廊递来手机:

    “露西刚发的,霍夫曼教授去年从石油公司拿了两百万研究经费,明细都在这儿。”

    叶风划了划屏幕,随手转发给了州议员的助理。他知道这步棋的分量——

    在密歇根州,收受能源企业贿赂的议员,下场通常比输掉听证会更难看。

    但他没打算走到那一步。就像远芳说的,绕个弯子路好走,可有些弯,绕了就忘了为什么出发。

    重新开庭时,州议员忽然宣布增加一项议程。

    播放底特律小学的采访视频。画面里,孩子们举着画满黑烟的画,奶声奶气地说:

    “希望爸爸的车不冒烟,这样妈妈就不会咳嗽了。”

    霍夫曼教授的脸瞬间白了。州议员敲下木槌,声音有些沙哑:

    “经议会讨论,战士集团的环评报告……”

    他顿了顿,抬头看向叶风,“即刻批准。另外,我提议成立新能源监督委员会,由战士集团牵头,全州推广固态电池技术。”

    叶风走出州政府大楼时,阳光刚好穿透云层。

    王楠楠兴奋地打电话安排生产线开工,叶风靠在车边,给老郑发了条信息:

    “生产线批了,等你好起来,亲自按启动键。”

    很快收到回复,只有两个字:“好嘞。”

    后面跟着个笑脸表情,像老郑平时憨厚的样子。

    远处传来汽车鸣笛声,叶风抬头,看到辆破旧的福特皮卡驶过,排气管冒着黑烟。

    他忽然想起旖旎画的全家福,女儿把他画得比树还高,说爸爸能挡住所有坏人。

    原来所谓超人,不是挡住威胁邮件和谈判桌上的玻璃杯,而是让那些黑烟,真的能被挡住。

    晚上七点,叶风回到酒店时,远芳的视频电话刚好打进来。屏幕里,旖旎举着张画,兴奋地喊:

    “爸爸!老师说你的电池能让天空变蓝!”

    画纸上,天空是鲜亮的蓝色,底下停着辆没有排气管的汽车,车身上写着“战士集团”。

    叶风笑了,眼角有些发潮:“等爸爸回去,带你坐这样的车好不好?”

    “好!”旖旎的声音像颗糖,“妈妈说太爷爷以前是医生,爷爷造汽车,现在爸爸造电池,都是厉害的人!”

    远芳接过手机,背景里传来厨房的声音:

    “我刚炖了汤,等你回来补补。对了,老郑的会诊结果出来了,梅奥的专家说有希望,下周就能转院。”

    “回军垦城吧,爷爷他们的研究不亚于米国的任何一家医院!”

    叶风靠在窗边,看着底特律的夜景。远处战士集团的临时厂房已经亮起了灯,工人们正在连夜安装设备。

    他想起白天在听证会上看到的州议员水杯,想起孩子们举着画的样子,忽然明白父亲说的“值不值”是什么意思。

    不是赚了多少钱,不是赢了多少场仗,而是你做的事,能不能让那些素不相识的人,活得稍微好一点。

    “告诉妈,咱们后天回去。”

    叶风的声音很轻,却带着股劲儿,“对了,把飞机准备好,就这个周末。”

    挂了电话,叶风拿出烟盒,又放了回去。

    他走到书桌前,翻开王楠楠刚送来的文件,上面是固态电池装车计划,第一辆车将在下月下线,司机栏填着“郑建国”。

    窗外的雨又开始下了,这次带着点暖意。叶风想起远芳说的,路是走出来的,沾点泥怕什么。

    是啊,怕什么。

    老郑还在等,孩子们还在盼,那些画里的蓝天,总得有人让它成真。

    他拿起笔,在文件末尾签下名字,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像在说:

    “路还长,慢慢走,总会到的。”

    就像当年爷爷他们种地,看着幼苗在戈壁滩扎根,明知要等好几年才会有产量,还是每天浇水施肥。因为他知道,有些东西,值得等。

    值得用一身泥,一身汗,甚至一身伤,去换一个更干净的黎明。

    叶风合上文件,走到窗边拉开窗帘。远处的厂房灯火通明,像片星星落在地上。

    他知道,从明天起,这里会有更多的灯亮起,会有更多的人拿起扳手、图纸、检测仪器,为了那句“能少排点烟”的承诺,一步一步往前走。

    而他,只是这千万人里的一个,带着家人的暖,带着肩上的责,带着心里的光,继续走下去而已。

    路还长,但天亮了,就不怕黑。

    叶风在凌晨三点被手机震醒时,底特律的雨正下得绵密。屏幕上跳动着王楠楠的名字,背景音里混着金属撞击的脆响。

    “叶总,一号生产线的焊接机器人出了点问题。”

    王楠楠的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调试组说传感器精度差了0.3毫米,可能影响电池密封性。”

    叶风披衣下床,透过酒店窗户看向临时厂房的方向。那里的灯火比昨夜更亮,像片被雨水洗过的星群。

    “让张启明盯紧实时数据,我现在过去。”

    车驶过空旷的街道,积水倒映着厂房的轮廓。

    叶风忽然想起十年前第一次来底特律,老郑带他看废弃的炼钢厂。锈迹斑斑的高炉下,几丛野菊正从裂缝里钻出来。

    “叶总你看,再硬的铁,也挡不住想往上长的东西。”

    那时老郑的笑声比现在洪亮,咳嗽声还藏在喉咙里。

    厂房里弥漫着防锈漆和机油的味道。张启明正蹲在机器人旁调参数,眼镜片上沾着油污。

    “传感器校准了三次,还是差那么一点。”

    他抹了把脸,“德国厂家说要等下周才能派人来,可州议员那边催着要首批样品。”

    叶风弯腰看着传送带尽头的电池模组,透明外壳里的电极像排整齐的银针。

    “老郑以前处理过类似的问题,他总说精度不够,就用笨办法补。”

    他忽然起身,“把激光焊接头换成手动的,让老工人上。”

    角落里几个穿着工装的黑人老师傅闻声围过来。为首的鲍威尔拍着胸脯:

    “叶先生信得过我们?”

    他手上的老茧比机器人的夹具还厚,在福特工厂干了三十年,去年跟着战士集团重新拿起焊枪。

    “你们手上的准头,比任何传感器都可靠。”

    叶风递过去一副护目镜,“就按老郑教的,焊道要像给婴儿包尿布,既要贴得紧,又不能伤着里头的东西。”

    鲍威尔愣了愣,忽然笑了。“郑工上周还跟我视频,说他教过你怎么看焊道结晶。”

    他戴上护目镜,“放心,保证比德国人的机器靠谱。”

    凌晨五点,第一组合格的电池模组下线时,雨停了。

    叶风拿起模组对着光看,焊缝像条均匀的银线。张启明的手机突然响,是梅奥诊所的越洋电话。他听完后捂住脸,肩膀轻轻发抖。

    “老郑的会诊结果出来了。”他哽咽着说,“专家说找到了匹配的靶向药,治愈率能到三成。而药的来源地竟然是军垦药研所。”

    叶风鼻子一酸:“带老郑回家,去找我爷爷,一刻也别耽误,注意保持通讯畅通。”

    叶风把电池模组放回检测台,金属台面传来轻微的凉意。

    他掏出手机给老郑发信息,指尖有些发颤:

    “你放心,你的的焊道,我们替你焊得很直。”

    此时一架飞机腾空而起,老郑脸色苍白的躺在机舱内,医护人员一脸紧张的盯着他,唯恐升空情况下,会让他受到什么影响?

    老郑看着手机,欣慰的笑了对几个大鼻子医生笑道:

    “我会好起来的……”

    月初保底月票、谢谢书痴兄

    <!-- 翻页上aD开始 -->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强烈推荐给您以下精彩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飘天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856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