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不管是余興偉,還是實驗室三個研究生,年紀都不算大。
www.399xs.com
    博一的余興偉也不過才26歲。
    正是男人最有朝氣的時候,一年級更是剛到一個新環境,想要放手大干一番,做出成績的時候。
    但現在還沒動手呢,事情已經被做完了……
    做完了?!
    關鍵是人家還把本以為是他們要干的事情做得妥妥帖帖。
    尤其是文檔還做的細致到無可挑剔!
    余興偉覺得可以直接拿去做必修教材了!
    說真的,沒什麼摸魚的幸福感,相反,四個人只感覺很失落。具體來說,就是那種無法言喻的挫敗感,似乎自己實在不太聰明的樣子。
    考上985碩士、博士的那種優越感,被打擊到蕩然無存,並開始懷疑自己未來是不是真的適合做研究,現在的學習又有什麼意義。
    人啊,這輩子果然最特麼害怕跟人比。
    “行了,別說這些了,趕緊都去吃飯吧。下午輪到咱們發揮作用了,可不能拉跨!”傷感過後,余興偉意興闌珊的交代了句。
    早知道不來了,真特麼受打擊!
    ……
    很巧,寧為回到寢室時,今天所有人都在。
    “咦?寧大老板怎麼中午回來了?稀客,稀客啊!”听到門口的動靜,羅翔最先扭過頭,上下打量了一翻寧為,連聲道。
    幾個人是真很久沒見了,為了節省時間,每次回寢室洗澡,寧為都選擇上課的時候,洗完澡換了衣服便趕回實驗室。
    寧為疑惑的問道︰“你們中午都不去吃飯的嗎?”
    “吃吃吃,就知道吃!靠吃飯能吃出scI嗎?”徐瑞軒悶悶的說道。
    “什麼情況?”寧為哭笑不得的問了句。
    “今天李導專門把我們叫去聊天了,說是已經跟教授們溝通過了,期末考的難度可能不會增加,但是我們三個要在畢業前一人寫一篇論文,可以自己選題,但要達到在江大核心期刊上發表的標準。理學版江大學報、數學雜志或者數理醫藥學雜志這三個跟數學相關的都行,不然干脆再學校多呆一年。這不是坑爹嗎?”
    劉聰一臉晦氣的說道。
    听到這話,寧為怔了怔,然後莫名的想笑。
    不是嘲笑,只是覺得學校的教授們太有才了。
    這個難度卡得很巧妙。
    難度自然是有的,比如江大學報,的確是學校內部的期刊,但也屬于北大核心期刊。
    不過也不至于太過高不可攀。
    畢竟本科生在這些期刊上發表論文也不再少數。但沒點功底這顯然很難。
    “選擇數理醫學雜志,論壇里師兄說過,只要比畢業論文水準稍高,就有機會被收錄。千萬別想江大學報,那個難。”寧為簡要的給出了意見。
    “那啥,寧為啊,要不你幫我們寫吧?”
    “別啊,你們先自己選題,選好題了我可以給你們指導,幫寫是不可能的,你們要體會到教授們的良苦用心,他們也是希望你們能學有所成唄。到時候在知乎上吹牛逼,也能吹的更理直氣壯。”
    寧為憋著笑,一本正經的說道。
    “寧娃娃,你沒人性啊!”
    不理幾個人的怨聲哀道,寧為已經拿好衣服沖進了洗漱室。
    幫寫,絕對是不可能的。
    但終歸不會讓三個兄弟真重讀一年,這點信心寧為還是有的。
    先讓這些喜歡吹牛打草稿的憨貨們著急段時間吧。
    寧為飛快的沖完澡,不理寢室里的圍追堵截,飛快的跑回實驗室。
    ……
    一個下午時間,副手跟助手們都表現的很積極。
    第一步是閱讀寧為撰寫的測試計劃跟測試範圍,以及設計文檔。
    是的,在編寫軟件的時候,寧為已經詳盡的測試計劃完全準備好,至于各種程序員最討厭的文檔更是詳盡到讓人發指。
    畢竟做程序員,他不是專業的。
    這也讓余興偉更為無語。
    感情寧為這是把產品經理、開發者、測試團隊老大的任務一肩挑了。
    當然,大家也只是覺得怪怪的,但說不出什麼反對意見。
    畢竟寧為才是最了解這個項目的人。
    他們除了看過開題報告之外,可以說對整個項目一無所知。
    花了一個小時,了解清楚了寧為的思路跟軟件的構造,然後終于可以開始正式干活了。
    余興偉開始帶著三個研究生搭建測試用系統環境,然後開始執行冒煙測試。
    因為軟件已經是穩定版本,所以直接用寧為預先設置好的腳本進行自動化冒煙測試。兩小時後,一切順利,預測試順利過關,接著開始準備正式測試。
    為了讓測試更具備指向性,余興偉從實驗室的軟件目錄里找到之前實驗室設計的一款演唱會預售票系統,布置在了虛擬服務器上。
    這對寧為來說算是意外的驚喜。
    寧為還真沒想到江大軟件實驗室藏品如此豐富,能夠直接搭建出最為適合的測試環境,這一步果然走對了。
    不然光靠他一個人,就算寫出了軟件,想要進行初步測試也是個麻煩事。
    感慨過後,寧為便開始在服務器上運行軟件,設置各項參數,使用湍流算法將服務器保護起來。
    “開啟驗證系統,給算法學習的時間。”布置好後,寧為交代了一句。
    “oK!”
    余興偉答應了句,然後看了眼時間,記錄下了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2021年11月7日,下午4點36分,湍流系統開始正式測試。”
    ……
    不計時差,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的湯森教授剛剛閱讀完了寧為提交的那篇letter。
    他是專門抽出時間來閱讀這篇letter的。
    誰讓跟他關系很好的那位科學雜志副主編,拜托他能盡快給出審核意見呢。
    閱讀完論文後,湯森摘下眼楮,捏了捏鼻梁。
    不得不說,這篇論文的構思還是很精巧的,作為一篇letter發在《science》上沒什麼問題,只是感覺還是有些意猶未盡。
    于是,很快他便寫出了評語。
    “通過。只有一點小小的建議,既然湍流算法能夠通過數據流的微小差異對惡意爬取資料的系統做出標記,並進行隔絕、引流等操作,為什麼不讓它更進一步呢?比如學習識別惡意攻擊的DDos數據流,並對數據源做出信標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