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997章 漢人的春天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騙了康熙 | 作者︰大司空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997章 漢人的春天

    “奉上諭,茲後所有奏折,均先呈于軍機處閱處,欽此!”

    旨意明發天下後,軍機處搖身一變,成為了凌駕于內閣之上的中樞相權機構。m.biquge85.com

    首屆軍機大臣,共有四名,即︰張廷玉、馬齊、周筌和蔣盛。

    三漢一滿,象征意味極為濃厚。

    朝中的聰明人,已經嗅到了異常之味,暗暗竊喜不已。

    漢人掌權的春天,在不久的將來,也許就會來臨了呀。

    直隸巡撫,原本駐于保定。

    保定到京城,接近四百里地,且只能走陸路。

    照玉柱的意思,直隸巡撫將來肯定會升為直隸總督,駐于天津。

    因為啥呢?

    天津的大沽口碼頭,已經是整個大清朝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其戰略意義和經濟意義,格外的不同凡響。

    保定那疙瘩,除了農業之外,還有啥?

    套句現代話語,天津大沽口的統戰價值,明顯高于保定嘛!

    近代以來,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的發達城市,幾乎都靠海。即使不靠海,也靠著通海的大河。

    海運及河運的低廉運輸成本,決定了,既不靠河,也不靠海的內陸城市,其經濟發展前景極其一般。

    在天津和保定的PK之中,佔據了外貿港口先開發之利的天津,完勝也!

    不過嘛,直隸巡撫移駐于天津,為將來的遷都,埋下了伏筆。

    作為過渡的方案,玉柱打算仿效明朝,搞出兩京制度。

    除了北京之外,另尋南京。

    不過,江寧是絕對不可能被選為新都的。

    江寧,也就是金陵,名為六朝古都,王氣看似沖天,實則衰到了極點。

    自古以來,凡是曾經定都于金陵的大小朝廷,除了前明之外,最後都迅速的被滅了!

    更重要的是,金陵太過靠近東部了,不利于朝廷控制中部和西部地區。

    就玉柱的內心深處而言,選定武昌府為南都,恰好合適。

    從湖北省出發,到全國各地的距離,都差不多。

    即使去遼東,也可以坐船去嘛,不僅方便,而且也比陸路過去,快捷得多。

    當然了,定都武昌府最大的問題是,長江中上游的水患。

    不過,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的。

    長江上游的水患,主要問題是,長江荊州段地勢地窪,蜿蜒曲折,水流平緩,河堤高于城市。

    一旦上游發大水,荊州段的長江河堤,就要潰堤,水淹千里。

    在清初時期,由于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政策執行得很徹底,荊州和宜昌兩地的農民,被強行驅趕走了一大半。

    這就導致了,荊州府當前的總人口,少得可憐了。

    人少,才好辦事嘛!

    只要朝廷下旨,把長江荊州段的南部地區,全部變成泄洪區,則難題迎刃而解。

    看過湖北地形地貌的人,就知道,荊州府南部的枝江縣、松滋縣、石首縣和監利縣,恰好被夾在了長江、洞庭湖和洪湖之間。

    目前,這四縣的原住民,大多被遷移去了四川,人煙稀少,正好搞成泄洪區。

    正所謂,淹四縣而盤活整個長江流域是也。

    後世,就算是最大洪峰來襲之時,為啥不敢開閘泄洪呢?

    沒辦法,那是地方政府的失職,放任大量的人口,遷移進了泄洪區。

    想想看,原本規劃的泄洪區里,竟然居住了上百萬人,那還怎麼泄洪啊?

    除了這個辦法之外,別無任何辦法,應對長江發怒時的洪水大爆發。

    洪水最危險的那年,防汛的口號是︰犧牲小荊州,保衛大武漢!

    現在,只要提前規劃好,犧牲四縣的農業用地,就可以起到比三峽大壩,還要管用的防洪效果。

    一勞永逸,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從此後,整個長江流域,都不再懼怕大洪水了。

    軍機處正式開張後,玉柱又當起了甩手掌櫃。

    實話說,擁有現代人靈魂的玉柱,真不耐煩,成天批閱小農社會的各種折子。

    小農社會里,本就不重商,各地的事情,大多圍繞著發水災的救災,旱災的賑濟災民,再不就是哪里鬧民變了。

    就這麼點事情,玉柱根本懶得搭理,索性都交給軍機大臣們去商議。

    與其天天批閱無意義的請安折之類的玩意兒,玉柱更樂意和倫敦來的洋人冶金工程師們待在一起。

    反正吧,玉柱定好了規矩,四名軍機大臣投票,誰票多,就听誰的。

    如果,票數是2︰2,再提交給玉柱裁決。

    不過,涉及軍事的領域,軍機處無權處置,必須直接提交給玉柱裁決。

    張廷玉何等精明,他馬上意識到了,將來的朝廷之上,很可能再次出現北宋時期的東府和西府。

    嘿嘿,張廷玉確實很聰明,玉柱早就打算把軍政分離了,軍是軍,政是政,互不混淆。

    讓文官們具體指揮打仗,那不是胡扯嗎?

    朝廷的政務,今後就都歸軍機處辦理了。

    至于,軍事領域嘛,將來肯定要成立大本營,統管全國的軍事。

    近代國家,和封建國家,最本質的區別,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區別,其實是戰時動員能力。

    鴉片戰爭之時,道光坐擁百萬大軍,卻在每次對英作戰時,都是以少打多。根子問題,就是大清朝幾乎沒有動員能力。

    第一次鴉片戰爭都打完了,雙方代表正在協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從廣西動員來的土司狼兵,還在集結的路上。

    一戰時,羅剎國本不想打仗,卻發布了全國總動員令,企圖恐嚇德皇威廉二世。

    德皇怕吃大虧,也毫不示弱的發布了總動員令。

    說白了,也就是,近代國家,誰晚動員誰吃虧,必須搶先完成動員。

    結果,整個歐洲都認為打不起來的一戰,奇跡般的掐了起來。

    玉柱悄悄的離開了京城,帶著隨員們,坐船經海路,逆灤河而上,抵達了灤州。

    比較有趣的是,跟隨玉柱一起去灤州的隨員們,絕大部分都不是正經人。

    風水先生,算命先生,煉丹術士,玩丹的假道長,玩火藥的假和尚等等,都是下九流的歪才。

    實話說,也就是玉柱不介意他們的下九流身份了。

    換個掌權者,怎麼可能帶著他們這種人,公費出來學習找礦呢?

    傳統的小農社會里邊,造神的土壤根深蒂固。

    儒門弟子,尤其喜歡編造聖人出天下治的謊言。

    實際上,翻開史書,哪來的聖人?

    吹捧得很厲害的孔聖人,當年不也公報私仇的濫殺人麼?

    玉柱的心胸極為寬廣,有才無德的技術人員,照樣重用。

    有德無才之人,以玉柱的見識和閱歷,一個都木有。

    這個世界上,有才之人,必然有德性方面的缺陷,無一例外。

    李白有才吧,卻狂妄自大,忘乎所以。

    德是啥?

    在玉柱看來,遵紀守法,就是最基本的德!

    不守法的人,所謂私德吹得再好,也是道貌岸然的無恥之徒!

    人的動物性決定了,寬以待己,嚴于律人,乃是鐵律也!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就是漢奸。

    發生在嘔像的身上,就是你懂個球,他另有苦衷,不得不犧牲你們,成全國家。

    德,這個玩意,只能用于自律,並無統一的標準。

    即使打嘴炮,吵一億年,也吵不清楚的。

    相反,玉柱根本不在乎德不德的問題。

    因為,整個全國範圍內,真正忠于他的人,肯定都是一小撮。

    怎麼可能每個官員都忠誠于他呢?

    所以,玉柱看得很通透,定好規矩和制度,差事辦成了就賞,辦砸了就罰,對事不對人。

    對人,就沒法子干實事了!

    下船之前,玉柱親自召集隨員們開會。

    玉柱很認真的叮囑說︰“你們圍著洋人的礦師,牢牢的記下他說的每句話。誰記得最清楚,最完整,就可以實授官職。”

    在官本位的社會,這些不入流的歪才們,一听說記個筆記,就可以做官,哎喲喂,情緒立即被調動了起來。

    道長,算個球,做官才是上等人吶!

    只要有了官服打掩護,將來再去招搖撞騙,那就便利多了呀。

    跟著玉柱一起來的人,有近三十人,玉柱給他們每人發了三百兩的腐蝕經費,不對,招待經費。

    洋礦師喜歡喝酒,就給他買酒。

    洋礦師喜歡女人陪著喝酒,就讓他從隨船來的洋馬之中,隨便的挑選。

    洋礦師愛佔小便宜,就讓他去佔。反正吧,拿著白條子,也可以找玉柱報銷。

    但是,拿著白條可以報銷的前提是,洋礦師的說話記錄里,必須有玉柱感興趣的閃光點。

    下船了之後,這幫歪才們,分頭行動,死死的纏住了洋礦師、洋人煉鋼技師、洋人高爐操作工們等等。

    不懂煉鋼,怕個啥呀?

    先抄後學,再超越嘛!

    玉柱還真不信了,只要踏實肯學肯干,還搞不出來一爐十幾噸的煉鋼高爐?

    煉鋼這玩意,至關重要。

    羅剎國的煉鋼技術不行,12磅炮就重達四千多斤。

    英國的煉鋼技術,暫時領先全球,12磅炮也就是兩千多斤而已。

    眾所周知,火炮越輕,越容易拖拽著機動。

    把隨員們都撒出去之後,玉柱帶著牛泰,去了一處既熟悉又陌生的故地。

    那一年,最疼玉柱的三舅,就是率領部隊,進駐唐山的救災現場時,不幸犧牲了。

    若是三舅不犧牲,玉柱的前途和命運,就不至于那麼的坎坷了啊!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