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一百四十五章 抵達現場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滿級考古大師 | 作者︰顧屈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廣州雖然與中原的城市相比,歷史底蘊是差了一些。www.luanhen.com

    但是因為華夏人良好的紀錄歷史習慣,所以廣州也是有不少或官方,或民間收集整理的史書。

    在傳世的廣州歷史文獻中,南宋方信孺著《南海百詠》、明張謝著《南海雜詠》、清樊封著《南海百詠續編》三部著作,最為出名。

    當陳翰接到通知,社科院考古所要開赴廣州,配合當地南越王大墓發掘後,他立馬就找出了這三本書來看。

    既然要在廣州考古,那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廣州這座城市。

    也是在《南海百詠》中,陳翰看到了那段關于孫權挖掘南越王墓的記載。

    其實南越王墓,在廣州這塊地方,一直是一個傳奇。

    開國國君趙佗為了開創南越國偉業奮斗70余年,威震南國,享年百歲有余。

    在他漫長的生命中,也不斷地在為自己的死後陵寢做準備。

    畢竟人家是跟過秦始皇的,對秦始皇陵一點都不陌生。

    他在世的最後幾十年里,一直在周密安排死後之事。

    為防死後墳墓遭盜,派重臣于都城番禺城外廣闊的山嶺之中開鑿疑冢幾十座。

    而等到他去世後,繼位的趙胡也為他舉行了一場,隱秘而聲勢浩大的國葬。

    但是到底他葬在哪里了,墓葬在那,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千古謎題。

    因為趙胡在送葬的時候,安排了4支送葬隊伍高舉幡旗,護送著一模一樣的四方靈柩,從番禺城四門出發,到達不同的安葬地點。

    再加上趙佗自己生前就已經開鑿了幾十處疑冢,更是讓人難以找到他真正墓葬位置。

    後來曹操所謂的七十二疑冢,那都是和趙佗學的。

    當然,也因為趙佗如此行事,再加上他在位時間那麼久,肯定收集了非常多珍貴的財寶陪葬。

    所以在隨後2000多年的時間里,南越王墓一直是民間盜墓者關注的焦點之一。

    別說民間盜墓賊了,就連正規軍,都曾經對趙佗墓動過念頭。

    孫權當年拿下嶺南後,因為要抵抗曹魏,軍費一直吃緊,再加上傳說曹操也在中原大肆官方盜墓。

    于是孫權也心動了,盯上了南越王趙佗之墓。

    為了謀求傳說中的巨額殉葬財寶,他曾命令大將軍呂瑜率軍5000人,在嶺南地區遍地搜尋,目標直指南越王墓。

    只是,五千大軍翻山越嶺找了半年,也沒找到趙佗墓,倒是找到了一些普通南越貴族的墓。

    最終挖地三尺,也只找到了南越第三代君主趙嬰齊的墓葬。

    而且趙嬰齊的墓也沒有出土什麼驚世之寶。

    至少對于要養二十萬軍隊的孫權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

    之後他也熄了繼續尋找趙佗墓的心思。

    不過之後歷朝歷代,依舊有很多盜墓賊在尋找趙佗墓。

    甚至一度都有人懷疑,趙佗是不是並沒有在番禺下葬,而是秘密埋葬到了當時南越國境內偏僻的地方。

    不過在1916年,嶺南農民在廣州城外的龜崗施工建房時,于無意之間發現了一座南越古冢。

    古冢內有不少珍貴寶物,葬品豐富,但是棺槨內卻是空的。

    這倒是有點符合趙佗弄的“疑冢”,倒是讓考古學家們對趙佗墓就在廣州,多了幾分信心。

    真正的南越王族墓葬,應該就隱藏在廣州廣闊的山嶺之中,只是還沒發現而已。

    現在,這不就發現了一座。

    陳翰在腦海中仔細梳理了一番自己查找的資料後,長舒了一口氣。

    不管怎麼說,就算這次發現的不是趙佗墓,但是已經可以確定,南越王墓並非無中生有,且確在嶺南無疑。

    這就是個好消息。

    ......

    2019年10月7號的下午。

    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社科院考古所的考古工作者們,就坐著飛機抵達了廣州。

    假期臨時取消,大家都已經習以為常了,也不覺得有啥。

    反而是休息了三個月,讓大家對接下來的考古項目十分期待。

    抵達白雲國際機場後,一行人在孔建文的帶領下,直接坐著大巴車,到酒店將行李放下後,就直奔發掘現場。

    這次的考古發掘現場在廣州市中心,四周都是繁華的鬧市區,衣食住行方面倒是不用擔憂,也不用再住流動板房了。

    象崗其實並不大,南北縱長也就360米,東西寬約200米。

    原崗頂大約五十米高,不過因為施工的原因,已經被削低了20米。

    而南越王墓,就在這象崗頂峰之下。

    孔建文一行人抵達象崗時,看到的就是一片藍色的鐵皮,將整個象崗範圍都圍了起來。

    出示了工作證後,一行十多人,就進入了象崗施工區域,往崗頂走去。

    這次社科院考古所沒有出動大半人員,只派出了秦漢研究室和夏商周研究室的十來位考古工作者。

    而且嚴格來說,這次的帶隊人是李教授,不是孔建文了。

    因為李教授才是社科院秦漢考古的權威人士。

    他和孔建文也算是老搭檔了。

    因為兩人研究的年代較近,基本上都是聯合出動。

    項目是夏商周考古的時候,孔建文是負責人,李教授打下手。

    項目是秦漢考古的時候,李教授是負責人,孔建文打下手。

    術業有專攻嘛!

    海拔只剩下不到三十米的陡坡,不過爬個一兩分鐘,大家就登上了崗頂。

    “哎喲,可算是把你們給盼來了啊!”

    “中央的同志來了,我們這才敢開工啊!”

    “算一算,我們廣州得有二三十年,沒社科院考古所蒞臨了吧!”

    早就等在崗上的幾位廣州考古所、廣東考古所的負責人,皮笑肉不笑的歡迎著陳翰他們。

    語氣也不怎麼好。

    混在隊伍中的陳翰,對此很能理解。

    要是換做他是廣州本地考古所的人,心情也不會好。

    本就缺少大型、重量級考古項目的廣州考古所,好不容易出現了個南越國大墓。

    上頭的廣東考古所來分一杯羹也就算了,結果社科院考古所的人也來了。

    對于廣州考古所來說,他們能遇到一次大項目,真的不容易啊。

    面對他們的牢騷,孔建文和李教授也都全當沒听懂,臉上堆著笑容的和他們握了握手,說道︰

    “一听到你們的上報,我們社科院考古所和國家文物局,立馬就聯名上報,申請發掘。”

    “可是片刻都不敢耽擱啊。”

    孔建文這話一說,搞得幾位廣東當地考古所的領導們,神色都不自然了。

    草!

    有申請考古發掘權利的部門,腰桿子就是硬。

    沒有社科院考古所,他們還真不能向上頭申請主動發掘這座南越國大墓!

    “既然都來了,那我們就先去墓道看看情況吧。”

    還是一位廣東考古所的領導,比較圓滑,不留痕跡的就略過了這個話題,帶著陳翰他們就往發掘現場走。

    佔到嘴上便宜的孔建文也沒有窮追不舍,來廣州是來工作的,不是打嘴炮的。

    大家規規矩矩的跟在廣東、廣州考古所的領導們身後,走了一百來米後,一個直徑大概有兩米多一點的墓道,就出現在了大家眼前。

    黝黑、深邃,深不見底。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