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三百一十五章 八號祭祀坑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滿級考古大師 | 作者︰顧屈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新發現的八號祭祀坑里,有多少文物?

    光是有編號的文物,就超過了五千件!

    它們在坑里層層堆疊,姿態萬千。m.biquge85.com

    站在坑旁邊,往里面俯瞰,能夠看到的全是一片綠色,一片獨屬于青銅器的顏色!

    “這麼多?!”

    “沒個幾年的功夫,恐怕清理不完啊。”

    看到坑內的情況,陳翰和莊雲鵬他們,瞬間就明白了,為什麼三星堆只是1、2兩個祭祀坑,卻能夠挖幾十年了。

    這一個坑里幾千件文物,而且層層堆疊,一天能清理出幾件,都算是動作快的了。

    再加上清理出來還要修復、研究等等。

    一個坑清理十幾年都不過分的。

    當年古蜀人特殊的掩埋技巧,為考古工作人員的發掘,制造了無數的難點。

    一樣樣文物堆疊在一起,導致有些文物想要提取出來,需要很復雜的清理,有的時候甚至手都塞不進去,還要用工具一點一點扣。

    形象一點的比喻,就像是在泥巴池里放滿了鍋碗瓢盆,這些鍋碗瓢盆還都是雜亂無序的疊放的。

    想要清理出一個,可能需要同時將周圍的好幾個其他器物以及泥土都清理出來,才能動。

    “好多鼎、尊、壺啊,都帶有明顯的商朝特點。”莊雲鵬凝視著坑內,有些激動的說道。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里下載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林雅也有些疑惑的說道︰“這祭祀坑是晚商時期的,那沒有發現文字嗎?”

    像青銅鼎、青銅尊這種成熟青銅器的出現,基本已經代表,一個文明進入了非常成熟的社會階段了。

    事實上,三星堆文明也確實很成熟。

    三星堆遺址是古蜀國的首都,勢力範圍極大,甚至已經擴張到了陝西漢中一帶。

    這樣發達的文明,必然存在一套嚴密的組織架構。

    而且三星堆青銅技術非常發達,比如鑄造技術、焊接技術非常高超,黃金含金很高,青銅器上能鑿出各種各樣精美的孔洞等等,青銅技術比同時期中原商朝相比,也不遜色。

    如此成熟的一個文明,理應是有文字出現的。

    但是,三星堆遺址發掘過程中,沒有發現類似甲骨文、金文和戰國文字等成系統的文字。

    只在出土的陶器、金器、玉器等文物上面,發現七個不規則的刻畫符號,而且多為一器一符號。

    眾所周知,按照西方對文明的三項標準,即城市、文字、青銅(冶金術),有沒有文字是進入文明社會的關鍵標準之一。

    所以,西方人一直以來,都以三星堆沒有發現文字作為理由,不將三星堆文明認為是一個文明,只認為是一個文化。

    “文化”,指的是新石器時代的遠古部落。

    比如河姆渡文化,比如陶寺文化,比如龍山文化。

    而“文明”,指的是一個擁有完整社會制度,組成了國家的文明,比如夏朝、商朝、周朝。

    在華夏國內,三星堆的不斷考古深入研究後,華夏學者是廣泛的認為,三星堆是一個文明,而不是文化。

    可以確定,三星堆就是早期的古蜀國,是一個有社會階級,構建出了文明的一個國家。

    不過西方人不承認。

    西方人玩這一套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反正,在華夏學者看來,無論三星堆的這些字符是不是文字,都無法否定三星堆先民已經進入了文明時代。

    不過,能發現文字的話,當然是更完美的情況。

    而且,華夏學者們自己,其實也不認為三星堆文明發展如此成熟的情況下,還沒有出現文字。

    因為,如果沒有文字,三星堆先民如何統治龐大的疆域,如何實現信息準確傳達,如何積累高超的青銅技術,工匠們如何協同工作?

    光靠語言幾乎不可能解決這些問題。

    因此,從社會發展邏輯上來看,三星堆先民應該存在文字系統。

    而且,古代文獻上記載古蜀國存有文字。

    東晉史學家常璩的《華陽國志》非常有名,是研究四川歷史、地理、風俗人情等的重要文獻。

    常璩在上面記載︰“彭祖本生蜀,為殷太史……見稱在昔......有周之世,限以秦巴,雖奉王職,不得與春秋盟會,君長莫同書軌。”

    意思是彭祖是蜀人,後來擔任殷商太史官。

    說明有蜀人精通商朝文字,周朝瞧不起蜀人,雖然要求他們服從中央命令,但不準他們參與諸侯會盟,君長之間來往,書信用不同的文字,車道的寬窄也不同。

    顯然,至少在周朝時,古蜀國有文字,而且與中原文字不同。

    而周朝時期的古蜀國,肯定不是突然出現的,是繼承了三星堆文明的後裔。

    他們的文字,當然也是不可能憑空出現,也是繼承了三星堆文明的文字。

    一門語言、文字的演變,不是幾百年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上千年時間的演化。

    就像商代的甲骨文,發展的已經十分成熟了,看起來並不像是比較原始的文字。

    現在學術界就廣泛的認為,在商代甲骨文之前,一定已經有不成熟的文字系統在演化了。

    出土了骨笛的賈湖遺址,就很有可能是華夏文字最早的發源地。

    賈湖遺址位屬早于仰韶文化的裴李崗文化,古代賈湖先民曾在此居住了千年之久。

    而在賈湖遺址出土的部分文物上,就有一些骨刻的符號文字,這些刻下的符號,與甲骨文之間其實是有相似之處的,或許就是甲骨文的祖宗。

    而仰韶文化,在目前的研究結論下,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源頭,也就是黃帝、炎帝部落的雛形。

    從裴李崗文化到仰韶文化再到陶寺文化再到至今還沒有發現的“夏朝”遺址,最後到商文明,實際上是有一脈相承的體系存在。

    只是中間還缺乏足夠多的考古證據,以及最重要的“夏”遺址沒有發現,導致這一條文明鏈無法被證明。

    但是已經可以證明,商朝的甲骨文,肯定不是商人在短短一兩百年里就發展出來的。

    肯定是繼承了數千年的文明經驗,最終才出現了成熟的甲骨文體系。

    而蜀人的文明,三星堆文明,也絕對不可能沒有文字,只是還沒有發現!

    現在八號祭祀坑里,數千件青銅器,其中不乏有隔壁商朝常用來刻錄鐘鼎文的鼎、尊器。

    那蜀人會不會學隔壁的商人,也在青銅器上刻下自己的文字?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