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362章 數學圓桌會議,王浩︰我是被逼無奈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 作者︰不吃小南瓜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第362章 數學圓桌會議,王浩︰我是被逼無奈,只能自己研究了!

    二號側廳。www.biquge45.com

    現場過千人各自坐在位置上,等待著報告會的開始。

    兩側還有數十個記者正在不斷的拍攝,他們會對于這次盛大的報告會做報道,有些電視台甚至會進行直播。

    會場的聲音有些雜亂,直到王浩的身影出現在側門,他身後跟著丁志強和邱會安。

    三人一起登上了講台。

    王浩站在中間的位置上,開口道,“感謝各位遠道而來,听我和學生的報告。”

    他簡單介紹了一下報告的流程,主要是三篇論文內容報告的安排,隨後道,“下面由我的學生丁志強,做第一場報告。”

    他說完和邱會安一起坐在了講台邊側,講台上就只剩丁志強一個人。

    全場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丁志強身上。

    丁志強明顯是非常緊張,甚至表現的有些手足無措,他的身體停頓了幾秒鐘,還對著耳麥輕咳一聲,確定說話能被所有人听到,才走向了身後準備好的白板,對著上面畫好的圖形,深吸一口氣開口道,“這個研究源于我的一個想法。”

    “我的老師王浩,交給我的一項工作是,研究高次質點函數代入最小質數對節點所得到……”

    “而在研究對應五維圖形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特殊的交線平面……”

    “它和黎曼函數的列式……”

    丁志強起了個開頭,一步步的介紹起來。

    在不斷開口的過程中,他滿心都是緊張和忐忑,還有激動和興奮,導致有時候發出的聲音,似乎都是從牙齒中咬出來的。

    台下的學者們也是很理解的。

    有些學者甚至想著,換做是自己站在講台上,都不一定比丁志強表現的更好,能正常去講解就已經很不錯了。

    不止是因為台下人多,還因為有很多都是數學領域的頂尖學者。

    比如,第一排坐著的就有邱成文、陶哲軒、詹姆斯-梅納斯、阿卡薩伊-文卡特什、考切爾-比爾卡爾、瑪利亞姆-米爾扎哈尼……

    六個菲爾茲獲得者!

    再加上講台邊側坐著的王浩,等于是整整七個菲爾茲獲得者。

    這是什麼概念?

    哪怕是歷屆國際數學家大會,能邀請到三、四個菲爾茲獲得者,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七個菲爾茲獲獎者齊聚一堂,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除去一整排的菲爾茲獲獎者外,其他也都是相當有名氣的數學家。

    在會場前半部分隨機隨機找一個學者,頭上也許都頂著個柯爾數學獎,或者其他什麼國際數學獎項。

    論起頂尖數學家的數量和質量,報告會甚至比屬于國際數學家大會還要盛大。

    現在站在講台上做講解的,就只是一個在讀博士,听起來就很不可思議,而他在講解的過程中,所有人都在認真的听。

    他們也都知道丁志強。

    伴隨著三篇論文的發布,丁志強在國際數學界都變得小有名氣,一則是每一篇論文都有丁志強的名字,第三篇和黎曼猜想有關的論文,他還是‘一作’,明確了個人的研究貢獻。

    另外,還因為高次質點函數的報告會,丁志強在報告會末尾,說起了自己的研究想法。

    當時他就說了相關內容,包括發現了一個很具價值的復平面,可能會和黎曼猜想直接相關,針對那個想法來說,大部分學者都不在意,也有少數學者進行了研究。www.biquge700.com

    任誰也沒有想到,那個想法竟然能解決王氏猜想第一問題,順帶還證明了黎曼猜想。

    所以再沒人敢小看台上這個緊張的小胖子,即便他明顯表現的非常緊張,每個學者也都很認真的在听,很認真的去理解。

    牛頓研究院的弗洛特-阿爾索斯也是其中之一。

    在看到報告會的視頻後,他就覺得丁志強所說的復平面很有研究潛力,後來就一直在做研究,而且還有了一定成果。

    弗洛特-阿爾索斯自認為出成果的速度已經很快了。

    他已經完成了很多的列式,並與黎曼函數做對比,還有了一些新奇的發現。

    然後……

    王浩和自己的學生,就發表了相關的成果。

    這也就代表弗洛特-阿爾索斯所做的努力,全部都成了無用功。

    現在弗洛特-阿爾索斯來參加報告會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他一直緊繃著一張臉,卻比其他人听的更加認真。

    他希望能找到一些錯誤。

    哪怕是一個很小的錯誤,即便是無法否定證明過程的小錯誤,也算是給自己‘出口氣’。

    否則,就太郁悶了。

    ……

    丁志強上台講解的是最初的想法,以及第三篇論文的一部分內容。

    第三篇論文,丁志強是第一作者,主要是因為想法屬于他,而且也確實在研究中有很大貢獻,第三篇論文是證明黎曼函數的非平凡零點被包含在五維交線復平面範圍內。

    最初就是一大堆復平面相關的論證,隨後聯系黎曼函數的變換。

    這都是後續論證基礎。

    等做完了黎曼函數變換部分的講解,丁志強輕呼了一口氣,面朝著台下,說道,“下面就交給我的老師了”,他說完朝台下鞠了個躬,隨後快步朝著邊側走了過去。

    等到了邊側座位上,丁志強用手捂住了臉,好半天才對邱會安說道,“我剛才講的怎麼樣?真是太緊張了。”

    “很好!”

    邱會安朝著丁志強豎起了大拇指,隨後一臉苦悶的說道,“你是結束了,我還沒開始呢……”

    他也感到非常緊張。

    丁志強能感受到的壓力,他當然也能感受到,即便是坐在這里,都是一直板正了身姿,甚至都感覺有些疲憊了。

    “別緊張了,沒什麼大不了。”丁志強朝著台下看了一眼。

    當做回了邊側位置以後,他倒是不感覺緊張了,因為這里的受關注程度要遠遠小于台上。

    兩人不約而同的看向中間位置。

    王浩已經走到邁步走了上去,他低頭看了下時間,面帶微笑的開口道,“四十分鐘了,大家休息五分鐘,一會兒再開始。”

    他說完走到邊側接過一瓶水,輕抿了一口氣以後就坐下來等時間。

    這種表情太輕松了。

    丁志強不由得嘆道,“還是王老師厲害啊,一點都不緊張。”

    “廢話!”

    邱會安道,“你要是獲得過菲爾茲,攻破過好幾個意義重大的數學難題,也肯定不緊張了。www.biquge85.com在我們看來,台下都是數學大佬,在王老師看來……”

    “也許……”

    丁志強接了一句,“台下所有人都比我差?所有人都比我垃圾?”

    “咳咳~~~”

    邱會安迅速捂住他的嘴,小聲道,“你敢說的再大聲點?旁邊可是有媒體錄音。”

    丁志強掃了一眼旁邊的錄音設備,迅速黑著臉低下頭,表現出一副‘我是乖寶寶’的神態。

    五分鐘後,王浩重新回到台上做講解。

    後續內容是對丁志強列出的方程、函數以及其他內容做對比分析,因為牽扯到五維圖形,理解起來就很困難了。

    正因為如此,王浩才沒有讓丁志強繼續,而是自己上台來講。

    到這一部分內容以後,他講解的速度也不慢,只用了大概四十分鐘,就把第三篇論文後續部分完成了,但台下學者們卻感覺思路清晰,完全跟上了理解的節奏。

    這就是《教學的饋贈》效果了。

    《教學的饋贈》可不是最開始的時候,提升理解效率的效果已經高達‘百分之六十’,再加上王浩本來就擅長教學,知道具體難點在哪里,難一些的地方就詳細講解,簡單的地方一帶而過,不僅能加快講解的速度,也能讓學者們更容易理解。

    當然,講解效果好和學者的‘質量’存在直接關系。

    台下可都是數學大佬。

    哪怕是坐在最後排的學者,最低也有個‘數學教授’頭餃,也都對于論文都過研究,最少知道具體步驟,理解速度自然就快很多。

    實際上,台下學者理解速度快,還不只是《教學的饋贈》效果,還包括《科研的饋贈》。

    《科研的饋贈》能夠提升其他人八倍的靈感獲取速度,沒有做過相關研究的學者,自然不會產生任何效果。

    像是弗洛特-阿爾索斯,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講解進行到一半兒的時候,他就已經完全弄懂了全部內容,之前有些不明白的地方,已經全都明白過來。

    同時,他的心情就變得更加郁悶了。

    “原來是這樣!”

    “這麼簡單!”

    “之前我竟然沒想到,還在同樣位置糾結了那麼久時間……”

    “如果之前想到了,也許早就完成了研究,可以提前證明黎曼函數的非平凡零點,被包含在最小質數對節點函數所對應交線復平面內……”

    ……

    《黎曼猜想與特殊復平面》,是發布出來的第三篇論文,卻是報告會講解的第一篇內容。

    在完成了相關內容的講解後,會場有二十分鐘的休息時間,隨後就到了第二個內容,也就是《最小質數對節點函數的特殊復平面》論文。

    這一部分內容大多數都是對于交線復平面的解析。

    考慮到報告會的時間關系,大部分內容都是簡單講解,並給出對應的列式。

    這些內容也沒什麼可講解的,因為都是推導分析過程,看論文就可以了。

    當然難點還是有的。

    最難理解的,就是後續‘質數點位集中的論證’,以及證明‘五維圖形其他位置,不包含質數點位’,兩者加在一起,就能推導得出‘質數點位都集中在交線復平面的結論’。

    這一部分論證用了一個小時。

    王浩也是掐著時間再做講解,他們的計劃,就是上午完成前面兩部分內容。

    第三部分內容難度最高,就留在下午時間做講解。

    最終還是按計劃完成了。

    下午才是講解的關鍵,論證高次質點函數第一問題,牽扯的知識範圍大、理解難度非常高,也是很多學者問題集中的地方。

    下午預計安排是三個小時,邱會安會講解一個小時,剩下的時間就都是王浩的了。

    實際上,邱會安的研究貢獻也集中在第二篇論文內容上,他還是第二篇論文的第二作者,論起貢獻也是很大的。

    當然了。

    王浩才是研究貢獻最大的,他是三篇論文的通訊作者,也是第一篇、第二篇論文的一作。

    從論文作者名字的角度來看,就知道丁志強比邱文貢獻大的多。

    這也是事實。

    研究最初就源于丁志強的想法,而前沿科學的研究,靈感才是最重要的。

    在整個研究的過程中,丁志強也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第三篇和黎曼猜想相關的論文,他個人做了不少工作,還順帶提供了很多靈感。

    第三篇論文,也是最受關注的,因為牽扯到了黎曼猜想,也是被報告最多的。

    實際上,在場的所有學者都知道第二篇論文,《高次質點函數第一問題的證明》,也就是下午的講解才是最關鍵的。

    針對黎曼猜想來說,三篇論文都是證明過程,但黎曼猜想也只是‘高次質點函數第一問題的證明’的附帶成果而已。

    世紀重大數學難題,成為其他研究的附帶成果,是很難想象的事情。

    但是,這就是事實。

    ……

    中午。

    王浩和一群數學家坐在餐廳,包括他自己在內,桌上有個菲爾茲獲獎者,其他還有邱成文、考切爾-比爾卡爾、詹姆斯-梅納斯以及瑪利亞姆-米爾扎哈尼,其他還有弗洛特-阿爾索斯、羅瑟爾-巴頓等幾個人。

    他們圍著做了個圓桌。

    旁邊有兩個記者全程跟著王浩,到桌上也在不斷的拍攝。

    雖然在場都只是學者,但他們每一個都是頂級數學家,接受采訪早就習慣了,自然也不會在乎有記者跟拍。

    但哪怕是邱成文、詹姆斯-梅納斯,看著圓桌上的‘陣容’,都感受到了一種震撼。

    詹姆斯-梅納斯笑說道,“我還是第一次和這麼多菲爾茲得主一起吃飯。”

    “我也是。”

    “同樣如此……”

    其他人紛紛點頭表態。

    瑪利亞姆-米爾扎哈尼笑說道,“這算不算數學的圓桌會議?”

    “數學的圓桌會議,這個詞很有意思。”年紀最大的邱成文笑著說道,“那麼,我們是不是要討論一些數學領域的重大問題?”

    “什麼重大問題?”

    羅瑟爾-巴頓就和王浩隔著一個座位,他拍了一下身旁的阿邁瑞肯記者,說道,“我們要召開一個數學的圓桌會議,你來提問吧?”

    “我?提問?”

    記者頓時有些發蒙,但他的職業素養不錯,馬上反應過來,開口問向了王浩,“王浩博士,能不能談談高次質點函數?”

    王浩笑道,“高次質點函數有很多方向,你指的是?”

    邱成文開口笑道,“這有些難為人了吧?”

    記者倒是沒有被難住,他來采訪前做了準備,很馬上說道,“現在你已經解決了第一問題,對其他問題怎麼看?”

    大家都看向了王浩。

    在高次質點函數的問題上,王浩毫無疑問是最權威的,其他人也想知道他的看法。

    王浩道,“我非常重視第二問題,因為它能夠作為湮滅理論質量點塑造的基礎。”

    “至于第三問題,是懷爾斯先生自己提出來的,但仔細想一下,甚至可能更重要。”

    “里面或許蘊含著數字最基礎的規律……”

    這一句話點出來,桌上的人不由陷入思考,第三問題說的是,‘高次質點函數是否存在非全質數點的整數點’。

    如果存在,自然也就沒什麼。

    如果不存在,就很具有研究價值了,應該或許蘊含著特殊的規律。

    有些人,比如,弗洛特-阿爾索斯,听了以後頓時眼楮一亮,他想到了很多東西,感覺自己找到了新的方向。

    既然是圓桌會議,沒有其他人說話,記者就干脆繼續問道,“那麼,王浩博士,你在數學領域的下個方向是什麼?”

    “我還沒有下一步計劃。”

    王浩道,“主要是因為,我對純數學的研究並不感興趣。”

    “……”

    “……”

    一句話說出來,讓其他人都沉默了。

    王浩很坦然的解釋道,“實際上,我感興趣的還是理論物理,湮滅力的研究,現在做高次質點函數的研究,也只是因為,我希望找到一種,能夠作為質量點塑造基礎的數學工具。”

    這句話說出來,其他人頓時理解了,同時眼神也變得很復雜。

    他們剛才不太理解王浩所說什麼‘不感興趣’,還以為王浩是在驕傲的‘說大話’,但仔細想想就能理解了。

    王浩在物理方面的成就,還要比數學領域高,因為他開創了湮滅物理學。

    在數學領域上,即便是解決再多的問題,也只是單純解決問題,只能起到基礎數學理論積累的作用。

    在物理上,他是創造了一門被國際認可的學科,並且還被眾多的實驗所證實,湮滅力相關的內容,已經成為了物理領域、科技領域最前沿的研究。

    當圓桌上的學者都感嘆不已的時候,就听到王浩長嘆了口氣,滿是感嘆的說道,“沒辦法啊!”

    “愛因斯坦研究廣義相對論,能找到黎曼幾何作為數學工具,他的運氣真的很好。”

    “我在研究湮滅理論的基礎質量點問題,結果卻找不到能夠使用的數學工具……”

    “近幾十年來,數學理論的進展太少,發展速度實在太慢了。”

    “所以,我也只能自己去研究工具了……”

    “唉~~”

    一群人頓時用力扯起嘴角,他們極其希望能理解王浩的心情,但是……

    這句所謂的‘實話’听在耳中,他們都忍不住握緊了拳頭。

    真是,太氣人了!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