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蓝诺在听说外出探索的部队竟然带回来这种好东西之后,亲自来到了蛊虫的种植现场。m.biquge85.com作为目前地下基地的技术骨干,蓝诺们保留的记忆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有关于山河共和国遗留下来的技术的。
元石作为仙人之下修行界的根基资源。自然没有不研究的道理。如何更高效的利用泉蛋蛊,高效的让其持久产生资源,也正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蓝诺们这次带来了大量高端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专门在地下最深处开辟了一处矿脉区,开始种植特殊的金属矿床,以便元石的结晶与产出。
通常情况下使用这种蛊虫的时候都比较随意。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将其种植在地上,然后任由源泉活水涌出来。接下来只需要静静等待就可以。
地下自然会生成一片灵气十足的湖泊,在湖泊的周围则会生成一片矿脉区域只需要在这片区域进行采矿,就可以持续的收获元石。
但这种简单粗暴的种植方式却无法获得最大的收益。道理其实很简,直接种植下去,然后采集,就类似于最原始的时期的刀耕火种。虽然简单有效,但在收成方面其实是要比精耕细作乃至科学化管理差的多的。
目前地下基地不缺人,缺的是资源,那自然就要利用起来自己丰富的人力资源。来尽可能的将每一份收益都最大化。
人造矿床就是一种类似精耕细作一样的技术。本质上这还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却能够将矿石的产量提升到粗放种植的一点五倍乃至是更多。
简而言之就是利用能够引导元气流动的金属,搭建起一个多边形的网格,引导元气的流动的同时。在网格的节点上植入结晶的凝结核,如此一来不只是能够更有效的利用元气,提升产量还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让产量爆发开来。
寻常的泉蛋蛊,即便是在北原,时间相对较短,也起码要3~5年才会彻底枯竭,释放其中储存的全部元气,但在高效结晶的前提之下,理论上可以在半年之内就将其中的灵气压榨干净,短时间内的压榨,或许会导致理论的极限产量有一定的降低。但在科学的管理之下依旧可以比原始开采模式多出一半左右的产量。
如果采取细水长流的模式。有节制的控制结晶核的数量,维持周边生态环境之中元气的充足。那理论上维持时间甚至可以比自然状态下更久。总产量也会高得多。
但目前需要解决的是迫在眉睫的资源危机,放弃一定的长期收益也是不得已的事。
差不多有一半的泉蛋蛊,种植下去之后是被短时间内高效压榨,另一半则是用来作为长期作战的战略储备。
在无数人的关注之中。工程队很快就完成了矿床的生产和安装,在地下基地众多显像管屏幕和幕布之上,施工人员将珍贵的蛊虫安置在矿床的中心。随着接触到矿床之后,蛊虫开始裂开,蛋壳之中涌现出一汪泉眼。泉眼落地生根落在矿床之上之后,就开始源源不绝的向外喷涌灵泉,形成一小方湖泊。
而湖泊的流水则沿着雪花形状不断向外六边形扩展的矿床流动,流动到每一个节点,就有一个节点被缓缓点亮,释放出萤火虫一样的荧光。而在这些节点之上,则有小小的晶体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生成,那正是一枚枚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元石。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幼年体的石头会逐渐膨胀。形成坚硬的外壳,最终变成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元石,也是曾经这个世界上凡界的通用货币。
这一刻地下基地之中传来了此起彼伏的欢呼之声。即便是那些刚刚加入地下基地之中,还没有了解这里各种先进技术的人,也能深刻的理解屏幕中那一幕究竟意味着什么。
他们成功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刻。现在资源最为枯竭的时刻度过了,那每天半饥半饱的配给制要不了多久也会逐渐解除了。
事实也是如此。根据目前的产量进行预估。在接下来的半年内,十个高效采集的泉蛋蛊枯竭前,地下基地的资源都是有不小的赢余的,而这加上外出的部队搜寻回来的那部分,盈余的量还会更多,原本即将濒临崩盘的局面。终于硬生生的被盘活了。
生产部门的蓝诺,看着屏幕上生长出来的一颗颗晶莹的晶体,也不由得面露喜色。心中不由得盘算起来:“民以食为天,我这个食用菌培养部门,也算是主力的食物生产机构了。以前每天也就只能分到七八百颗元石,生产设备根本没办法满功率运转。也不知道这次能够收到多少物资,但愿能把那几个菌种培养基仓都利用起来才好。”
同部门内的其他工作人员也都抱着相同的心思。他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虽然生产设备培养皿什么的都不缺,大型的生化培养罐都有十几个。但他们自身的真元是有限的。每个人就算是催动自己体内全部的真元,每天都把自己榨干,能够培育出来的可食用菌,也就三五吨的量。整个部门上百人的产量,相对于目前地下基地已经数千万的人口。实在是杯水车薪。就算是有少量元石补充。分到一个人手里也就五六块,真要全力以赴推动杀招的话,半个小时就用完了,甚至半个小时都用不到。
比他们一天自然恢复的量也多不了多少。但那个时候他们再怎么向上级打申请也申请不下来。毕竟各个部门都缺元石,战斗部门的短缺比他们还狠。生产计划委员会那边一个个头顶都快能反光了,恨不得把一块元石掰成三瓣花。也满足不了各部门的需求。只能是尽可能的将指标降低到有可能完成的程度。呼吁各部门的工人克服眼下困难,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但有些东西真的不是主观能动性能搞得定的。特别是有关于食物这种关系到物质身躯,物质基础的东西。
而这次情况似乎迎来了改变。蓝诺刚看到显像管电视上的播报不久,就听到了电梯轰隆隆运转的声音,那是货梯正在下降,前往地下的高温区,也就是他们所在的生态培养区,运送物资的声音。
菌类的生长需要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潮湿度,他们的厂区刚好挨着发电厂和钢铁冶炼厂,两个厂区的废热直接输送过来给他们这边加温,厂区内的环境温度长期维持在45c以上,只有员工休息的休息区才能将温度维持到30c以下,然而之前随着各方面的资源短缺,员工休息区的空调他们都不怎么舍得开了。导致前几个星期,上百名部门职工一直都是顶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休息的,空调都是直接对着他们睡觉的隔间吹,保证至少在睡眠的时候,环境温度能相对舒适。
现在物资虽然还没送到,但大家至少感觉到了休息区之中温度降下来了,组织上舍得开空调,那就说明物资真的开始充裕起来了。
而随着轰隆隆的声音停止,电梯也停在了生态培养层的入口,厚重的钢铁闸门打开,一辆叉车。直接推着一大箱的元石运了进来。负责交接物资的职工当场看傻了眼。就算是地下基地物资最富裕的阶段,他也没见过这么多的原石。一块原石的大小,也就拇指大小,一个手提箱差不多就能装一百多块。这样一叉车,怕不是得有几万块元石。
“这里是五万元石,都是刚采摘收获的,是你们接下来一周的配给,提前跟你们说好了啊。现在物资虽然充裕了,但你们也不能给我浪费,这些都得用到实处,把那几个闲置的生产罐都运转起来,咱们要来了10倍的物资,不说是产量翻上十倍,那也得让人民们看到成效才行。”
蓝诺头一回见到和自己部门对接的地中海领导。像今天这么红光满面,往日里他们这些生产计划委员会的,一个个可都是愁容满面,苦大仇深的样子,记得当初面前这小伙子看着还比自己年轻,这才过了几天,看着都已经比自己还老了,但他现在的笑容倒真是有几分战争爆发之前的味道了。
“请组织上放心。现在资源足够。我们就可以启动联合杀招直接展开生长培育类的阵法,只要阵法成功驱动,让生态培养区形成正向的生态循环。菌种会自然汲取环境之中的热能到时候我们这边的温度不仅能压下来。产量也绝对不只是翻10倍那么简单。”蓝诺是有着实打实的技术打底的,所以在这里完全是敢拍着胸脯保证。
他们部门这些天来虽然因为缺乏资源实质的生产工作很多都没办法开展。但理论研究方面,技术改进方面可是一点都没落下。现在资源到位了,那之前积累的技术也该来一轮爆发式成长了。
元石迅速被送到各个投料口处,100多个职工也纷纷忙碌起来,各司其职,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之上催动杀招,一个个巨大的培养罐之中,菌种开始实现了内部的循环,原先因为起始的推动力不足,没办法让各种菌类构成自我循环的生态系统,生命类的杀招就没办法利用生生不息的特性,来加速这些菌种的繁殖但现在能源充足的情况下,完整的生态循环被搭建起来之后。一个个简单的细菌,真菌,就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形成了巨大的群落。彼此之间也开始出现了更加明确的分工。
在连接众多培养罐的巨大液态平台之中,不同的菌落如同是自然界之中的太岁一样,汇聚粘连在一起,最后彻底形成一体。菌类看似无所不能,什么都能消化分解一般。但那只是人们看到的表象,有太多的物质可能会对菌类有害。自然界中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随随便便就会发霉,但一旦放到实验室之中培养,倒霉的研究生们就会发现自己养什么死什么,培养的那些细菌完全没有在自然界之中看起来那么顽强。
大规模的菌类养殖也是如此,不论是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还是杂菌,正常情况下都是要尽可能规避的,否则就会极大的影响产量。
但随着这些菌种在杀招的影响之下,彼此之间开始组合在一起,开始相互分化,彼此分工。情况就开始变得逐渐不同了起来。
他们在液态的培养环境之中。逐渐像是一个生物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一样。分化成了截然不同的形态。构建成了一个如同巨大的胃一样的囊。囊内部酸性飞快提高,ph值很快降低到了1以下。比起绝大多数食腐动物的消化能力都还要强的多。而在囊体之内又有一根根菌丝一样的结构,增大与内部液体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加快吸收的速度。更有着类似肌肉一样的结构,让这些菌丝能够摆动,搅动这个囊体内的液体,增大接触面积的同时加快液体的流动,从而加快吸收。
巨大的囊体像一个巨大的胃,投料口之中投入的物质。正在以匪夷所思的高速被这个巨大的结构体消化吸收,然后转化为有机物储存起来,被输送到生产线之上。而他们所吞噬的绝大部分东西都是生活垃圾,如果在没有分化,没有杀招加持之前早就被毒死或者被其他的细菌病毒感染,可是此刻他们仿佛是多了一套免疫系统一般,完全无视了这些生活垃圾之中的有害物质,甚至主动的将他们分离出来,沿着特殊的人工管道排放出来。
大量的菌种形成了一个巨大而高效的负熵采集体系。正在以比之前高出最起码十倍的速度。转化出海量的有机物,产量从最开始的每天千吨左右。膨胀到了现在,每天的万吨不止,光是他们这一个部门的产量就足以勉强供养千万人的主粮食缺口。
未完待续
求收藏,求推荐票~(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