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
元豐八年六月戊子(26)。
www.biquge85.com
趙煦醒來時,石得一已經出現在他面前。
“大家,邏卒有報,遼使耶律琚似乎得了一張交子,正日夜把玩,欲圖謀我大宋交子之秘!”
趙煦听著,就笑了一聲︰“這遼使喜歡交子?”
石得一答道︰“所有遼使都喜歡!”
這個趙煦當然知道,在他的上上輩子,每次遼使來京,都會想方設法的搞到交子,甚至想要探究大宋是如何發行、制作交子並讓百姓信賴的。
大宋對此,自然是嚴防死守!
一個字也不肯透露給遼人!
原因嘛,也很簡單,遼國和大宋四川、陝西一樣,嚴重缺乏銅錢,所以國中大量鑄造鐵錢流通。
鐵錢太重了!
根本不適合貿易,尤其是遼國這樣幅員遼闊的帝國的貿易。
趙煦拿起石得一的邏卒們查出來的那四位遼使的大體履歷。
耶律琚、王師儒、蕭杰、韓昭願。
趙煦的眼楮,在這個四個人名看來看去。
想了一會後,趙煦對石得一道︰“館伴副使是刑恕對嗎?”
石得一恭恭敬敬的回答︰“是的!”
“善!”趙煦頷首,然後開始下令︰“石得一!”
“臣在!”石得一立刻躬身。
“傳朕的口諭給刑恕……命他私下里,和這四位遼使都接觸一下……然後,讓刑恕寫個關報給朕……將四位遼使的性格、癖好、為人,都報告上來!”
“臣領旨!”石得一躬身再拜。
趙煦看著這個內臣,認真說道︰“記住,告訴刑恕,朕不會承認有過這樣一道口諭!”
石得一的腰彎的更低了︰“臣明白了!”
石得一很清楚,這句話也是對他說的。
口諭這種東西就是這樣,天子承認,才是口諭,天子不認,那就不是!
而大家能夠提前告知他這一點,真是天恩浩蕩!
石得一于是恭恭敬敬的領命而去。
趙煦拿著手上的邏卒報告,嘴角微不可查的笑了一聲。
“刑和叔,朕要看看,汝能給朕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
刑恕,刑和叔。
元 、紹聖時代,左右橫跳最為出名的人物。
被他拉下水的人,包括但不限于司馬光的繼子司馬康、文彥博的兩個兒子文貽慶、文及甫,韓忠彥家里的兄弟、馮京的兒子……
還有高家的高公繪、高公紀、高士充、高士京……
厲害吧!
更厲害的是,他同時還是章 瘓叩暮門笥眩 倘返剿藍枷嘈諾鬧坑眩 綏旱鬧﹤骸 br />
黃履、安 怒b等人,也和他關系很好。
所以,紹聖時代的清算報復,刑恕全部參與其中。
他是人證,也掌握著大量物證!
粉昆案和同文館案干脆就是刑恕主動引爆的。
現在,趙煦給刑恕出考卷,就是想看看,這個家伙到底是真的忠臣,還是純粹的騎牆派。
因為,趙煦手里有一份標準答案。
那個遼國祭奠副使王師儒!
趙煦在現代的時候,在此人墳頭上蹦過迪!
物理意義的蹦迪!
還看過出土的王師儒墓志銘,對這個人的底細和跟腳清清楚楚。
……
刑恕神色復雜的送走石得一。
他輕輕掩上門,既興奮又忐忑。
“少主為何給我下這樣奇怪的口諭……”
“叫我私下接觸遼使……卻又明確表示不會承認有這樣的口諭……”
“這算什麼?”
刑恕想不明白。
但他知道,這恐怕是某種考驗。
畢竟,私下接觸遼使,乃是大忌!
通遼的帽子,一旦被扣上,這輩子都得去嶺南吃荔枝。
刑恕在房中踱了幾步,終于下了決心。
賭了!
……
黃昏時分,章 獻牌1溝納砬 叱魴 旅擰 br />
這些天來,都堂奉旨,商定大行皇帝的謚號,並起草大行皇帝的哀冊。
每一個字,都要據理力爭,每一個句子都要反復斟酌。
章 芯跤行┬睦哿恕 br />
他騎上馬,元隨們就要打起儀仗,章 鋈煌A訟呂礎 br />
<div class="contentadv"><div id="txtmid">
他回頭看向皇城方向。
“今日鄧溫伯似乎依舊沒有出學士院……”他看著,宣德門下那個專屬于翰林學士的馬廄里的那匹鄧潤甫的黃馬,忍不住說道。
“都堂上也未見到鄧溫伯……”
“他在忙什麼呢?”
鄧潤甫是翰林學士承旨,一般情況下,沒有大事他是需要出現在都堂,和在京待制重臣、宰執們一起參與商議大行皇帝謚號並擬定哀冊文字的。
而他已經連續兩天,沒有在都堂上出現。
更連續兩天,沒有出宮歸家。
兩宮對他有什麼交代?
章 險嫻南肓訟耄 揮校 br />
所以,鄧潤甫在學士院到底忙什麼?
章 蛩忝魈烊е 吭嚎匆豢辭榭觶 br />
……
天色漸漸暗下來。
汴京城南,朱雀門外的朝集院的熱鬧,卻才剛剛開始。
幾個剛剛入京待闕的朝官,聚集在一起,互相斗茶、作詩、唱和。
甦轍捧著書,在朝集院的廂房中,挑燈夜讀。
他已經听說了他將要服侍的那位少主,自學成才,竟一個人用了五天時間,讀通《尚書》的事情。
這讓甦轍倍感壓力!
根本沒有心情去和同僚們斗茶,只能將全部精力放在書上。
他可不想,到了御前,天子問他問題,他卻答不上來。
那會被天下人笑死的。
子瞻兄長,更會在密州會捧著肚子打滾!
甦轍正看著書,門忽然被人敲響。
“子由……子由……”門外傳來了熟悉的呼喚。
甦轍起身,走過去將門打開,見著門口的人,微笑著拱手︰“明叟啊,有事?”
來人正是和甦轍同日入京的,將要進入御史台的王覿。
王覿,甦轍不太熟悉。
但他哥哥王觀,甦轍卻是知道的——天下知名的詞人!
所以,兩人見面後很快就開始因為詩詞文章而熟悉了起來,然後就因為相同的政見而相見恨晚。
“子由,可听說了少主,在宮里讀王介甫《字說》的事情?”王覿一見面就問道。
甦轍點點頭。
王覿激動的說道︰“此事,都堂宰執,竟無動于衷!”
“難道,他們忘了當年王介甫是如何毒害大行皇帝的嗎?”
“御史台更是不發一言!”
“待某到了御史台,一定要以此彈劾那些尸位素餐的言官!”
甦轍連忙拱手贊道︰“明叟高義!”
“听說子由,將要拜為集英殿說書……為天子御前經筵……”王覿畫風一轉,就問著甦轍。
甦轍頷首道︰“確有此事!”
“那麼,子由到了御前可會與天子進言?”王覿直勾勾的看向甦轍。
甦轍下意識的低下頭去,嘆道︰“在下人微言輕……”
“經筵之上,恐怕沒有多少說話的地方!”
經筵官,已經有一個龍圖閣學士了。
很快就會又增加一個——呂大防!
那里有他這樣小小的承議郎說話的地方?
只是,看著王覿的目光,甦轍深深吸了一口氣,也慢慢握緊了拳頭,正色道︰“不過,若有機會某必君前直言……”
“揭露王安石亂國之說,天子仁聖聰俊,必能知臣忠良,所言不虛!”
王覿大喜,握著甦轍的手,說道︰“有子由在經筵上仗義執言,吾等再于御史台中上書勸諫……”
“天子必棄王安石邪說而從我等君子之言!”
對此,王覿感覺不存在其他任何意外的可能。
畢竟,現在經筵上,幾乎全是君子正人。
剩下的蔡卞、陸佃等王安石邪黨,也都沒有可能再留。
只要趕走那兩個小人,經筵就盡為君子。
他們這些人在御史台中,再將舊黨群小逐走。
御史台也將眾正盈朝!
接下來是都堂!
如是順利,明年正月的朝堂上,就將沒有一個小人,全是君子正人!
君子聯手,必可開創太平盛世!
上章,居然有讀者說水……
只能說,是在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