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831章 部署
睜開眼楮,李資義眼前,仿佛還在閃現著昨日在汴京城城外所見的一切。
www.biquge500.com
魁梧的甲士,明亮堅利的甲冑,如高牆一樣沉默,也如潮水一般前進。
他深深吁出一口氣︰“如此強軍!不愧是上邦啊!”
“若是國主早知如此,就該早早的上表稱臣……”他從懷中摸出一封由他的國君,高麗國王王運親筆所寫的奏折。
他將奏折打開,看著抬頭的文字︰有宋高麗國國王臣運,頓首再拜,恭問大宋皇帝陛下聖躬萬福……
有宋高麗國,或者說大宋高麗國。
這是過去高麗與這中原王朝往來的殺招。
因為每每高麗人如此上書,就意味著,高麗國將斷絕與遼國的臣屬關系。
轉而奉中原的宋庭為正朔,用宋庭歷法,行宋庭年號。
這一招,對于如今的這個大宋王朝來說,不啻是仙丹靈藥!
故而每次祭出,總能讓大宋的統治者,飄飄欲仙,從而對高麗人的要求,無論是貿易還是納貢,都大開綠燈。
同時,這也是之前三次高麗與遼國發生戰爭時,高麗人放到談判桌上的重要籌碼。
而且,每每拿出來,總能起到奇效!
最終都能在談判桌上,迫使遼人讓步。
可不要小瞧了,這種嘴上的臣服、朝貢的形式。
對于如今的宋遼兩國來說,任何一個外邦的臣服與朝貢,都是彌足珍貴的。
因為這關乎著,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合法正統這個要命的問題。
正所謂,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
所以,無論宋遼,都會在對外方面,表現的非常慷慨。
向兩國朝貢,是很多小國的重要創收手段。
奈何……
李資義看著這封在他出發前,被他的君主,視作殺手 的奏疏。
他垂下頭去,嘆息起來︰“遲了啊……”
若是在遼軍入寇的時候,他的君主,能立刻反應過來,馬上向中原稱臣。
這封奏疏,大抵能換回許多好處。
但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上……
高麗,已丟了開京以北的所有城市、山區。
而中原的宋庭,如今也已經有了強軍。
正如昨日,他回到汴京後,宋庭的那位翰林學士刑恕告訴他的︰“貴國今已如累卵……”
“我主固憐貴國無辜……”
“然則,我主憂心,恐援貴國之物未至,而貴國已亡矣!”
“如此,不止平白得罪了遼人不談,還將使我大宋之甲械,落入遼人之手!”
就是咬死了,高麗現在已有敗亡之勢。
宋庭擔心,投資打了水漂,還可能被遼人發現,影響宋遼關系,造成外交動蕩。
李資義只好對刑恕夸口高麗軍勢,吹噓開京城堅牆高,斷不可能被遼人攻破。
奈何……
他的牛皮剛剛吹出去,就看到了後者嘴角露出來的譏笑。
然後,刑恕就告訴他。
宋庭完全知道,遼與高麗之間的戰爭細節。
因為有宋使到過遼主位于開京城外的大帳,曾親眼目睹了遼軍攻城時的陣勢。
這就讓李資義尬住了。
畢竟,如今的高麗戰局,戰報能說謊,可戰線不會。
事實就是,在李資義離開漢陽前,漢陽與開京之間,最後的陸路聯系,已經被遼人徹底切斷。
這還不算什麼!
最要命的是,高麗的武臣們,現在已經不敢和遼人野戰了。
今年,從漢陽出發,前去增援開京,並試圖解圍的前後五支兵馬,都已經敗亡,不僅僅損兵折將,甚至沒有在戰場上,取得哪怕一次勝利!
這對士氣的打擊,是巨大的。
所以,他的君主,才會遣他來中原求援。
同時,還派人去了遼主那邊乞和。
這就是在做兩手準備。
也是高麗人,早已經習慣了的外交手段。
宋、遼兩邊求。
無論那邊能成,都是勝利!
甚至,可以借著一方來壓另一方,以此為自身謀求最大利益!
奈何……
奈何……
他這邊是失敗了!
李資義顫抖著雙手,捏著手上,原本被他視作無上珍寶的國王親筆奏疏。
他腦海中,回蕩著昨日,那位宋庭翰林學士的話。
在他掏出了這封奏疏後,對方所說的話。
“遲了呀……遲了呀!”那個宋庭的翰林學士嘆息著︰“若是去年……不……哪怕是今年年初,貴國國主能如此……”
“我主說不定,還願意為了貴國國主的這片誠意與忠心,冒險與北虜交涉……”
“可是……如此,我主大宋皇帝陛下,已與遼太孫殿下,約為兄弟,宋遼兩國如今已是摯愛親朋一般的關系!”
“貴國國主固忠,我主也不能失義啊!”
所以,這封奏疏,還沒有來得及遞上去。
就已經被宋庭拒絕了。
那位宋庭的翰林學士,已明確告訴了他——即使貴國呈遞此奏,我國也不會應允貴國所請!
直到,李資義奉上了黃金百兩為酬。
那位翰林學士,才悄悄的指點了他一條明路。
高麗應該先把上次大宋售與高麗的甲械的錢還上。
只有這樣,大宋才會考慮,下一步對高麗的援助或者軍售。
否則……一切休談。
因為……
“我主大宋皇帝陛下,最重信義二字!”
“貴國若不守信,我主如何行義?”
想到這里,李資義就又嘆息起來。
高麗如今,那里還有錢?
便是他這次帶來的財帛,也只是黃金五百兩,白銀兩千兩罷了。
這些錢,都是國主從國庫里擠出來的。
是作為他來中原的活動經費的。
再想要錢的話……
恐怕只能向慶州的金氏、崔氏,還有他家這樣的門閥伸手了。
但金氏、崔氏……這些門閥,肯願意為了王家的高麗社稷,毀家紓難嗎?
李資義是有答案的——怎麼可能?!
中原的南北朝的時候,七姓五望們,肯為了北魏、劉宋、蕭齊等亂七八糟的政權拿出自己壓箱底的財帛,共度國難嗎?
七姓五望們當年是個什麼心態?
現在的高麗門閥們也是個什麼心態!
何況,現在的遼國相當擬人。
從平壤等地傳回的消息表明,遼人不僅僅沒有大肆殺戮高麗文官、貴族。
相反,遼主啟用了不少投降的高麗文臣、貴族。
許多人在投降後,都得到了提拔。
這樣一來,無論是金家還是崔家,都動搖了。
據說,已經有旁支,跑去投效遼人。
也就是李資義的家族,因為和王家捆綁的太緊密。
不然的話……
李資義正想著這些,他的房門被人推開。
他抬起頭,看向前方。
穿著袈裟的義天,出現在他面前。
“舅父起來了?”義天問道。
李資義趕緊起身行禮︰“臣見過殿下。”
義天是已故的那位高麗文宗最小的兒子,同時也是李資義的姐姐仁睿太後所生的王子。
因其自幼喜佛,也因為高麗的政治需要,所以他還未成年,就剃度為僧,進而以王子身份,執掌高麗諸寺。
義天唱了聲佛號︰“阿彌陀佛!”
“我听說舅父昨日見過了那位刑內翰?”
“嗯!”李資義嘆息一聲,對義天道︰“殿下……我高麗社稷,此番恐怕難以安然度過了……”
義天合十嘆道︰“阿彌陀佛……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
“舅父!”他抬起頭︰“還請與孤仔細說說,那位刑內翰與舅父所說的話……”
說著,他就脫下了袈裟。
穿上袈裟,他是僧人。
脫下袈裟,他是王子,王氏高麗的一員。
如今,國家危難,他這個王子,避無可避,只能全身心的參與進來,救亡圖存!
而,這中原的大宋,或許是高麗王國如今局面下的唯一生機!
……
趙煦睜開眼楮。
石得一的身影,已出現在帷幕之前。
“都知來了?”趙煦問道。
石得一在帷幕後面,躬身道︰“是……”
“進來說話吧!”趙煦吩咐著,就坐了起來。
在這寢殿中守夜的孟卿卿,帶著宮女們,緩緩退下。
而向太後派來,在殿中監督宮女與女官們的一位老女官,從角落里走出來,她默默盯著所有女官、宮女都出了寢殿,這才對著趙煦拜了拜,退到帷幕外,並將帷幕放下來。
現在,向太後已經知道,趙煦早上或者晚上,都可能召見石得一等近臣,听取有關汴京內外的報告。
向太後無比欣慰,于是下了旨意,在官家與近臣談話時,所有人都必須退出寢殿,同時,在這寢殿門口,派了像那位老女官一般,絕對信得過的女官把守。
石得一躬身來到趙煦榻前,俯首拜道︰“臣給大家問安。”
“朕安!”
趙煦看向石得一,問道︰“都知,可是有事?”
“回稟陛下,探事司的邏卒,昨日在鄢陵縣的馬蘭橋鎮,親眼看到了當地稅吏,將一個來自許田鎮的商賈的貨物,全部扣押,並以其販賣私鹽為由,投入監牢……”
趙煦听著,眼楮眯起來︰“這麼快就有人敢做這種事情了嗎?”
石得一匍匐在地,不敢接話。
趙煦敲了敲手指,吩咐道︰“都知啊,讓邏卒們將那位商賈的姓名、籍貫打探清楚!”
“然後馬上派人去其家鄉,找到其家眷!”
“告訴其家眷,此人在馬蘭橋鎮所遭遇的冤案!”趙煦在冤案這兩個字上,特別加重了語調,這等于直接就給這個案子定性了——別管,那個商賈到底有沒有販賣私鹽。
現在,皇帝金口玉言,直接定性其乃是‘冤案’。
這就是要借題發揮!
石得一听著,只匍匐著不說話。
“然後,再幫他們請好訟師,寫好訴狀,上告到鄢陵縣縣衙!”
“對了……”趙煦問道︰“知鄢陵縣如今是何人?”
“奏知大家,是宣德郎張義……”
“此大臣如何?”趙煦又問。
石得一答道︰“臣問過了吏部了,此大臣乃是熙寧三年進士……起家為青州司戶參軍,之後歷任京東、淮南等地,元豐三年改官,元豐八年以宣德郎授知鄢陵縣。”
“其為官官聲,還算清明,在鄢陵地方,素以善斷刑獄聞名!”
趙煦點頭︰“知道了!”
一個善斷刑獄的親民官嗎?
可惜了……
其實,趙煦更希望,是一個和胥吏們同流合污的貪官或者是一個被胥吏們架空的庸吏。
這樣的話,才有話題性,才能吸引大眾的注意力,並刺激到新興的工坊主、作坊主們的神經。
簡單的來說……
在這個事情上,趙煦是拿出了慈溪搞小白菜案的架勢。
發誓要為民做主!
同時,也要借助這個機會,塑造出新的利益集團的共識。
共識這種東西,素來都是一個階級的利益被侵害後形成的。
不過……
沒有關系!
開封府這麼大,在概率學上來說,總歸會踫到一個合適的對象!
“此事馬上去辦!”趙煦囑咐道︰“此後,開封府界之內的所有類似的事情,都照此辦理!”
想了想,趙煦就對他道︰“稍候,朕給都知寫個條子,都知拿著這條子,去找孫賜……就讓孫賜出面出錢,召集整個汴京的訟師,專門為相關苦主出面!”
孫賜這個工具人,趙煦一直用的很順手。
有什麼不方便做的事情,就讓他去帶頭、造勢。
這一次,更是要直接將他推到前台,讓其成為大宋商界的‘及時雨’、‘呼保義’。
同時,通過孫賜,也能對朝野的有心人釋放信號。
消除眾人的顧慮,打消相關人員的忌憚。
讓他們放心大膽的沖鋒!
尤其是,那些如今深度參與了工商業的權貴們。
他們應該知道孫賜是誰的工具人?
“諾!”石得一雖然不懂趙煦為何要這樣。
但他已經習慣了奉旨做事。
“還有……”趙煦想了想,吩咐道︰“都知回去後,通知童貫,叫他今日入宮來見朕!”
輿論方面,當然也得部署下去。
小作文必須寫起來!
而且,得兩方面同時下手!
既要在汴京新報上,挑動大眾情緒,也要在汴京義報上,挑動士大夫們的神經。
所以,不止童貫得叫進宮來囑咐他行事。
同時,還得在文化領域,放出幾個重量級別大臣的文章,在學術上進行定性。
只有這樣,才能完全孤立開封府的胥吏階級!
至于抹黑?
這倒是不需要抹黑的。
因為,自古以來,胥吏就是黑的,根本不需要抹黑!
故此,只要孤立了胥吏們,將他們在政治定性為天下弊病的根源,並在輿論上徹底打倒。
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很好辦了。
故此,趙煦沒有過多思考,直接就點了蒲宗孟、崔台符這兩個人的將,命石得一去通知郭忠孝,讓通見司通知這兩位大臣在今天下午入宮,到後苑伴君釣魚。
<!-- 翻頁上aD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