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984章 元革新(2)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我在現代留過學 | 作者︰要離刺荊軻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984章 元革新(2)

    趙煦拿著章衡等人擬定的考題,看了很久。www.luanhen.com

    趙煦終于做出了決定︰“科舉之制,必須改革!”

    “而且,是本次科舉就要開始改革!”

    “只有這樣,我才能徹底掌握科舉改革的主動權,並向天下人發出一個明確無誤的信號!”

    作為一個全面用文官官僚制度治國的王朝。

    大宋朝在科舉上是下足了功夫的。

    自開國以來,歷代趙官家,都會針對科舉制度暴露出來的弊端,進行或大或小的改革、調整。

    所以,趙煦之前在明法科和明算科上的折騰,才能那麼順利的得到朝野認可。

    即使有人反對,但也都接受和認可了。

    因為老趙家就愛折騰科舉。

    不折騰科舉的趙官家,才是異類!

    同時,最終歷史都證明了,這些折騰既有利于國家,也有利于士人——正是過去百年,歷代趙官家在科舉制度上的不斷折騰,使大宋科舉日漸完善、公平。

    所以,在大宋朝搞科舉改革,有著其他朝代所沒有的優勢——幾乎不會有阻力。

    朝野都認同並尊重,趙官家在科舉制度方面的權威。

    這很好理解——每一次科舉改革,趙官家都贏了。

    在這種一直贏的預期下,後來的趙佶甚至能直接廢黜科舉制度,改用太學三舍法取士。

    所以,趙煦需要考慮的,其實一直都不是要不要改革的問題。

    而是怎麼改?改到什麼程度的問題?

    這樣想著,趙煦的眼楮就明亮起來、

    “是呢!”

    “我終究還是受現代影響太深了!”

    “總想著不得罪人!”

    在現代的他,說白了,就是一個小資產階級。

    而小資產階級,先天就是軟弱的!

    好在,他除了是小資外,還是一個皇帝!

    一個封建專制帝王!

    于是,此刻,屬于帝王的一面開始甦醒。

    上上輩子,紹聖到元符的統治經驗,開始佔據上風。

    趙煦的眼神開始堅定起來。

    他輕聲呢喃著︰“改革這種事情,哪里有不得罪人的?”

    “歷朝歷代,古今中外,哪怕是現代,也沒有不得罪人就可以改革成功的例子!”

    “這就是我走入誤區了!”

    “當以此為戒!”

    這樣說著,趙煦的心思就堅定了起來。

    旋即,他便召來童貫,與他吩咐道︰“童邸候,且去傳我的旨意……”

    “命右相蒲宗孟、御史中丞呂大防、知貢舉章衡、權知貢舉王子韶、範百祿,立刻入宮,會商科舉之事!”

    “諾!”童貫領命而去。

    趙煦看著童貫的身影遠去,然後抓起一支元書紙。

    提筆在上面,寫下八個字︰終始唯一,時日乃新!

    這是《尚書》咸有一德中的句子。

    這篇尚書傳說乃是伊尹歸政太甲時所作的勸諫之書。

    當然,趙煦知道,這是偽作。

    便是如今的大宋,其實也有很多士大夫知道,這是偽作(竹書紀年,在北宋很多士大夫之間有著流傳)。

    但,這一點也不妨礙,趙煦要將之拿來當成自己的理論依據。

    ……

    開寶寺,貢院。

    自被拜為知貢舉後,章衡、王子韶、範百祿三人,就被禁軍直接護送到了這里。

    每日飲食起居,都有專人服侍。

    對外聯絡,自然是被徹底切斷。

    他們的書信、札子、奏表,等一切文書,都有專門的內臣把關、審核。

    且只有得到允許,才能與外界通信。

    若無宮中旨意,一般他們也不會和外界通信。

    此刻,章衡三人,就在這開寶寺的貢院內部,圍坐在一起,商議著剛剛送進宮中的考題。

    “也不知官家看了我等考題,會不會有意見?”章衡有些憂慮的說著。

    王子韶沉默不語,範百祿則道︰“自熙寧以來,朝廷取士,便是以經義取士……”

    “經義取士,雖世論有所非議……“

    “然,當今官家,純孝至仁,以弘先帝德業為先!自是推崇先帝以經義取士之法!”

    恩,是的!

    範百祿雖然是舊黨,但如今卻是舊黨內旗幟鮮明的經義取士派。

    這沒什麼稀奇的。

    因為新黨內部也有詩賦取士派。

    在科舉用什麼制度來取士的這個問題上,其實是不看意識形態,純看屁股在那邊的。

    站寒門的,基本都支持經義取士。

    站官宦、詩書門第的,基本都支持詩賦取士。

    其他的什麼論點啊、立場啊,其實多數都是先畫靶子再射箭。

    只有像甦軾這樣的人,才會傻兮兮的,真的認為,詩賦取士比經義取士更好。

    章衡嘆了口氣,道︰“官家自然是千古第一孝子!”

    “可是……”

    他垂下頭來︰“聖心所屬,朝野皆知!”

    他是負責貢舉的主官。

    也是官家心腹!

    自然得跟著官家的指揮棒走。

    而當今官家,喜歡的是什麼?他還能不知道?

    實學!

    而科舉的首選目的是什麼?

    為國輪才,為天下選人?

    錯!

    因為,這只是科舉的一個次要目的而已。

    而科舉的首要目的就是,給皇帝篩選出他所喜歡的臣子!

    故此,慶歷新政後,大宋科舉開始轉向經世救時。

    為此,所有桎梏和一切細節上的問題,都不再成為障礙。

    嘉佑二年的科舉考場上,甦軾直接編了一個典故,都依然能夠被錄取!

    且至今,都被傳為士林佳話!

    至于先帝為了變法,更是直接廢黜詩賦取士,用經義取士,且是王安石的字說、三經新義來取士。

    所以,在被任命為知貢舉後,章衡就已經有一定覺悟了。

    歷代官家,變動科舉,皆是從任用知貢舉的大臣開始。

    每一界科舉考試,知貢舉和兩位權知貢舉的大臣人選,通常就反應了當朝官家對科舉的態度和傾向。

    同時也決定了,當界科舉的考題側重點和選項。

    所以,對于那些熟悉朝廷的官宦子弟而言。

    只要知道了知貢舉和權知貢舉的大臣是誰?

    然後去翻這些人的履歷、文章、詩集,大概率就能猜到科舉的風向,然後梭哈這個方向,只要自己水平不算太拉胯,基本上進士是穩了。

    區別不過是名次而已。

    這也是科舉體制中,對于官宦世家的孩子來說,一條光明正大的作弊路線。

    所以,官家命他來知貢舉的時候,章衡就已經在心中大概有數了——讓他如當年歐陽文忠公主持嘉佑二年的貢舉一般,給大宋文壇,吹上一股全新的風氣,並扭轉自熙寧以來的文壇風氣。

    但問題是……

    章衡看向皇城方向。

    自被任命為知貢舉以來,他一直在等,等著宮中降下指揮。

    這樣他才好針對性的出題。

    可惜他一直沒有等到宮中的明確旨意,沒有辦法,他也就只好采納範百祿的意見,按照元豐八年的故事,擬出了本年科舉的題目。

    然後,按照自己的猜想,在論考中大幅增加了實務方面的內容。

    他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

    因為,胡亂揣測聖心,哪怕猜對了,也是致命的!

    正如那《汴京新報》上,如今已經連載完成的《三國演義》里楊修的典故。

    王子韶卻在听了章衡的話後,只是笑笑︰“子平公效諸葛武侯,用心謹慎,雖無過錯,但我恐將來也無成績!”

    “吾輩自蒙官家恩典,受命主持貢舉,為國取材,自當勇于任事,為君分憂呀!”

    章衡黯然。

    這是他的性格缺陷。

    他不像章  勸 跋眨  5乃蠊br />
    也不像章P,無論之前有多麼猶豫,但一旦下定決心,就能勇往直前。

    他是個典型的技術官僚。

    習慣了在上級安排下做事。

    一旦上面沒有指示或者要求,他就會習慣性的去尋找故事、慣例。

    然後按照故事、慣例做事。

    這是他人生仕途中那個最大的挫折,給他留下的教訓所致——當年章衡卸任初授的湖州通判後,回朝為鹽鐵判官,兼任起居注。

    在任期間,章衡大膽的提出,三司財政,當按年編列預算,先預估一年所花費的錢財,然後以此為據,分配一歲的賦稅征收與支出。

    如此,就能公私兩便,也能減輕百姓負擔。

    然後……

    章衡就被內外一起圍攻,只能黯然出知地方。

    直到熙寧年間,才重新回朝。

    縱然如此,他當年的大膽提議,也讓他在朝野內外,遍布敵人。

    于是,他這個嘉佑二年的狀元,在仕途和官階上,極為坎坷。

    元豐年間,才被先帝特旨,準許服紫。

    吃了這個教訓,章衡自然在政治上無比謹慎,除非事到臨頭,不然他絕不願做冒險之事。

    算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所以,面對王子韶的陰陽怪氣,章衡只能黯然。

    王子韶見著章衡的模樣,只是呵呵一笑,不再說話。

    他想要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自然不需要繼續去招惹章衡。

    一旁的範百祿看著這個衙內鑽的模樣,忍不住在心中暗罵起來︰“小人!”

    “阿諛奉承之輩!”

    範百祿當然知道,王子韶這個衙內鑽,其實是在向宮中表態。

    博一個忠臣的名頭罷了。

    實際上,真叫這衙內鑽來主持今年貢舉,恐怕他會比章衡更加謹慎。

    這可是科舉!

    上上下下,多少雙眼楮盯著!

    沒有旨意,擅自變動,稍有差池,就是闔府獲罪!

    故此,在範百祿看來,王子韶純粹是在做無本買賣!

    三人相對默言的時候,門外傳來了敲門聲。

    篤篤篤……

    三人同時扭頭,看向門口。

    卻見著一個熟悉的身影,推開了門。

    是官家身邊的童貫!

    童貫看向他們三人,微笑著道︰“大家有旨……”

    “知貢舉章衡、權知貢舉範百祿、王子韶,入宮覲見!”

    “諾!”章衡三人連忙起身,然後面朝皇城方向,拱手而禮。

    ……

    一個時辰後,章衡等三人,在童貫的引領下,進入福寧殿東靜室之中。

    而在這里,他們看到了右相蒲宗孟、御史中丞呂大防,坐在了靜室內的凳子上,兩位重臣都是穿戴整齊,手持著玉芴,臨襟正坐。

    章衡三人連忙微微一禮。

    蒲宗孟和呂大防坐在凳子上,微微頷首回禮,整個過程,沒有任何聲音,一切都盡在不言中。

    “三位知貢,且先安坐……”

    童貫親自將三條瓷凳,搬到蒲宗孟和呂大防身後,然後說道︰“大家正在沐浴更衣,稍候便到!”

    章衡三人拱手道謝,然後走到那三張凳子前,小心翼翼的坐下來。

    他們三人剛剛坐下,便看到了右相蒲宗孟抬頭,望向靜室御座上方的橫梁。

    章衡三人循著蒲宗孟的視線看去,便見到了那橫梁上貼著一張元書紙。

    紙上是熟悉的御筆字跡。

    “終始唯一,時日乃新!”章衡三人念著紙上的文字,心中洪鐘大作,猛然驚醒。

    此是尚書咸有一德中的句子。

    任何只要讀過尚書的士人,都會在下意識的想起了這句話的原文。

    “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歸于一德……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終始惟一,時乃日新……”

    而章衡等人,自非一般人。

    所以,在他們心中同時升起的,還有無數漣漪。

    章衡更是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咽了咽口水。

    在看到那八個字的瞬間,他腦海里,就閃現出了另外一句話。

    嗚呼!七世之廟,可以觀德!萬夫之長,可以觀政!

    好巧不巧的是,大宋傳到當今官家,剛好是七世。

    更加湊巧的是——宋承商基,繼火德而獲天命!

    故此,宋室奉商王為先祖。

    于是,尚書中的商篇,成為了另外一種形式的祖宗之制!

    且是迭了無數BuFF的祖宗之制!

    商——三代之一,是先王之政,還是祖宗之法!

    更湊巧的是——當今官家,若太甲一般,也是新王嗣位,正處于听政理政的過渡期。

    這麼多的湊巧,加在一起,再迭加尚書的祖宗之法、先王之政。

    官家的心意,自然昭然若揭!

    什麼叫‘終始唯一,時乃日新’?

    聯系後文‘任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

    再看看,他章衡章子平現在的差遣?

    這就是沖著科舉來的。

    官家,在開明宗義——今年科舉取士之法,要改革!

    而且,不是小改!

    搞不好,又是一次如同熙寧二年一般的大變動!

    <!-- 翻頁上aD開始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