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1078章 杨家将在交州(1)
六月底的交州,炽热的阳光,直射在山川之间。
www.399xs.com
道路被烤的滚烫,路旁的小溪,连溪水都不再冰冷,而是带上温热。
王大枪靠在一颗古树下,喝着自带的酒水。
这种酒是交州的榨糖所自产的。
算是榨糖的副产品——是榨糖的工人们,用榨完的甘蔗渣加水发酵后酿造的。
因为,这种酒只是蔗糖工人们自酿自饮。
而且用的是甘蔗渣做酿酒原料。
所以,也就不要指望,酿出来的酒水,有什么好的口感和卖相。
同时,口感很杂,入口后味道相当冲,而且后劲很足,一般人三五杯就会醉。
所以,交州的土司、豪商们都不喜欢。
将之视作下人、奴隶才喝的饮料。
这些人喜欢的是从汴京,高价买来的‘羔羊酿’‘玉液酒’。
而且,得是用着定窑白瓷当酒瓶的高档货!
饮酒更是须得拿价值百贯甚至数百贯的建盏、汝瓷杯。
王大枪就没有这么矫情。
他在汴京的时候,对他来说,只要是酒水就行!
想当年,他在汴京最常喝的还是十文钱一斤的水酒呢!
那种酒在脚店,都算是最差的一种。
除了价格便宜外,没有任何优点!
甚至,都不算酒了!
味道寡淡的和水一般!
王大枪曾有一次,一口气喝了好几斤,依然和没事人一样。
所以,对王大枪来说,只要是酒他都喜欢。
何况,这种榨糖所酿的酒,还是免费的!
他想喝了,只要去蔗糖所拿就行了。
榨糖所里的工人,是很乐意用这种他们自酿的甘蔗酒招待像王大枪这样在地方上很吃得开,也算有些势力的官人的。
是的!
王大枪如今已是官了。
今年四月,他经由新上任的广源州主薄、客户公事谢公望奏举,版授为广源州南关镇巡检使。
所谓颁授,是一个古老的制度。
南北朝就有了,乃是朝廷授给偏远地区、边疆帅府、幕府的便宜权力。
颁授之官,无官告无官印更无朝廷承认。
换而言之,这是一个只在安南都护府辖下的交州八州才会被承认的官身。
除了安南都护府,他王大枪依旧是布衣白身。
便是在这广源州,他在官府的地位,其实也不高。
特别是老乡潘随去年进京赶考后,他失去了最大的靠山。
新来的那位谢官人,虽给了潘随一个面子,颁授了他巡检使的差遣。
但,他也从此失去了,潘随在时的许多特权。
比如,过去潘随在的时候,每次交趾那边交割贡米,都是王大枪带队过去押运。
每趟押运回来,官府都能给不菲的赏钱。
如今这个差事,已是别人的了。
此外像是设卡收税、盘查商旅等,过去油水丰富的差事,现在王大枪也混不上了。
好在,他和榨糖所的管事还有当地的土司关系不错。
所以,依旧可以带着手下的保甲兵,帮榨糖所押运蔗糖。
每个月可以押运三次,每次下来的工钱,都还算可以。
唯一的麻烦,就是近来广源州这里,来了几伙走私蔗糖的强人。
若不留心一点,这些家伙是可以从走私商摇身一变变成了盗匪的。
杀人越货这种事情,人家在老家就已经干的很熟练了。
好在,王大枪的保甲兵,都是当初右江安抚司初设的时候,安抚司为了追求政绩编练的。
旁的不提,甲械配备就很齐全。
皮甲、弓箭、朴刀、横刀,一应俱全。
都是当初南征宋军撤退后,留下来的军械。
一般的强人,是比不上的。
所以,只要做好警惕,一般是没有人会来触一支全副武装的押运队的霉头的。
王大枪正喝着不要钱的甘蔗酒,感受着甘蔗酒里的苦味和辛辣,混合丝丝的甜味,在口腔绽放的滋味。
忽地,他隐约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王官人,王官人……”
一个穿着皂衣的男子,从不远处的官道上,一路小跑着,呼唤着王大枪。
王大枪摇晃了一下有些微醺的脑袋,站起身来,看向来人。
对方也发现了王大枪,立刻向着王大枪的方向跑过来。
“官人……您怎么在这?可叫俺好找!”
那人气喘吁吁的来到王大枪面前,擦了一把汗,就瘫坐到王大枪身边。
王大枪哈哈一笑,将手里的酒壶丢给对方:“张驿郎,你不在镇上驿站待着,怎来寻俺了?”
来人,正是今年三月,新设在昔日的南关铺,如今的南关镇上的驿站里的驿卒张二牛。
此人是跟着其父兄一起来的。
据说过去是在柳州那边当驿卒。
好像是因为得罪了当地的官员,被发配来了交州这边。
说起来,今年开始后,交州这边的变化就越来越快。
除了来交州的人,越来越多外。
地方上的行政体系和邮传系统,也开始全面铺开。
像是王大枪居住的南关铺,过去就只是广源州的一处关隘。
准确的说,应该是个哨卡。
因为在广源州以南,所以被人叫做南关。
王大枪等南迁汉人,来了以后,就按着官家旨意,在这里圈地为户。
就循着当地人的叫法,叫它南关铺。
去年的时候,这里就是个法外之地。
除了王大枪奉右江安抚司,组织起来的保甲户外,根本不存在任何行政力量。
但现在,昔日的南关铺,已经在法律上成为了南关镇。
变成了一个草头市,成为了附近的土司侗民与南迁汉人、或者来广源州这里经商的商旅们交易、停歇的地方。
每月初一十五,还有大集!
方圆百多里的人,都会聚集过来。
甚至,偶尔还有广西过来的戏班子来这里唱戏、表演杂耍,赚些赏钱。
每到这个时候,山里面的土司都会过来听戏看杂耍。
很快的,右江安抚司那边,又把这里选做驿站,建立邮传,以方便朝廷的使者、官员往来。
张二牛和他的父兄,还有其他几个驿卒就是这么过来的。
说起来,这个驿站的建设,很有意思。
因为,南关镇周围的土司们,比安抚司的官人们更积极。
安抚司要建驿站的消息刚传开,土司们就纷纷自愿捐钱捐物,帮着安抚司在这远离广源州州城的穷山僻壤,建了一个在这交州堪称奢华的驿站。
驿站内不止开凿了池子,还有着假山、回廊。
更有着好几个高价雇来的厨子。
每当有朝廷任命的官员,路过南关镇,在驿站停歇的时候,他们就会闻讯而来,和这些人交往。
尤其是农家的那个农宗会,最喜欢和汴京那边来的文官吟诗作赋。
就是,这位土司的正韵说的不好,有着很重的右江口音。
所以,每每这个时候,他都需要翻译。
王大枪每次都会被他拉壮丁!
“官人……”
张二牛接过王大枪递来的酒壶猛猛的喝了一大口,喘息着说道:“您可快回去吧!”
“驿站来贵人了!”
“是汴京来的!”
王大枪笑了:“能住驿站的,不是汴京来的,还能是什么地方来的?”
自古,驿站除了负担朝廷的政令传递,命令传达外。
最大的功能,就是给过往的官员,提供住宿、饮食。
大宋朝也不例外。
哪怕在广源州这里,每个月,州城那边的安抚司,都会批给南关镇的驿站一百贯的经费!
不够了,还可以追加!
毕竟,在大宋苦谁也不能苦士大夫!
张二牛见着王大枪的模样,赶紧说道:“官人,这次来的是真汴京人啊!“
“据说是杨家将!”
“杨家将?!”王大枪瞪大了眼睛:“杨令公家的人?”
这可了不得!
杨家将,是大宋朝最有名的将门!
也是天下敬仰的英雄好汉!
特别是在这岭南地区,因杨文广的缘故,几乎是家喻户晓。
地方上只要是姓杨的土司,都说自己是杨文广的后人!
而且,已经有好几家得到了汴京城的杨氏后人的承认,与之联宗共祖!
这进一步刺激了,各地杨姓土司,攀附杨家将的热情!
于是,哪怕在交州,也是有着大把大把的土司,将汴京城的杨家宗祠,视作自己家族的精神祖庙,也将自家视作精神杨家人。
(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