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1820章 ,哐哐,哐哐,哐哐……
“哐哐……”
“哐哐……”
火车终于到达衡阳。
www.399xs.com
新编第23师长张镜远已经等候多时了。
“专员大人。”
“张师长!”
张庸下车来。和张镜远握手。
还有他麾下的三个旅长。都是刘峙的心腹。但都不是黄埔生。
包括张镜远在内,都是刘峙早期行伍时的部下。那时候,都是连长、排长什么的。现在都高升了。
有张庸和刘峙的双重关照,这个新编23师就很特殊了。
其他师都是两旅四团,但是它有三旅九团。而且满编,足足有18000人。
在所有的新编师里面,它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即使是第五军麾下的新编22师,也无法相比。
它的隶属关系也是很特殊的。不属于任何军、集团军,直接由九战区司令部指挥。其实就是刘峙。
所以,张庸想到要调动的,第一个就是它。
齐装满员。装备精良。
之前在昆仑关战役的时候表现也不错。
“不用防空。”张庸说道,“命令部队直接开进。不用担心空袭。”
“是。”张镜远立刻传令。
“广州附近的日寇航空兵,已经被消灭的差不多了。”
“专员太厉害了。”
“不是我厉害。是国府空军厉害。”
“那也是一样的。”
张镜远内心明白得很。这都是专员大人的谦虚之词。
国府空军要是没有专员大人的指挥,早就被日寇航空兵打的没影了。怎么可能有今天这般实力?
要说里面的重要性,绝对是先有专员大人,再有国府空军。
一旦专员大人撒手不管,国府空军三天之内就会被打回原形。甚至可能都不用三天。一天就足够。
“上车吧!”
“是。”
张庸招招手。没有多说。
好像确实不用这么谦虚。
实情的确如此。
如果没有他……
准确来说,是没有系统,国府空军早就被打没了。
现在,国府空军的油料,全部都是系统供应的。仅此一条,就已经是逆天。
须知道,华夏自己是没有油料生产能力的,全部需要进口。
现在,出海口都被日寇封锁了,油料怎么来?
就算是苏联人愿意免费送给你,万里迢迢的运输过来,成本也是极高的。
杯水车薪。
根本没用。
没有足够的油料,连维持基本的战斗都不够。更不要说是日常的训练了。
现在各个机场,都有飞行员持续不断训练,就是因为有相对充足的油料。
还有大量卡车运输。
弹药也是系统供应。
还有水泥……
国府空军几乎就是出一点人而已。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在国府空军里面一言九鼎,连夫人都听他的。
否则,单纯是停止油料的供应,国府空军立刻停摆。
没有油料,所有飞机都得趴窝。
“快!”
“快!”
大量的国军官兵有序登车。
既然是运兵车,当时最大限度的往里面塞。
塞,这个词语可能有点残酷。但是确实是这样。车厢里面全部塞满。
不要指望有什么座位。都是闷罐子车。只有车厢。
塞满的话,一节车厢就能装一百多人。一个整连。
还有九节车厢是空的。就是可以塞九个整连。也就是一个团的步兵。
但是只能携带轻武器。包括迫击炮之类的。
其他苏罗通机关炮什么的,就只能是等下一波了。还有75毫米意大利炮也是。
“张镜远!”
“到!”
“命令部队,不用携带重武器了,到了前线再补充。”
“是。”
张镜远心想,还有这样的好事?
其实,火车运输,最麻烦的就是重武器。需要搬上搬下的。
很浪费时间。还容易损坏。
如果单纯运输人员的话,那就要快得多。
张庸脑海闪过一些模糊的想法。但是又没有太完善。
好像战区和部队可以分离?
重武器放在各个战区,部队轻装调来调去。
到了作战区域以后,才补充重武器。这样就能极大减少运输量。
国军目前最缺的,就是运输压力。
就连卡车,目前都是系统提供的。数量远远不够。
美帝一个师就有上千辆的卡车。而国军一整个战区,才有几百辆卡车。
那还是比较重点的战区。比如说第九战区什么的。
如果是第四战区的话,绝对没有。
“哐哐……”
“哐哐……”
火车终于可以继续前进了。
装载人员足足耗费了一个多小时。国军的效率就是这样。
幸好,张庸有足够的时间。
世界战火已经熊熊燃烧,以后每天都是战火纷飞。
所以,早点晚点,差别不大。
闭目养神。
重点监控两个区域。
一个是台岛的松山机场。
一个是海口的日寇机场。
只有这两个机场是可以给广州区域提供空中掩护的。
其他的日寇机场,都距离很远,望尘莫及。
又或者,是日寇海军马鹿出动航母,提供舰载机支援。
或许,零式差不多到时间登场了?
能消灭零式吗?
估计问题不大。
反正都是埋伏。
基本原则还是——我能打到你。但是你打不到我。
现在,空指部地图很安静。
暂时没有任何日寇战机起飞。只有国府空军的战机很活跃。
都是在执行训练任务。又或者运输任务。
重庆到长沙之间的民用航班,也开通了。
还有长沙到洛阳、昆明等地的航班,也都陆陆续续开通。
打仗是要打仗。但是生活也要生活。
“报告!”
“专员大人,桂林行营电报。”
有参谋到来。
张庸:???
桂林行营?
小诸葛要做什么?
伸手接过来。
内容倒是简单。一目了然。
就是驻扎梧州、玉林附近的桂系部队,可以交给张庸指挥。
总共三个师,都是之前和张庸一起战斗过的。
番号分别是新编16师、18师、19师。他们的武器装备,都是张庸提供的。
要说人员素质,可能一般。但是装备弹药,绝对精良。
疑惑。
小诸葛这是主动示好呢?
一下子送来三个师。三万多人啊!都是齐装满员的。
但是,有点奇怪,为什么这三个师,恰好在这里呢?
是小诸葛之前早就预料到了?
还别说,就连伟人都承认,小诸葛是有些小聪明的。
打个电话。
问问他想要做什么。
启动5c通讯中心。接入桂林行营。
之前的桂林行营主任,是钱司令。后来卸任。小诸葛接任。
话说回来,小诸葛的兼职也是一大堆啊!
不但是桂林行营主任,还是军训部部长。
这个桂林行营,其实是负责指挥第四战区、第九战区的。
理论上,刘峙也要被小诸葛指挥。
只是光头都是直接插手。绕过了行营主任而已。
所以,桂林行营真正能指挥的,只有桂省一地。
简而言之,就是桂系内部自己玩。
“喂……”
“我是张庸。我找白长官。”
“请您稍等。”
很快,小诸葛就来听电话了。
他本来是在重庆的,但是李长官去重庆之前,就离开了。
总之,李、白两位,是不可能同时出现在重庆的。要么两人同时在外。要么一个人在外。
几十年如一日。从来都没有疏忽过。小心驶得万年船。
“白长官,是我,张庸。”
“少龙啊,你到韶关了?”
“还没有。”
“路上还顺利吧。”
“还行。”
简单客套以后,张庸问起正事。
结果,小诸葛含笑回答,说这三个师,不是他调来的。是张法(发)奎调来的。
“张长官?”
张庸感觉怪怪的。
他和张法奎倒是打过很多次交道。
但是每次都没有太深入的交流。对方也没有和他闲扯的意思。
感觉就是对方很洒脱。好像什么都不太在意。
眼下,对方明明是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但是全部权力,都扔给副司令长官余汉谋。
导致很多人以为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就是余汉谋。包括他张庸。
余汉谋在韶关,负责指挥国军和日寇对抗。
张法奎却是远在遥远的柳州,说是要养病。
至于到底什么病,谁也不清楚。
估计是懒得和光头打交道。不想和光头有来往。
既然玩不过你,那我就躲。
总行了吧?
“对啊!这三个师都隶属第四战区管辖,调动去前线,顺理成章。”
“哦……”
张庸其实还是没有摸清楚小诸葛要做什么。
只是敏锐的觉得,小诸葛是有私心。可能是想要从粤军手里搞点好处。
之前,他趁着云浮、茂名等地兵力空虚,直接派兵将其控制起来。纳入桂系的管辖范围。一度让余汉谋很不爽。
但是后来,也算是造成了既定事实。余汉谋自己鞭长莫及,只好默认。
现在,小诸葛又派来三个师……
感觉要搞事啊!
但是又用的是张法奎的名义,余汉谋根本没有权力反对……
正职调动部队前来,你副职还有意见了?
“少龙啊,祝你马到成功!”
“谢谢!”
张庸收回心思。
然后无动于衷。
小诸葛玩什么把戏,其实不重要。
因为,他派来的三个师,肯定不敢在他张庸眼皮底下搞事。
说些废话。
终止通话。
想了想,又接通第四战区司令部。
“喂……”
“我是张庸,我找余长官。”
“稍等。”
很快,余汉谋来听电话了。
最⊥新⊥小⊥说⊥在⊥⊥⊥首⊥发!
有些诧异。不知道张庸是在哪里打的电话。
但是也没有多想。专员大人神通广大。打个电话有啥奇怪的。
“余长官,桂林行营调来三个师……”
“我知道的。”
“之前和你商量过?你同意的?”
“对。我同意的。我们兵力不足,有三个师的援兵,自然最好。”
“哦,那没事了。”
张庸收回胡思乱想。可能是自己想多了。
小诸葛可能单纯只是想要捞点战功而已。
如果真的收复广州,那参战部队里面,至少还有桂系三个师。
眼下,第五战区那边,没有什么大的战事。
汉口、九江的日寇,都将防御工事修建的好像铜墙铁壁一样,国军目前确实啃不动。
这就导致桂系部队都在晒太阳,无法建立功勋。
这次反攻广州,必须参与。
挂掉电话。
忽然又忍不住胡思乱想。
统帅部为什么那么着急将第五军、71军和52军调来?
那都是黄埔嫡系部队啊!
反攻广州的功劳里面,当然希望有它们的份。
否则,一堆杂牌军收复广州,却没有黄埔嫡系,岂不是让黄埔嫡系面上无光?
汗……
真复杂……
幸好,自己只需要专心打仗。其他都不用管。
忽然心思一动。
空指部地图显示,有日寇多艘战舰,向广州方向移动。
查看。发现是三艘日寇驱逐舰。
它们从台岛南部向西直行,前方就是广州。
判断可能是日寇的护航舰队?
就是有运输船。
但是空指部地图不显示运输船。
如果有运输船的话,很有可能是日寇调兵前来增援。
没有在意。
增援就增援吧。
无所谓。
反正,无论日寇来多少人,他都埋头照打。
一个月打不下,那就打两个月。
两个月打不下,那就打三个月。
依此类推。
一直到打下为止。
哪怕是打到1945年8月15日。
“哐哐……”
“哐哐……”
火车继续晃晃荡荡的前进。
终于,后半夜,到达郴州。
停车。
迷迷糊糊的醒来。
搓搓脸。站起来。摇摇晃晃的下车。
“专员!”
“专员!”
第十军军长李玉堂带着一众军官前来迎接。
这个第十军,是标准的国军编制。下辖两个师,四个旅,八个团。总兵力26000多人。
说是一个军,其实步兵团的数量还没有新编23师多。
超出来的人数,有很多都是非战斗人员。纯战斗步兵的话,两者可能相差无几。
都是层级太多惹的祸。
二二制真的是太臃肿了。三三制更合理。
如果是张庸自己能决定的话,四四制、五五制都想尝试一下。
一个师五个旅,一个旅五个团,那就是25个团。想想都刺激。
“大家好。”
“大家辛苦了。”
张庸挨个和所有军官握手。
第十军的军官,有一部分是黄埔生。
主要是黄埔五期、六期的。也有一些黄埔四期的。
李玉堂本身是黄埔一期。资历算是比较老的。但是,他并不是光头心腹。
在张庸的印象里,李玉堂并没有进入光头的法眼。平时从来不提及对方。
“专员大人!”
这时候,又有军官上来。
自我介绍,是第四战区派来的副参谋长。
专门赶到郴州来,引领专员大人前往第四战区。还负责沿途接引事项。
毕竟是进入其他战区,如果没有熟人引领的话,可能会发生一些误会。
“你是陶威?”
张庸居然想起来了。对方是熟人。
在淞沪会战的时候见过的。粤军第62师师长陶广的弟弟。
之前是上校,现在已经是少将了。
张庸指挥过陶广的粤军62师。但是没什么印象。主要是这个师的战斗力很一般。
确实只能算是粤军里面的二流部队。
“是的。卑职陶威。没想到专员大人还记得我。”
“你哥哥在第四战区?”
“是的。”
“那就好。那就好。”
张庸点点头。
算是小小的意外之喜。
本来还担心在第四战区,没有熟人呢。
虽然自己带来了一个师,一个军,但是,也要用一些本地人。
肯定不能外来户将所有的战功全部包圆了。
吃独食。会被针对的。
“陶威,你哥哥目前是什么职务?”
“第二十八军军长。”
“好。”
张庸点点头。
很完美的人选。可以重用。
以后,第四战区的代表,就是这个二十八军了。
“你们粤军……”
“报告专员大人,其实,我们根源是湘军……”
“湘军?”
张庸一愣。有些意外。
他一直以为62师是粤军。因为当时是张法奎麾下。
没想到,居然是湘军。那就是程潜?还有唐生智?
难怪会被编入第四战区。
光头的特色。
粤军主力当然不可能留在第四战区。
湘军主力也不可能留在第九战区。必须是异地使用。以免在本地坐大。
从政治上来说,当然没问题。
但是从部队的战斗意志来说,却不太好。
如果是粤军自己守粤土,战斗积极性肯定会高很多。
毕竟是守护自己的家园。和自己的家人。
可是,到了异地他乡……
喊口号可以喊的很漂亮。现实就是,湘军到了岭南,战斗意志真的一般。
同样的,粤军主力到了赣省,战斗意志也很普通。
如果张庸将薛岳和吴奇伟麾下的粤军主力调来进攻广州,积极性绝对很高。
问题是,统帅部(光头)多半不会批准。
提前将第五军、第71军、第52军准备好,或许就是为了避免他张庸开口要粤军回来?
果然,都是老狐狸。自己和他们相比差太远了。
算了,湘军就湘军吧。
无所谓。
“哐哐……”
“哐哐……”
火车继续前行。
到了南岭,速度更慢。
这年代,还没有隧道。都是山路。
火车在崇山峻岭当中艰难的爬行。
速度最慢的时候,只有十几公里。好担心上不去。
“哼哧……”
“哼哧……”
火车头冒出大量的白烟。
白烟在山岭间飘散,仿佛是白雾笼罩,仙里仙气。
“快!”
“快!”
锅炉工拼命的铲煤。
煤炭的数量不够,火车头动力就不足。
幸好,磨磨蹭蹭好几个小时以后,终于翻过最陡峭的路段,开始下坡。
然后……
就到韶关了。
第四战区司令部就在这里。
距离广州很远。直线距离大约两百公里。
停车。
下车。
站台上全部都是军官。
领章至少也是一颗金色三角星。其他人都没资格站这里。
张庸扫了一眼。默默感慨。
国军什么都不多。就是官多。尤其是将官。
如果自己是大佬,一定会想方设法精兵简政,将臃肿的机构取消。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但是……
自己不是大佬。
所以……
懒得管了。得过且过。
“张专员。”
“余长官!”
未完待续
(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