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131章 新朋友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滿唐華彩 | 作者︰怪誕的表哥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131章 新朋友

    薛白已趕到了那些官差面前,沉聲道︰“大唐就沒有過私撰國史的判例。www.biquge700.com

    當世斷案除了要依律法,更看判例。隋律明令禁絕私人撰集國史,唐雖隨隋法,但開國以來就沒有過因此罪判刑的。

    眼下皇帝再如何自利自滿,驕縱享受,至少從不因言興罪。朝堂風氣雖差,臣子落罪在他那里一般都是杖責、貶官,暴亡的幾乎都是李林甫做的,皇帝其實頗有心胸氣度,連搶兒媳婦都不怕被議論。

    大唐不是滿清,沒有文字獄,不愚民,不禁言論,不拘文化工藝自由交流,故而文華鼎盛,千古耀眼。

    這些官差們當然說不出任何判例來,應道︰“我等只是奉命拿人,與我等說有何用?如何定罪,自有大司寇斷案,要分辯,你們到刑部大堂上分辯。”

    杜五郎當即道︰“去就去!我還正想去刑部瞧瞧。”

    薛白亦不怕去刑部。

    下一刻,韋述已拍了拍他的肩,道︰“且坐回去,繼續考試。”

    一老一少兩人對視了一眼,薛白讓開。

    “歲試繼續。”

    韋述說著,踹了楊暄一腳,親自趕開諸生徒,任由官差把鄭虔帶走。

    之後,這個年邁的國子監祭酒點了幾個生徒,讓他們把卷子交了,叱道︰“抄?老夫眼還沒花!”

    薛白重新坐下,執筆填著帖經,腦中卻依舊還在思慮方才之事。

    好不容易考過帖經,後面還有兩場。

    收卷的間隙,他心念一動,起身掀竹簾而出。

    甦源明當即趕上前,給了他一個眼神,領著他避開諸生,拐過長廊進了一間公房。

    韋述正站在公房中,問道︰“你要去何處?”

    “只怕鄭博士牽扯的案子不小,且與學生有關。”薛白道︰“此事更緊急,歲試可否推遲?”

    “不能。”韋述嘆息,帶著些提醒之意,道︰“若停了再開,便不由老夫主持了。”

    薛白一听便明白,這位祭酒私下里受到了一些壓力。

    有人不希望他通過歲試。

    薛白雖得聖眷,但如今也只有聖眷,得罪的人還多。而東宮有影響力,右相府有權利,要想阻止他科舉入仕總有辦法。

    比如,賈昌更有聖眷,李白更有才名,也沒見得有功名。

    這條路,必須有像韋述這樣的人出手庇護他。

    薛白卻不能拋下鄭虔不顧,問道︰“若歲試不能停,敢問祭酒,可有辦法救鄭博士?”

    韋述方才從容,此時卻皺了皺眉,轉頭看向窗外,只留下一個披紫袍的肥胖背影,緩緩道︰“老夫一輩子都是館職,哪知朝中紛爭?既救不了他,卻得保諸生前程。”

    薛白沉吟著,道︰“那學生或有辦法,想試試能否救鄭博士。”

    “歲考還有兩場。”

    “來不及了。”

    薛白看了眼天色。

    兩場歲考之後,長安城已然宵禁,到時再有辦法也得拖到明日,什麼都晚了。

    歲考耽誤了,無非是多沉澱些時日,鄭虔之事卻牽扯三庶人的大案,性命攸關,孰輕孰重根本不用考慮。

    韋述撫須思量,以為薛白是沒听懂他方才的言下之意,再次提醒,直言道︰“不久前,有人叮囑過老夫,不予你過歲試,謎庖蝗ュ 蛉緦慫塹囊狻!br />
    “這是陽謀,學生只能走。”

    “也罷,路上莫讓人瞧見。”

    薛白遂深深行了一禮,轉身離開。

    韋述看著他的背影,也不知在想什麼,許久,對甦源明道︰“去將這小子的帖經拿來。”

    “是。”

    不一會兒,薛白的卷子便被攤開在他面前。

    韋述目光一掃,隨口喃喃道︰“填得馬馬虎虎。”

    他提筆在紙上寫了幾個字。

    “像否?”

    甦源明上前一看,只見那是幾個不錯的八分楷書,雖也算好看,但遠不如韋述本身的書法。

    這卻是在模仿薛白的筆跡。

    “祭酒仿得天衣無縫。”

    “清臣的弟子,書法只有這點水平。”韋述嘆息一聲,“他既去救鄭三絕,後兩場只好老夫來替他答卷了。”

    ~~

    薛白換了一身裝束,戴了頂帽子遮著半張臉,隨著甦源明從東面的小門出了國子監。

    他翻身上馬,卻沒有找楊、楊玉瑤、玉真公主這些人。

    方才在帖經時他已思慮過,若鄭虔私撰國史真的事涉開元二十五年的三庶人案,那麼,一旦他動用關系替鄭虔說話,就像是抱薪救火,火只會越燒越大。

    這件事,薛白參與越深,牽扯的人越多,越危險。

    好比,李林甫指責韋堅交構東宮,李亨幫韋堅說話只會害人害己,不如劃清界限。

    但此事若是沖薛白來的,為了引出薛白背後的李瑛一黨,對方必然要對鄭虔下死手。

    薛白不打算學李亨。

    半個時辰之後,他驅馬進了平康坊。

    他壓低了頭上的帽子,四下觀察是否有人跟蹤,拐進西北隅的循牆小巷。

    佔據了整個平康坊西北的只有一座府邸,即長寧公主府,現在屬于長寧公主的兒子楊洄與咸宜公主這一對夫妻所有。

    府邸恢宏,像在述說著兩代公主曾經的顯赫。

    小巷兩側都是高牆,薛白獨自走到後門前,遞上拜帖,道︰“煩請告訴公主與駙馬,有好友來訪。”

    ……

    “誰與這只鬼是好友。”

    李娘兀自罵了一聲,但還是與楊洄一道轉到靜宜堂待客。

    待步入堂中,見薛白好整以暇地坐在那兒,夫妻倆的神色皆凝重了一些。因感受到了與薛白交鋒的壓力。

    “你來做甚?”楊洄淡淡問道。

    李娘色厲內荏,務必放點狠話,惡狠狠道︰“不怕我們弄死你。”

    “弄死我有何好處?”薛白道︰“等李亨繼位,還是不會放過為了扶壽王而與他斗了這麼多年的你們。”

    “又來挑唆是非,我們能被你利用嗎?”

    薛白面露難色,緩緩道︰“我們確實出了事。”

    楊洄冷笑,心道薛白果然是想利用他們。

    那麼,今日這場對話,將由他們來掌控局面。

    “太學博士鄭虔,因記錄三庶人案的內情,已被拿下了。”薛白愈顯憂慮。

    事不關己,楊洄神態平靜,問道︰“鄭虔是你們的人?”

    “鄭博士自然是我的老師。”薛白故意打了個機鋒,“駙馬也知道,鄭虔、張九齡都是王方慶的門生,支持前太子。”

    “呵。”

    薛白眉頭微蹙,道︰“鄭虔看似東宮的人,實則是我們埋在東宮的一枚棋子。”

    楊洄、李娘不由挑眉,驚訝于李瑛余黨有這麼大的能耐。

    “繼續說。”

    “此事暫時還不好斷定,是哥奴出手對付東宮,誤傷了我們的人;抑或是李亨察覺到了鄭虔的立場而出手。”

    “李亨即使察覺,也沒必要對他出手吧?”

    薛白道︰“不久前,他們想把和政縣主嫁于我,我回絕了,彼此再無轉圜的余地。”

    此事,李娘已經听說了,點了點頭,示意楊洄這些是真的。

    “胡兒馬上要進京,哥奴聲勢大振,必要除掉裴寬。”薛白繼續道︰“裴寬出任戶部尚書以來,與國舅合力,在河北征收了不少的鹽稅,馬上便要押解入京。可惜,經此一事,裴寬成了驚弓之鳥,欲轉而投靠東宮,一樁天大的功勞,恐為李亨所佔。”

    楊洄沉吟著,不明白他為何跑來說這些。

    但這等朝堂上的重要消息,尋常想打探都打探不到,他是很願意听的,因此作側耳傾听之狀,不時微微頷首。

    薛白嘆息,道︰“右相、東宮相爭,仿佛兩塊巨石對撞,殃及的卻是夾在其中如雜草般的我們。眼下之情形,我們是內憂外患,風雨飄搖。”

    “活該!”李娘啐道,“李瑛余黨,該滅干淨。”

    薛白不答。

    楊洄思忖著前一次的對話,心知雙方有化敵為友的可能,何況薛白今日主動前來示弱,當然是存了交好之意,自是該利用一番。

    “你們是誰?”

    “開元二十五年,皇三子李亨窺測聖心,誤導聖人懷疑太子與宰相交構,唆使李密奏,利用武惠妃,罷張九齡、除三庶人,再陰謀陷害武惠妃,設計聖人納壽王妃,一箭雙雕,除掉兩個大患。這一切,為張九齡所察覺,可惜他已被貶放荊州,唯將此事告知了摯友鄭虔,這便是鄭虔‘私撰國史’的由來。”

    說到這里,薛白微微苦笑,這才回答楊洄的問題。

    “我們,是得知此事從而想要揭破這個陰謀的人們,認為大唐社稷不能交在李亨手里。”

    楊洄問道︰“那你們認為大唐社稷能交在誰手里?”

    薛白道︰“壽王不行。”

    楊洄眉毛一挑,問道︰“你們想的是慶王?”

    薛白道︰“慶王雖為長子,旁人皆以為我們要扶他,實則我們不便與他來往。今日,我便未去找慶王。”

    “是啊,慶王相貌有損,不可為國君。”

    李娘不耐煩他們這般廢話,徑直道︰“不立長那便立嫡,我阿娘既封為貞順皇後,我胞弟盛王李琦貴為嫡子,當為儲君。”

    楊洄略有尷尬,也不再藏著掖著,看向薛白,問道︰“你如何看?”

    “可。”

    “答應得這般輕易?”

    “盛王既是聖人唯一嫡子,自是可行。何況大難臨頭,豈顧得了那麼長遠?”

    楊洄沒想到薛白如此直言不諱。

    但轉念一想,眼下說什麼都是虛的。要吞下對方的勢力,也得看對方登門有何事相求,如今公主府地位大不如前,還未必能做到。

    “你今日前來,意欲何為?利用我們去救鄭虔不成?”

    “不必貿然出手。”薛白沉吟道︰“在終南山,我曾說過裴冕的身份,駙馬可確認過了?”

    李娘見他只顧著問楊洄,像是不知道公主府是誰當家,當即道︰“確認過了又如何?”

    “公主不曾向哥奴揭破?”

    “呵,我為何要受你的利用?”

    薛白拿出一封文書,攤開來,給他們看了一眼。

    只見這文書上蓋的是東宮屬官的印章,中間還被撕掉了一塊。

    “這是?”

    “能證明裴冕身份的證據。”薛白道︰“若是我呈給哥奴,哥奴必是不信。”

    楊洄伸手便要去接。

    薛白卻是把文書一收,笑問道︰“我的身契呢?”

    李娘不悅,皺眉道︰“你與我談條件?”

    “公平交易。”

    “你是何身份,配與我公平交易?我若弄死……”

    楊洄連忙拍了拍她,柔聲勸慰了幾句,夫妻倆方才使人去將薛白的身契拿來。

    薛白拿回身契,遞過裴冕的接頭信,卻是道︰“不過,駙馬若將它呈給哥奴,哥奴便知我們合作了。倒可用來驅使裴冕做事。”

    “你為何不自己利用此事?”

    “我身份不夠,只會讓裴冕心生殺意,不如給駙馬。”

    楊洄目光閃動。

    薛白又道︰“駙馬能否幫忙問問鄭虔一事的詳情?他們拿下鄭虔是為引蛇出洞,我不好中計,此事于駙馬而言卻不難。”

    ~~

    右相府。

    李林甫正俯首案頭。

    第一批河東鹽稅便要押解進京,給了他頗大的壓力。近來一直在探查此事,並思忖對策。

    前兩日,他要除掉的政敵名單上又多了一個人,元載。

    听聞便是此子給楊出謀劃策,在稅賦之事上甚有才干,頗具威脅。

    “阿郎,駙馬來了。”

    听得通傳,李林甫放下手中的公文,讓楊洄到堂上坐了。

    他猜想,楊洄又是為了催促右相府除掉薛平昭而來,甫一見面便擺了擺手。

    “駙馬不必急在一時,本相已听聞盧鉉被貶。待那豎子聖眷漸淡,再尋機除去便是。”

    “右相所言甚是。”

    楊洄听著這些話,再抬眼看李林甫,忽有了某種新的感受。

    哥奴說的仿佛對付薛白是為了他們一樣,無非還在把人當成傻子利用罷了。

    坐下寒暄了幾句,楊洄道︰“右相,我今日听聞一事……刑部忽然捉拿了太學博士鄭虔,可是與當年舊案有關?”

    李林甫目光一凝,緩緩道︰“駙馬好快的消息。”

    “恰好有幾個子佷在國子監,事發後第一時間便听聞了。”

    楊洄應著,心里忽有一種戲弄哥奴的快意。

    李林甫頷首道︰“刑部尚書昨夜收到秘信檢舉,鄭虔私下撰文,虛造國史。”

    “右相若是要以此對付東宮,我願效一份力。”

    楊洄傾身過去,表了態度,實則是想試探是否李林甫指使了此事。

    不想,李林甫卻是擺手,道︰“此案尚不清晰,待蕭隱之審明再談,駙馬不必著急。”

    楊洄詫異,問道︰“此事並非出自右相構陷?”

    李林甫斜睨了他一眼,板著臉道︰“本相執法公允,從不行構陷之事。”

    “是我失言了。”楊洄連連歉道,“我是問……真有人揭舉鄭虔,他真是私撰了國史?”

    “是啊。”

    李林甫揪著胡子,目露沉思之色,緩緩說了起來。

    “張九齡死了七年,其弟張九皋一直想要為他立一座神道碑……”

    神道碑是立于墓道前記載死者生平事跡的石碑,刻碑並非易事,要請人撰文、書寫、雕刻。

    楊洄一听就明白,為何張九齡死後至今還未立神道碑。因為小肚雞腸的李林甫還活著,定會關注張九齡的碑文上是否說他壞話,張九皋很可能是想等李林甫死了,暢快淋灕地寫一篇碑文。

    果然。

    “此次蕭隱之收到的證據,便是鄭虔為張九齡撰寫的碑文,其中便有‘武惠妃離間諸君,將立其子’之句。”李林甫道︰“為護武惠妃清名,刑部拿下鄭虔,嚴查此事。”

    “原來如此。”楊洄不由顯出感動之色。

    “待此事查明了,自會報與駙馬得知。”

    李林甫說罷,抬手送客。

    楊洄遂告辭。

    他轉過身,眼中浮起了冷笑之意。

    世人都說是武惠妃害了三庶子,刑部這般雷厲風行地拿人,怎可能是為武惠妃?

    如薛白所言,此事必有隱情。

    事到如今,李林甫還在拿他當傻子。

    “駙馬,回府嗎?”

    “不急。”楊洄翻身上馬,想了想,道︰“去御史台……”

    第二章還在寫,沒那麼快,大家不要等~~最近睡得一天比一天晚,來不及~~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