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269章 不歸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滿唐華彩 | 作者︰怪誕的表哥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271章 不歸

    長安,宣陽坊,虢國夫人府。www.399xs.com

    楊玉瑤這日本想打馬球,窄袖長袍都換好了,忽然發現遇到了不方便的日子,難免有些掃興。

    明珠見她神色怏怏,忙去安排人熬了碗姜湯端過來。

    “瑤娘,既不能打馬球,可想玩骨牌?”

    “懶得動那腦子。”

    楊玉瑤坐在那端著杯酒在喝,下一刻酒杯便被明珠搶走,換上了姜湯,還念叨了她一句。

    “這時候豈好飲酒的?瑤娘都快成酒鬼了。”

    “有何打緊?”楊玉瑤還是重新拿了酒杯。

    明珠張了張嘴,本想說“薛郎若是回來見了瑤娘這樣”如何如何,但如今府中規矩是不能提薛白的。

    就連薛白每次來信,楊玉瑤也都是不看,說“看它做甚”,只是明珠猜她私下里還是拆開看了的。

    “奴婢昨日听人說,洛陽白馬寺供奉的菩薩很靈,女兒家若是有身子骨不適,求求也許就好了。”見楊玉瑤不听勸,明珠猶豫過後,小心翼翼地開口問了一句。

    “是嗎?”

    “嗯。”

    楊玉瑤端著酒杯忘了飲,握在手里摩挲著,以指腹溫柔地撫著那杯紋,像是在撫著某人的肌膚,末了,她秀眉一蹙。

    明珠便知此事該是很難安排的,各方面都說不過去。

    “讓念奴過來唱支曲吧。”楊玉瑤輕輕一嘆。

    時隔大半年,她最喜歡听的曲子還沒變。

    “青城山下白素貞,洞中千年修此身……”

    咿咿呀呀的歌聲如黃鸝鳴叫,婉轉動人。

    卻有一婢子小跑過來,邁進門中,只見楊玉瑤還是那身男裝打扮,正把念奴抱在懷里,姿態非常親昵。

    一個是酥美人,一個是玉嬌娘,旁邊服侍的則是一顆明珠,場面無比綺麗……奇怪的是,偏有種被冷落的感覺。

    “瑤娘,有客求見,這是禮單。”

    那禮單倒是很厚,但楊玉瑤心情不好,淡淡道︰“不見。”

    “對方說,此番前來拜訪,與調薛郎回長安之事有關。”

    “來者何人?”

    “自稱邢,戶部侍郎邢之子。”

    ~~

    邢正低著頭坐在虢國夫人府的大堂上,听到花璧後有動靜響起,他稍稍側頭,先是看見一雙靴子,還以為是府中管事來了。

    片刻間抬頭一掃,他才發現原是個男裝打扮的麗人,身材好生高挑。

    畏于虢國夫人的權勢,他連忙又低下頭去,叉手行禮道︰“見過虢國夫人。”

    “沒耐煩听你講別個用的,說如何把我義弟調回長安,還有,是何官職?”

    “萬年縣尉。”邢不敢怠慢,誠懇道︰“李義年老很快就要致仕了,京城要職,想要的人很多,薛郎若要,該早些謀劃。”

    楊玉瑤這才點了點頭,道︰“看茶。”

    萬年縣尉要出闕之事,她其實也听說過,但薛白那邊一直反應不甚強烈。

    而楊家雖富貴至極,可真到了關于朝政之事上,若無薛白出謀劃策,總有點不知所措,楊、楊國忠顯然繞不開李林甫來定奪官位,楊玉環則說她近來不宜給薛白請官。

    倒沒想到,有人主動找過來。

    “直說,你有何門路?”

    邢道︰“實不相瞞,小人是御史大夫王公派來的,王大夫在吏部說話尚管用,只需國舅在中書門下省配合,可直接調動薛郎的官位。”

    楊玉瑤就算再懶得動腦筋,也知道這是王希望楊也出面一起對抗李林甫了。

    這其實與薛白的主意算是相符的。

    “有些事,想必薛郎並未告訴虢國夫人。”邢又道,“他在偃師,屢次遭遇刺殺。”

    “什麼?”

    “據我所知,是李林甫密令安祿山遣範陽勁卒往偃師,縱火、下毒、刺殺,無所不用其極,誓要取薛郎性命。”

    “他敢?!”楊玉瑤怒叱一聲,須臾反應過來,問道︰“你如何得知的?”

    “王公派人往偃師查驪山大案的詳由,查到了安祿山。”邢道︰“這些年來被李林甫怖殺者難道還少嗎?今薛郎查到安祿山逆罪之證,豈不慮對方狗急跳牆。為他安危計,當將他調回長安了。”

    邢還真是帶著誠意來的,眼下楊黨與王合作是利益使然,聯弱抗強,自然之理。

    另外,王深恨楊國忠這短視貪鄙之輩,認為其不足與謀,讓楊玉瑤積極把薛白調回來,才能教人安心。

    ~~

    明珠再次把姜湯遞到楊玉瑤手邊,只見她沉思著,端起喝了一口,喃喃道︰“也該回來了。”

    “是,外放了大半年,且立了許多功勞,若不升遷,倒顯得朝廷不公呢。”

    明珠這般應著,倒顯得她一介婢女也很懂朝廷大事一般。

    楊玉瑤听了竟覺得很有道理,吩咐道︰“備車,我去見見阿兄。”

    虢國夫人府遂忙碌起來,除了備車馬,一些房間開始收拾整理,婢子們搬出被褥到陽光下曬著。

    ……

    楊府近年來愈發門庭若市,持著公文或禮物來拜會的官員來來回回。

    楊玉瑤到了,竟也被安排在花廳等了好一會兒才見到楊。

    “阿兄好大的排場。”

    “三娘見笑了。”楊氣色看著還好,竟連原本有些灰白的發色也重新變黑了,他由婢女扶著緩緩坐下,道︰“雖說我不是實權宰相,但總該多關心國事。”

    如今掌權到這一步,他當然也很志得意滿,飄然的喜色是能夠讓人感受到的。

    楊玉瑤听得好笑,道︰“那我就不多打攪阿兄治國了,直接問吧,打算何時把阿白調回來?”

    “是哪邊催昧耍俊br />
    不得不說,楊這氣定神閑的一句問話,頗有種老謀深算的味道。

    或許他的才能一開始不足以為相,但坐在這位置上久了,終究是有了宰相氣場。

    楊玉瑤道︰“王。”

    “果然。”楊仿佛早有預料,“不急,官場上的事,對方愈急,我們就愈不能急。”

    “我才不管官場上的事,只問如何把阿白調回來。如今有了王配合,只需要阿兄一封批文。”

    “我一批,那就是明面上與李林甫撕破臉了。”楊道,“如今先不必有所動作,且讓李林甫與王兩虎相爭,不能因一個小官職亂了分寸啊。短視、貪心乃成事的大忌……”

    “我不管這些有的沒的,只問問阿兄,他留在偃師是否會有危險?”

    這問題楊就回答不了了,捻須不語。

    楊玉瑤當即便發了火,道︰“阿兄為了當宰相,卻拿他的性命來權衡冒險,若他有個三長兩短,你還有本事當這宰相嗎?!”

    “三娘,你好不講道理,這事其實是阿白……”

    “講什麼道理?我不管,馬上把阿白調回來!”

    “咳咳咳。”楊咳嗽起來,連連搖手,道︰“唉,為兄也不知如何與你說,如今你我之間的見識已差得太多……”

    楊玉瑤一旦撒潑卻也是十分難纏,徑直起身把桌案推倒,杯盤 啷地摔了一地,非要楊把薛白調回來。

    楊是嗣子,從小就讓著幾個姐妹,對此毫無辦法,只好悶聲挨著她的罵,顯得有些懦弱。

    末了,他嘆了口氣,應道︰“我難道不想讓他回來嗎?可真做得了主嗎?”

    其實他也累,世人都說楊家如今富貴至極,可他已愈發意識到往後的風險;他看似貴為宰相,實則尚無權力,謀劃皆出自薛白;且隨著勢力愈大,服眾、安撫人心都能讓他耗費許多心神,如楊國忠想獨攬太府之事,元載想攬榷鹽之權,李林甫苦苦逼迫,王若即若離。

    任相以來,楊看似威嚴,可夜里常輾轉反側、難以入眠,這等疲倦感卻不知與誰說。連最親的兄弟姐妹幾人,富貴之後能說心里話的機會反而更少了……

    這日,楊思來想去,意識到問題不在于楊玉瑤的態度,而在于王已經開始使手段拉攏了。從這點來看,他的政治嗅覺已變得敏銳。

    同時,此事也讓他感到扛不住壓力,于是當天便派了人往偃師去勸薛白回長安。

    其實他也認為薛白回長安的時機已經到了。

    ~~

    四月下旬,偃師縣。

    今年自開春以來,河南府就未下過幾場雨,土地干涸,看起來硬梆梆的。

    有經驗的老農對此竟是有所預料的,古人千百年來凝煉的智慧便體現在一句句的農諺上。

    薛白雖無這種智慧,但重視農人的意見,打算把偃師城郊的幾條水渠延伸,形成一條完整地、能引洛河水灌溉大部分田地的中州渠。

    這日到邙嶺望了地勢,下來時遇到幾個擔著水桶的老農。

    薛白問了幾句,得知他們是從四里地外的井里提水過來的,這天氣不算炎熱,但這麼重的擔子壓在肩上走如此之久,其間辛苦非親歷者恐難以體會。

    “縣尉,如今我們還能擔水來,就怕再晚些還不來水,莊稼可得旱死哩。”

    “水渠已經在修了,當能有所緩解,大伙也盡些力,多保住收成,哪怕有損失,縣里也會看著再減些稅賦……”

    這些話其實是不宜說得太明白的,或可能影響農戶的積極性。打打官腔反而會省去很多麻煩,但薛白有耐心,願意多作解釋。

    能做的也只有這些,薛白也求不來雨,但他肯到田地上來,肯關心他們的收成,就已經能給到農戶許多信心。

    他雖以血腥手段除掉了幾家大戶,這些農戶卻是一點兒也不怕他,圍著他說各種農事。

    遠遠地,一道身影從縣城的方向跑來。

    “縣尉,京城來人了,是國舅派來的。”

    老農們听了愈覺欣慰,認為縣尉能耐大,還能與國舅有交情。

    薛白反而有些許的憂慮,再次看了一眼農人們愁苦的臉,返回縣里。

    ……

    在縣署等候的竟是元載。

    元載素來沉得住氣,今日風塵僕僕地坐在花廳里,竟有些坐立難安的模樣。

    好不容易一見薛白回來,他立即便起身行禮,笑道︰“恭喜薛郎又立了大功,青雲直上指日可待。”

    元載、楊國忠與薛白都算是長安官場中最上進的一批人。

    彼此一見面,就能感覺到那股努力進取的熱情,其實是讓薛白很親切的。

    “元兄竟有空到偃師來?”

    “正好有些公務。”元載道︰“另外,朝中確有大事……”

    “我暫時回不了長安。”

    不等元載說完,薛白已給了明確的答復。

    他眼下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一個個攤子已經鋪開了,開荒、修渠、減稅等等,一旦由旁人接手,如何能保證執行下去?

    元載一愣,完全出乎了意料,問道︰“為何?”

    “時機未到。”薛白道︰“我若調回去了,如何再以高崇兄弟的案子作為籌碼?且豈非馬上要被逼著表態?總而言之,我們坐壁上觀,眼下戲還未開場,豈能被人請上台去?”

    換作旁人也就信了,元載卻了解他,道︰“以薛郎之能,回了長安定能解決這些問題。立了功勞、熬了資歷,你待在偃師已無必要,反而有可能被右相派御史除掉。”

    薛白笑著搖手,表示不在意。

    元載道︰“何況,萬年縣尉一職可遇不可求,錯過了這一次,不知何年才能有闕額。官場上,一旦受挫就耽誤一輩子的例子屢見不鮮啊。”

    他很熱切,因為換作是他,絕對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升官,他認為薛白是同路人。

    薛白確實也喜歡升官,但不愛做選擇,他喜歡都要。既然敢拒絕這個萬年縣尉,他自是不怕沒有闕額,因此一直顯得很淡定。

    元載見他這態度,不由疑惑問道︰“薛郎到底是為何?”

    “我在偃師縣還有未竟之事。”

    “何事?據我所知,王已答應由你來推薦偃師官員。”

    “對民生不放心。”

    元載一瞬間似有些訝異,挑了挑眉。

    薛白笑了笑,問道︰“信嗎?”

    元載沉默了一會兒,嘆息道︰“我亦出身貧寒,如何不信?”

    這態度倒是讓薛白有些詫異。

    他深深看了元載一眼,意識到自己總是以千年後的眼光,將其看成一個大貪官、大奸臣。

    其實今日的元載已顯出些貪心、不擇手段的特點來,但至少此時此刻,還未泯一顆經世濟民之心?但不知還有多少。

    元載竟沒有再勸薛白,一路奔波而來,他亦是累了,在驛館住下。

    ……

    次日,兩人一道往偃師城郊巡視,邊走邊談。

    “薛郎可知,楊國忠自從改了名,愈得聖人器重,尤其是打點太府之後,更是青雲直上。”

    薛白听了毫無羨慕。

    在他看來,楊國忠以聖眷打點些財物的東西,他在地方上的收獲亦不小。

    “換作是你打點太府。”薛白問道︰“能做到讓聖人滿意嗎?”

    元載沉吟著,應道︰“應該是……能的。”

    “我大概是不能。”

    “實話與薛郎說。”元載道︰“我很希望你能盡快回長安,除了應對朝中局勢的變化,也是壓一壓國舅身邊一些愛搗亂的人。”

    可以看得出來,薛白離開長安之後,以楊略有些軟弱的性子,楊黨內部很快已經出現了矛盾。

    元載這話,指的顯然是楊國忠了。

    “我會回去。”薛白道︰“沉住氣,等到入冬以後吧。”

    “這樣吧,等到新任的縣丞顏春卿到了,薛郎若放心,則可早些謀劃升官。”

    “地里的莊稼卻不能早些熟,總不能拔苗助長。”

    元載轉頭看向遠處正在修水渠的人們,注目良久。

    他是懂怎麼當官的,薛白若是想要政績、或者說是收買人心,只要趁現在糧價還未漲,以官府的名義低價收了糧食,等今年若是旱情欠收,高價賣一批,再拿一批賑災,如此,政績與民心也就都有了。

    薛白卻大動干戈做這些事。

    這趟來,元載本是有所期待的,助薛白謀劃升官;聯合王扳倒右相;往後再壓倒王、楊國忠,十余年或二十余年間他們或能攜手進入宰執之列。

    此時他不免有些失望,薛白似乎變了,又好像沒變。

    “一縣之地終究是太小了。”元載道,“國舅已有資格與王、李林甫爭宰執之權,到時能改變的遠不僅是一縣的民生。”

    “爭的哪是宰執之權?是聖眷。”

    薛白笑了笑,心知那些人爭的僅僅是一個給李隆基當狗腿子的機會。

    一旦脫離了田畝人口這些最底層的東西,廟堂之爭奪的權力只是空中樓閣而已。

    ……

    元載最終還是沒能勸說薛白盡快調回長安。

    他在偃師待了兩日,在一個清晨趕回長安,奔向一個他認為的能夠迅速讓他飛黃騰達的權力斗爭當中去。

    薛白反而慢了下來,安安穩穩地當著他的縣官。

    ~~

    元載趕回長安,才到家中,王韞秀便告訴他楊有急事相招,讓他一回來立即過去。

    待到他一到楊府,楊便問道︰“阿白何時回來?”

    “薛郎醉心于治理偃師,言最快也要待冬月歸長安。”

    “這如何來得及?!”楊不由著急,道︰“朝中已有大事。”

    “請國舅指教。”

    “就在數日之前,丹州刺史趙奉璋列舉李林甫二十余條罪狀上告。”

    元載眉頭一動,莫名有些興奮,他感到這是鷸蚌相爭,已準備好漁翁得利。

    楊又道︰“奏狀還未送入宮中,李林甫卻得知消息,命人羅織罪名逮捕了趙奉璋,以妖言罪將其杖殺。”

    “是王指使的趙奉璋。”元載道,“必然如此。”

    薛白不在,發生了如此大事,楊遂問道︰“公輔可有高見?”

    元載听了,忽然意識到其實薛白不回來于他未必是壞事。

    他或可以成為楊黨真正的智囊。

    “李林甫有些力不從心了。”元載分析道,“換作是以往,他絕不會讓事情鬧到這般大的地步。可見王出手確是凌厲,遠不是東宮的實力可比。”

    “可趙奉璋已被杖死了。”

    “這是給聖人看的。”元載道︰“看似李林甫贏了,可若是聖眷不在他,杖殺堂堂太守,反而是李林甫惹聖人不快的開始。”

    楊悚然而驚,問道︰“王故意的?利用趙奉璋之死對付李林甫?”

    元載點了點頭,道︰“當是如此。”

    “我們該如何做?”

    “國舅不急,靜觀其變即可。”元載沉吟著,又道︰“但若想知事情進展,可向貴妃打探聖人對趙奉璋案的看法……”

    僅過了三日,元載便確定了自己的猜想是對的。

    趙奉璋案發生之後,聖人親自下詔,貶謫了一些李林甫的心腹官員。

    其中包括諫議大夫宋渾甚至還是名相宋之子,只因與李林甫親善便被貶謫嶺南。

    再加上薛白從偃師送回的一些證據,直指逆罪案與安祿山有關。

    如此種種,讓人感到王這次或許真能扳倒李林甫……

    ~~

    五月初十,一名五旬年歲的老者騎著驢進了偃師縣城。

    他對此地十分好奇,也不先找住處,而是到處逛逛。

    難得的是,這麼小一個縣城,茶館里竟還有賣民報,甚至還有專門讀報的人。

    老者見那邊熱鬧,于是也過去買了一壺茶湯,坐在那听人讀報,一邊喝茶。

    這民報上刊的卻是些離奇的故事,此時在說的這一個是《狸貓換太子》,講的是海外有個小國……

    老者正听得有趣,忽然,有人在他面前坐下,問道︰“敢問可是顏縣丞?”

    這是個女娃,一身男裝打扮,手里拿著柄短刀,站沒站像,坐沒坐像,歪著腦袋看著老者,一臉得意。

    “你是誰?”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偃師渠帥任木蘭是也!”

    “久仰,老夫顏春卿,渠帥如何知曉我是我?”

    任木蘭道︰“我自然有一幫兄弟盯著,你一進城就認出你了……走吧,報紙也听好了,隨我到縣署去。”

    顏春卿頗有閑情逸致開玩笑,撫須道︰“有勞渠帥帶路了。”

    他這態度倒是讓任木蘭頗為歡喜,認為這個新來的縣丞也不錯。

    ……

    到了縣署,先是見過呂令皓,之後才去見薛白。

    從這里,顏春卿就看出薛白雖無主官之名,卻已有主官之實。

    “薛縣尉。”

    “不敢。”薛白忙道︰“我該稱顏公為大伯。”

    顏春卿也不推拒,笑道︰“公堂上還是稱官名,私下再稱大伯不遲。”

    他作為長輩,態度很謙和,隱隱地對薛白還有些敬畏。

    “好。”薛白道︰“大伯放心。”

    兩人落座,尚未開始敘舊,顏春卿已先開口道︰“薛縣尉可知老夫從何處調任來的?”

    “何處?”

    “丹州,雲岩縣。”

    薛白馬上反應過來,問道︰“趙奉璋一案,可與你有關?”

    顏春卿緩緩道︰“不僅是有關,而且趙太守所擬的二十余條罪證,證據皆在老夫手中。不過,老夫也並非有意沾惹此事,恰逢其會罷了。”

    薛白馬上明白過來,王這是非要將他綁到同一條船上……

    還有兩天,我之後會調整一下作息~~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