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2693章 十年之期,夷洲条约
朱元璋全盛时期,也只是一个南方霸主。
www.biquge700.com
在这种情况之下,锦衣卫的发展重心可想而知!
故而,算是全盛时期,锦衣卫都很难及时探查清楚贵霜帝国那边的情况,更不要说是如今已经的锦衣卫了!
甚至,毫不客气的说,就算是巅峰时期的锦衣卫,他们的关系网也没有发展到贵霜帝国那里。
杜如晦此言,那分明是有恃无恐,明明白白的告诉朱吴这边的人,他们压根就不怕伍子胥口中的威胁。
得知了如今贵霜的情况之后,在场的气氛多少有些寂静。但是,杜如晦却没有停止他的输出。
“再则,殿下以为,我朝大军若在贵霜遇阻,其兵锋回转之日,又会指向何方?”
“杜克明,你此言,莫非是在威胁我等了?”朱瞻基神色微怒道,手指下意识地抓紧了座椅扶手。
虽然说事情确实是这么一个事情,道理也确实这么一个道理,但对方就这样赤裸裸的说出来,那是完全没给他们留一丝一毫的面子。
这一刻,朱瞻基是真的想要不惜一切的直接宰了他。
只不过,他到底也不是那么轻易就为情绪所左右的人,
“非是威胁,不过事实耳!”
杜如晦的目光如同实质,牢牢锁定朱瞻基,声音低沉地揭开了最后也是最残酷的底牌。
“不瞒殿下,若非贵霜此变扰乱了既定方略,我大晋水师的下一个目标,本就是这夷洲!”
这句话如同惊雷,炸响在朱吴君臣心头。
杜如晦这句话几乎在挑明了,他们大晋如果打不成贵霜的话,那就转手来打他们。
十年前晋军的兵临城下的阴影,不由得又压在了在场不少君臣的心中。
可十年之前,他们虎踞整个南方之地,帐下有雄兵数十万!
可如今,他们又有什么呢?
一个小小的夷洲,治下之民,甚至都没有他们全盛时期的兵马的数量多!
可反观晋军,不仅先后拿下了中原和南方,又统一了北方,后打服了南洋。
如今的实力此消彼长之下,现在的他们又还有什么胜算?
“贵霜之战,于我大晋是变,可于殿下而言,不亚于为机。”
杜如晦的语气缓和下来道,“是选择抓住这三年之安,为夷洲军民谋一线生机?还是选择玉石俱焚,将这偏安之局提前终结?殿下,一念之间,天渊之别。”
说完了这句话之后,杜如晦不再多言,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待着朱瞻基他们的决定。
“三年?”
“三年不够!”
“三年,只怕贵霜之战都结束不了!”
“我大吴要二十年的和平!”
“大晋如若承诺,二十年之内互不侵犯!这件事,我夷洲可相助于晋!”半响之后,朱瞻基方才沉重的说道。
“此外,我夷洲此战在贵霜有所得,皆归我夷洲。”
他们确实不能阻止晋军攻打贵霜,以如今的情况来看,对方如果打不成贵霜的话,也确实就该轮到他们来代替贵霜倒霉了。
虽然,这种看似是等待慢性死亡的做法,让朱瞻基的心中非常的不舒服,但他却也无从选择。
现在的夷洲,面对晋军,没有一丝一毫抵挡的可能。
毫不客气的说,夷洲的百姓,都没有晋军的兵马多。甚至,都没有晋军南方荆、扬、益、南、交、琼六州的兵马多。
这种绝对的实力差距之下,他们如何抵挡?
故而,只能够暂时先对不起贵霜了!
反正,他们和贵霜又不熟,甚至都没怎么交流过,对不起就对不起了呗!
因此,这个时候,朱瞻基其实心里面已经默默的赞同了。
然而,如果仅仅只是三年这个条件,那他肯定是不可能答应的!
别的不说,贵霜的国土、人口就放在那里,对方的体量就放在那里,就算是三大帝国联手围攻,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拿下来的。
正如他所判断的那样,三年的时间,这一仗能不能打完都说不定!
晋军给出了个三年这种时间,在朱瞻基看来,这个条件没有丝毫的诚意。
而对方提出这种条件,分明是把他们当成冤大头了!
“二十年太长!”
“四年,本官可代替我朝允诺尔等!”
“至于夷洲于贵霜所得,可尽归而等,但夷洲若途经我朝港口,该交的税一丝也不能少!”杜如晦回应道。
他自然清楚,当对方开始讨价还价的时候,就说明对方已经答应了这件事情。
那么接下来,就是双方直接进行讨价还价。
三年的时间这个条件,当然也不是大晋的底线,管仲一开始也从来没指望着能够依靠三年,这个条件就让对方答应。
毕竟,总不能真的把人家当成冤大头,当傻子耍。
之所以一开始给的条件这么低,本身就是为了给双方讨价还价的权利的。
至于对方口中的所谓夷洲在贵霜所得,其实,无非也就是人口罢了。现在的夷洲,什么都缺,但最缺的还是人口。
恰好,贵霜那边人口,绝对是不缺的。
可两国舌战,那自然是能争过来的,一点都不要让的。
故而,杜如晦上来就要和对方收税。
以夷洲和贵霜帝国的距离,这种远航,这中间必然是要找港口进行休整的,而在这个中间,自然只有他们大晋的港口。
去的时候,但是给他们大晋运军粮,运军用物资,他们自然是不会收税的。
但是,对方要是回来的时候还要办点私事的话,那该交的税,他们自然是一点都不能少的。
“四年,贵使依旧在开玩笑!”
“十九年!”朱瞻基继续开口道。
“不行,十九年太长了!”
“我们大晋大气一点,跟你缔结五年的和约!”
…………
经过了连续三天的讨价还价,双方才在这个时间上最终达成了一致,最终约定了十年的和平之期。
并且,双方在商量好之后,正式递交国书,并加盖大印。
也因为这一件事情在夷洲之中促成,故而,后世史书之中,这一件事情也记之为夷洲条约。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