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修改版
“准备 40秒连射吧,”
他最后看了一眼这款电磁速射炮,然后边走边语气坚定说道:“让这棵年轻的‘胡杨’,在真正的考验里再扎深一点根。
www.biquge700.com”
回到观测台时,第二轮极限测试已经准备就绪。
屏幕上,电磁炮的三维模型正在进行最后的自检,每个模块都亮起绿色的对勾,像学生在试卷上认真打钩。
工作人员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跳跃,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的看着屏幕上的各项数据,气氛也随之紧张了起来。
“各单位注意,40秒连射倒计时,10,9……”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靶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吴浩的目光落在屏幕角落的时间轴上,那里记录着从第一次试射到现在的所有数据。
比如去年3月17日,第一次卡壳发生在第187发。
今年2月9日,超导模块首次突破2000发无故障记录。
而现在,他们要挑战40秒内连续发射2000发,这相当于让一个短跑运动员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完全程马拉松。
“3,2,1,发射!”
淡蓝色的电弧再次撕裂沙幕,这次却没有熄灭,像条持续燃烧的光带。
炮身周围的空气剧烈扭曲,沙粒被电离成金色的微粒,在弹道周围形成圈朦胧的光晕。
红外画面里,弹头的轨迹不再是分散的光点,而是连成了道稳定的银线,像用尺子画出来的一样。
“温度上升5度!”
“冷却系统压力正常!”
“第三组轨道电流稳定!”
……
指挥中心里,报数声此起彼伏,像战场上的传令兵在传递捷报。
吴浩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节奏竟和屏幕上跳动的电流曲线渐渐重合。
他忽然想起刚立项时,有人说民营企业搞电磁炮是天方夜谭,说他们连最基础的轨道材料都搞不定。
那时他们就在这间观测塔里,对着一堆烧蚀的轨道残骸发愁。
张小蕾把泡面汤洒在设计图上,陈磊的眼镜片碎了还坚持画图,苏荷默默给每个人的保温杯续满热水。
窗外的胡杨林在那年冬天落尽了叶子,像一群沉默的哨兵,陪着他们熬过一个又一个通宵。
“30秒!温度超过临界值3度!”张小蕾的声音陡然拔高。
屏幕上的红线突然向上跳动,超导线圈的温度曲线像被烫了一下。
吴浩指着冷却系统的参数说道:“把相变介质的流量再提5%,让备用泵启动!”
听到吴浩的命令,操控台上的工作人员在触屏上划出急促的弧线,随即报告道:“无人机数据同步完毕,弹道修正量02米!”
炮口的电弧突然变得明亮,淡蓝色里透出一丝惨白。
观测塔的玻璃再次响起噼啪声,这次却像是某种激昂的鼓点。
吴浩抓起望远镜,看见炮身的散热槽里喷出白色的雾气,那是冷却系统在全力工作,像巨兽在急促呼吸。
“30秒!无故障!”
“35秒!轨道磨损系数稳定!”
……
张小蕾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她的指尖悬在紧急停止按钮上方,却迟迟没有按下。
吴浩知道她在等什么,他们都在等那个证明自己的时刻。
“40秒!射击结束!”
电弧骤然熄灭,炮身发出一声轻微的嗡鸣,像是长叹。
冷却系统依旧在全力工作,白色的雾气在炮口凝成小小的漩涡,随即被风沙吹散。
屏幕上,最后一发弹头的轨迹稳稳落在靶心,像给这场测试画了个圆满的句号。
短暂的寂静后,指挥中心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有人把文件夹抛向空中,有人互相击掌,有人激动地抱住旁边的技术员,眼镜再次滑到鼻尖。
张小蕾靠在控制台上,肩膀微微颤抖,吴浩递过去一瓶水,才发现她的手一直在抖。
“温度最终稳定在临界值以下1度。”
张小蕾的声音带着激动宣布道:“无故障发射2000发,精度28米!”
吴浩望着屏幕上的弹着点分布图,靶心的热斑密集得像片燃烧的星云。
他忽然想起刚才那片胡杨林,那些歪歪扭扭的树干,那些在风沙里倔犟生长的枝叶。
“大家看窗外。”他指着远处,沙尘暴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夕阳正从云层里钻出来,给胡杨林镀上层金边。
最老的那棵胡杨,树洞在夕阳下像个金色的漩涡,风灌进去发出的呜呜声,这次却像是欢快的歌唱。
“知道我们为什么能成功吗?”吴浩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不是因为我们比别人聪明,是因为我们像这些胡杨一样,认准了方向就不回头。”
他走到屏幕前,指尖在电磁炮的三维模型上轻轻点了点:“这门炮,从今天起,有了新的名字——‘沙暴’。”
现场安静了几秒,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掌声。
陈磊突然想起什么,挠着头说:“对了吴总,我之前说的那个无人机数据融合技术,还能再优化。如果能和卫星定位结合,精度说不定能压到2米!”
“等你从这个项目结束你休息回来再说。”吴浩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那成本问题……”张小蕾还是放不下工作。
我来和蒙区那边的生产企业打招呼,应该没什么问题。吴浩望着窗外,夕阳正慢慢沉入地平线然后继续冲着张小蕾说道:“你们要做的就是继续测试,将这门速射电磁炮的潜力全部挖掘出来,把它打造成为我们在电磁武器装备领域的明星拳头产品。”
“是。”张小蕾闻言面色认真的应声道。
嗯,走吧。吴浩点了点头,随即向外走去。
车队返程时,天已经擦黑。越野车行驶在柏油路上,平稳得几乎感觉不到颠簸。
看来公里上面覆盖的沙子已经被清理干净了。
望着窗外的景色,吴浩打开了一丝窗户,晚风吹进来,带着沙漠特有的干燥气息。
路边那些歪歪扭扭的胡杨在夜色里渐渐模糊,却在他心里变得越来越清晰。
车过胡杨林时,吴浩让张野再停了停。没有风沙,没有喧嚣,只有风穿过树叶的沙沙声。最老的那棵胡杨,树洞在月光下像只眺望远方的眼睛。
吴浩推开车门,晚风吹起他的衣角,带着远方的气息。
“你们看,”他轻声说,像是在对这片沙漠,又像是在对自己,“黑夜再长,也挡不住天亮。”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