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4220章 让冷板凳也长出嫩芽来
修改版
张副总忽然想到什么,问道:“边防部队在高原巡逻,有时候得靠压缩饼干充饥,能不能用这些极端微生物搞点‘高能口粮’?”
“正在试。
www.biquge900.com”赵博士笑着调出一个项目资料,继续讲道:“我们和后勤学院合作,用嗜盐菌发酵青稞,制成的压缩饼干热量比传统的高30%,而且在零下30c不发硬,水泡后也不松散。
更关键的是,里面的益生菌能帮助在高原缺氧环境下调节肠胃,去年在高原试吃,战士们反馈比以前的口粮更顶饿,还不容易胀气。”
周院士摸着下巴,看着屏幕上各种极端微生物的基因序列图,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极端环境是生命的禁区,没想到这里藏着这么多宝贝。
你们做的,不只是发现,更是把这些‘边缘生命’变成了能用的技术——这才是真正的‘变废为宝’。”
“您说得对。”赵博士望着那些闪烁的培养舱指示灯微笑着说道:“地球46亿年的演化,早就给各种极端环境准备了‘解决方案’。
我们做的,就是把这些自然的智慧找出来,用到该用的地方。
不管是边防哨所的污水处理,还是核电站的环保,甚至是未来的深空探测——极端微生物,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有用。”
吴浩等赵博士的话音落下,笑着接过话茬,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语气恳切又带着几分笃定:“周院士刚才说‘变废为宝’,其实我们建这些实验室的初衷,就是不想让这些‘自然的智慧’被埋没。”
他抬手示意众人看向窗外远处的戈壁,那里隐约能看到几处不同风格的建筑轮廓:“大家可能觉得,花这么多钱建一座专门研究极端微生物的实验室,是不是太‘小众’了?
但你们看刚才赵博士展示的,边防哨所的污水处理、核电站的废水净化、高原战士的口粮、甚至未来深空探测的废物降解……
这些哪一个不是实打实的需求?”
“极端环境看着离我们远,可人类总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边防要守,高原要驻,深海要探,太空要闯,这些地方全是极端环境。
以前我们没招,只能硬扛,或者用高成本的技术勉强应对。
但现在我们发现,地球早就给这些难题留了‘钥匙’,就藏在那些别人看不上的盐碱地、冻土带、深海热泉里。”
吴浩走到一面展示墙前,上面是一张标注着多个红点的地图,继续讲道:“建这座实验室,首先是想把这些‘钥匙’找出来。
极端微生物不是实验室里的标本,得让它们能真正解决问题,就像赵博士说的,从自然里来,到需要的地方去。”
“再往深了说,生物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
以前很多极端微生物的研究,核心技术攥在别人手里,比如刚才提到的低温酶,以前一吨要800万,不是我们买不起,是被卡脖子的滋味不好受。
我们建实验室,就是要自己搞研发,把核心技术攥在自己手里,成本能降下来,应用也能更灵活。”
他顿了顿,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红点笑着讲道:“而且你们看,像这样的生物实验室,我们不止这一座。
我们还有几座专门用于各方面研究的生物实验室,其中就专门侧重于植物研究的生物实验室,还有专门运用于细菌研究的P4微生物实验室,以及专门用于病毒研究的P3实验室。以及专门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生物实验室等等”
“这些实验室各有侧重,但目标一致:把生物资源吃透、用好。
有的解决眼前的问题,比如边防和环保,粮食;有的着眼长远,比如深空探测和生物制药等等。
我们花这些钱,不是为了建‘标本馆’,是要建‘技术孵化器’,让实验室里的培养舱,能长出真正能服务国家、造福社会的技术。”
说着吴浩看向周院士,眼神里带着敬意道:“您刚才说‘边缘生命’变宝贝,其实我们做的,就是给这些‘边缘生命’搭个桥,让它们从极端环境里走出来,走到该发挥作用的地方去。
未来还会有更多这样的实验室,因为生物科技的星辰大海,才刚刚开始探索呢。”
众人听着,再看向那些闪烁着指示灯的培养舱时,眼神里多了几分郑重。
周院士闻言点了点头,望着地图上的红点不由的赞赏道:“好啊,多点这样脚踏实地的布局,我们的生物科技才能真正立得住、走得远。”
张副总感慨道:“原以为是花钱搞‘冷门研究’,现在看来,这是在给未来铺路啊。”
汪良工也是点点头,然后冲着吴浩说道:“我早就听说你们在生物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现在看来真的是名不虚传啊。”
吴浩笑着摆手说道:“汪工过奖了,都是团队一点点啃出来的硬骨头。
其实这些成果能落地,离不开各部门的支持,就像赵博士他们研究的耐辐射菌,要是没有核电站提供的试验场景,光在实验室里养着也出不来真效果。“
正说着,赵博士引着众人走到实验室最深处的无菌操作区。隔着双层玻璃,能看到科研人员正用移液器往培养板里滴加透明液体,旁边的显示屏上实时刷新着基因测序数据。
“这是我们最新启动的'极端酶库'项目。“
赵博士指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氨基酸序列解释:“从一万多种极端微生物里筛选出的特殊酶,现在已经入库372种。
大家看这个……“他调出一条螺旋状分子模型,讲道:“从酸性热泉里分离的a-淀粉酶,在ph2.0、80c的环境下活性还能保持90%,以前用来处理工业废水里的淀粉类污染物,得先调酸碱、控温度,现在直接丢进去就能用,处理成本降了六成。“
听到赵博士这么讲,在场众人都是眼前一亮,科学院来的一位专家不由问道:“我们流域治理项目里,有几个化工厂的废水酸碱度极不稳定,这酶正好能派上用场!
能不能先给我们提供一批样品做中试?“
“没问题。“赵博士立刻点头,“我们上周刚完成规模化发酵的工艺优化,小批量供应完全没问题。“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