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第四千二百三十章 看似“笨功夫”,其实最聪明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军工科技 | 作者:止天戈


 热门推荐: 雪鹰领主 完美世界 武极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贴身校花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4230章 看似“笨功夫”,其实最聪明

    汪良工合上笔记本,封面上“自主可控”四个字被他用红笔圈了又圈:“回去后,我们会把你们的经验整理一下,在全国的军民融合示范区推广。www.luanhen.com国防建设不是一家的事,需要更多像你们这样的‘实干家’。”

    众人陆续走出会议室,走廊里的灯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吴浩站在门口,望着考察团成员的背影消失在楼梯拐角,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更沉了,但心里的方向也更明了。

    齐广坤递过来一杯热茶:“吴总,今天收获不小啊。”

    吴浩接过茶杯,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底:“不是收获,是责任。你看,”他指向窗外的光伏阵列,“这些光伏板白天吸收阳光,晚上虽然不发电,但板下的沙打旺还在悄悄生长。搞科研、强国防,就像这戈壁上的植物,既要向阳而生,也要扎根土壤——阳光是创新的梦想,土壤是国家的需求。”

    夜色更深了,光伏板上凝结的露珠在月光下闪烁,像无数双注视着未来的眼睛。智能能源中心的指示灯依然在规律地跳动,记录着这座戈壁基地的每一次呼吸,也见证着一群人用科技为国防铸盾的决心。明天,当第一缕阳光洒向这片土地,新的研发又将开始,就像那些在极端环境中顽强生长的微生物,在别人看不见的角落,积蓄着改变世界的力量。

    夜色像一块浸了墨的绒布,缓缓覆盖住戈壁滩。考察团的摆渡车驶离办公楼,车轮碾过鹅卵石小径,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车内只开了顶灯,暖黄的光线漫过每个人疲惫却兴奋的脸庞,将周院士鬓角的白发染成蜜色,也给张副总军装领口的徽章镀上一层柔光。

    “刚才小吴最后那句话说得好啊,”张副总率先打破沉默,他靠在椅背上,指节无意识地摩挲着膝盖上的军裤褶皱,“‘阳光是创新的梦想,土壤是国家的需求’,这小子不光懂技术,还懂世道。”车窗外,光伏阵列在夜色中泛出幽幽的蓝光,像一片沉在水底的星海,张副总望着那片光,忽然笑了,“上午看电磁炮试验数据时,我还在想,这功率密度要是能再提三成,就能上舰了。结果下午座谈会,他就拿出了超导储能的方案——年轻人的脑子,转得比导弹还快。”

    周院士摘下眼镜,用指尖揉了揉眉心,镜片后的眼睛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亮。“快是一方面,难得的是‘实’。”他从公文包里翻出上午记下的笔记,纸页边缘已经被翻得起了毛边,“你注意到没,他们说钙钛矿光伏板,不光说转换效率23.5%,还特意提了5000小时老化实验衰减8%——这数据敢说出来,就是有底气。不像有些地方,报喜不报忧,实验室数据吹得天花乱坠,真要量产就掉链子。”

    他顿了顿,指尖在“混合储能矩阵”几个字上重重一点:“最厉害的是这个。超级电容和固态电池的匹配算法,他们用了模糊控制加PID,还加了自适应学习——这不是简单攒个系统,是从底层逻辑就吃透了。我们科学院的团队也做过类似方案,卡在动态响应速度上,他们居然能做到0.3秒切换,这里面的算法优化,没有三五年死磕拿不下来。”

    汪良工一直望着窗外掠过的白杨树,树干上的疤痕在夜色中像一只只眼睛。“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青年创新工作室。”他转过身,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林溪他们搞的‘沙行者’机器人,从生物仿生到材料选型,再到抗干扰算法,全是跨学科的思路。那个小姑娘讲履带设计时,眼里的光啊,比咱们会议室的投影仪还亮。”

    他从包里拿出一张下午顺手拍下的照片,是林溪团队围在白板前讨论的样子,照片里的年轻人有的蹲在地上画草图,有的站着比划,连角落里的饮水机都成了临时讲台。“我们单位也有不少博士硕士,论论文发表量不比他们少,但缺的就是这股子‘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劲。林溪说为了测机器人的抗沙性,带着团队在沙尘暴里蹲了三天,这种劲头,比任何专利证书都金贵。”

    张副总忽然笑出声,从口袋里摸出个皱巴巴的记事本,翻开其中一页:“你们看我记的这个——边防帐篷降温材料,成本几十块,降了12c。就这么个小发明,解决了我们念叨了十年的难题。以前总想着搞高大上的装备,其实战士们在哨所里,最需要的可能就是一块能遮阳的板子,一口热乎饭。”他指着本子上“嗜盐菌发酵青稞饼干”几个字,“这个更绝,热量高30%,零下30c不发硬,还能调节肠胃——这才是真懂兵心啊。”

    周院士闻言点头,忽然想起什么:“说到青稞饼干,你们注意赵博士提到的低温脂肪酶没?0c时活性保持90%,这不光能做饼干,在生物医药领域用处更大。很多疫苗生产需要低温酶,以前全靠进口,一吨800万,他们用基因编辑技术降到120万,这就叫‘一招鲜,吃遍天’,还能打破垄断。”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顶灯的光,“极端环境生物实验室,听起来冷门,其实藏着大乾坤。从深海热液口的古菌到沙漠盐碱层的菌株,他们不是为了猎奇,是真把这些‘边缘生命’当成了宝贝,一个个琢磨着怎么变成技术,这种眼光,十年前想都不敢想。”

    汪良工从包里拿出一份基地提供的材料清单,指尖划过“陶瓷纤维隔膜”“石墨烯电极”“钙钛矿材料”等条目:“我统计了一下,他们展示的23项核心技术里,21项实现了100%国产化,剩下两项也做到了95%以上。就拿那个超级电容来说,以前进口一套80万,现在国产化后35万,还能定制参数——这就是自主可控的底气。”他忽然加重语气,“以前我们总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结果被人卡脖子时才追悔莫及。你看吴浩他们,从石英砂到石墨烯,从设备到算法,全是自己啃出来的,这种‘笨功夫’,现在看来最聪明。”

    <!-- 翻页上aD开始 -->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强烈推荐给您以下精彩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飘天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856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