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558章 上嘴皮一碰下嘴皮
化工部很快就收到了一大批举报和投诉,其中有实名的,也有匿名的,矛头直指化工设计院,声称院领导与外来公司里应外合,给心腹手下发高额补贴,严重败坏了设计院的风气。
www.luanhen.com
据举报者称,院领导任人唯亲,被派往海科公司参与课题研究的工程师,都是领导器重的人,领导安排他们去参与课题,其实就是变相地为他们谋福利,牺牲了全院其他职工的利益。
因为告状者人数众多,而且其中还有好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部领导高度重视,派出了一个调查组前往设计院,了解事情的原委。
经过一星期的走访,调查组向部领导提交了调查结论:
首先,高额补贴一事属实,但与设计院领导层无关,完全是海科公司的公司行为。被派往海科公司参加研究工作的人员非但不是院领导的亲信,相反,还是以往在设计院最不受重视的群体,在此前大家都认为他们是被发配到海科公司去的。
也就是说,在这件事情中,并不存在院领导搞不正之风的问题。
其次,海科公司声称自己支付的补贴完全物有所值,因为参加研究工作的工程师们工作非常努力,据海科公司评估,这些工程师每人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设计院其他人在同时间段内完成工作量的三倍以上。
第三,设计院中虽然有一部分职工对此事表示强烈不满,但大多数职工是持支持态度的,他们纷纷表示希望能够有机会参与海科公司的项目。
“喵的,亏这些人还有脸闹!”
一位部领导听完汇报之后,拍了桌子:
“上次交给他们的一个任务,他们足足拖了两年才完成。如果他们能够拿出这十几个工程师给海科公司做研究时候的劲头,最多有半年时间就完成了。海科模式不但不是败坏风气,反而还是树立了一种力争上游的正确风气,值得大力推广。”
领导定了调,各种鼓噪也就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人心是杆秤,即便有一小部分人能够昧着良心说这件事不公平,大多数的职工还是讲道理的,知道人家公司的做法是对的,反而是设计院这些年一味吃大锅饭坏了风气。
此时,海科公司又为设计院揽来了新的业务,是某地一个大型化工项目的装置设计。这一回,不等院领导发话,一干工程师便围过来自告奋勇要报名参加了,让狄苏成这样的老领导感慨万千,回忆说30年前设计某某项目的时候也有这样的盛况。
连续几个项目相继启动之后,海科公司与设计院进行了一次收益分配,设计院一次性地拿到了60万元的创收款,财务状况顿时好转。
院里给所有人发了一次奖金,安抚了一下那些还没有机会参与海科公司项目的职工,各种非议也就消停下去了。
大家都知道,在这个时候对海科公司唧唧歪歪,相当于动了全院职工的奶酪,是容易犯众怒的。
在化工设计院因为引入了一条鲶鱼而变得鸡飞狗跳的时候,高凡策划的另一条鲶鱼却是趴在岸边上奄奄一息了。
新成立的第四维度文化传播公司里,袁小艳正在对高凡大倒苦水:
“高总啊,你上嘴皮一碰下嘴皮,我就扔掉了体制内的金饭碗,跑出来办了这么一个破杂志,还要承担起你老人家提出的弘扬民族自信心的重任。现在公司也已经注册了,刊号也已经拿到了,你就撒手不管了?”
“什么叫撒手不管了呀。”高凡坐在沙发上,端着一杯茶,笑呵呵地说道,“我这是充分尊重你们的独立思考,不用资本的力量干涉你们的创作自由,这不就是你们文化人孜孜以求的吗?”
“你这叫不涉创作自由吗?我这个刊物还没成立,你就限定了我们的方向,必须为你们这些民族工业党唱赞歌,我们这是戴着镣铐跳舞好吧。”
“说得有哪家媒体不是戴着镣铐跳舞似的。BBc、cnn、FoX,你去问问他们的主编,他们敢不敢对他们的金主说个不字?”
袁小艳无语。
在她所处的圈子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坚信西方媒体是绝对自由的,想骂谁就骂谁,连尼克松都能给掀翻了。她自己一度也是相信这一点的,并且成天长吁短叹,说中国的媒体不自由。
后来,高凡引导她看了一些国外的资料,并给她做了讲解。她惊异地发现,那些自诩自由的西方媒体其实都是有派别的,它们的确是经常骂人,但它们骂谁不骂谁,并不是源于媒体人的新闻道德,而是服务于各自金主的政治或者经济利益。
读书的时候,袁小艳曾经接受过一种观念,说一个有良知的记者应当是“对事不对人”,永远只是报道事实,而不卷入人事纷争。反观西方媒体,恰恰是对人不对事,自己党派做的事情,他们便大吹法螺,对方党派的事情,他们则吹毛求疵。
从表面上看,他们的记者似乎是什么话都敢说。但她用高凡提供的视角去分析之后,便惊异地发现,面对同一件事,不同媒体的记者观点泾渭分明,以至于她只要一看正文就能够猜出这是哪家媒体的报道,绝对不会有差错。
此前她看不出这些,只是因为她是一个中国人,没有身处西方的社会环境,不了解西方的政治派别。简单说,就是距离产生美。
到了这一步,新闻自由四个字在袁小艳看来就是红果果的讽刺了,各为其主而已,装什么装啊!
“好吧,你高总是我们四维周刊的金主,小女子是为你服务的。但是现在刊物办起来了,你老人家总得提供一点指导吧?”
“提供什么指导?”
“内容啊。我原来帮你们写公关宣传稿的时候,觉得有了一个方向,要写篇稿子出来没什么难度。可是现在办刊物才知道,每周都要凑够这么多版面,实在是太难了。我总不能每一期都为你们沧海化工唱赞歌吧,那岂不是成了你们的厂报?”
“你还可以为兴龙涂料唱赞歌啊,你敏敏姐不会吝惜润笔费的。”
高凡没心没肺地开着玩笑。
(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