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上士听完自己部下的报告,脸上满是惊诧之色,他扭头问索科夫:“中校同志,难道进入货运中心的敌人,就只有这四个人?”
没等索科夫说话,朱科文就抢先说道:“没错,就只有这四个人。
www.biquge700.com”
“真的只有四个人?”
“是的,上士同志。”索科夫觉得自己应该利用这件事,好好地批评一下这位上士,免得他在将来的侦察行动中再犯类似的错误:“作为一名侦察兵,发现敌人的行踪,及时向上级报告,这是对的。不过在报告前,最好先搞清楚敌人的具体情况,免得上级接到你的报告之后,产生误判,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听索科夫这么说,上士的脸刷的一下红到耳根,他低着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中校同志,我错了。我会记住这次的教训,避免将来再犯类似的错误。”
索科夫见对方的认错态度还不错,微微点了点头,随后说道:“上士同志,接下来你要做两件事。”
“哪两件事?”
“第一,立即派人回去向波利提克上校报告货运中心的实际情况。”索科夫说道:“第二,让你的手下,去检查一下其它的火车头,看是否能使用。”
“好的,中校同志。”上士点着头说:“我先带人检查火车头,确认能否使用之后,再派人去向师长汇报这里的情况。”
看到上士亲自带人去检查火车站,朱科文凑近索科夫小声地问:“旅长同志,我们接下来做什么?是留在这里,还是跟着侦察兵返回师部?”
“我看就留在这里吧。”索科夫望着面前的火车头和车皮,对朱科文说道:“既然已经决定部队从这里乘火车转移,我们跟着侦察兵回了师部,待会儿还要再回来。与其来回折腾,不如就留在这里等待。”
上士带人很快就检查完了火车头,过来向索科夫说:“中校同志,我已经仔细地检查过了。一共六个火车头,能使用的车头有四个,足以牵引20节车皮。”
“既然已经检查完毕,那就快点派人回去向波利提克上校报告吧。”索科夫对上士说道:“别让你们师长等急了。”
由于有刚缴获的摩托车,回去报讯的侦察兵不再徒步跑回去,而是驾驶摩托车以最快速度冲向了师部所在地。
半个小时后,哈兰丘克带着一个连的战士,赶到货运中心。
到了地方之后,哈兰丘克就安排部队在货运中心附近建立防御,免得再有德军的侦察兵闯进来。
做完这一切之后,哈兰丘克来到了索科夫的面前:“索科夫中校,谢谢您。如果没有您,我们恐怕到现在都搞不清楚货运中心这里的情况,我代表师长向您表示感谢。”
“别客气,毕竟把你们带回去,是我的职责所在。”索科夫说完这话之后,反问道:“哈兰丘克中校,不知你们的部队全部到达这里,需要多长时间?”
“部队过于分散,联络不便,如果要把他们全部收拢起来,最少需要四五个小时。”
“啊,要这么长的时间?”索科夫听后震惊地说:“等部队聚集起来,不是天都黑了吗?”
“没办法。”哈兰丘克满脸苦涩地回答说:“中校同志,这还算是最快速度,要知道,我们还有几百名轻重伤员,将他们转移到这里,恐怕也需要不少的时间。”
索科夫心里开始琢磨,光是把部队集结起来,就需要四五个小时,如果转移伤员时,再浪费两三个小时,等部队完成登车,恐怕都是后半夜了。想到这里,他对哈兰丘克说:“中校同志,我去找波利提克上校商议一下,怎么加快部队的集结速度。而你,则留在这里,负责车皮编组的工作。”
“索科夫中校,这里的事情就交给我,你就去安心去找师长吧。”
索科夫叫上朱科文和丘尔辛回到车里,车刚开出没多远,索科夫就让丘尔辛把车停了下来。
丘尔辛闻言,立即把车停了下来。
“旅长同志,你还有什么事情没有交代吗?”朱科文问道。
索科夫摇摇头,向两人解释说:“我们穿的是德军军服,开的又是德国人的车,就这样直接返回师部。途中要是与赶来这里的部队遭遇,没准会发生误会。”
“那该怎么办呢?”
“这个好办。”索科夫叫过了站在不远处的侦察兵上士,客气地说:“上士同志,我想请你帮我个忙。”
“中校同志,您有什么事情,请尽管吩咐。”
“我们要返回师部。”索科夫指了指自己身上的德军军服:“我们穿的是德国人的军服,若是路上与赶来集结的部队遭遇,没准会发生误会,所以我想请你派两个人骑摩托车在前面为我们开路。”
搞清楚索科夫要让自己办什么事情后,上士答应得非常爽快:“我立即为您安排人手。”
就这样,搭载两名侦察兵的三轮摩托车在前面开路,丘尔辛驾驶的德国轿车紧随其后,朝着师部所在的位置前进。
索科夫回到了师指挥部所在的教堂。
波利提克看到索科夫的出现,冲他点点头,随即说道:“索科夫中校,我已经派出了通讯兵,去通知那些无法用电话联络的部队,让他们立即赶到货运中心。”
“上校同志,我急着赶过来见您,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和您进行商议。”
波利提克脸上露出了惊愕的表情,旋即说道:“中校同志,您有什么事情,就尽管开口吧。”
“刚刚哈兰丘克中校告诉我,说部队集结起来,需要四五个小时。而把所有的伤员送到了货运中心,则需要更长的时间。”索科夫望着波利提克说道:“按照这样的速度,等指战员们全部登车后,恐怕都是后半夜了。部队夜间在陌生的地区行军,恐怕会发生很多意外,因此我们必须想办法缩短部队集结的时间。”
“中校同志,哈兰丘克说的没错,四五个小时,已经是最快速度了。”波利提克苦笑着说:“毕竟部队过于分散,而且还有那么多的伤员,肯定会影响到部队的集结速度。”
“上校同志,我急着赶回师部,就是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缩短部队集结的时间。”
波利提克听索科夫这么说,顿时两眼放光,随即追问道:“中校同志,快点说说,是什么办法?”
“上校同志,您来看。”索科夫指着桌上的地图,对波利提克说道:“你们师的一些部队分布在铁路沿线,我看就不必让他们前往货运中心,而是就近选择一个登车点,等到火车经过时,让他们在该地区上车。如此一来,就能极大地缩短部队的集结时间。”
听完索科夫的提议,波利提克盯着面前的地图开始思索起来。没错,有些部队原本就分别在铁路沿线,如今是让他们集结起来,前往货运中心登车,这样肯定会花费不少的时间。可要是按照索科夫的建议,让他们在驻地的附近建立一个登车点,等火车到达时登车,就能极大地缩短部队集结的时间。
想到这里,波利提克使劲地点点头,随后冲索科夫竖起大拇指,说道:“中校同志,您的这个建议不错,我采纳了。我马上就重新派出通讯兵,去通知那些铁路沿线的部队,不用再赶往货运中心集结,而是选择就近登车点登车。”
见波利提克同意了自己的建议,索科夫心里也暗松一口气,接着对波利提克说道:“上校同志,能借用一下您的电台吗?”
“电台吗?”听索科夫这么说,波利提克先是一愣,随即明白对方要借用电台的原因,连忙点着头说:“中校同志,电台就在那里,您请便吧。”
“莫罗佐娃!”得到波利提克的应允之后,索科夫把莫罗佐娃叫到面前副,吩咐道:“你立即给旅部发电报,说我们打算乘坐列车返回防区,将在距离防区几公里的那个小车站下车,让他安排人手接应。”
“好的,旅长同志,我立即发报。”
电报发出后仅仅几分钟,莫罗佐娃就接到了旅部的回电。
“旅长同志,”莫罗佐娃翻译完电报内容后,交给了索科夫:“这是旅部的回电。”
索科夫快速地浏览电报,上面的内容很简单:“已知晓,届时会派出人员接应。”
波利提克安排完通讯兵去传达命令之后,来到了索科夫的身边,好奇地问:“中校同志,您的部下是怎么答复您的?”
“他们说到时候会派人去接应的。”索科夫说完电报上的内容后,又接着往下说:“上校同志,为了顺利地通过德军的防区,您要去找一些德军军服,给您的部下换上。”
“放心吧,准备了一百多套,等登车后,就会安排人员换上。”
“除此之外,还要在车上悬挂德国人的旗帜。”索科夫继续提醒对方说:“这样我们乘坐的列车,看起来才像是德国的军列,避免引起沿途德军的警觉。”
“这个自然。”波利提克点着头说:“除了车头,后面的车厢上,也会挂几面旗帜,以打消德国人的怀疑。”
索科夫微笑着点点头:“那真是太好了,这样我们顺利通过德国人防区的几率,就大大提高了。”
波利提克等索科夫说完,还是说出了自己的顾虑:“索科夫中校,您的这个计划真是太大胆了。如果沿途出一点什么纰漏,我这支部队恐怕就只有全军覆没的结果。”
“上校同志,所以我们只能赌一把了。”索科夫面带笑容地说道:“只要有一线生机,我们就要想办法回到自己的防区,总比留在这里坐以待毙强。您说是吧?”
“没错,您说得非常有道理。”
在波利提克的安排下,一个半小时之后,首批到达货运中心的部队,陆续登上了火车。
火车启动后,又在沿途陆续让等在登车点的部队登车。
三个小时之后,第315师所有的部队都顺利地登上了火车。
待在最后一节车厢的哈兰丘克,听到这个消息后,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他对坐在旁边的波利提克和索科夫说:“真是没想到,原计划至少需要六个小时,部队才能全部登车。但根据索科夫中校的提议进行调整后,我们只用了一半的时间,就让所有部队顺利登车。”
“部队全部登车,只是完成了撤退的第一步。”虽然部队已经全部登车,但索科夫的精神依旧处于紧绷状态,他表情严肃地说:“接下来,要看我们能否顺利地通过德军的几道防线。”
对索科夫的这种说法,波利提克是非常赞同的,他对哈兰丘克说:“哈兰丘克同志,部队登车前,你是否向指战员们交代过,没有到达目的地之前,除了穿德军军服的战士外,谁也不能靠近半敞开的车门?”
“都交代过了。”面对波利提克的担忧,哈兰丘克回答说:“每个半敞开的车门旁边,都安排了一名指挥员。一旦他们发现有没穿德军军服的战士靠近车门,就会主动制止他们。”
波利提克点点头:“指战员是否服从我们下达的命令,直接关系着部队能否顺利地通过德国人的防线,安全返回我军的防区。”
“索科夫中校。”哈兰丘克扭头望着索科夫,有些底气不足地问:“火车到达下车地点,只要还需要三个小时。等到了地方,天也黑了,您安排了人手进行接应吗?”
“当然。”索科夫使劲地点点头,用肯定的语气说:“部队在夜间到达陌生的区域,如果没有向导,恐怕会迷失防线。要知道,如今我军和德军的阵地犬牙交错,一旦迷失方向,将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因此,早在出发前,我就联系过我的部下,让他们安排人手,到我们下车的地域来进行接应。”
得知索科夫的部下回来接应,哈兰丘克的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他的目光投向了窗外,喃喃地说道:“再等一阵,我们恐怕就要经过德国人的防区,真的能顺利通过吗?”
面对哈兰丘克的担心,索科夫微微一笑,随即说道:“别担心,中校同志。我们的火车上挂着德国人的旗帜,而闷罐车厢的门口,站的又是穿着德军军服的战士。就算沿途的德国人看到了,他们也会以为车上搭载的是派往前沿的部队,大概率不会产生怀疑。”
虽然索科夫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但哈兰丘克还是在胸前画了个十字架,低声说道:“上帝保佑,保佑我们的部队能顺利地通过德国人的防线。”
<!-- 翻页上aD开始 -->